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二十章 万里车书一混同 ...

  •   魏国公府的这场寿宴,李元徵吃的索然无味。他是太子,自然是位居首座,在坐的除了华阳长公主再没有身份高于他的。华阳长公主今天也跟太子没怎么说话,其他人也不敢主动上前劝酒。一场宴会就这样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直到结束。
      入夜时分,李元徵才回到东宫。虽然不想在那里多待,可也不好拂人家的面子,便一直停留到这个时候。
      才进太子宫就听说有人求见,李元徵立即回寝殿换了一身常服就去了英华殿正殿,来到正殿,只见兵部尚书籍偃正在殿内来回踱步,此时已拱手朝自己行礼。李元徵微微抬手示意,打趣他道:“籍尚书这个时候不在家里休息,怎么来东宫了,莫非是棋瘾犯了,想找孤手谈一局吗?”
      众所周知,籍偃是个棋痴。要是棋瘾犯了,半夜三更都去叫过别人的门,从来都是不管不顾的,长安城里估计也就皇宫大门他没敢去敲过。
      听到太子打趣自己,刚刚还面色紧张的籍偃倒是放松了不少,淡淡道:“微臣此来不是为与殿下下棋,而是为人。”
      李元徵微一皱眉,径直走到桌案后头,撩起衣摆坐下,从一把雕刻‘岁寒三友’绘纹的紫砂陶壶里倒了一杯温温的浓茶,稳稳地端起茶碗,酒后口干的很,一口就喝干了,同时问道:“籍尚书是为了什么人啊?能让籍尚书这个时候跑到孤这里来。”
      “启禀太子,兵部刚刚接到了从西边送来的八百里加急,说是岳诚将军阵亡了,岳振将军要状告大将军。”籍偃面上表情沉重地说道。
      李元徵直觉得心头一震,怎么会?岳诚阵亡了,岳振要状告许延礼。这都是什么事啊?
      “到底是怎么回事,籍尚书说清楚!”李元徵急问道。
      籍偃正色道:“兵部的消息,大将军率兵遇到了西辽军主力,命岳诚将军为前锋,毕再遇、陈彬接应。可是岳诚在与西辽军戮战三个时辰后,援军却迟迟不到。最终,岳诚将军战死,其所率三千尽皆捐躯。”
      李元徵边听边感到不对劲,并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既然已经安排了毕再遇和陈彬接应,那他们为什么不到?大战之时,他们不会违抗军令。”
      籍偃点点头:“太子说的是啊!毕再遇和陈彬都是知兵之人,征战多年怎会贻误军机。此事有古怪呀。”籍偃低头思忖了一会儿,低声道:“殿下,岳振将军的奏折里说:大将军为了引出全部西辽主力,故意让援军延迟出发,这才导致了岳诚将军死战而亡。”
      许延礼这几年来执掌军权,居功自傲,却也不是不知分寸的人。枉顾将士性命的事要是被捅出来,那他这些年可是白忙活一场。这不像是他的为人。这次西征,武皇帝明显是偏心许永义,精兵强将都派给了骠骑将军麾下。许延礼心里不舒服,可他也同样有功,用得着这样,徒惹人非议?
      李元徵略略沉思了一会儿,问道:“大将军向来是极谨慎的,这次怎会轻易落下把柄呢?难道他不知,岳家兄弟都是于父皇起兵前就跟随的老将了吗?”他于朝堂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看得甚是清楚,岳家的忠心甚至在皇帝眼中要高于其他朝臣。
      籍偃缓缓道:“太子明鉴,岳家兄弟四人都是陛下起兵前的旧部,更是在开国时就位列封侯的武将,一门四侯,荣耀至极,多年来为大秦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十几年间,岳家为朝廷捐躯了好几人,岳虔、岳鸿将军兄弟俩先后捐躯,可怜他们的儿子也早已经牺牲连后人都没有。如今岳诚将军也战死沙场,他又只一孱弱独子。岳家满门忠烈,岳振将军为其兄长鸣冤,陛下绝不会坐视不理的。陛下可不是好说话的。”
      李元徵默默点头,忽又问道:“此事事关重大不能等闲视之!不知籍尚书可曾告知父皇?”
      籍偃解释道:“启禀殿下,兵部接到奏折时宫门已经上锁,所以微臣只好先来向太子殿下禀报。想请太子先拿个主意。”
      李元徵认真地听了,殿内静默了会儿。李元徵又转头朝着籍偃道:“依孤的意思,马上将奏折呈上去报父皇知晓,不可耽搁。这件事目前还有许多疑点,先不要急着下定论。请示父皇之后,调查仔细了,再处置。”李元徵叹气起来,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不过,无论是否是大将军下的令,他与岳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日后恐怕有点麻烦啊……”
      天统十年八月末,骠骑将军许永义率兵一路势如破竹,直逼西辽国都。大将军许延礼所部遇西辽主力,双方鏖战半日,秦军尽皆歼灭西辽主力。前锋将军岳诚阵亡,其弟岳振上奏状告许延礼,武皇帝按下不表。
      九月十九日,十余日来连降大雨,气温骤然下降,俗语说十月小阳春,长安城此时却不复往年气候温和甜腻,而是冷雾弥漫,日日乌云盖顶,压抑得人喘不过气。
      “崇宇,乖——把糕点给姑姑吃好不好。”太后的宁寿宫里,昭仪公主正逗弄着代王世子李崇宇。代王蒙皇帝恩典,没有离京外任,一来是武皇帝为着太后,二来是太子出征朝政有时候皇帝会交给代王处理。
      代王的王妃是武昭王霍风的独女,霍风与秦华同为武皇帝的金兰之交,开国第一名将,位列武臣之首。霍风在北伐金国时在辽东不幸去世,武皇帝除了下旨谥封他为王,还将他的独女接进宫抚养与诸公主无异,封安平郡主。成年后嫁与代王为妃。
      跟与娘家原本就关系疏远的楚嫣不同,代王妃是霍风的女儿在皇后身边长大,又是太后的嫡孙媳妇,自然是两头都左右逢源,所以经常带着世子到凤銮殿和宁寿宫走动走动。
      李崇宇已满六岁,已经开始读书了,他开蒙甚早,面目长得颇为饱满,肤白眉挺,更像李元据。小人儿绝顶聪明,心里是明白的,听了昭仪公主的话,紧紧握住手里的糕点不肯松手,左手握一块,右手再捏一块,还要再拿。
      昭仪公主笑骂道:“小气鬼!手都拿不下了都不肯给姑姑!”边说,边刮着他的小脸。
      一旁众人皆笑,赵皇后垂目笑道:“你这丫头,崇宇从小还不是跟着你学的,你哥哥姐姐们谁不让着你,你又哪次推辞过,还好意思说孩子!”
      “母后,干嘛提这个啊!儿臣都长大了!”昭仪公主不好意思地说道,脸上盖不住的红晕。
      楚嫣道:“馨儿妹妹如今长大了,懂事得很,也知道谦让了。”
      一见楚嫣帮忙说话,昭仪公主顿时如同有了救星,赶紧附和地点了点头。趁着气氛浓厚,又适时地转移话题,去逗弄尚在襁褓中的李愥。
      “馨儿如今这般懂事,我倒愿意她和愥儿多相处相处,孩子活泼一些总是好的。”楚嫣明眸若水,目光一刻不舍得由儿子身上移开。
      看她们说的热闹,一直没言语的太后终于开口了,“皇室子孙繁盛方是福气,愥儿若没个兄弟姐妹的,也怪孤单的。”太后眼睛眯起,笑盈盈地对座下的楚嫣和宋芷瑶说道:“楚嫣,芷瑶,你们可得加把劲为太子多添几个子嗣。”
      宋芷瑶闻言一愣,随即大喜,嫣然一笑答道:“臣妾谨遵皇祖母吩咐。”
      楚嫣听其话音,意味深长,心头虽微泛酸楚,却是抬眉对视笑道:“咱们皇室素来子嗣繁茂,祖母多虑了。”
      “这也是,可不正是哀家多虑!”太后莞尔一笑。
      说话间,李崇宇已一步步走至太后面前,抬起左手上的糕点,“老祖宗”地朝她叫唤着,太后一看欠身拿起,失笑道:“好个乖孩子。”
      赵皇后看着太后将李崇宇抱起,香香他的小脸蛋,也觉温馨,代王妃也在旁道:“崇宇今后必然纯孝无比。”
      “陛下驾到——”
      内侍长声通禀中,武皇帝衮冕在身徐徐走入,显然刚下朝。宁寿宫内众人便跪下接驾。
      武皇帝容色委顿,带着三分疲惫、三分憔悴,先向太后问安,其后随意挥袖,示意一屋子人都起身。然后重重坐上软塌,长叹一口气,神色凝重。
      “蓝廷玉!”武皇帝盯着桌面好一会儿,开始下令。
      蓝廷玉一直跟在皇帝身畔,连忙答应了。
      “着人在宫门口等着,一有西边的战报,立时回朕,一刻也不许耽误!”
      蓝廷玉脸上堆起笑:“回陛下,奴才早已部署好了。”
      武皇帝手轻轻敲打几案,自言自语:“今日战报为何迟迟不来?”
      太后素来不懂朝政更不要说军事,武皇帝也不准有人在太后面前提及,所以此时也插不上话,至于其他人也不敢在皇帝跟前随意开口。纵是向来深受帝后宠爱的昭仪公主也没有在父皇心情烦躁的时候乱说话。
      一名宫女由侧旁奉上茶,赵皇后使个眼色,亲手接过端至几上,温声劝道:“陛下不必急于一时,连日大雨,道路受阻有所耽搁,也是难免的,指不定今日捷报便至!”
      武皇帝听着连连点头,端起茶盏放至唇边,啜了两口放下。侧脸一瞅仿佛看见李崇宇忽闪着眼睛盯着他看,他勉强挤出笑,手掌抚过李崇宇的小脑袋,笑道:“崇宇又长高了些,看着比其他同龄孩子高出许多。”
      “庭州信使到,信使到——”室外传来内侍洪亮紧促的通禀之声。
      “快传!”武皇帝疾声喝令传入。
      只见蓝廷玉大口喘着气跑进来,刚要跪下行山呼大礼,武皇帝制止,只道:“前方战况如何,速速与朕报来。”
      蓝廷玉仍是一跪下地,拱手垂头,朗声禀道:“禀陛下,西域大捷,大将军与骠骑将军已于七日前击溃西辽军,攻占虎思斡耳朵,西辽亡了!”
      武皇帝由榻上腾身而起,喜悦之色溢于言表,然这胜利的消息来得太急,宛若不真实,抚案追问:“消息无误?”
      蓝廷玉磕头:“回陛下,千真万确。西辽丞相余堵战死,皇帝直鲁古自尽,大军已经进入虎思斡耳朵了。”
      话音一落,赵皇后已先跪拜于地,口呼万岁,长声恭贺。皇后这一跪,除了太后,殿内所有人都跪下朝武皇帝贺喜。
      九月十日,许永义所率大军屯于虎思斡耳朵城东。其后,秦华、赵倬领军攻克北门,赵广、赵端分别进攻西南两门,许永义与裴襄率主力攻东门,双方复激战六个时辰至次日凌晨,斩首两万余众,大败西辽军。同时许延礼尽灭西辽主力,命毕再遇、陈彬西进支援。虎思斡耳朵失守。
      许永义大军在城外驻扎,未有入城。次日领兵进入虎思斡耳朵,秋毫无犯。百姓原本惊慌失措,唯恐秦军进城烧杀抢掠正欲逃离,见秦军军纪严明,不曾惊扰百姓,便纷纷迎者载道,皆称:“大秦皇帝真乃仁德之君、当为华夷之主”。
      武皇帝心情激动,仰天长叹:“自今日起,千秋万代,东、南及海,西、北直漠,九万里山河,我大秦明月自朗照之!”
      今岁大秦江山南北一统,繁荣昌盛,又想起天下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情景,武皇帝只觉天差地别,物是人非。天下于他手中重回一统,千秋万载,此功不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