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劝凤姐儿 ...

  •   远在京城的晴雯,此刻根本不知,自己被人派了这样大的差事。

      这会儿,她正在屋里,张罗茶果点心待客呢。

      至于招待的客人是谁?

      正是府上琏二奶奶与平儿主仆二人。

      前些日子,因宁国府那边珍大奶奶病了,不曾管着儿媳秦可卿的丧事,珍大爷与儿子贾蓉于家事上又不大通,遂求了凤姐儿,丧期代为掌管宁国府之事。

      凤姐儿连日来忙得什么似的,每日竟只能睡上两个时辰。

      偏她年轻气盛,为人好强,在管家之事上惯爱逞能,近来气色便也不大好。

      今日主仆二人,本是到贾母处请安,将明日去铁槛寺之事报于贾母,好叫贾母知道宝玉这两日不能归家。

      然出了贾母所居暖阁之后,凤姐儿却鬼使神差地,往黛玉所居的碧纱橱来了。

      平儿跟在她后头,心中也觉惊讶。

      若说府上丫鬟谁最当用,平儿少说也在前三。

      凤姐儿近来如何忙碌,平儿自是一清二楚。

      哪里来的功夫到林姑娘处闲话呢?

      只凤姐儿素来主意大,平儿轻易也不敢劝的,于是便巴巴儿地跟了来。

      晴雯现下忙着上茶端果子,也正是因为没料到这主仆二人今日有空过来走动。

      “我说今儿宝玉怎么不在家里,原是为着这事,去会小秦公子去了。”黛玉听见凤姐儿说起明日的事,随口说了一句,便请主仆二人坐下说。

      凤姐儿一双丹凤眼在屋中看了一圈,向平儿叹道:“我这林妹妹素来文雅又气派,不像我这没念过书的,只知道些金的银的,瞧瞧这屋里的陈设多雅致?”

      这时晴雯捧了茶盅过来,笑道:“我们想要些金的银的也没有呢,二奶奶倒嫌弃起来了。”

      说着,便把茶盅递与凤姐儿。

      这时平儿说道:“我们奶奶如今管着那府的事,成日里也操劳,那府上珍大爷体恤晚辈,什么都要大办,金的银的淌水儿似的流出去,奶奶看多了那些,自然厌烦。”

      听见这话,晴雯便打量起凤姐儿来。

      凤姐如今虽还年轻,但熬了这许多天,眼下也乌青了,只拿粉盖着,一眼瞧着虽还体面,细细看来却难掩憔悴。

      晴雯想起前世那些事,心中不免唏嘘。

      思量着二奶奶这样劳累,恐那府珍大奶奶却未必高兴。

      毕竟珍大奶奶自己管着宁国府时,府上下人总也不成样子。

      如今她病了,府上不见乱,只见更好,让外人知道了,岂不说她无能?

      二奶奶看着精明,有时也有想不到的。

      二奶奶协理宁国府,一是珍大奶奶心中不痛快,二是琏二爷没了二奶奶辖制,私底下不知怎么胡闹呢!

      这天下的爷儿们,哪有几个会疼人的?

      二奶奶越是要强,琏二爷反而不知疼惜,只当都是该的,乐得拉着不知来路的混账老婆厮混呢!

      晴雯性子本就有些清高,最厌恶那些贪花好色的男子,又怜惜凤姐儿上辈子要强了一辈子,到头来却死得凄惨,于是说道:“二奶奶固然是能者多劳,只是好歹也该多顾惜自个儿的身子。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今就这么样样好了,来日便更不能有一丝差错了。我虽是个惫懒人,却也知道这个理儿,今日做七分好,来日八分好时人人都赞你能干,若今日九分好,来日八分好,旁人便都骂你无能了。”

      其实这话晴雯本不该说,但她如今辅佐林姑娘管着林府的事,贾府省不省银子,也不落在她手里,是以说几句交心话,倒也不至于被人怪罪。

      “是这个理儿。俗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朝廷尚且容得下几个贪官呢,何况咱们?”平儿跟在凤姐儿身边,早将府中人心看透了,见晴雯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一时也对她刮目相看。

      照理说,这话平儿私底下也劝过凤姐儿数次,凤姐儿听听也就过了。

      然今日晴雯说了一样的话,凤姐儿听了,却格外留了心。

      这就好比寻常夫妻,妻子劝告丈夫,十次也是耳旁风,外人说一句,反倒就听了。

      且凤姐儿这人虽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却也信些运道之说。

      她往常也未留心黛玉屋里的事,可今日一见,便知黛玉如今必然是身子康健,事事顺遂。

      否则往日的美人灯,如今怎能这样容光焕发呢?

      可见晴雯是个有福的,她一来,林妹妹便好了。

      同样的话,有福的人说出来,凤姐儿就难免多信几分。

      况且她也不是个蠢人,晴雯说的道理又不甚高深,仔细想想便能理解。

      凤姐儿回想起近来探望尤氏时,似乎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隔膜,愈发觉得晴雯说的有道理。

      这么想着,凤姐儿身上紧绷着的那根弦忽地松懈下来,说起话来也有了几分慵懒。

      “瞧你这话,倒把我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你们看着我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其实私下里也叫那些混人气病了几回,不过硬撑着不说罢了,哪里就那么事事妥贴了。”

      这语气分明像示弱服软了。

      晴雯心下便知,自己的话,二奶奶是听进去了,于是和平儿相视一笑,几人便说起家常话来。

      翌日,宁国府送殡,两府上除老太太与未出阁的小姐外,其余人等,都一齐去了铁槛寺。

      恰逢这日是月中,晴雯合该与黛玉出府到林府去。

      因宁国府上正有丧事,荣国府上也忙着送殡奔丧,下人多随着送殡人马一齐出门去了,黛玉也未多带仆从,只着人到林府叫了人来接。

      如此一来,没有贾府的下人盯着,晴雯到了林府与采买婆子一同出门反倒方便了许多。

      “我的姑娘,你可别走远了,不然回头找不见你,姑娘可是要罚我的。”婆子一句话两个姑娘,若不是知道府里人口的,恐怕还听不懂。

      晴雯自然知道轻重,忙道:“妈妈快去吧,我省的。”

      待买办婆子走远了,晴雯才向着反方向走去。

      她前儿便于林姑娘说好了,要合开一处酒楼,趁着这次在外头,正好看看地段。

      晴雯手中银子算不上如何多,虽这一年来比旁的丫头得脸,赏了些锞子、花钱,但这些东西到底不好全拿去银庄熔了。

      且京城寸土寸金,几百银子扔出去,连个水响也听不见。

      若非和林姑娘要好,晴雯也并不敢想着开什么酒楼饭庄。

      只不过近来也不知为什么,四善宝瓶里的碧色膏脂被用了些许,却不减反增。

      晴雯自己的容色也愈发明艳动人,府上姑娘、丫鬟们见了她也亲热,拉住说话许久也不见撒手。

      按理说,寻常人这样可人疼,心里该是喜的,可晴雯心里却惴惴不安。

      要是府上主子下人都这样欢喜她,岂不更是离不开贾府了?

      晴雯独自思索,觉得八成是四善宝瓶里的碧色膏脂太过充沛之故。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府上的人未必是高看她,或许是不自觉被四善宝瓶里的好东西吸引了。

      即便晴雯不知道这多出来的碧色膏脂是怎么回事,她也知道解决眼前之事的办法,就是让碧色膏脂变少。

      晴雯当然不舍得把碧色膏脂丢弃,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们用掉了。

      从得到四善宝瓶到现在,已然过去了许多时日,晴雯也渐渐了解了碧色膏脂的用处。

      这东西只要用的够少,寻常人是很难发现端倪的。

      譬如菜园里种出的瓜菜,大家吃了,也只觉得分外可口罢了。

      至于身子变得康健了……

      漫说少有人会往瓜果菜蔬上想,就是有,世上尚且还有药膳一说呢!

      不过晴雯也不是那种冒撞的人。

      从头至尾,她都没打算直接用碧色膏脂滋养出来的东西开酒楼。

      她只是要用那些东西,做一些酱料,以供酒楼厨子调味之用。

      这样客人来了,也只以为是酒楼有独门秘方,调味极佳,而不会想到其他地方去。

      晴雯一边想着,目光一边在街上逡巡。

      街角的一棵大树后,两名暗卫也正纳闷儿。

      “你说,这晴雯姑娘瞧什么呢?这边都是些饭庄茶楼的,也不见胭脂水粉铺子,金器行玉器行也不在这边……”

      “许是饿了要吃点心?”

      第一个暗卫不赞同道:“贾府规矩那样大,寻常不吃外头的东西,再说了,哪有姑娘家自己出去吃点心的?晴雯姑娘又不是那些不讲究的江湖人。”

      这时另一个暗卫道:“前头不是有一家水粉铺子吗?我记着那的胭脂水粉可要不少银子,许是去那也未可知。”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察觉不对,也顾不上再说话,忙闪身追了出去。

      那里的颜值水粉为什么金贵?

      因为那家水粉铺子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青楼!

      晴雯姑娘长得这样出挑,万一叫青楼里的老鸨龟公瞧见了,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呢!

      难不成青楼女子,还都是自愿卖身的不成?

      两名暗卫怕出了事十三爷回来怪罪,自然赶紧着追了过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劝凤姐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