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6、第三十八章:即立(上) ...

  •   牛金宫位于王宫西北方,历为未出阁公主之居所,章华公主、如意公主皆已出嫁,因而宫中无主,空置经年,自我入宫,一应侍从,俱为新任。

      从者十人,一位执事总管、一位掌事嬷嬷、四位宫人、四位宫女,执事总管由葳蕤担任,掌事嬷嬷姓孙,亦是君夫人宫里出来的人。

      如今执掌一宫,地盘虽是大了许多,可比之待在东宫时,却更缚手缚脚,全无自由,里里外外,有耳听着,有眼盯着。

      我须时时谨言慎行,不敢多言半句,不敢多行一步,便与葳蕤相熟,往来莫不小心,除了每日向君夫人请安,从不主动与谁走动。

      孙嬷嬷不苟言笑,教规矩甚是严厉,但她大抵见我安分,并未如何刁难过我,是以我的日子倒也不算难过。

      牛金宫为君夫人所辖,先时黎枢言几乎日日相寻作伴,而今却已有十日未见,想是诸多不便,无法前来。

      这些时日,归楚之事始终未有动静,我看不清局势,妄动不得,只能等着。

      月中时,如意公主与姒未殊同来看望,因晋王卧病在床,他们姐弟入宫探视,返程之时,顺道过来瞧了一眼,匆匆一面,便即两别。我见如意公主双目泛红,心不在焉,料得晋王已是病体衰颓、积重难返。

      是日,葳蕤呈来一封书信,信是梁潜所托,我收到信时,信已经拆封,经人验视过。

      信中所书,短短数句:公主亲鉴,月初吾得晋太子口信,应允册封典礼后,释行之南。吾三日后动身还都,公主珍重,珍重。潜敬拜。

      我拿着信,看了又看,看出几层意思:其一,在册封前,姒仲禹明确答应了梁潜,送我归楚;其二,现今,梁潜见不到我,他也不再等我,要自行回楚国,他已等我许久,何必急这几日?要么,册封之后出了变故,情况不利,他权衡之下,放弃了我,要么,楚国或紫府发生了或将发生大事;其三,梁潜语焉不详,略过诸事不谈,却强调了“珍重”,难道在提醒我,我的处境堪忧?

      我思量再三,欲至东宫走一遭,意料之中,遭到了孙嬷嬷阻挠,理由自是“于礼不合”。

      自入牛金宫,对于孙嬷嬷,我素来给脸面,从未顶撞过她,可说百依百顺。此刻,首次端起架子,冷冷扫她一眼,道:“本公主与太子议事,嬷嬷身为奴婢,横加干预,却是什么礼数?”

      孙嬷嬷面色微变,不待她说话,我吩咐道:“葳蕤,往东宫去求见太子。”

      葳蕤应声“是”,先行一步,前往东宫。

      孙嬷嬷见状,脸色不大好看,却也未再多言。我略作收拾,令未明、方晞两位宫人跟随,同往东宫。

      待至东宫,葳蕤与方渐海相迎,方渐海揖拜道:“参见公主。”

      “方……”我一开口,即知不妥,咽下“大人”二字,虚扶一把,温声道,“免礼。”

      方渐海直起身,道:“太子正在会客,请公主移驾房日殿等候。”

      我点了点头,跟着方渐海来到房日殿,他令人奉上茶水后,便至殿外把守。

      房日殿是姒仲禹办公之所,他喜静,从不留人伺候,因而殿内无人。

      我望向堆满文书的几案,依稀中看到他埋首书案,恍惚之间,便走了过去,至于近前,方才回过神,凭生几许苦涩之感,轻声自语道:“许久未见,你还好么?”

      我听着自己的声音回荡在偌大的房日殿,自嘲地笑了笑,正待离开书案,眼角余光瞥见角落里陈放着一只木盒,盒子未盖,里面有块血色玉石。

      我瞧那块玉石极为眼熟,顿了步子,打量片刻,猛地一惊,摸向自己胸口,忽而想起一事:慕星湖曾送我柔云血玉,我挂在脖子上,没摘下过,何时丢了?我怎半点印象也无?若非今日见着这块血玉,我竟忘了它的存在。

      我记不清柔云血玉是何模样,无法判断盒中这块玉石是否便是柔云血玉,心存疑惑,取过玉石,仔仔细细看了个遍,仍觉似是而非,像又不像,又见盒子底部有幅白绢,隐有字迹,应是封信。

      先前在军中,我总管文书,时有机会接触到姒仲禹的书信,其中不乏机要文书,但我做事向来恪守本分,未曾私自窥查他的文件。只是今日之事,委实太过蹊跷,我迟疑片晌,拿起白绢来看。

      信书:禀太子,已查实,故柔云公主棺中并两尸,一为成年妇人,一为初生男婴,男婴不足月,未记载在册,身份无从考证,据尸身腐朽痕迹推断,二人同年下葬,疑为母子。

      信尾无署名,只拓着一朵红梅,写信时间是正月初,可知姒仲禹收到信,应当未久。

      我直看得背脊一阵发寒,再度看向那块流转着血光的玉石,竟是森然宛如藏匿在杳冥中的眼,幽幽朝我望来。

      我仿佛被烫了手般,飞快地将信和玉石塞回盒中,趔趄退开,瞀忳失神。

      倘若,真正的慕星湖死了,真正的姬宸也死了,那么,他究竟是什么人呢?

      疑惑犹如病毒般,疯狂地蔓延扩散,侵蚀了我的心神,我对他的全部认知在一瞬间轰然坍塌,我不停否定,否定,否定,直至否定了一切,好像从没认识过他,连同我们之间那些温情又甜蜜的过往,也像泡沫一样破碎成空。

      我有种从梦中醒过来的感觉,梦再美,清醒后,只剩空落。

      在空寂中,脑中忽而浮现玉兰花树,洁白的花朵盛放枝头,花树下,少年长身而立,缓缓转过身来,清爽的短发摇碎了阳光,缀在额间,璀璨如钻,浅褐色的眸子清亮得宛若透明,漾着潋滟的水光,比三月春波更温柔。

      在记忆最深处,我终于拾回了他的全部模样,清清楚楚,我伸出手,想触碰他:“星湖……”

      他看着我,轻轻地笑,挥了挥手,如天边的云彩,飘然远去,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玉兰花朵朵落下枝头,零落成泥,光秃的树梢指着苍穹,羽化成风。

      放不下的人,早已经走远,只是我不愿从有他的梦里醒来,一次,又一次。

      可是,虚假的,粉饰得再好,终是虚假的,总会被戳破。

      我抬了眸,对上那只血色的眼,归楚之心念从未有一刻比此刻更坚决:与爱恨无关,如果回到他身边,可以接近真相,我就必须回去。

      闻得殿外传来脚步声,我收摄心神,回到坐席旁,垂手而立。

      未过多时,方渐海禀道:“太子,采苹公主正在殿内相候。”

      姒仲禹道了声“孤已知晓”,推门而入,我躬身道:“太子。”

      姒仲禹合上门,立在原地未动,打量了我片刻,问道:“还习惯么?”

      我老实地回道:“不太习惯。”

      姒仲禹唇角微弯,凉凉地道:“那便慢慢习惯。”他行至书案后坐定,神色倏冷,两道目光刺来:“当了公主,胆子倒变大了。”

      我知他发现了端倪,坦然承认,道:“我见那块玉石眼熟,像是我的,便拿来看了看,没动其他物件,还请太子恕罪。”

      “你还看了什么?”姒仲禹盯着我问了句,我摇了摇头,他合上盖子,未再追究,只道,“此物不祥,少碰为妙。”

      见他毫无归还之意,我也不便开口索要,好在柔云血玉无甚要紧,便是暂时拿不回来,也不碍事:“太子,使臣将要返程了么?”

      “楚国使臣确已递上辞呈。”

      我等着他后面的话,可他言止于此,两人相对沉默,良久,我问道:“太子,晋王对我有何安排?”

      姒仲禹闻言,目光微闪,几不可见地抿了下唇,仍未言语。

      我道出自己的猜测:“送我去秦国么?”

      姒仲禹发出一声笑,温和地道:“莫多心,此事不会发生。”他的话,像是宽慰,又像是保证。

      颁诏书时,我便该想到了,只是一直存着侥幸心理,麻痹自己,“异姓公主”和“义女”看似无差别,实则暗藏玄机,一个是“封官”,一个是“收女”;一个是“臣子”,称君王为“大王”,一个是“女儿”,称君王为“父王”。

      册封异姓公主具有极强的政治目的,什么目的,何用多问?

      我退后半步,跪地三拜,道:“如果定要结姻,求太子设法送我去楚国。”

      姒仲禹眸子里寒光乍起,紧紧地、死死地锁着我,不可置信地道:“你情愿嫁给盘疾,也要回到楚国?”

      “嫁给谁,不重要。”我看着姒仲禹,内心平和,说得云淡风轻。

      《维摩诘经》中有个故事:昔日有人得罪王上,畏罪潜逃,王上遂派醉象追击。遇一枯井,罪人心急之下,自投井中,幸而抓住井壁上的一株枯草,悬在井中。井下盘踞恶龙,向他口吐毒液,身旁傍着毒蛇,欲寻机加害他,还有两只老鼠,噬咬那株救命腐草。此时,罪人想爬上去,怕大象踩踏,想掉下去,怕毒龙吞吃,想攀住不动,怕老鼠咬断枯草,想挪向旁边,怕毒蛇纠缠撕咬,他心生极大畏惧恐怖。这时,树上掉下一滴蜜糖,落入他口中,他吃到蜜糖,竟然忘了畏惧恐怖。

      蜜滴,五欲乐也,得蜜滴而忘怖畏者,喻众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

      可若没有那株枯草,谁还在意蜜滴?

      少时失去恋人,痛不欲生,以为人生至苦莫过于此。

      待经历骨肉分、亲别离,体会到“死亡”意味着什么,方知生死之间无大事。

      当没了自由,兜兜转转,跌跌撞撞,碰得皮破血流,却发现自己从没改变什么,永远被命运玩弄于指掌间,便会发觉,死不可怕,最可悲的是,直到死了,也没明白自己是谁,为什么活着,活着为了什么。

      像灵魂剥离了躯壳,我不带感情地审视着自己,冷静地抽析所剩不多的价值,同当权者讨价还价,谋求最大利益:“将我送往秦国,于晋秦关系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作用微不足道。太子何不向晋王献上离间计,将我送给楚王?楚王与摄政王素有嫌隙,我与摄政王曾私定终身,这嫌隙或因我而更深,若能教他们君臣反目,楚国必定大乱,岂不比遣我去秦国,更为有用么?”

      “够了!”

      姒仲禹艴然色变,厉喝一声,拍案而起,他右手抓在书案角上,生生掰下一块边角的木料,攥在手里,扬起手臂。

      我本能地缩了一下脖子,以为他要砸我,木块终只在他手心里被碾为两截,滚落在地,他垂下手,缓了口气,眸中怒焰犹炽,咬牙道:“黎墨,我真想撬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塞着什么玩意儿?”

      我鲜见姒仲禹这般大发雷霆,不免心生惧意,却未生出退意,道:“太子如能成全——”

      “退下。”姒仲禹打断我的话,直接下了逐客令。

      以梁潜的才智手腕,都放弃迎我回紫府,可见此事希望十分渺茫,我再挣扎,多半也是徒劳。假如必得走上政治联姻之路,我便须趁着尚有机会时,从中斡旋,争取一条出路。

      到完全陌生的秦国,恐怕我此生便要湮没在宫廷中了。与其如此,不如全力一搏,回到楚国,或许还有翻身之机。除了追寻真相,这亦是我必须回楚国的原因。

      我坚持道:“我愿行挑拨之事——”

      姒仲禹面色愈来愈难看,再次令道:“退下。”

      该说的话,都已说了,他自会有所考量,我无须赘言,当即告退离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6章 第三十八章:即立(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