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礼物 ...

  •   康熙爷坐在龙椅上,正感叹日光如棱,白驹过隙呢。老九迈着小短腿在紫禁城四处哒哒着跑,仿佛还是昨日的事。
      这转眼就长大了。

      听到了外面的嚎声,没等他问。就有在门外值守的太监,进来禀报,说九阿哥扭着了脚。
      “赶快传太医。”
      康熙爷说着话,大步走了出去。

      “怎么走路不看着脚下。”康熙爷前不久,还在对九阿哥说差不多的话。
      以前是纯粹责备。
      现在是纯粹心疼。

      九阿哥坐在台阶上,哭丧着脸,道:“皇阿玛赏儿臣,儿臣心中欢喜,得意忘了形,腿脚想要飞起来。幸亏二哥眼疾手快拉着了儿臣。若不然从这儿滚下去,不知道这回得摔成啥样儿。”

      太子正担心老九会怨自己,毕竟是因为他喊那一声,对方回头,导致一脚踏空的。
      若是把责任归到自己头上,皇阿玛又该会对自己不满了。说不定会责怪他急功近利。以前对老九不理不问,眼看着老九长进了,想着拉拢了。
      众人都说皇阿玛最疼自己。
      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尤其是这两年,一件小事做的不合皇阿玛心意,就能明显感受到对方发自心底的愤怒。

      此时见老九不但没怨自己,话里还充满真情实意的感谢,太子悬吊着的心,缓缓放下。难怪老九在众兄弟中的人缘好,除了财物不稀罕之外,人也厚道。

      “看你这点出息!今儿别去刑部了,回你院子里吧。”康熙蹲下身,摸了摸九阿哥的脚脖子,感觉应该是没有骨折,这才扭脸朝着殿门口喊,“叫步辇过来,送老九回去,太医过来了,直接让去西二所。”
      以前经常赏老大、老三、老四、老八他们,他们都受得心安理得。一句轻飘飘的谢恩而已。
      哪个像小九儿这般欢喜过?

      康熙爷一边为小九儿感到心酸,一边责怪自己忽略了这些年龄小的儿子们。
      于是又吩咐:“把朕新得的紫菱弓拿出来给老九。”吩咐完,扭脸回来,叮嘱九阿哥,“不许乱跑,好好养着。等养好了,朕带你们去南苑射猎。”

      ……
      尚书府里。
      云惠在同额娘商量,出嫁时,带哪个丫头,哪个嬷嬷。
      先前跟她的丫头,两个月前出嫁了。新选的丫头就是庄子上的姑娘,才刚十岁。十岁的小丫头,没经过嬷嬷的管教,不懂规矩。担心对方闯祸,就没带。
      尚书府虽然人不多,但在她额娘的管理之下,就连洗菜打扫的粗使丫头,一言一行,都很有分寸。

      “嬷嬷就先带崔嬷嬷,跟我三十多年了,人可靠。等你入了门,再以崔嬷嬷年龄大为由,给你添一个更能干的。丫头小玲算一个,再添一个稳重,能立事的。你是喜欢秋菊,还是冬梅。”

      “秋菊吧。”这两个丫头都是家里给她预备的陪嫁,相貌普通,老实本份。让谁跟都一样。云惠问,“额娘,这两天就让小玲过来?”

      “额娘已经让她来了,估计下午就能到。”马佳太太解释,“今儿一大早,小玲的家人来了。说小玲在家哭,想来跟着你,还说不怕挨打受训。那会儿你没在家,我不忍心回拒,就应下了。小有小的好,自小跟着你,长大了贴心。”

      正说到这儿,管事进来禀报说,太子妃在宫中寂寞,请姑娘入宫小住几日。
      皇家的人请谁入宫,理由通常不用去多想。
      反正也就是一个理由而已。

      太子妃瓜尔佳氏,没入宫前,马佳太太就认识。大族的姑娘么,相互之间,都有关注。
      更何况,自家儿媳妇也是瓜尔佳氏,还是太子妃的堂妹。彼此间都是沾亲带故的。
      没啥说的,准备入宫吧。

      马佳太太带着管家去见来人,想说明日一早过去。给了赏钱,先让她们回去。岂料对方却说,太子妃吩咐了,让她们在尚书府候着。姑娘什么时候收拾妥当,陪着姑娘一起入宫。

      宫里来的两位嬷嬷,有一位马佳太太认识,是太子妃大婚时,带进宫的人。目前掌着毓庆宫后宅的事务。

      用能干的管事嬷嬷来请人,这架式不像是请人,倒像是要把人抢走。

      马佳太太心里不乐意,但也没办法。后宫里没皇后,太子妃和四妃一起管理宫务,将来姑娘入了皇家,要在人家眼皮子底下生活的。

      马佳太太一边指挥着秋菊给云惠换衣服,准备入宫要带的随身物品;一边和嬷嬷商量着,此次入宫,都给谁带礼物,分别带什么。
      太后、贵妃、四妃、太子妃这就不用说了,在宫里住的福晋们要不要送呢?那些有阿哥的低位嫔妃要不要送呢?
      目前大福晋、三福晋和四福晋已经分府,暂时不用考虑,五福晋、七福晋、八福晋、十福晋这些还在宫内。

      此次入宫,虽然在明处说的是姐妹间的来往,但谁都知道,这是九阿哥所求之人,而且已经过了太后和宜妃的眼了。
      目前就差万岁爷的一句话。

      入了宫,万一几位娘娘邀请去她们宫里吃茶,空着手,可不好看。再说了,自家真当是姐妹间的小住,一点也不往九阿哥那处去想,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皇家的事,不管心里愿不愿意,都得上赶着往前凑。
      这是对天子的敬畏,是做臣民的忠心。

      至于老爷尚未应许,那是全心全意为皇家的利益着想,怕自家闺女配不上九阿哥,配不上皇家。

      总之,只要皇家没人表现出嫌弃自家姑娘的样子,这边就需要表现,特别想和皇家攀亲的姿态。尤其是在自家老爷推拒婚事的时候,自己这个当家主母就更该热情些。

      马佳太太既为难都给谁带礼物,又为难带什么。家里珍重的东西,大都是宫里赏的,不能再拿出来用。
      余下的,能往宫里拿出手的,也就二三十样儿。这一趟是轻松能凑齐,将来呢?
      对方那么多兄弟、妃母们,走动起来,可真是费心。

      云惠对着镜子,摸摸发髻上的白玉梅花簪。素雅简洁,而又不失俏丽,正适合她这样的身份,入宫时配戴。
      九阿哥还是很有眼光的。

      看到她额娘挑了帘子进来,扭脸笑问:“额娘,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差不多了。”马佳太太左右打量了闺女一番,觉得穿衣打扮没有不妥的地方,这才温声交待,“良嫔本应比四妃的礼物稍差些,但你哥和八阿哥的关系好,八阿哥又在万岁爷跟前得脸。就准备了和她们差不多的。你若是见了良嫔,提一句你哥和八阿哥的关系,这样就是传到其他娘娘耳朵,她们也不能说什么。”

      “额娘,给良嫔娘娘准备的什么?”云惠好奇地问。

      “一柄玉如意;一盒肉脯;还有一坛去年秋天,家里酿的菊花酒。带的有清单。见了太子妃,你把清单交给太子妃就行,她会安排人去送。”

      “这么多东西啊!”云惠瞪圆了眼睛。肉脯是前些天,她大哥让人从山西那边捎过来的。选用的上等精瘦肉,细而不腻,越嚼越香。
      她都没吃够呢。

      “只有玉如意贵重,用料是和田软玉,雕的云纹莲花,出自慧然方丈之手。其他都是搭配。这个你不用解释,玉如意的底座下面有刻章,就是良嫔不懂,八阿哥是懂的。”
      马佳太太给她解释,为什么这样送,“今儿算是你第一次正式入宫,受众人关注,她们会私下里议论,所以礼物马虎不得。送多送少都不合适;要贵重,又不能看出来贵重。”

      一个良嫔送的东西就这么贵重了,还有其他身份高的人呢。不得把她额娘多年积攒的家底给送空。
      云惠心疼极了。
      稍一思索道:“皇家是天下最富贵的人家,她们不稀罕金银玉器和吃食。额娘数数一共要送几家,一家一袋女儿亲手种的小米。”

      马佳太太:“……”

      “那里面包含了女儿辛勤的汗水,是女儿满满爱意的象征。而且大家都一样,她们也不用暗中比较了。”看着她额娘阴晴不定的神色,云惠解释道,“您说了,女儿不用讨好她们。有人不高兴,就让她们不高兴去。再说了,她们就是不高兴,也不敢表露出来。万岁爷重视农耕呢。”

      嬷嬷觉得送小米也合适,主要是花钱少啊!皇宫那就是个无底洞,用贵重的东西去填,有多少都不够填的。
      马佳氏不比别的大族有收入的地方多,只有一个庄子,收入仅够府里的吃穿用度。
      于是插话道:“有十来处要送,家里没那么多小米。现在去庄子上拉,来不及了。”

      云惠毫不犹豫道:“用小袋装。要是还不够,去粮店里买。反正小米都一样,分不清谁是谁种的。走后门,别让宫里来的人看见。”

      马佳太太:“……”她突然发现,自己在处理家务事上,远不如女儿干脆利落。

      将近中午的时候,云惠入了宫。华贵的红木马车后面跟了一辆装了二十来个麻袋的大马车。
      走的是西华门,护军检查时,好奇极了。粮食蔬菜不都是走神武门附近的角门吗?怎么来西华门了。
      听说是刑部尚书家姑娘,给各宫娘娘的礼物后,麻利地放了行。

      云惠带着自己亲手种的小米,入宫的事。没多久,康熙爷就知道了。因为,也有单独属于他的一份。

      “禀万岁爷,一共二十袋,十八小袋,两大袋。两大袋是献给万岁爷和太后娘娘的,另外十八小袋,云惠姑娘说,让太子妃安排给开着小厨房的娘娘、福晋和太妃们。”
      来送小米的毓庆宫总管夏公公说。

      康熙正为隆科多的事恼火着呢,去调查事故的顺天府官员回话了,马无任何异常,坐鞍也无任何异常。
      出事的时候,马跑的快,差点没撞着行人。幸亏一辆马车经过,车夫有武功,身手好,把人拉到了一边。
      唯一的可疑就是车夫了。但顺天府官员说,这名车夫原来在三河县的庄子上居住,一直跟着诺敏大人家的姑娘,是诺敏大人亲自挑选出来的。
      家底清白的很,上有老娘,下有儿女,三代五服之内的人,都无犯罪记录。

      用顺天府官员的话来说,除了马的速度快之外,无任何意外因素。

      这不是出了鬼,就是隆科多故意的。想让他怀疑老九呢?他若是怀疑老九,肯定不会派人去查。
      可恶!竟然把算计算到了自己头上。

      此时听到夏公公提到小米,康熙才从气闷中缓过来神,深吐了一口浊气说:“拿过来,让朕瞅瞅。”

      黄澄澄的小米,颗颗饱满。康熙爷抓了一把拿在手里仔细看后,又凑到鼻子下闻闻,接着又捏了几粒放在了嘴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①
      这种事,绝不会让发生在他治理的大清国。

      “传大理寺的张大人过来。”让他去查应天府那边的事,若是真如传言那般,佟家在那里大量圈地。圈多少,就给朕退回去多少。
      还有别的大族,一家一家的清查。
      康熙爷吩咐完,这才有心,想后宫的事,问夏公公,“王庶妃那里送了吗?”

      夏公公赶紧说:“回万岁爷的话,有王小主的。设有小厨房的娘娘那里,都安排人去送了。还多出来一袋,要不,多出来的送宜主子那里?”又解释,“宜主子跟前有十七阿哥,小米粥好消化,最适合小孩子食用。”
      十七阿哥的亲生额娘是陈庶妃,别看一直未册封,还是汉人,可那是万岁爷这几年爱眷顾的小主之一。
      在皇宫里,什么贵重东西都不稀罕。但谁多谁少,那就有讲究了。哪怕是半个干馒头,谁分的多,就表明了谁的身份重。

      多的送给宜妃,既讨好了万岁爷,又讨好了宜妃和九阿哥。这是他和太子妃盘算再三的决定。

      “行,就这么办吧。”待夏公公走了,康熙爷又唤梁九功过来,“去库房里挑个三四样儿姑娘们喜欢的物件,赏给马佳姑娘。就说,朕说了,身为贵族姑娘却不忘本,能够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劳动耕作,此种行为值得整个京城的贵族子弟效仿学习。”
      难怪被老九看上,确实是个与众不同的姑娘。
      朴实又聪慧。
      这小米八成是她自己的主张,诺敏的夫人和诺敏一样都是谨慎人。行事作风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敢拿着,拉一车还值不了五两银子的东西,大摇大摆的往皇宫里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礼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