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34章 ...

  •   没有了考问这个压力,云惠心情轻松舒畅,早膳用的特别香。八碟八碗摆了一大桌,还好有人在旁边伺候用膳,避免了夹不着的情况。
      她现在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传说中,皇帝用膳每个菜不超三筷子。每道菜都很好吃,干嘛要照着一个吃啊。
      这十六样菜,她才吃了两遍,就差不多要饱了。

      还有四道汤,小米荷叶粥、银耳红枣莲子羹、鸡丝燕窝粥、龙井竹荪汤。两甜两咸,有荤有素,每样儿喝三勺。
      用完膳,漱口的时候,云惠盼着接下来的时间可以过得快些,那就可以用晚膳了。

      她在庄子上住的时候,是一日三餐。那时候,还美滋滋的想,紫禁城里的皇帝佬儿才一日两餐。她比皇帝的日子,过的还滋润。
      她的一餐通常是两道菜,府里一般情况下是四道菜。上次九阿哥登门,算是有贵客,汤菜加一起一共八道。
      这一个皇子的宅里,早膳就有二十来样儿。她上次来是做客,还以为是招待客人,所以菜多。
      原来人家日常就是如此。
      没见识啊!

      九阿哥看着小福晋吃啥啥香的样子,开心极了。就知道她会喜欢他点的菜。这个小丫头记不着他的喜好,他可是把她的喜好,记得清清楚楚。

      再看看她满面红光、眼神发亮的模样儿,九阿哥觉得有些不妥,可又不知如何提醒。
      用食指扣着自己脑门,看着她,为难道:“那个......你......”

      云惠在吃饱喝足心情好的时候,反应特快。她瞪着清澈的大眼睛,笑问:“爷是想说我不够精神?放心,我早有准备。”朝小秋一招手,对方很有眼色的递上口脂,又把铜镜摆在她跟前。
      云惠熟练的把口脂放在唇之间,一闭再一抿,原本就红润的嘴唇,瞬间变成了鲜亮饱满的樱桃色。
      整个人更显得精神抖擞好气色。

      “爷,您看行了吧?”云惠虚心地征求意见。

      九阿哥看她斗志昂扬的小模样儿,像是准备上战场似的。不想挫伤她的精神气儿,决定由她去了。
      笑着点点道:“很好!”觉得说的太过敷衍,又说道,“妆容衣服都十分得体。”

      云惠得意地嘿嘿笑。别看她在庄子上的时候,整日素面朝天。她上妆、补妆的手法,现在可不输于任何姑娘。
      什么官粉、口脂、眉黛、带手柄的小铜镜,这都是出门必备的东西,哪个姑娘不知道啊。
      就是在村里长大的姑娘,以前是不知道,还吃过这方面的亏。但她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吃两次亏。

      她现在不但是马佳云惠了,还是学习了三个月的九福晋。礼仪规矩,早已烂熟于心。出门拜礼,紧张是紧张,但一点也不胆怯。

      第一站要去的地方乾清宫,距离西二所有挺长一段路。去拜礼,是孝道,自然不能坐辇。
      九阿哥看看小福晋脚上踩的花盆底,担心地问:“能坚持吗?要是走不动了,扶着她们一些。”

      “高跷我都踩过,这算什么。”云惠推开小秋的手臂,提着帕子,一步一扭的走给九阿哥看。她可以走的又快又稳,教导她的嬷嬷说,穿花盆底鞋是为了展示女子的婀娜多姿。
      所以只好按着她们指导的缓步慢行。

      云惠自己觉得如履平地,九阿哥仍是认为她在逞强,急声吩咐小秋过去扶她。又交待了几句,万一跌倒,怎么能在短时间内稳住身子的技巧。

      “我记着了,多谢爷的关心。”别人关心,就要领情。云惠郑重地重复九阿哥提醒的要点,“万一踩空,转身抱着小秋。”

      “没错,小秋你要眼疾手快。福晋身子稍一歪斜,你就抱着她的腰。”九阿哥看看小秋单薄的小身板,怕是撑不着一个人的重量。
      在心里盘算着,回去后怎么跟福晋提出,以后出门带院子里的宫女。
      宫女有高有低,有胖有瘦,可以挑个壮实一些,牙尖嘴利的。还有就是,她们都很懂宫里的规矩。这样儿出门,就不用他操心了。

      自家的小福晋和其他大族女子不一样,她们是自小就规矩,坐有坐样儿,站有站样儿。甚至没选秀之前,就已经开始学穿花盆底。
      自家福晋呢?那是村姑,临时抱佛脚的这三个月,学的都是皮毛。这些规矩走姿,尚未深入到她心里去。一时半刻的还好,兴许过一会儿就忘了,昂胸阔步的迈脚,还不得摔了?

      去乾清宫的一路上,九阿哥盯她盯的有些心累。可他又不能扶,这一路上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看到,传出去,别人就该在背后说她娇气了。
      他自己不怕别人说闲话,但他怕别人说福晋的闲话。小姑娘家家的脸皮薄,别人说的是非,再传回她的耳朵里,该觉得做福晋不好了。
      尤其是初入宫,前期的印象最为重要。

      新婚夫妻各怀心思地去往乾清宫时,乾清宫里,康熙爷正等着他(她)们来拜礼敬茶。虽然娶过几个儿媳妇了,被儿媳妇敬茶这种事,也早就不新鲜了。
      但对老九媳妇仍是有几分期待。

      康熙爷这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做皇帝的时候,他可以做到让四夷来朝;做农夫,会是村子里最高产的一户;就是做奴才,也能成为最得主子喜欢的好奴才。
      总之,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好的。

      就拿老九来说。他这一操心去管束,轻轻松松就管好了。你不是自己选福晋嘛,朕同意,不过有条件。这不,他小手段一使,老九不但自己开始上进了,还带动了老十。
      对于这种比较自我,我行我素的人,一味的斥责不行,应该多激励。
      这就叫对症下药。

      你做什么,朕都依着你。外面摆着酒宴,你去睡大觉,朕专门叮嘱人不得去打扰。朕就看着你,能折腾出个什么花样儿。也没翻了天嘛,就是没再让命妇进门而已。

      眼下里,康熙爷不但安排好了女官在廊庑下候着,还交待了值守太监,人来之后,直接领进来。
      朕就要让老九知道知道,朕看重他。朕如此看重你了,你保准会更加努力。

      是以,九阿哥带着小福晋到了乾清宫殿门前,脚步几乎没停。魏珠就呵着腰在前面引路了:“九爷请,九福晋请,万岁爷在里面等着您呢。在这些小爷里面,只有您享有这份殊荣。”

      九阿哥最喜欢听人拍马屁的话,何况还是在自家福晋跟前。原本打算赏魏珠一颗金珠的,一高兴给他塞了两颗。
      小声问:“拜褥准备了?”

      “多谢九爷的赏。”距离康熙爷所在的西暖阁越来越近,魏珠也压低了声音,“早准备好了,又厚又软乎。专门给您和九福晋准备的,一次还没用过。”

      进到西暖阁里,在命妇的唱呼之下,行三跪九叩礼时,九阿哥心道,有钱能使鬼推磨,果然是又厚又软乎。
      尤其是厚这一点,特别好,不伤膝盖。因为担心穿着花盆底的小福晋跪下去,起不来。轮到云惠拜礼时,九阿哥就一眼不眨地斜眼盯着她看。
      还好,六肃三跪三拜礼结束,也没发生他担心的事,小福晋一跪一拜标准又利索。

      九阿哥的一举一动,自然全落在了康熙爷眼里。待他们行了礼,敬了茶之后。康熙爷没有立即给赏,而是盯着九阿哥上下打量了一番后,问道:“今儿早上,朕赐的汤,你喝了吗?”

      九阿哥恭敬地说:“多谢皇阿玛对儿臣的厚爱,儿臣一滴不剩的全喝光了。”接着又道,“要不,儿臣怎会如此精神。”

      儿子是精神,精神得有些令康熙爷担心,其他儿子新婚拜礼可不是这样儿。哪个不是因为劳累过度,精神萎靡。尤其是福晋,有的都要站不稳了。此时看看老九旁边的福晋,不但精神十足,站得稳稳当当的,神色里还带着明显的喜悦。
      这......就好,说明对这场亲事满意,没有怨言。

      流言向来不可信,他就说嘛,老九怎么可能隐疾!不但没病,身体还比其他阿哥们都好。

      最大的担心解除了,康熙爷开始仔细审视儿媳妇。虽然他不懂医术,但从气色里看,怎么也不像有病的样子。没病更好,欺君就欺君了,总要比给老九娶个病媳妇的强。
      虽然他最不能容忍有人欺君。但在给儿子娶福晋方面,孰重孰轻,他还是拎得很清楚。

      判断过老九媳妇身体无恙后。康熙又开始往别的方面关注了,五官不错,身条也不错,以他的眼光判断,是个能生养的。

      能生养,老九又因为娶她肯上进,这位媳妇兴许就是老九生命中的贵人。民间不是有话说,好女人是镇宅之宝嘛。

      康熙爷心情好,赏了照例的首饰锦缎皮毛之外,又说道:“朕听说云惠在家的时候,经常亲自耕种。朕就赏你半亩水田,和三亩旱地。水田在朕的御稻田西边,旱地在西山。过几天得闲了,让梁公公带你们去看看具体在哪儿。”

      “谢皇阿玛恩典!祝皇阿玛洪福永享,寿与天齐。”最后一句是云惠临时加上去的,她真心实意地感谢康熙爷,并且希望他长命百岁。
      康熙爷长命百岁,四阿哥就继不了皇位,老十也不用造反了。一大家子,就这么安安生生地过下去。

      康熙爷阅人无数,自然能听出来,话里话外是真心,还是假意。听到儿媳妇诚心诚意祝他寿与天齐的话,顿时乐了。
      哈哈笑道:“朕就借你的吉言了,不用寿与天齐,多活五百年就行。”接着又道,“魏珠,待会儿你去给八阿哥传话,让他什么时候有空了,去马场给九福晋挑匹合适的马。”

      九阿哥:“......”您能干的儿子在这里站着呢,只额外赏儿媳妇,不赏儿子。多让儿子没面子!再说了,他的相马术,比老八可是强多了。老八那是凡事爱出风头爱显摆,所以大家才都知道老八会相马。
      他就是行事太过低调,又喜欢躲着皇阿玛,所以在皇阿玛眼里,才会没什么优点。
      不能再如此下去了。

      云惠再次谢恩,同时感叹身为皇家的儿媳妇不容易。幸亏她手脚麻利,这要是寻常人,穿着五六指高的花盆底跪来跪去的,不得爬着起来。

      “你会骑马吗?”康熙爷没等云惠回答,接着说道,“若是不会,就让老九教你。老九的骑术好。春天的时候,朕就说去南苑射猎,因为老九在忙,一直未能成行。秋天最好,猎物都养肥了。”

      这话听着顺耳,因为他才没能去南苑。康熙爷的话刚落,九阿哥就跪下请命:“皇阿玛,儿臣最近在设计战车,等做好之后,给皇阿玛过目。”

      “哦?”康熙爷坐直了身子问,“做的怎么样了?让朕先瞅两眼。”

      “回皇阿玛的话,尚未成形。”九阿哥转话道,“不过,图画好了。等儿子拜完礼回到住处,就给您呈上来。您看哪里不妥,帮儿臣修改。”接着又解释,“战车属机密物件,儿臣把草图锁在了书房的柜子里,只有儿臣有钥匙。”
      这是他上辈子的研究成果,十四出征西藏的时候,还用上了。眼下里国泰民安,无仗可打。
      他都要把这事给忘了。
      这不是想捞个功劳嘛。此事最简单,凭着记忆,把图画下来就行。

      “那还在这里磨蹭什么。”康熙最喜欢新鲜的东西了,而且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当初平三藩时,所用的火炮,就是来自于西洋传教士南怀仁之手。一听说战车,十分感兴趣,立马就开始撵人,“赶快去给太后拜礼吧。”

      云惠对什么战车的不感兴趣,一心挂念着的是康熙爷赏的汤。今儿早上的四种汤,她都喝了,应该不是九阿哥所说的,喝得一滴不剩的汤。
      待出了日精门后,小声问道:“爷,皇阿玛赏的什么汤?”

      “怎么?”九阿哥斜眼看她,“爷就吃了一次独食,你就心里有想法了?不高兴了?”

      为了表明,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云惠赶快咧嘴笑:“我就是好奇。”接着又道,“爷待我这么好,怎么可能吃独食。”

      九阿哥看着她问:“那你说是什么原因?”

      云惠试探着问:“爷尝了之后,不合口味?一下子喝完,我就不用喝了?”

      “福晋真聪明!”九阿哥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了,便转了话,“到了宁寿宫里,你只用跟着女官的唱呼拜礼,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要说。”
      人多嘴杂,就是指皇阿玛的这些嫔妃们。她们可不像皇阿玛,表现的好,就会喜欢。
      在她们跟前,越是表现得好,越是想在鸡蛋里挑骨头。

      云惠“嗯”了一声后,郑重地说:“我都听爷的。”

      秋季是白天暖夜里凉,太阳一出来,天就热了。在乾清宫里一番跪跪拜拜,再加上穿着厚重的吉服又走一大段路,到了宁寿宫,背上都出汗了。

      云惠还想着,给太后敬了茶,接下来要去西六宫中的翊坤宫给宜妃敬茶,然后去毓庆宫给太子妃行拜礼;然后再折回到东六宫,先去贵妃的承乾宫,再接下来是其余三妃。

      出乎她的意料,她需要拜礼的人,全都在太后宫里。这下省事了,给太后行六肃三跪三拜礼;接着给宜妃行四肃二跪二拜礼;再接着给太子妃,后宫嫔妃们,以及福晋们行蹲福礼。

      怎么拜怎么蹲都是在家的时候,练过很多遍的。也不用多琢磨,只用听着女官的唱呼行礼就是了。

      除了考验体力之外,没什么难度。而云惠的强项,就是体力好。一番拜礼下来,呼吸都没加重。

      “嫔妾瞅着,九福晋的身子,这是养好了。”受礼的众人给赏的时候,德妃打量着云惠说,“不见一丝病气。”

      宜妃时刻支着耳朵听着众人说话,她可是知道这帮姐妹们的心思。把她们召集在太后这里,心里不高兴着呢,不会让拜礼顺顺利利的。
      这不是在暗示没病嘛!
      没病就有欺君之罪。
      德妃的话刚落,她立马就接上了:“惠惠跟咱们不一样,每日锦衣玉食养得精细,走到御花园就是一身汗。她在庄子里住,干的都是粗活,一口气能刨三亩地,这拜礼才多大一会儿。”
      为了捧儿媳妇,不惜连自己都一并踩着。

      德妃一看爱争强的宜妃上套了,看着云惠笑吟吟道:“没病就好,早些给老九生个大胖小子。”

      宜妃又接话:“不是自己的孩子到底还是差些,德妹妹对老九媳妇的事,也太不上心了。我不是告诉过你嘛,惠惠这是心病,不是身体上的病。”

      站在德妃后面的四福晋,脸色沉了沉,又立即扬起嘴角保持笑容。她这个婆母啊,外表看着温柔贤淑。其实呢,比谁的心都硬、还小心眼,爱记仇,喜欢给人下软钉子。
      相比之下,还不如牙尖嘴利的宜妃。

      宜妃只是看五福晋不顺眼,但对五阿哥好,对别的福晋也都说得过去。
      她这个婆母,外表看着对她还不错。其实她心里明白着呢,压根就没上心。就比如,今早上入宫,先去永和宫请安。德妃连口茶都没让上,就直接把她领过来了。还说什么,不能来迟了。
      这要是心疼儿媳妇的,会不让坐下歇会儿,喝口热茶?

      她是媳妇,就不指着婆母疼了。四阿哥还不是一样,每次留永和宫里用膳,下顿一准用的多。
      这不明显么,没吃饱,饿着呢。肯定是饭菜不合口。四阿哥口味清淡喜素食,要是一桌子大荤,看着丰盛,就是没法下筷子。

      四福晋越想,越为四阿哥难过。养母离世的早,亲额娘又不心疼。这跟没了娘的老十有什么区别。
      远不如老十呢!
      老十因为没了额娘,被皇阿玛疼着,被老九护着,还有舅舅家帮衬着。过得无忧无虑。四阿哥呢?皇阿玛对他没太多关注,兄弟们只老九老十以前走的亲近,现在也越来越远了。
      四福晋在这边心酸的时候,那边宜妃已经开始撵人了:“礼也拜了,茶也喝了,你们就退下吧。今儿难得聚的人多,我们陪着太后,好好乐呵乐呵。吃完手边这盏茶,就去后面听戏。”

      在场的没一个傻的,自然知道,这是宜妃心疼儿子儿媳妇。不想让他(她)们在这里继续受累受拘束。

      佟贵妃本想开口,说让他们再留一会儿,这样人就更齐了。但太后也发话,说让他们退下。只得又把怨气憋了回去。

      今日最重要的一场拜礼总算过去了,出了宁寿宫,云惠长舒了一口气。

      “这么累吗?”九阿哥问。接着又道,“你要是累,咱们去南群房那边歇会儿。”

      云惠揉了揉脸,又张张嘴,活动了活动笑得发僵的脸蛋。然后又打起了笑脸:“不累,就是有些紧张。生怕出错,给爷丢脸。”说完,又想到了什么,赶快向小秋要镜子。看看脸上的脂粉,有没有碰花。

      “有我在旁边看着,你还操什么心。”九阿哥把小秋刚拿出来的镜子推到了一边,“正好看,不用补了。”
      确实是正好看。

      早上的时候,脸上一层雪白,看着明显是敷了粉。这会儿热了,脂粉化开了,妆色自然了许多。

      “好就好。”云惠笑呵呵道,“爷,我们接下来,是去毓庆宫?”

      “嗯。”九阿哥看到她额头上有些细汗,把她的帽子往上扶了扶,“你不用紧张,有我在,就是出错了,我会帮你圆场。”
      接着又道:“毓庆宫那边好打发。除了给太子敬茶之外,其他兄长蹲个福算是打照面,认识一下。有太子在,他们不敢故意为难。反正跑一趟也不亏,他们都要给礼的。”

      云惠仰脸看着九阿哥,笑道:“谢谢爷!”

      “嗯?”

      “谢谢爷提前安排这一切。”云惠听十福晋说过,当初拜礼是个什么情形。一个宫一个宫的跑,差点没跑断腿。每到一个宫里,她们都会说会子话,那叫一个心急火燎。
      因为后面还有要拜的啊,还要赶在午时以前。
      最难应付的就是一众福晋们。当时也是住在宫外的福晋入了宫的,不过不是在太后宫里,而是在各自的额娘宫中。
      除了太子妃和五福晋之外,大福晋、三福晋、四福晋、七福晋、八福晋。她们几乎都是问东问西的。明面上是关心,其实是故意挑刺。也不知道是她们本人的想法,还是得了额娘们的授意。十福晋再三叮嘱她,要当心。

      今日太后、太子妃和高位嫔妃们都在场,根本就显不着福晋们。就连八福晋都没多说话。

      “知道爷的好了吧?当初答应婚事的时候,还不情不愿的。”九阿哥想拍一下小福晋的屁股,考虑到身边有外人。
      改成轻拍了一下她的腰。
      “以后把女则、女训那些个书籍,好好背背。争取做一个让爷满意的福晋。”

      “嗯嗯。”云惠抿嘴笑。过了一会儿,又甜甜地笑道,“爷放心,我回去一定好好背。”不就是背书嘛,为了让他高兴,背背又如何。她越来越觉得九阿哥的好了,相比之下,自己为他做的事情很少。

      这真打算背啊!看来再聪明的姑娘,小时候也是傻的。根本听不出来好话歹话。
      九阿哥往她身边靠了靠,低声说:“先不用背了,以后晚上睡觉之前,给我捏捏肩、捶捶背就行了。”

      “真的?”云惠的眸子亮了亮。今早儿梳妆的时候,她还在琢磨,以后睡觉的时候,做些什么,以便联络感情。
      男女相交,发乎于情。
      揉揉捏捏,摸来摸去的,感情加深了,圆房之事,自然而然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第34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