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娘家姓风 ...

  •   “先听坏消息吧!”晴雯道。

      胤祥凤眼微瞪,诧异道:“我以为姑娘会先听好消息。”

      “峰回路转,否极泰来,总好过晴天霹雳,高开低走。”

      晴雯可不想正高兴的时候被扫了兴,还不如晚些高兴更好。

      她的话戳中了胤祥的心事,暗合胤祥梦中的命运,胤祥听了,目光便是一深。

      若是旁人说这话,胤祥自然不会多想。

      然而晴雯身份特殊,胤祥至今仍不知其到底是凡是仙,故而晴雯的话,胤祥总会格外留心。

      他暗忖晴雯此举或许是在警示于他,于是说道:“姑娘高见,既如此,我便先说坏消息了。”

      胤祥说话时,威严的凤目一直看着晴雯,心中却有种说不出来的退缩。

      不知为何,他很怕从晴雯那双多情的眼睛里,看到失落与悲伤。

      “之前承诺姑娘最少两月之期……恐怕要推迟了。此事是我办事不力,误了姑娘大事,若姑娘还有所求,亦可提出来,权当是胤祥赔礼谢罪。”

      这话在晴雯意料之中。

      比起其他的坏消息,眼下的这条反倒让晴雯倍感轻松。

      左右还没生出旁的坏事来,境况倒也不算差。

      晴雯眉头舒展开来,温声道:“十三爷是君子,之前承诺最短两月助我离府,便觉两月必得办成此事,然晴雯以为,一年半载,三月五月,亦不算失约。且皇上封妃之事,实乃你我不能预料,又怎能怪在十三爷头上呢?”

      皇上封妃之事,连重活一次的晴雯都没有预料到,要十三爷预知此事,未免强人所难。

      晴雯虽然遗憾离府之事近期不能实现,却也不至于因此迁怒于人。

      然而她如此大度,反而让胤祥更觉愧疚。

      胤祥原想着,将丹药之事推到瘌头和尚和贾府的身上,皇上龙颜大悦,或许会从贾府子侄中提拔一人,以示恩赏。

      宁荣二府毕竟是簪缨世家,若有后人升官,想来也不至于大惊小怪,左不过热闹几天就完了,到时他再设法,助晴雯离开贾府,亦非难事。

      可是胤祥没想到,皇上赏赐贾家的法子,竟然是封妃、归省这样的殊荣。

      如此一来,贾府必得兴建省亲别墅,迎接贾妃归省。

      此等殊荣,必然会令贾府名声大噪,一年半载都是风头无两。

      京中最不缺汲汲营营之辈,听闻贾府长女封妃,还赐归省之荣,必然会如芒蝇逐臭一般,踏破贾府的门槛。

      届时贾府一有风吹草动,或许第二天京中权贵便全知道了。

      胤祥深知晴雯的容貌,世上少有男子会不动心,若是此时令其光明正大地离开贾府,哪怕是以官家小姐的身份,恐怕也会引来不少男子的觊觎,倒不如等贾府风头过了,再寻办法。

      先前晴雯赠药时所求之事,细究起来,其实是两件事。

      其中一件是离开贾府,另一件则是离开贾府后,亦能在京中立足。

      第一件事对于胤祥来说,自然是再简单不过。

      可第二件事,却并不容易。

      京中权贵不知凡几,随便哪一府的门客,也不是寻常人可比的。

      倘若晴雯离了贾府,就必得有足够高的身份,方能自保。

      可这身份到底要多高,却也不好斟酌。

      若只是平民百姓,说出去固然比奴籍好听,却未必比未脱奴籍时好过。

      毕竟贾府待下人还算不错,晴雯在贾府的一应起居所用,都比寻常百姓强上百倍。

      且贾府身为官宦之家,颇好颜面,寻常做不出贪图奴婢钱财之事,若换到外头,晴雯身怀重宝,又不缺金银,非叫人生吃了不可。

      胤祥方想到此处,晴雯便追问道:“十三爷还没说,好消息是什么呢!”

      “好消息……”胤祥怔了怔,道:“好消息是姑娘或许可以官家女的名分离开贾府。”

      “官家女?”晴雯转了转眼珠,问道:“义女?”

      其实林黛玉也曾动过这样的心思,想为晴雯脱去奴籍。

      然而林如海病愈之事,不能向旁人细说,否则便会暴露晴雯的秘密。

      且林如海丧妻,至今尚未续娶,此时贸然收晴雯为义女,旁人听说了,难免将之视为纳外室的遮羞布。

      若真如此,不仅晴雯名声坏了,连黛玉这个想做好事的人,恐怕也会被人误会,以为她是在为父亲和丫鬟遮丑。

      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怎能担上这等名声?

      是以此事林黛玉不过略提了一句,之后便觉不妥,也就不再提了。

      现在胤祥提起来,晴雯自然以为是同样的主意,心中便不如何乐意。

      义女虽听着好似与亲女无甚差别,可却到底不是亲生的。

      非亲非故,一个京官儿却突然认了一个妙龄少女做义女,换了谁都要多思量思量。

      不料这时胤祥摇头道:“非是义女,是流落在外的女儿认祖归宗。”

      晴雯一时更奇了,“难道是十三爷的下属不成?”

      否则谁会愿意贸然认一个生人做自己的亲女儿?

      “非也非也,我尚未封王,哪里有正三品的下属?”胤祥一只手从背后抽出,托着一幅不大的画轴,递到晴雯面前,“姑娘看看这幅画,和姑娘可有六七分像?”

      晴雯一头雾水地展开画像,知看了一眼,就心神大震。

      画上的人确乎与她有六七分像。

      但与其说画上的人像她,不如说她像画上的人。

      因为画上的人,与她母亲身子康健之时几乎一模一样!

      晴雯到底比旁人多活了一世,心中虽然震惊,却也并未太过失态。

      她胸口几度起伏,最终却也只说了一句,“此人确实与我有几分相似。”

      晴雯自以为将心思藏得很好,却不知胤祥早已看出她有所隐瞒。

      毕竟民间再如何勾心斗角,又怎么能和皇宫里的人相提并论呢?

      那里的人,争的可是整个天下,多得是比晴雯会隐藏本性的人。

      胤祥垂下睫羽,道:“说来也巧,几日前我于一位姓陈的参领府中做客,不过略坐了片刻,却有幸瞧见了这副美人图。”

      姓陈。

      胤祥眼看着晴雯眼中闪过一抹失落,心下更加确定,晴雯并非不知母家姓氏。

      王青曾私下查过晴雯的身世,得知她姑舅哥哥姓吴名贵。

      然晴雯进贾府之时,却推说当初被卖为奴之时年纪尚幼,故而不记得姓氏了。

      可见她并不愿意府上之人知她姓氏。

      如此做派,想来是怨恨生身父亲,故而连姓氏也一并丢了。

      能叫她失望的,恐怕并不是父家不姓陈,而是母家不姓陈。

      “这位陈参领既然留着这幅画像,想来画此像之时,画中女子也有二八之龄了。”

      晴雯看向胤祥,意思不言而喻。

      画像看着有些年头了,强说此人是她,年岁恐怕也对不上。

      晴雯如此说,不过是想胤祥将画中人的身世和盘托出罢了。

      胤祥因要试探晴雯的身份,自然也不会隐瞒,于是道:“此女若还活着,想来今年也该三十有五了,我听闻此女乃是陈参领原配所生,原该送进宫去的。只是不知为何,当初预备呈进宫的画像刚画好,此女便突然不知所踪了。从那之后,这位原配夫人便常伴青灯古佛,陈参领无法,只得再娶了一位夫人。”

      “不知陈参领的那位原配,未出阁时姓甚名谁?”晴雯算了算年岁,忍不住追问道。

      胤祥深深地看了晴雯一眼,缓缓说道:“闺中的名字倒是不知,只知似乎是姓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娘家姓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