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直到次日午后,苏恒才幽幽转醒。

      府中上下早已严阵以待,更衣洗漱、吃食沐浴,苏夫人盯着杂役小厮、仆妇婢女,前前后后足足给他忙了个把时辰才算大功告成。

      这口气还没来得及从苏夫人手中挣脱,苏丞相那边就开始派人过来叫他了。

      直让苏恒推托了还觉得他没吃饱的苏夫人,随着小厮往书房而去,只丢下苏夫人举着一盘糕点在后面唉声叹气。

      她思索了片刻,对身旁的仆妇道:“我还是觉得,以言肯定没吃饱。你看他才吃四碗饭,三碟糕点,两杯茶,哪里够他现在这样壮的身体?他啊,肯定是这么久没有回家,怕我嫌弃他饭量大,不肯多吃!你、还有你,这里还有些吃的,再让厨房准备几碗汤,给以言送到书房去……”

      一进门的苏卿被苏夫人这架势吓了个结实,她想了又想,特别害怕苏夫人觉得她也没吃饱,于是和流月对了个颜色,将准备好的食盒,悄默声地放在了门外,两个人蹑手蹑脚地就溜走了。

      苏恒恨不得是腆着肚子敢到苏丞相书房外的,距离书房还有段距离时,就远远地看着苏丞相在门外等着,捋着胡须,笑眯眯地看向他,十分得意:“怎么样,爹叫你叫得是时候吧!”

      苏恒打了个闷嗝:“阿爹要是再早叫上一刻钟就好了。您是没看见,这么大的海碗,阿娘愣是给我添了六碗,还给我堆了这么高、这么多的菜,我说吃不了,阿娘非说我走了好几年,跟家里人生疏客气了——还有这么大的碟子,堆了满满四碟糕点——阿爹,您要是再晚上半刻叫我,就可见不到孩儿了。”

      苏丞相拍了拍他的肩,欣慰地笑道:“不妨事,来阿爹这儿坐坐,听说你妹妹那也还准备了吃的,记得一会继续。”

      于是苏恒的笑顿时凝固在了脸上。

      父子二人进了书房,还没来得及坐下,苏夫人派的仆妇就赶了过来,足足上十号人,每个人手里拎着个大食盒,跪在案齐齐摆开。

      盘上摞着碟,碟上支着碗,碗上架着盅,盅边靠着盏。

      愣是将长长的案几,摆了个满满当当。

      别说苏恒,就连见惯大世面的苏丞相都傻眼了。

      但仆妇犹不察觉,一边摆一边替苏夫人传话:“公子啊,夫人说了,您这么久都没回来,都瘦成了这样,可见在南方是吃了不少苦头的。如今回到了家里,莫要跟家里人客气,只管敞开了肚皮吃,想吃什么只管跟夫人说,厨房一日十二个时辰都给您热着吃食呢!”

      苏恒嘴角抽了又抽,强笑地点头谢着。

      苏丞相躲在一旁幸灾乐祸得紧,直等到仆妇们都退下,才怂恿着苏恒道:“吾儿莫急,赶紧吃,多吃些。”

      气得苏恒礼法也不顾了,丢了个白眼给亲爹,十分不满:“要不您也替儿子分担一半?”

      苏丞相连连摆手:“不了不了,为父要养生——不瞒你说,你这日子,为父早些年也受过。这么大盆的汤饼,为父足足吃了三盆;这么粗这么长的肉,你娘喂了我八条。那时你娘还觉得我饿,又给我亲自下厨,将这么长、这么大的鱼,片了二十一碟鲜脍……”

      一字一句,听得苏恒心惊肉跳。

      这世上还真有种饿,叫你娘、你夫人觉得你饿……

      他吞了口唾沫,看着眼前整整一案的吃食,咬了咬牙,举轻若重地拿起一块糕点,艰难地咬了下去。

      见苏恒从善如流,十分乖顺地又吃了四五个,苏丞相才露出了满意的慈父笑容,捋着胡子问道:“你这次回来,前方军事可都安排妥当了?”

      一听问起正事,苏恒犹如解脱一般,甩了糕点就转头答道:“临行前,儿已将军事交接完毕。叔父回京不便,托儿向您问好。”

      苏丞相点头:“多年未见,你叔父身体可还安好?”

      苏恒欠身:“叔父身体康健,而今统领江淮事宜,如日中天。这些年在江淮军中历练,也承蒙叔父照料,悉心指导,只是儿不堪大用,至今未建功业。”

      “你我父子之间,就不必太过谦虚。寿县大捷,朝中早已传遍,就连陛下都对你赞不绝口,称你年少有为。”

      “儿自当不以为满,权作勉励。”

      这个答复让苏丞相很是满意,他点了点头,算是对苏恒的肯定。

      “此番回京,奏折可曾写好?寿县防线先下如何?”

      “俱以写好,面见陛下就可呈上去,”苏恒顿了顿,“眼下快到汛期,防线只能止步江边,若再往前推进,叔父担心会遇上江淮改道自乱阵脚。如今长江汛期,又兼南梁议和休战,所以先下南疆军事主以囤粮、征兵为主。”

      苏丞相问道:“江淮现下有粮草多少?”

      苏恒回答:“自儿离开江淮之前,军中幕僚算过,眼下江淮一线,共计囤粮七百二十万石有余。若今年水利尚好,江淮百里屯田,或可再囤二百四十万石粮食。足够江淮军中军士吃用一年。”

      “人丁几何?”

      苏恒又答:“除去新占的寿州,尚未得统计外,眼下滨州、蒙城、泗州共三城,总计有一百零七万户,老幼不计,男女共四百七十五万余人。其中有兵户二十六万又三千七百户,每户约有兵一至二人,若是战时紧急征用,少可得兵士二十万余人,多可征五十二万。”

      他停下来想了片刻,又道:“只是一旦紧急征用,眼下的七百二十万石粮食怕是有些不足。兵士二十万须得有粮五百二十万石,若有五十万人,须得有粮一千零四十万石。加上屯田可征用的二百四十万石粮食,军中还缺至少八十万石至一百万石粮食才行——所以儿在奏折中有提到,在利州建仓囤粮之事刻不容缓。”

      苏丞相点头,随后再问:“那寿州情况,现下如何?”

      苏恒答道:“如今刚刚攻占寿州,只缴得粮草二百一十四万石。又有军中功曹,粗略统计,寿州有民四十三万七千余户。除去不能走动的老弱病残,叔父打算往滨州、蒙城、泗州三城迁十一万两千户,眼下拟定四次,两年内迁移完毕。”

      苏丞相听了笑道:“你叔父的性子,怕是已经迁过。只是不知迁了多少,民心如何?”

      苏恒笑答:“父亲英明,今年叔父确实已经派人迁过一次,共计两万四千二百户。儿临走时,叔父正打算派人,再增迁一万一千户。若是三州此时能够将这些民众安定下来,叔父便打算在仲秋时节,再分批次迁移四万余户。如此以来,明年初夏之际,十一万户便能落定了——民心父亲倒是不必忧虑太过,南梁朝政陈腐不堪,百姓早就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听说能迁往三州,倒是有许多人响应,只是苦了三州刺史,安居城建之事,须得辛苦一二。”

      苏丞相再度点头:“如今前要迁移百姓,后有汛期将至,屯田之事,江堤边防,可万不能掉以轻心。少时为父会同六部商谈,虽说江淮不如黄河一般改道频繁,但今年怪事颇多,却也不得不防。少时你进宫,切莫忘了跟陛下提及。”

      苏恒躬身:“儿记下了。”

      话音未落,书房外头又传来了敲门声:“相爷,宫中来人,陛下传公子和小姐入宫觐见。”

      “妹妹?”苏恒愣了,扭头问道,“陛下见妹妹做什么?”

      苏丞相不悦地一抿嘴,没好气地道:“还能有什么,那小子恨不得一日三趟偷摸地往我丞相府跑,还天天打量着以为我不知道呢!”

      “莫非……”

      苏恒露出一抹笑意,惹得苏丞相越发的不高兴:“莫非什么莫非?臭小子!是要拿你爹打趣了不成?陛下传唤,还不快叫上你妹妹一起去?!”

      苏恒一骨碌就起了身,正要往外走时,却突然住了步子,特地退后两步,关切地问起苏丞相:“阿爹,前方战事正紧,您、叔父和朝廷可是为了囤粮一事操碎了心,这吃食——总不能浪费了吧?”

      苏丞相气不打一出来,一双眼死死瞪住苏恒:“臭小子,你是不是想好了什么套儿,要让你爹往里面钻?”

      这不明摆着呢嘛!何必明知故问呢?

      苏恒笑了笑,捏了块糕点就往苏丞相嘴边凑:“阿爹啊,听说阿娘因为我回来,特地下了厨房洗手做羹汤,我本来是吃不下的,是阿娘说这些都是她亲手做的,我才吃了那么许多……您看还剩下这么多,您和我总不好抚了阿娘的面子,把这些送给别人吃了,是不?”

      有片刻光景,苏恒似乎听见有老鼠磨牙的声音。

      “您看啊,我这马上要去陛下那,总不好说走在襄平城的路上,我堂堂少将军,丞相府公子揣着糕点边吃边走吧……这说出去,陛下那儿估计都得嫌弃我丢了他的人,您看——”

      苏丞相冷笑一声:“说了这么多,不就一句想要你爹替你把这些吃了么?”

      “父亲英明。”

      苏恒长揖到地。

      这口气苏丞相憋得慌,但又不能随便乱发,只能没好气地从苏恒手里抢过掉渣的糕点,一口塞进自己的嘴里,一边大嚼,一边没好气地道:“这下满意了吧?还不赶紧去!”

      苏恒将手里的渣滓一拍,十分欢快:“得咧!那儿这厢先谢过父亲鼎力相助,儿还有传召在身,就不盯着您吃下去了。儿告退。”

      说罢,也不等苏丞相说话,脚底抹油,一溜烟儿地就窜出了书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 2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