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二章 草原暗影 ...

  •   在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中,有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生,生来就必须学会同大自然严酷的气候环境作抗争。所以他们彪悍强壮,精于骑射,英勇善战,有自己的宗教,信奉神明。历经数次分分合合,最终统一为这片大陆上另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由于王庭依雾谒湖而建立,所以世称北雾国。
      相传现今的北雾皇室段家能够击败其余的竞争者一统草原,摒除他们部落本身人强马壮,实力雄厚,更有一绝世高手曾在一场关键的皇权争夺战中,于两军阵前一剑割下敌方主将的人头,重挫敌军士气,致使敌军当即不战而败,从而扭转了历史的走向。
      打那以后,培植刺客便成了北雾国代代相传的习俗和传统。时至今日,演变成了最恶名昭彰、血腥恐怖的刺客杀手团——暗血部。
      掠夺,是游牧民族的天性。多年来,北雾国依仗自己的铁骑屡犯邻国边境以抢夺粮食和财物。偶有良将指挥得当,但每逢即将击溃北雾铁骑时,主将都会莫名横死,有时候甚至是全家被杀,且死状极其可怖。
      不论是多么严密的保护都不能阻挡这些勾魂使者的渗入。他们隐匿于黑暗,来无影去无踪,仿若无形无相,从阴暗中凭空浮出,悄无声息地完成任务后,再融入无边暗色,飘然远去。
      唯一没有被暗血部成功刺杀的统帅就是白良和寒静。虔诚信仰神明的北雾国人将其分别称为战神和魔将。
      白良一身的武道修为诚然是无可挑剔、万里挑一,可他能够幸免于暗血部的刺杀有一半要归功于东越国无所不在、消息灵通的大内密探。那么,当毓国还没有锦衣卫的时候,看似柔弱的郡王寒静是如何躲过暗血部杀手的呢?这成为寒静身上众多疑团之一,给她神秘莫测的传闻再添新彩。
      其实世上哪里会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有,当中的绝大多数也是人们的眼睛被某些东西所蒙蔽或者迷惑了。
      寒静之所以能活到现在的理由非常简单:她的武功本来就来自于暗血部,而且还是由暗血部的前任首领绝厉宗主亲自传授。普通的刺客怎么可能动得了她?
      在暗血部里刺客分为三个层次。
      通常在外行走的是三等刺客,杀气汹涌,身上充斥着血腥戾气,面相大多属于穷凶极恶的那一类,多用于截杀,人数在百人左右。
      二等刺客在不仅在功力上明显更胜一筹,同时能将周身杀气内敛,善于隐匿潜行,多用于暗杀,人数大约五十。
      至于一等刺客,作为暗血部中精英中的精英,从不超过十人。他们多数和北雾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能够位及长老的,非但天资聪颖,修为高深,而且定然有资深的背景。这是北雾国对暗血部的加强控制而采取的手段,要不然一大群嗜血凶徒哪天突然失控,岂不是自寻死路?
      为避免不必要的不安,同时也为了限制暗血部的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规定一等刺客不得轻易显露身份。由此,包括暗血宗主和长老们在内的一等刺客们在彼此之间也只会以代称称呼对方。
      关于暗血部的内幕仅限于北雾国朝廷内部流传。对外,比起皇权保护者,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一个可怕的江湖门派,只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注意到他们和北雾皇室之间不可分离的关系。
      这些人包括了东越国望月山庄里的大内密探,以及西毓国的郡王寒静。
      寒静起初并不知道绝厉的身份,一如她不知道孟苍浩的身份。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孟苍浩是心灰意冷到懒得提,绝厉却是刻意隐瞒。随着锦衣卫密探组织的扩展,越来越多的讯息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寒静的眼前,她才慢慢循着一些蛛丝马迹猜到两人的身份。
      她一知道真相,立刻调整了锦衣卫的训练方式,值得庆幸的是她还没有来得及泄漏太多暗血部的秘密,否则来击杀她的肯定不可能只是几个三等刺客了。
      总体来说,暗血部的武功凶狠毒辣,一旦出手非死即残,因此他们的名声才会如此糟糕。绝厉教过寒静的东西不少,从轻功、掌法、剑法到暗器都有,其中最值得一谈的是暗血部的两大绝学之一:幻象诀。
      幻象诀心法霸气强横,剑法诡异难测。与敌对战时,忽而为虚忽而为实,刚则至强,柔则至弱,虚实之间亦可瞬时转化,使敌人陷入重重幻象的困境之中无路可逃、退不可退,直至丧命。
      不同于历代暗血宗主都会修炼的玄天诀,幻象诀在暗血部少有人问津,就算有几个自负资质出众而修习,也往往难以持续超过五年便走火入魔。
      其中原因在于幻象诀要求修习者长期保持心境清明心态平和,只有化去一切周身负累,意随心动,方能幻化万象,傲视众生。
      修炼过程中忌大喜大悲等强烈的感情起伏,倒不是太难。最大的困难在于,暗血部种种入门武功中蕴含的血戾凶煞气息与幻象诀正好是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长时间克制已经根深蒂固地扎于身心中的戾气结果会如何?那些或是武功尽失变为废人,或是干脆经脉暴裂而死的前辈们相当能说明问题了。
      寒静是自暗血部成立以来第一个成功地练幻象诀超过了十年的人。她天资甚好,先天个性淡泊,后天因命途坎坷变得冷漠消沉,身边没有多少亲近的人能够牵动她的感情,条条状状都似乎注定了她与幻象诀有缘。
      ——天意吗?
      有谁明白上天究竟在玩些什么把戏?

      黎明前夕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刻,两个守卫的士兵聚精会神地睁大着眼睛。他们身后的房间里关着一个重要的俘虏,白天的时候将军亲自关照过要严加看守,因而他们特别地尽忠职守。
      两颗石子快如闪电地打中了两人的穴道,一道白影嗖地沾上了门,犹如一团白气钻进了略微敞开地门缝里。白玉指尖反手一伸点上两人的背心,几乎与此同时,门再度合上,仿佛它从来没有被打开过。
      两人对自己片刻的失神感到奇怪。为了以防万一,他们推开房门——还好,那个一身白衣的郡王仍安稳地背对大门而坐。
      经过了大半夜的急速奔跑之后,寒静不得不感叹自己的体力大不如前了。她等着门外的士兵们放下了警觉和疑惑后,将三道沉重的锁链锁了回去。
      寒静估计在白若影想起放她出去之前,她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可用。
      她静下心来,依幻象诀心法运功。一丝凉意自丹田出缓缓溢出,随即冰冷而凛冽的寒气体内蔓延开来,霎时就充斥于周身的每一条经络,淹没过所有的软弱和无力,湮灭了仅存的一丁点暖意和迷惑,只留下为世人所流传的,慑人的冷漠和强硬的力量。
      “白将军有令,让郡王即刻到教场。”
      来了!寒静精神一抖,睁开双眼,墙角暗红色的剑鞘在晨光中下显出几不可见的活跃兴奋,就像是风干多年的血迹竟然再度获得了生命,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隐忍着流动翻腾的欲望,无声地宣泄着破鞘而出的渴望。

      教场上,士兵列队整齐,整装待发,白若影在队伍前头身穿素甲骑于马背,长枪倒竖在身侧,“郡王不是想要立功的机会吗?现下本将就给你一个机会——去探探西毓军队的底。”
      “将军好意,寒静感激不尽。”白纱在面上动了动,寒静半垂眼帘,语气波澜不惊。
      白若影居高临下讽刺道:“郡王这副样子,难不成怕见故人?”
      “白将军有所不知,此举只是为了让西毓将士们更快地看清我。”一般照常理来推断,蒙面的目的是隐藏身份,不让别人轻易地认出,但是这个道理在寒静身上正好相反。她扮演孱弱的时间太久了,除了将领以外的普通士兵恐怕更加熟悉的是她白纱蒙面的模样。
      有鉴于寒静出战的本意,她认为有必要让西毓将士们一眼就认出她来。
      “将军,当真决定要带郡王上战场吗?”
      “无妨!”白若影注视着寒静,朗声而答,“两军阵前若他敢有丝毫异动,大罗神仙也赶不及相救。”
      既然身为主将的白若影已然如此发话,其余人便不好再说什么了。
      一匹枣红色的马被牵到寒静面前,她飞身上马,无视于周围无数陌生人的眼光,策马与白若影并列同行。
      穿越过城门,透过厚厚云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起落在了他和她的身上。

      沈君翔凝视前方不远处灰白色的洛城城墙。
      现在他成为西毓国四方守军的元帅。少年得志,突逢大变,短短半年的光阴,脸颊消瘦了一大圈,轻狂尽褪,多添了几分沧桑与成熟。这一战对沈君翔来说是志在必得,我众敌寡,实力悬殊,击败过自己的白若影和郡王都在这里,要树立自己的号召力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为毓国,为父亲,为他自己,他一定要拿下这场战役。
      “元帅,是郡王!”
      沈君翔疑惑地顺着属下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一个人白纱蒙面,长袖轻甩,稳稳地策马前行,在他身旁的黑色战马之上容颜俊美的年轻男子无疑正是白若影。
      郡王会出现在战场上?这不可能!
      虽然相隔甚远,虽然理智上明知道郡王不懂骑射,但那一袭白袍,是沈君翔永远不能忘怀的身影。
      他确信,那一定,就是郡王寒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第二十二章 草原暗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