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

  •   引言—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
      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对孩子的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者伤心表示理解,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毫无效果的对话:说教和批评产生的距离和怨恨
      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互相尊重;表示理解,不责怪,不告诉孩子如何改进。
      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作出回应,这样通常比较有效。
      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人会感知:混乱的感受,混乱的信息—对孩子来说,知道他们怎么想,远比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更重要。
      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在情绪激动的时刻,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聆听和理解更让人觉得安慰的了。

      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得更好办法—孩子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干扰,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
      夸奖就好吗?—不合时宜的夸奖有时候反而会带来反效果,突如其来的夸奖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逆反行为,因为他们内心的想法可能很阴暗,从而希望通过表现“真我”来反对父母的夸奖。而适时的夸奖则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如果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那么他们可能对于艰难的任务会更加坚持不懈。
      令人满意和令人不快的称赞—最重要的一条规则是: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和人格。仅就针对某事而赞美,不要上升到人格和身份上来。
      学会称赞的步骤—比较好的方法是:表达要充满欣喜和赞赏,言辞中要传达对孩子的努力的承认、尊重和理解。称赞的时候要做明确、详尽的描述,这需要一点努力才能做到,但是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那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给予指导,陈述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这样比起一味的斥责和辱骂更有益。
      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父母的批评对孩子是没有益处的,它只能导致气愤和憎恨。而更糟的是,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批评,他们就学会了谴责自己和别人;他们学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轻视别人的价值,学会怀疑别人,导致人格缺陷。
      辱骂会伤害孩子—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需要利用每个机会强调他们积极的一面,避免使用贬低性的言辞。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不要在愤怒时说出违背心意的言辞,因为语气同词句不符,孩子也不会相信。
      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愤怒—不要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痛责孩子,这只能让他们的行为变本加厉,从而让我们怒火更盛。
      发怒的三个步骤—1、我们接受这个事实:在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有时会发脾气。2、我们有权生气,而不必感到内疚或者羞愧。3、除了安全考虑,我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觉。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我们就可以表达我们的愤怒。
      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谩骂、威胁、责备和惩罚毫无用处,只能更加的激怒孩子,使他的怒火更甚,而指出问题所在,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更有助于平复孩子的情绪。父母做出直接反映孩子不安情绪的、具有移情作用的回应,表达父母的同情和理解,这对改变孩子的愤怒情绪是很有效的。
      总结: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合适的表扬,不以辱骂指责来批评孩子,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智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自取其害:应该避免的错误做法
      恐吓:不端行为的邀请函—警告是对孩子自主权的挑战。
      贿赂:重新思考一下“如果……那么”的谬误—“如果”包含有对孩子能不能变好的能力的怀疑。
      许诺:为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会给每个人带来焦虑—当父母用许诺来强调他们说的话的意思时,就无异于承认那些“没有许诺过”的话是不值得信任的。
      挖苦:学习的严重障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能有难堪的挖苦和严厉的陈词滥调。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都不应该贬低孩子的形象,不管是他在自己眼中的形象,还是他在同龄人眼中的形象。
      权威需要简短:少说更有效—不要陈词滥调反复唠叨,用幽默的方式化解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权威需要简短和选择性的沉默—适当时沉没有助于孩子自己去思考。
      对待谎言的策略:学会怎样才能不助长谎言—如果我们希望教育孩子诚实的品德,那么我们必须作好心理准备,既要听让人愉快的真话,也要听让人不高兴的真话。如果要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保持诚实的品质,就一定不能鼓励他们隐瞒自己的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矛盾的。
      对不诚实的处理: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吨的调查—我们不能激发孩子防御性的撒谎,我们不能有意制造让孩子撒谎的机会。当孩子说谎时,我们的反应不应该表现得竭斯底里,不应该充满说教,而是要切合实际,就事论事。我们希望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对我们撒谎。同时要避免没有答案的反问句,应该做出带有同情的陈述。
      偷窃:懂得所有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当我们知道答案时,不要提问题。不要把孩子叫做小偷或说谎的孩子,或者预言一个不好的结局,这非常重要。适当的、合理的训诫,它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并且唤起他想弥补过错的责任感。
      不能用粗鲁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培养礼貌的方法—礼貌既是品质特征,也是社交技巧,孩子可以通过对有礼貌的父母同化、模仿来学会礼貌举止。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在教育孩子要有礼貌时,父母必须要有礼貌。
      总结:解决孩子的问题最有利的事清楚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尊重孩子,就像我们希望他们尊重我们那样,把他们当成跟我们一样平等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

      责任感: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责任不可以强加,责任感只能从内心产生,由从家庭中和社区中吸取的价值观中慢慢培养和指导。
      责任感的源泉—价值观不可以直接传授。孩子只会被那些他们爱戴、尊敬的人同化,通过模仿他们,孩子们吸收了他们的价值观,并且成为孩子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
      预期的目标和日常实践—孩子的责任感开始于父母的态度和技巧。态度包括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技巧包括向孩子示范处理情绪的可接受的方法的能力。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品质教育取决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品质特征无法通过语言传输,而必须通过行动来传达。长期计划的第一步是要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情绪,不要针对他们的行为、他们外表的服从或者反抗作出反应,而要对引起这个行为的真实想法作出回应。我们心里的座右铭是:让我理解,让我表现出我的理解,让我在用词上不要表现出批评和谴责。
      医治孩子的情感创伤—父母需要学会当孩子情感受伤时项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急救。孩子需要的是没有贬低的信息,而不是批评。
      与孩子建立联系—倾听孩子的话语,体谅孩子的情感,这样的重视会带给孩子自尊。个人价值得到承认的感觉会让孩子更有效地处理身边的人和事。
      映射孩子的感觉—否定性的评价,哪怕本意可能是想要纠正孩子的某些缺点,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负担。
      预防“愤怒的葡萄”—父母应该自觉避免使用那些能够导致怨恨和厌恶的言辞及评论。
      不带抨击地陈述感受和想法—不抨击孩子的人品和尊严
      孩子的发言权和选择—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而不是将一切都决定好。孩子需要对他们努力的赞赏,而不是对他们错误的批评。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同情的理解比起意见、赞扬,或者现成的、即时的解决办法更容易鼓励孩子。
      家长会:把问题集中在如何帮助孩子上—把对孩子否定性的评价都转化成应该改进的行为,把精神集中在如何改进上,而不是过去的缺点上,这样做避免了责备,提供了指导和希望。
      朋友和玩伴:监督孩子的社交—朋友之间应该有互相帮助、互相纠正的影响。孩子需要机会跟和他自己性格不同或互补的人交往。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和孩子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句子,暗示我们相信他们有能力为自己做出明智的决定。
      总结: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示理解和认同,比嘲笑和直接给出解决办法更有益处。善于倾听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纪律: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在孩子受到惩罚后,他们会想办法更加小心,而不是更顺从,或更有责任心。
      父母的矛盾心态:需要更好的办法—可以宽容的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坏情绪和坏想法,但不能纵容他们将这些想法变成现实。限制行为,但不限制愿望或者情绪。
      纪律的三个领域:鼓励、允许、禁止—限制的技巧在于肯定他的愿望,并对无法达成他的愿望表示同情,把孩子的不满降到最低程度,要保留孩子的自尊。限制的语言越简洁、越客观,孩子越容易接受。当限制指出某个物体的功能时,孩子更愿意接受。孩子的运动行为不应该受到过分限制,禁止小孩子的身体活动会导致他们情感上的紧张,而他们可能会用攻击来表达这种紧张。对于小孩子来说,行动经常比言语有效得多。不允许孩子打父母的限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更改,有效的教养建立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不能放弃自己成年人的角色。对孩子的体罚是毫无作用的,并且还会减轻孩子的内疚。

      积极的养育:孩子生活中的一天
      好的开始—用闹钟来叫醒孩子比父母来叫醒孩子更有好处。
      时间表的专制:高峰期—当孩子觉得仓促时,他们会自己抓紧时间。
      早餐:没有道德说教的进餐—不要让孩子决定父母的回答或者情绪,这一点很重要。
      抱怨:处理失望情绪—父母需要学会承认孩子的抱怨,以此作为对孩子抱怨的回应。
      穿衣服:鞋带的战争—孩子一般不会将清洁看得比玩耍更重要,而家长应该做的是给他穿上方便清洗的衣物。
      上学:帮助比长篇大论更好—直接帮助孩子将遗忘的东西整理好,比增加健忘啊、不负责任啊之类的说教更有效。
      放学:提供热情的欢迎—在孩子放学后,父母可以说一些话,表达他们对学校里的麻烦事以及困难的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陈述比提问更可取。
      回家:在一天的最后阶段重新和孩子交流—刚回家的父母需要一段平静、舒适的时间,但在晚餐时间,就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间了,谈话的重点应该少放在食物上,多放在精神食粮上。
      就寝时间:战争还是和平—年幼的孩子可以利用就寝时间跟他们说说亲密的话,而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由父母规定就寝时间范围,具体时间由孩子决定。
      父母的特权:不需要孩子的许可证—父母如何过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得到孩子的批准或同意。
      电视:裸露和死亡—成长和满足更容易从专注的努力中获得,而不是不动脑筋地看电视。

      妒忌:不幸的传统—嫉妒是自古就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问题,是由于父母的不公或孩子认为父母不公所引起的。
      新生儿诞生:仿佛兄弟姐妹之间的入侵—孩子之间的妒忌大部分时候是存在的,要分享父母的关爱就像女人必须同第三者分享丈夫一样让人痛苦。
      诞生:介绍入侵者—宣布新生儿的降临时,对原来的孩子来说,不能太盛大、太夸张。对于第一个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要让孩子能够不受拘束地、公开地表达出苦恼,而不要让他们暗地里郁郁不乐。
      表达妒忌:话语好于病症—用语言表达出妒忌比行动或隐忍更好。父母在帮助孩子释放他们情绪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超过大多数父母所能意识到的程度,它可能会对人格造成永久的伤害,使性格扭曲,他也可能成为一生中麻烦不断的主题。不管是平等地惩罚还是平等地夸奖都无法抑制想要得到唯一的爱的欲望。对嫉妒的孩子表示理解能帮助孩子缓解一定的情绪。
      质量或平等:爱要唯一,而不要均一—比起表面的平等,每次单独相处时全神贯注的关怀和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离婚和再婚:妒忌的另一个竞技场—父母的爱和理解可以减轻孩子的担心,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适应父亲或母亲的新的、成人的爱情。

      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
      因为担心被抛弃而产生的焦虑:通过准备工作让孩子安心—孩子最大的恐惧是父母不再爱他并抛弃他。永远不要威胁说要抛弃孩子,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
      由于内疚而产生的焦虑:简洁更加有效
      因不信任或者不耐烦而产生的焦虑: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对孩子的尝试最好的帮助就是耐心的等待,以及对任务的困难进行一点评价。不要追求效率,一味的求速度可能会耗尽孩子的才智、阻碍成长、抑制兴趣,可能会造成情感上的彻底崩溃。
      由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焦虑:内战导致的后果—不管有没有道理,孩子经常会认为自己是家庭冲突的原因。父母应该平静地讨论分歧,或是留待私人时间讨论。
      由于生命的终结而产生的焦虑:神秘面纱下的谜团—孩子不应该被剥夺痛苦和哀伤的权利。简洁并诚实地描述死亡,并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性和人类价值观: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问题—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只有在信任和关心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只有当孩子感觉到他们可以轻松地接近父母,父母会倾听他们的观点,而不是大喊打击爱、批评,或者驳斥他们所说的话时,他们才会谈论他们对性的关切。
      同性恋—在青春期对性取向的困惑并非不正常。

      总结:如何养育孩子—有时候孩子会反对或不接受这种新的、关心的交流方式,这时候,父母需要坚持自己的观念,不要让孩子牵着她的情绪走,而是继续理解孩子,并替他建立起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信心,从而帮助他成长。
      纪律: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
      关心而有效地对待孩子是可能的—1、智慧的起点是聆听;2、不要否认孩子的体会,不要驳斥他的感觉,不要否定他的愿望,不要嘲笑他的品味,不要贬低他的主张,不要污蔑他的人格,不要怀疑他的经历。相反,所有这些,我们都要承认;3、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要说出麻烦所在,并且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4、当你生气的时候,说出你看到的事情、你的感觉、你的期望,用人称代词“我”开头;5、赞扬孩子的时候,如果你想告诉孩子你赞赏他们或者他们的努力,那么要说出具体的事情,不要评价性格特点;6、学会伤害性较小的拒绝方式,在孩子的幻想中同意你现实中无法同意的事情;7、在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上,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说话的机会。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