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八章风起 ...


  •   老胡为了避免麻烦,把请客时间定在天黑以后,他们这儿偏僻,晚上很少有人来,再加上现在又有了院子,有了遮挡,更安全。

      一共来了四个人,三大一小,小的就是江潮,江潮的爷爷叫江汉,五十多岁,清瘦,头发半白,虽然衣着破旧,面容枯槁,但身上仍残留着一丝儒雅气质。

      他对江宁十分感激,“小江,我一直十分感谢你,今天终于能当面谢谢你。”
      江宁客气道:“不用客气,我也很喜欢江潮,这孩子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江潮眨巴着一双大眼睛,一会儿看看爷爷,一会看看江宁。
      江汉跟江宁聊了两句,就给他介绍另外两人。

      这两人一个叫杨意,一个叫赵秋阳,杨意六十多岁,身体看上去极差,赵秋阳大概四十多岁。杨老是他京城某研究所的所长,因为路线问题被批、斗、下放。赵秋阳以前是干部,被打成“□□”。

      江宁跟他们两人不熟,只是打个招呼,也不多问他们以前的事情。
      因为有老朋友来,老胡今天有点兴奋:“今天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大家敞开了吃。”
      老胡从床底下拿出珍藏的烧酒,有酒助兴筵席顿时热闹起来。
      江宁也拿了自己弄的果酒出来,他给江潮也倒了一小杯,让他尝尝味道。

      今天的饭菜是江宁和老胡一起做的,至于味道,差距还是挺大的。
      明明都是寻常的饭菜,但江宁做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
      三个人很羡慕老胡:“老胡,你这日子真不错,跟着小江享福。”新房子也住上了,还天天有美味的饭菜吃。
      老胡一脸自得:“那是,我这人时来运转了。”
      江宁在旁边说道:“遇见老胡,是我时来运转。幸亏老胡愿意收留我,不然,现在还窝在知青点。”

      在场的人都暗暗称赞江宁说话让人舒服,也更愿意跟他聊天。
      一顿饭吃下来,大家的关系亲近不少。
      江宁也挺喜欢跟这些人聊天,他们年龄比自己大,经的事多,又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聊天都很有内容和密度。
      特别是江汉,两人越聊越投机,颇有一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个小时后,大家喝得微醺,桌上杯盘狼藉。江宁本以为果酒度数低,多喝了两杯,结果就醉了。
      好在,他喝醉了也挺可爱,就是话多些,还说要晒月亮。

      江汉笑着,扶着他去外面晒月亮。
      山崖上,山风凉爽,月光明亮。
      江汉和江潮一左一右陪在江宁身边。
      江宁沐浴着如水的月华,诗兴大发:“‘待此清凉月,可涤人间尘。’”

      江潮:“……”喝醉了的哥哥好可爱。
      他越来越喜欢宁哥了。
      他仰着小脸问道:“爷爷,宁哥哥也姓江,真的不是咱们的亲戚吗?”要是就好了。

      江汉摸着江潮的头发,意味深长地说道:“不是亲戚才好呢,省得被我牵连。再说了,你宁哥对你难道比亲戚差吗?”
      江潮想起了那些亲戚的嘴脸,连连摇头。

      江宁虽然醉了,但脑子还在,他说道:“亲人是因为真心和理解,并不只是因为血缘关系。”
      江汉和江潮一齐默然。
      良久之后,江汉动容地说道:“你说得对,是我狭隘了。”
      他还想再说些几句,却发现江宁靠在他肩头睡着了。
      江汉轻笑一声,搀扶着江宁回屋。

      江宁做了一个长长的梦,醒来时,已是阳光满屋。
      老胡上工去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
      江宁随便吃点东西,赶紧下山,连着请了几天假,该上班了。

      还是陈壮帮他代班,农具已经发下去了,也登记好了。
      江宁把保管室打扫一遍,粮仓前后检查一遍。

      粮仓门口有几口大缸,这是防火用的。
      江宁看缸里的水不多了,就去挑水,把大缸灌满。

      他去挑水时,正好看到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也在挑水,一打听,是住村北的王奶奶,王奶奶的儿子在外当兵,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女儿嫁得远。
      江宁先帮王奶奶挑水,老两口一脸感激。江宁不在意地说道:“随手的事,谁见了都会帮忙的。”
      王奶奶留喝口水,江宁说:“下回再喝吧,我得把粮仓里的水缸挑满了。”

      江宁回到保管室,发现门口围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会说话的跟他打招呼,不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啊啊”两声,像是在问好。
      这些孩子都是放养,大点的孩子有时顾着自己玩,直接把小的往地上一放,那些不会走路的小家伙就在地上乱爬。

      江宁看着直叹气,这村里应该弄个幼儿园,哪怕是临时的也行。下回见了陈大山提个建议试试。

      江宁挑完水,歇了一会儿,就去旁边的旧仓库里找些稻草茅草之类的,坐在门口编席子,他以前看过视频,不难学,练习个几回后,就能上手。

      江宁编了一张席子铺在地上,让不会走的坐在席子上玩,他又用干草编了蚱蜢、兔子、小猪。引得孩子们一阵欢呼。

      从这以后,江宁有空就做些手工,孩子们每隔几天就有新的玩具。
      这下,保管室门口聚集的孩子就更多了。
      大人下工后根本不用到处找孩子,直接奔保管室门口就行了。
      江宁对孩子如此有耐心,也获得了孩子家长的好感。

      有些家长不好意思就给江宁送点自己家的豆酱咸菜之类的,江宁连忙拒绝:“不用不用,我也挺喜欢这些孩子的,一个个都挺可爱。”
      听到江宁这么夸孩子,家长就更高兴了。送东西的就更多了,不收都不行。
      江宁只得收下,以后有机会再还回去吧。

      他再见到陈大山时说了要办幼儿园的事,陈大山沉默半晌,才说道:“办幼儿园是方便了,可是还得找地儿,还得有老师,很麻烦呐。”
      江宁说道:“大队有空房子,打扫一下能用。至于老师,幼儿园的老师要求不高,配两个就行,一个认字的,随便教点东西,一个当保育员,负责照看孩子。”

      陈大山说:“乡下跟你们城里不一样,孩子就这么随便养,世世代代都一样。”
      江宁思索片刻,他看得出来,陈大山不想办幼儿园,怕麻烦,图省事。但他还是想争一下:
      “陈伯,从大的方面来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时候越用心,长大越茁壮。对国家对社会有好处;

      从家庭角度说,要是办了幼儿园,就能把陈大娘,陈嫂子这样的妇女劳动力从带孩子中解放出来一部分,对咱们大队有好处;

      再者就是从政绩上来说,别的大队没办幼儿园,咱们村办了,这就是树立时代新风,走在同行前面。你面上也好看。”
      江宁说得有理有据,陈大山果然动心了。他这次没再推托,看了江宁一眼,说道:“我再想想吧。”

      建议已经提完,至于领导怎么决定,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江宁放下这件事,回到家里继续拾掇自己的小屋。

      新家缺的东西太多了,但这年头买家具不容易,何况江宁现在也没钱。
      一切都只能自己动手,他动手能力强,又爱琢磨,关键是工具不凑手,又没钱买。江宁便学着别人,去借。

      按他以前的性子,断不会去借东西,主要是不好意思,也不想欠人家人情。
      现在嘛,他已经慢慢适应了。在乡下生活,不欠一点人情不太现实。大家都是这样,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把,互相麻烦,有来有往。人情就是这么处出来的。

      江宁借了刨木头的袍子和锤子,又买了一把铁钉,一下班就开始敲敲打打。各种实用又好看的小物件一件件地做出来。
      木勺,木铲,木盘,还弄了几个好看的竹筒当笔筒。
      江宁还给江潮做了两个好看的木碗,给陈大娘的孙子孙女也做了一,三个孩子都十分喜欢。

      天气恢复正常后,江宁他们吃水不成问题了,旁边山岩上的泉眼也变大了。泉眼离他们直线距离不远,但要挑水就得绕远路。

      江宁懒得每天挑水,干脆砍了几根竹子,把竹节打通,当作水管,直接把泉水接到自己家里。他甚至还做了个简易的开关,需要用水时,打开开关,不需要时就关上。
      吃水浇地都十分方便,老胡是赞不绝口。

      过了几天,江宁又收到了两封信和一个包裹。
      其中一封信和包裹是姑姑寄来的,另一封寄信人叫江平,是原身的二哥。
      江宁先看姑姑的回信,信中说,听说江宁的病好了,她也就放心了。谢谢他寄过去的东西,特别是酸枣面吃了很有效果,她和表姐文文的失眠好了许多。
      看完信,江宁去拆包裹。

      这次姑姑寄来了一双手套和袜子,还有几本书。江宁看到书十分欣喜,比看到吃的还高兴。他现在虽然不富裕,但吃饱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精神生活比较贫瘠。村里没有收音机,看不到书报,现在这几本书寄得太及时了。
      江宁小心翼翼地翻了一下书页,这里面有两本外国小说,一本红色的小书。

      江宁把书放好,去拆江平的信,他不看还好,一看把自己气乐了。
      江平先是假惺惺地问了他几句,然后就开始旁敲侧击地说他们院里的小林小高在黑省某农场插队,人家每隔几个月就往家里寄粮食和腊肉,说爸妈可羡慕人家了。这是在暗示他要往家里寄东西。

      江宁也听说过,插队到农场的知青好像有工资拿,每月还有口粮。可他插队的刘家河是什么地方?又穷又落后,而且自己是替代他们来的。这个江平不要一点脸了?

      江宁把信扔到一边,他本想不理。可他又替原主委屈。
      他想了想,决定报复一把。
      他把原主写的日记翻出来,一页页看,想试试能不能找出一点线索。还真被江宁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日记中提到江宁的父亲有个同学叫林晨,两人同名不同姓,又是同龄人,难免会被人拿来比较,两人之间也是暗暗较劲,比工作比职位比老婆孩子。江平信中提到的小林就是林晨的儿子。江宁跟小林同龄,也被人拿来比较,江宁各方面比不过小林,江晨回家总拿他撒气。

      江宁有了主意,于是,他铺开稿纸,开始写信,先写自己如何艰难地来到刘家河大队。他身上只有路费,没有钱吃饭,又不想占别人的便宜,一路忍饥挨饿。到了大队,他因为身体不好,干不动重活,拿的工分也少,常年吃不饱,前段时间刚生了重病,要不是有几个好心人照料,他可能人都不在了。
      江宁也不光诉苦,诉完苦又问家里人,有没有收到他朋友发的电报和寄的信,家里是不是搬家了?不然,为什么没给他回信?

      对了,还有二哥给自己写信了,他在信里说小林还往家里寄粮食和吃的,他感到很惭愧,因为他插队的地方太穷,他连养活自己都困难,实在帮不了家里。希望爸妈不要生气,不要骂他。他以后一定努力干活,平时少吃一点,尽量给家里省一点口粮。

      写完这封,江宁也顺便给姑姑回了一封信。次日,他把地址写好,托进城的知青帮忙寄过去。收信人他写成了林晨。希望能给家属院制造点娱乐和谈资。

      写完信,江宁伸伸懒腰,心情变好许多。
      他走出门去,远远地看见大黄正一瘸一拐地朝山上爬。
      江宁怔了一下,赶紧跑上去,查看大黄身上的伤口,一看气得不行,大黄是被人用石头砸伤了腿和屁股,大黄可怀着孕,马上就要生了。也不知道哪个缺德的干的。

      大黄一脸委屈地蹭着小江的裤腿,呜呜咽咽地叫着,像是在哭一样。
      江宁心疼得不行,去屋里拿吃的喂大黄。
      他也不管大黄能否听懂,还是温声嘱咐道:“你快生小宝宝了,身体笨重不方便行动,这几天别乱跑,就在家里呆着。我给你送吃的过去。”

      大黄吃饱后,江宁带着它回村,路上遇到有小孩跟他打招呼,江宁便向孩子打听有没有看见谁用石头砸大黄。
      有个小孩子悄悄告诉江宁,他看见王大头砸大黄了,王大头就是王威的弟弟,上次打带头打江潮的那个孩子。
      江宁:这可真是个熊孩子。他决定给这个熊孩子一点教训。

      江宁在村里找到王大头,这孩子正在碾蚂蚁。
      他一看到江宁,又是撇嘴又是翻白眼的。江宁一把扯住他,先跟他讲道理:“大黄是条好狗,不咬人,它还怀着小狗,你以后别再用石头砸它行吗?”
      王大头翻着白眼珠,恶声恶气地说道:“我打大黄关你屁事,它又不是你家的狗,你多管闲事。”

      江宁严肃地说道:“我已经跟刘大娘预定了大黄肚子里的小狗,你再打大黄我可不依。”
      他正说着话,王大头的哥哥王威晃着膀子过来了。
      江宁语气平静地跟他说了这个问题,希望家长能管一管。

      王威冷笑一声,一双三角眼恶狠狠地瞪着江宁:“我看你是活腻歪了,咱们旧仇旧帐一起算,你给我等着吧。”说完,他拎着弟弟大步离开。

      村民们得知情况后,一脸担忧地提醒江宁最近要小心,最好不要落单。
      江宁谢过大家的好意,把大黄送回家,才回到保管室。

      江宁一回到保管室,就见陈壮正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口。
      他一看见江宁,就快步上前,急声问道:“我正找你呢。”
      江宁问他:“什么事?”
      陈壮叹了口气,小声说道:“有人举报你,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家财产。”

      江宁不解,陈壮解释道:“就是你盖房子那事,不是用了一些公社的旧砖瓦吗?”
      江宁:“……”
      陈壮又说道:“这是明摆着的事,是王明成家的人在报复你,你说怎么办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