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7、附:告读《国殇·南京》者书 ——为小说立“道” ...

  •   告读《国殇·南京》者书
      ——为小说立“道”
      平拜言:
      曩者所著《国殇·南京》,有人评论曰:
      怎么说呢,寡淡无味,剧情很松散。大背景是抗日,但是吧,我觉得缺少推动剧情发展的线。感觉就是只是在按排日时间表走下去,没有角色往下发展核心目标,就……大背景是打鬼子,便跟着一起打。我看着南京和唐生智这里写的,打鬼子的场景很流水化,虽然也不乏其他角色的突出像是萧山令萧将军,但是吧真的很怪,脸谱化了。(Ps,唐果然够怂的)
      还有一点,看名字和简介,不知道你具体想说什么。可能对抗日国军什么都想写下去,却又抓不住重点,有强硬煽情之嫌。
      某已在《侦探朋友说》一文中逐条反驳了他的观点,证明以上评论皆为不实之论。当然,《侦探朋友说》是站在“他是恶意评论”的角度上来写的;但如果他不是恶意评论,而是当真这么以为,这又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某以为读者会有此想法,皆因小说之“道”不明,故无评价小说优劣之标准。因此,解决不实之论的根本在于立“道”。要为小说立“道”,首先就要明白小说是怎么来的。在中国,小说的起源很早,中国的第一部有据可查的小说是《山海经》。《山海经》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这比西方的小说写作早了一千多年。
      也许你会奇怪,中国的小说写作比西方早了那么久,为什么没人站出来为小说立“道”?在中国的文学发展路上,一种文学样式的出现,都会有人站出来为其立“道”。中国文学史上,文学样式总共出现了三大类,即诗词、文章、小说。诗词与文章出现以后,都有人为之立“道”,比如诗词方面有《诗经》中的“诗言志”,白居易的“诗歌合为事而作”,司空图的“由感而发”,袁枚的“诗贵温柔,不可说尽”,曹雪芹的“立意最为要紧”……文章方面有韩愈的“文以载道”,柳宗元的“文以明道”,欧阳修“文道并重”,苏轼的“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
      有这么多人为诗文立道,为什么没有人为小说立道?
      班固是这样给小说下定义的:小说,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孔子是这样评价小说的: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班固对于小说的定义被后世文人认可,而孔子又被后世文人视为圣贤,圣贤的话自然是要听的,因此,中国古代文人将小说视为“君子弗为”“闾里小知”“刍荛狂夫之议”,而看不上小说。在这情况下,就算是深明小说写作之道的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挺身而出为小说立“道”。就算是到了小说兴起的明清时期,也依旧没有人站出来。甚至是到了近代,鲁迅先生以《狂人日记》开启了白话文写作小说之先河,然而他也没有为小说写作立一条可行之“道”。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优秀小说与劣质小说混在一起,金沙俱下,而又没有合适的“淘金器”,因此许多优秀的小说被埋没在“泥沙”之中。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以故事为基础的影视剧兴起,对小说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从而刺激了小说的写作。没有“淘金器”,那怎么办呢?很多制片人或导演想到了一个办法——让读者当自己的“淘金器”,认为读者喜欢的小说就一定是可以影视化的,于是把一些读者喜欢的小说影视化,最后的结果却不如人意。《斗破苍穹》与《琅琊榜》几乎是同时连载的,《琅琊榜》的知名度不如《斗破苍穹》,但是二者都影视化之后,《琅琊榜》成为了精品,《斗破苍穹》却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也就是说,读者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小说的优劣。
      既然读者无法决定,那什么才可以作为小说的“淘金器”呢?
      其一曰“时间”。时间是最好的“淘金器”,任何东西能够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自然就是精品。但是这个“淘金器”有一个缺陷,就是需要的时间太长了。《琅琊榜》用了九年的时间才被人“淘”到,你若是能等那么久,自然是没问题的。
      其二曰“小说之内涵”。决定一部小说优秀的必备条件就在于小说的内涵,一部小说内涵越深越优秀。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如果要在这四大名著之中选一部排在首位,那一定是《红楼梦》。其实,某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四大名著了,初读《红楼梦》的感觉与冰心是一样的——“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让我厌烦。”就精彩而论,《红楼梦》远不如其他三部名著,甚至连《封神演义》都比不上,既然如此,枯燥的《红楼梦》何以位列四大名著之首呢?某开始写小说后,再读《红楼梦》,始明其原因。《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之首,是因为它的内涵深如海。《红楼梦》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派,曰“红学”,对其有深刻研究的人,可称之为“红学家”,这是迄今为止,任何小说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所以,一部小说的优秀不在于形式优美,不在于语句华丽,不在于构思精巧。一部小说如无内涵,若人无道德,即使形式很优美、语句很华丽、构思很精巧,皆为外表,终将难立于世。一个小说评论者,如果不能就小说去评论小说的内涵,那是作者的无能;如果只是在评论小说的外形,而没有侧重于内涵,那是小说评论者不懂小说。就拿评论某之小说《国殇·南京》的人来说吧,他只是看到某让人物按照时间表走下去,却没有看到某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几乎把整个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呈现出来了;他只是看到唐生智很怂,却没有看到与唐生智对比的谢承瑞和岳翔,也无法领会到奇才被庸才压制的痛苦;他只是看到某按照周记写作小说,而且取的名字与内容不符,因此不知道具体想说什么,却不曾想过“国殇”二字来自屈原,屈原作《国殇》歌颂为国战斗的英雄,悼念战死的同胞,某也是借用其意……何其浅陋啊!
      然而这却是中国读者阅读小说的现状,即只注重外形,而忽视内涵。为何会是这样呢?因为一部小说的内涵需要一个读者深度阅读才能领会。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谁又愿意沉下心去深度阅读一部小说呢?因此他们看到故事不精彩,不合自己口味,就果断地放弃。许多小说作者见到是这样的读者,也不去追求小说有什么内涵,只是一味地迎合读者。因此,华而不实的小说到处都是,浮于小说故事表面、无法深入内涵的读者到处都是,选取华而不实的小说拍摄影视剧的制片人和导演也到处都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优秀的小说在短期内无法借助影视剧扩大其影响力,而无内涵的垃圾小说却在不停地脏观众的眼睛……
      今者,某将“内涵”立为小说之“道”,非图胜于诸位,犹望写小说者读此文后能有所启发,能在自己的小说里加入“内涵”,以便创作出优秀的小说;亦望读小说者不再浮于故事表面,而能对一部优秀的小说进行深度阅读,进而能领悟小说之内涵……
      言之不尽,意于领会。祝君阖家安康快乐,生活幸福美满。
      平顿首再拜。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7-03 18:49:36~2022-07-15 08:07: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有什么坏心思呢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