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后记:
传承的核心力量一定是榜样的力量。
赵岩这个人物我是肯定的,他的一生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成长之路。金庸老先生曾经在《神雕侠侣》的第十一章百计避敌中写:“君臣、父子、师徒之间的名份要紧之极,所谓君要臣死,不敢不死;父要子亡,不敢不亡;而武林中师徒尊卑之分,亦是不容有半点儿差池。”近年来,我重新以多元的角度阅读了金庸老先生的小说(以前小时候看武侠书,只研究一个问题,他俩为啥没在一起或者某某某应该和谁在一起才对),发现小说里对中国传统师徒的尊卑是非常认可的,郭靖这种孝顺父母、尊敬亲长的人就不用说了,就连韦小宝这种狡猾奸巧之徒到了师父陈近南面前也一定是规规矩矩的,不敢嬉皮笑脸,信口开河。
我一直在尝试去猜测古代师徒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因并未亲眼所见,只是把自己想象中感觉写了下来。张、沈二人是我理想中最温暖的,是师徒尊卑和相互信任的完美结合,沈弘本身就是榜样的化身,不过他这个榜样不是表面的代表,而是他骨子里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就顺其自然的这样做了,无关其他外界任何东西。
而赵岩他是不一样的,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明白自己的位置,考虑的东西更全面。他的恭顺和尊敬不是假的,江又北培养他、看重他,把梅苑的大部分事情交给他管,他怎么可能不是真心对师父敬爱服从呢,只是参杂的东西更多,不像沈弘那么纯粹,单纯的由仰慕之情推动的崇敬和景仰。
但赵岩这个人物会更贴近现实,有自己的位置,做该做的事,不去挑战历史,也不可能改变传统,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是能不能的问题,他的理性必须大于感情。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出自康有为的《政论集.在浙之演说》,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所以用到了陵光先奉殿的大殿牌匾上,它的顺序很正确,尊师道在前,善学风在后,一个人若不能生出一点点恭敬心,你怎么管教他,也管教不好的。一个门派组织,如果大部分人都有恭敬心得话,那它不好的风气需要去费时费力的压制吗?完全不用。旁边的人都尊师重道,你能不这样去学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不论好的东西或者坏的东西,前面的人怎么去做,后面一定会有人会去学,若想一个事物能长长久久的延续,就要看前人怎么去做了!
“这个东西我们必须要传承下去”我经常听到这句话,很想笑,大家不如说另一句话“这个东西我们这样传承下去,比如怎么怎么做”,你不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要人家年轻人怎么去传承呢?(笑)
赵岩是陵光千千万万弟子中的一个,他从入陵光得到的教诲是尊师重道,他在陵光看到的是尊师重道,在他师父身上,在秦华身上,以及在陵光其他长辈身上,这样的言传身教,怎么可能不深入骨髓!长期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他表现的必定也是尊师重道,未来传递给下一代的也肯定是这了。这就是传承的核心力量。
得到过的东西,才能心甘情愿的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