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叶落知秋 ...

  •   靳颐对着铜镜描那黛黑的一弯之时,靳奕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沉金玛瑙烟杆并不拿在手里,而是放在桌上,偶尔用指尖一下下叩着,发出细碎而沉闷的响,几乎要湮没进外面间或的嘈杂里去。
      “今日人很多?”靳颐出声,不高不低。
      “可不是,都是来捧你的场子的。”靳奕低头笑了笑,脸上的色彩便加深了一层的阴影。房里只有一盏牛角澄心纸灯,光线都在靳颐那边,在温润的黄色下,是红、白、蓝。到了靳奕这里,就成了深深浅浅的阴影,黑、白、灰。
      靳颐的手伸到一边去拿珠冠,轻而缓地戴到自己头上去,待到戴正了,他从镜中瞥一眼靳奕,突然开了口:“这场唱完,我想去吃小馄饨。”
      靳奕有些意外,却没有说不。他的笑容仿佛布上渗的水,一点点晕染开。
      “好。”
      靳颐便抿了抿唇,起身,顺了顺身上长衫,就着靳奕推开的门,迈了出去。

      散了场,又与戏场子的东家吃了几倍庆功酒,靳颐虽不至醉,也有些耳根泛软。跟着靳奕走,心思像月下的树荫道,一半清明一半暗。
      靳奕办事的确滴水不漏。无论从任何角度。他推掉了一切今晚要靳颐出席的事,这会陪他坐在摊头上吃一碗馄饨。
      靳奕正从包中拿出一方格子棉布帕给他擦桌子上的碗筷调羹。干净的店铺也不是没有,是靳奕知道他偏好这家的味道。靳颐要的是红汤馄饨,靳奕原想禁止,后来念着他明日并不上台,便也算了。“由得你去。”靳奕在煤油灯下笑得温吞。转头对做馄饨的程阿叔说了句“少放点姜。”
      这不是第一次他们一起吃小馄饨了。
      却是这七年来的第一次。
      靳颐看着靳奕给他吹着汤,眼里被腾出的雾气微微蒙住,一片氤氲。
      “今晚来听戏的确实多。我方才一个腔没定住,几乎一个不稳就破了。”他低低道。
      “慌甚,你是名角了。平日里练了那许多,岂是说破就破的?莫慌。”靳奕把调羹递到他手里,他却一低头,就着喝尽勺里的汤。靳奕笑了笑“还是这性子啊。”
      靳颐因为唱戏,却是有几年没吃辣了,这一下猝不及防,呛得出了点泪花。
      靳奕手伸到一半,改为拍拍他的背。“小心些”
      靳颐低头,一口一口吃起来。

      靳颐看着椅背上搭着的一件戏服发怔。
      当时布行的老板拿着布尺,颤着手,指了布料说:“难得有这般素雅的月白,跟瓷似的。看看,对着光看,可不是透亮的!我全屋子的布都给它比下去咯!”
      靳奕便掏出银票买下来。靳颐当面没说,回到宅院,本想撂脸色,终究是做不出来,只得转身冷冷道“你倒是银子多。这白布料,做底衣太好,做戏服太素,你说买来作甚?”
      靳奕捻了捻布角。“我不托裁缝,自己给你做一套。你明儿练好《玉哀》那出,穿这身上台。”
      那次上台之后,靳颐与靳奕从此声名鹊起。
      白衣胜雪,仙人应妒。
      妒的是那人,还是那衣…或是,那制衣的人?
      靳颐穿这衣服很多次。那白也渐渐不是至臻至闪,纵使有光芒,也是日趋平缓。衣服上绣了数枝寒梅,连花带骨的共二十七朵。全开的十三朵,半开或骨朵的十四。他数过,当然数过。他每次紧张了不安了,手放上去,闭了眼数那梅花朵数。就会安定。
      靳奕定是不知他会数。因为他在,他已然安定。

      靳颐出名后,《玉哀》唱得越发熟稔。更别提其他曲段。真正是能叫人如痴如醉的。大概唯一不醉的,是靳奕吧。
      他有太多事要做了。
      替靳颐安排场子,替靳颐推掉他不爱的应酬,替靳颐订好戏服--他忙起来连觉也睡不上,更不会有时间替他做衣服了。
      靳颐又陷入回忆。
      其实以前,是穿了很多他做的衣服的。
      那时才七岁,那年的冬天可真是冷啊。没有火炉子,也买不起炭。
      那年父亲被牵连入狱判了刑,兄弟两个是靠了母亲及时变卖的首饰去作了贿银,保住了命。而后,抄家,母亲被杀。只有兄弟两个被送到外地避难。恰是寒冬。
      靳颐一直怕冷。也是那年来的吧。睡草垛挤不过乞丐,扒桥洞比不了浪人。靳奕只能抱着他蜷在一起睡。
      常常饭也吃不饱,更别提读私塾,学手艺。
      要不是后来被戏班子收留去,怕是命也没了。
      靳颐眯眼摸摸手中的衣服,又叹口气。
      当年他被留下学戏,靳奕只能打杂。擦地洗完,缝纫捻绣,做饭洗衣。没有做不了的。平日里集的旧布头就给靳颐做衣服。缝缝补补过了五年。
      出师的时候十二岁。
      他空有一把好嗓音。而靳奕揣了积下的所有家当,换了三张银票。一张付了房子租金,一张换了一次靳颐上台的机会,还有一张,就是那块布料。

      一生一世就这样过么。好是好。却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靳颐想自己着实是被靳奕给惯坏了。人愈发贪心起来。
      “我想吃核桃了。”
      “杏仁行么?刚买了城西福记的。”
      “只想吃核桃。”
      “好。”
      靳奕便又批了衣服出门。
      靳颐拿起杏仁,拈几粒放进嘴里。一点点苦先来,再是甜。
      像极了这多少年。
      靳颐换个姿势坐着,挨火盆又更近些。思绪开始飘远。
      还真是无论什么事,他都能毫不反抗地做,并且做好啊。那么,是哪个原因?因为自己是他弟弟,还是因为自己是摇钱树?若是因我是弟弟,便要抗下一切独自往浮屠里跳下去,是不是太痛苦又太寂寞。若是因我现今是摇钱树所以不顾一切投入了付出了现在果然…是收获的时候?
      也许都有。
      靳颐闭上眼。
      那么,他会想得到什么呢?
      作为哥哥,他会想要什么…
      作为靳奕…又会想要什么…
      如果他要,自己给得起么。

      靳颐想着想着竟睡着,再醒来,一屋子的核桃香。
      靳奕坐在对面笑:“靠着火盆就这么睡,也不怕不小心燃上火。”
      靳颐只抬头,眯眼而混沌,静静瞧。
      火盆上架了只小炉,靳奕在熬糖汁,不时把剥好的核桃仁丢进去,一室缠绵的香。
      靳颐好久才说一句话。“我可越来越懒了。”
      “过几天还有一场,唱完歇歇吧。”
      “我得唱到什么时候算罢了…”靳颐伸了手指去,用指尖蘸了点糖汁,比想象中烫,他缩回手。
      靳奕低头,似乎是想抑住什么。“你不想唱了?…那唱完那场便停了吧。”
      靳颐笑了。
      “哥。”
      他说。
      “哥…那我们会少很多钱。忘啦?我说过,要让你过好日子。”
      靳奕拿了小碗来,蘸好糖汁的核桃仁躺在里面,相亲相爱。
      “现在钱已经不少,你又想休息。”
      “你也要休息啊。”靳颐接过来。
      “我不要紧的。”
      靳颐只是笑,含住了核桃不做声。
      三日后,他要唱最后一场。
      “我跟他们说了。这下都知道你收山,惋惜的人很多。你不后悔?”
      靳颐听靳奕说着,眼睛却从他的眼扫到他的手。
      眼角有劳累的痕迹,手上都是茧。太劳累。
      “嗯。不后悔。”他转过头去,抑制了某种感觉。
      “唱《玉哀》…这衣,旧了。”他替他披上那件白衣。
      “衣不如旧。”他最后一次画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