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汾酒 ...

  •   从幽州一路向南,途径易州,恒州,过太行八径,抵达龙兴之地太原。向北眺望,群山连绵环抱,为中原北部屏障。汾水滔滔向南,纵贯并州全境,南面为平原,由此向南,可达洛阳、长安,乃至大唐全境。

      当年文皇帝李渊即雄踞太原,在晋阳起兵,最终建立大唐,而如今圣人武曌,祖籍亦是太原。太原被誉为龙兴之地,又是并州府所在,往来车马不息,行人如织,不过和长安的感觉完全不同。

      如果说长安是眼花缭乱,兼容并包;那太原则是燕赵之地,大有豪侠之风。其当地最有名的汾酒作为皇室贡品,价钱奇高。李怿有幸尝了一口,和燕地酒的感觉很是不同。

      “如何?”
      “醇厚清香,刚一入口辛辣无比,没有燕酒烈,但却回味无穷。”
      “是了,是了。”对面郎君笑道,“説之兄年纪轻轻就肯出门游学,勇气可嘉。听你说去过幽州,比之并州如何?”
      “幽州地处偏僻,民风淳朴,与并州各有千秋。可具体如何,还得致远兄去过才知。”
      “说得有理。”

      对面这位是太原本地生员,姓王,名致远。是他在太原城里结识的好友。二人相识得碰巧,只因王致远心情不好到店内买醉,李怿无所事事上前去攀谈,因为他的豁达解了这位王生的苦楚,王致远给他留下了自己书院的地址,以便下次来找他。

      恰好,王生是个喜欢酒的人,李怿游历到此,对当地的酒起了兴趣,王致远便领他来饮这当地最有名的酒。
      “还记得几年前,阿爷去长安公干,他便是爱好杯中物,带回来一马车的长安酒。”
      李怿笑道:“我便是长安左近人,据我所知,长安最受欢迎的酒应是西市腔、三勒浆,以及西京葡萄。”

      “西市腔,清亮透彻,味辛辣,家中长辈惯常不让我饮的。三勒浆源于波斯味道酸甜,从皇室至平民无不喜欢。葡萄酒,色泽暗紫,以夜光杯盛放最佳,据说是魏文帝最喜之酒,不知和那时是不是一个味道。”
      王致远笑道:“你倒是懂得不少。正巧王某也要游学,想要一览西京帝都之盛,听你这一说,定要一饱口福!”

      李怿道:“真是不巧,我此行去往神都,怕是要和致远兄分道了。”
      王致远:“分道又如何,我在这太原城里,大概是待不下去了。上天既让我遇到説之兄,便是上天赐予某的缘分,来,共饮一大白!”
      二人碰杯,一饮而尽。

      “说起来,説之兄年纪还轻,贵府长辈怎不让带上一二仆从?”王致远问。
      “嗯……”李怿想了想终南山上那一方宁静的土地,眼角不禁带出笑意,又想到他的师父,这笑意转而变成愁绪,“我离开时,师伯为我取了字,表明我已是成人,一切都应当自己做主。”

      李怿说得含糊,王致远笑看他的表情变来变去,将师叔听成了世叔,便笑道:“原来如此,不过家母放心不下我,定要我带上长随,以备不测。”

      李怿谨记师伯的教诲,在外不敢多饮,只饮了少许几杯,已是有些醉意。次日和王致远约定同行,待出并州,王致远车马向西,而他则向南。

      燕赵儿郎皆如此,随聚随散,聚则畅快淋漓,散也不拖泥带水。因为他们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还会再相见,到时再饮尽杯中酒,然后各奔东西。
      很快意,也很开心。

      李怿南下途中,除了那位王致远外,还结识了一位豪爽的兵哥,擅马战。
      二人在马上比试了十多个回合,这位兵哥善弓矢和长兵,李怿的短剑对上对方的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和平常师伯叔那种贴身近战有很大不同。要不是他身法快,早不知被抡下马几次。

      兵哥策马而来,长矛疾刺,李怿连忙矮身格挡,没想到兜头一个索子罩下来,显然是找准了他的后路。
      李怿屏住呼吸,手支撑着在马身上转了个圈,刺溜钻到马腹下躲开索子,单手握剑格开长矛,不顾已经震麻的手臂,另外一只手猛地攥住枪杆。

      二人交错而过,兵哥招式用老,又被马拉扯,长矛脱手而出。他大笑一声,双手握住索子,用力向后一掷。
      李怿双臂俱麻,不得已掷出短剑,短剑去势极快,被兵哥用索子一阻,却去势不减,堪堪擦着兵哥的脸颊,砰一声钉在地上。而索子也由此转了个方向,没套到李怿,套到了李怿的马脖子上。
      马在前冲时猛地被套上脖子,前蹄被迫高高抬起,然后重重摔在地上。饶是李怿下意识卸了几分力,也横着打了好几个滚。

      “好小子!痛快!”兵哥大笑着下马来,把灰头土脸的李怿拉起来,笑道,“好久没打得这样痛快了。”
      李怿痛快认输,道:“论马战,我不如将军。”
      “别将军将军地叫我,我姓李名楷固,契丹人,不过现在也是大周人。”兵哥豪爽笑道,“我是兵器上占了便宜,要知道在马战里,长兵天生便有优势。”
      “我从前经常和家中长辈切磋,长辈虽也用过长兵,于马战却不擅长,这样还是第一次。”
      “小兄弟有从军的天赋,若非你年纪太小,我都要把你领到军中去了。”
      李怿笑道:“我倒是没想过从军。师伯让我下山历练,其一是与人切磋磨炼武技,其二便是看遍壮美河山增长见闻。不过如有机会,从军也未尝不可。”

      “你如要从军,最好还是使用刀术。如今的制式横刀长三尺,为平日佩戴;战场上还是陌刀杀伤力最大,刀背宽厚,长且锋利,如用于马战,便所向披靡。”
      “就如我适才所使长矛,你如果用刀,我不一定能赢你。”

      “将军这说的什么话,我学得是江湖武功,讲求飘逸灵动;你们却是军中技艺,用处是杀敌卫国,自带浩然正气,我这武功是不能比的。”
      李楷固哈哈大笑:“小兄弟心胸果然豁达。”
      李怿道:“不如我们去喝酒如何?”
      李楷固道:“哎,我怕是无福消受啦。我这就要往北去,小兄弟和我顺路?”
      “真不巧,我要去往神都。”
      “小兄弟,那我们有缘再见。”

      李楷固只不说自己的目的地,李怿也不多问,目送他向北而去,自己也继续游历。
      他只是记得师叔的祖籍貌似就在河东,他来到闻喜县,只听说河东裴氏是当地有名的世家大族,族地和宗祠皆在此,分支无数,也不知师叔究竟是不是出身于此。
      他在云来居的客房里给师伯写信,提了一点这个问题。他也没指望能收到师伯的回信,只不过就是报个平安而已。

      云来居是师叔开的小店,取自客似云来之意。裴嘉实在是个妙人,他不仅精于武艺,还喜欢在各地经营一点自己的店面。虽然打扮得落拓不羁,却是师门里最富有的人。
      按照师叔的话来讲,无论是想看遍各地美景,还是吃遍各地美食,在行走江湖中,只有钱是万万不可或缺的。

      临走时,李怿不仅揣了师伯给的两串铜钱,还带了师叔送的一块铜制的双鱼戏浪雕花牌子,据说是云来居的凭证。只要凭此牌去云来居吃饭或借宿,一律半价。

      所以一路上,李怿还要思考如何赚钱。毕竟云来居还是需要付一半银钱,而且大多数镇甸里并无云来居。
      李怿学着师伯的样子打猎,第一次打了一只毛色不错的狐狸,那买家看他是个外地人,拼命压价,一会说狐狸毛颜色杂,一会又说李怿的箭破坏了皮毛完整,极尽压价之能事。最后也只是让他吃肉吃了个饱,银钱并未增加多少。
      这让李怿不禁感叹:唉,赚钱真难。

      不过也不是每次都能遇到这样的黑心人,所以李怿穿梭深山里打来的猎物,多多少少填补了自己的钱包。
      在自己的钱包充盈后,他买了一壶当地盛赞的葡萄酒,据说葡萄酒要用夜光杯来盛,会出现晶莹的色泽。不过葡萄酒的味道很不错,慰藉了他被小钱钱支配的恐惧。

      过了河东向东,便离洛阳越来越近。
      李怿不知,他就算是到了洛阳,也见不到狄仁杰。因为狄仁杰从幽州回来不久,就被任命为江南道黜置使,去江南体察民情去了。

      也由此扯出一个惊天大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