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朋友说我不坦诚,上一篇观后感的剧评虽说居然写出了9千字,可明明还有那么多的言外之意,宁愿分开写也不愿一次性的表达清楚,而这样的性格真的会很吃亏。在这个网络的世界,只要我不是胡编乱造的找关注,没人会注意到我在写些什么。
      我坦诚了,以下这些就是我上一篇没有言明的潜台词。
      当同情心耗尽时,对冬珠我只剩下了理智。
      我汇总了,也彻底让这个故事在我心里翻篇。
      ~~~~~~~~~~~~~~~~~~~~
      “靖瑶才是最后赢家吧?”
      “是啊。”
      “那你还意难平什么?帝王的信任比宠爱重要多了吧。”
      “是啊。”
      “那你什么意思?矫情。”

      以上是朋友与我的对话。

      我郁闷的是独孤靖瑶可能不会再相信李俶了,不管他做什么,她都会认为在他是做戏,而且很有可能是那种直到去世前都不会相信的。我个人认为其实李俶是真的喜欢独孤靖瑶,虽然演员一直否认,但导演用镜头告诉我们了,他们明明是一见钟情好不好。李俶与靖瑶第一次的见面,李俶的眼神是不是欣赏的,当时的画面是很传统很老套的那种。第二次见面还那么暧昧,一个男扮女装,一个准备去沐浴,当时李俶说的是“怎么会是女的?”而第三次直接就来了句“心有灵犀”了。以李俶的文采飞扬的人设,他不可能不知道对女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吧。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那就只能是刻意的,大家自己选吧。这难道不也是完美的对应了当初李俶对珍珠说过的话吗?第一句,“你我初次相逢,我便颀赏你自在的个性。”第二句,“再次相遇的时候,知你是女儿身,我自觉被你吸引。”第三句,“第三次再见,我己为你倾心。”而这个情绪的层层递进,这是没意思的意思?你真当我瞎啊!更别说一起喝茶的那次,都直接说了让李俶把她当女人看,当时李俶的表情加肢体语言,加台词,自己去看吧。他们俩这条线要多完整有多完整好不好。传说中的起因,经过,发展,结果,两人的主要矛盾,都那么鲜明。

      他俩之间最大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珍珠的存在,而是李俶介意是依靠靖瑶得到了楚王之位,太子之位,甚至是皇位。不能否认吧,靖瑶确实是把他从谷底拉上来,甚至为他的太子之位扫清了障碍。当初靖瑶给李俶下毒,李係想趁机夺军权,靖瑶是不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只要有她在,任何人都别想染指李俶的军权。这些已经足以证明靖瑶对政事的判断力和军权的控制力了。可当她面对李俶时,却依然是小心翼翼的,从不以权势压人,甚至因为知道珍珠在李俶心里的位置,连愿意为妾都说了。她可是朝庭封的宣威将军。是啊,李俶为了对珍珠的承诺依然拒绝了。而后,依照当时李俶被李亨打入谷底的情景,真要是换个狠的直接逼李俶休妻都行的,可她没有,只是简单的说出了解决困境唯一的方法。真的是,大家合作愉快不好吗?靖瑶都退了好大一步了。皇家根本不可能让她嫁给其他的将门中人,怎么,强强联合,这是要干什么?安禄山的前车之鉴还在呢,那么,嫁给其中一个皇子会是唯一的选择,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可李俶居然给靖瑶介绍其他的将门中人,以他对政事的了解,我不信他会不知道根本没人敢接。除了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找不到其他的解释,而他又怎么可能让靖瑶嫁给别的皇子,结果就是他逼得靖瑶说出了愿意为妾这句承诺。可李俶婚后的所做所为是不是连基本的相敬如宾都没有。(我是真的不想说他那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到底是不想,还是不敢。难道真的是怕连表面的相处都会被吸引,进而背叛对珍珠的所有承诺吗?

      从军营回来后,靖瑶对珍珠说的话是不是很不好听?可她也只是在陈述事实,以后外面的事交给李俶和她来处理就行。珍珠只需要安心的待在家里,不用担心外面的风浪。李俶和靖瑶主外,珍/珠/主/内不好吗?如此这般齐家不好吗?可李俶为了不让珍珠受所谓的委屈,问题是珍珠有表现出委屈吗?我觉的她己经是默认了靖瑶存在的合理性。可李俶又都干了些什么?可当初娶靖瑶不就是为了巩固权势地位吗?非要弄得像靖瑶算计了他一样,明明就是互相算计了,顺水推舟地利用。既然是利益的交换,总该履行最基本的义务吧?李俶居然还能说出什么,只有袍泽之义,不想对靖瑶束之高阁。我是真的很佩服他,这得多吃定了靖瑶没谈过恋爱,同时又不知道怎么跟喜欢的异性相处,而又对他的情义之深却所求又不多,才能说出这番话。想要别人的倾力付出,却居然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想给。表面的相敬如宾都没有,居然还能说只是当家人,但不能是丈夫?!!!问题是你娶都娶了,难道还能一纸和离书给她,让她嫁给别人?相信我,没有人会介意靖瑶二嫁的。

      可事实却是李俶需要靖瑶的存在,他需要靖瑶的能力,需要这个能和他比肩,共同承担风雨的人。不是说李俶完全依赖,他自身当然也有才干,要不靖瑶怎能可能看上他,不可能只靠脸嘛。可靖瑶的能力对李俶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他更需要的是靖瑶的臣服。可靖瑶是奉他李俶为主的,难道他不相信吗?战场上那么多次的背靠着背的并肩作战(这个镜头,导演拍了好几次。)还不能说明问题?和离两年后,在得知当初珍珠离开的原因,他是不是也只是不可置信居然是靖瑶下毒,可却没有恨她,只有一句“珍珠怎么那么傻。”(他到底是多介意珍珠只对他的隐瞒,相对的居然是对靖瑶如此的信任)很明显他知道并相信靖瑶的为人,甚至有可能在这一瞬间他彻底明白了靖瑶做这事的目的。要不怎么会有三人会面时,各种不在看客们预期之中的反应。

      同样的珍珠是不是从来没有发现,从开始到现在李俶对她真正介意的是什么。我觉的有个朋友的对冬珠的评价很对,珍珠可能一直都没有真正的走进李俶的生活,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她只是一直生活在李俶为她打造的温室中。这种不适感尤其在当李俶告诉珍珠,李辅国其实已经暗中投靠他了,而珍珠对这事的反应,让我觉得她是真的不懂皇权争斗的残酷。相对的,靖瑶不要太懂这些。好在靖瑶很早就发现了李俶真正介意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她离开时,她几乎没有带走一兵一卒,要不后来怎么会让张皇后得手,进而重伤,回宫。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真的也是一个他俩见面的机会。李俶那么骄傲的一个人,就算知道她在,也不会主动去找她的。他们闹别扭,先收手的那个一定是靖瑶。这不,在李俶第二次逼迫靖瑶时的一句“那就遂你。”而靖瑶挣扎的开口时,她那最后一滴没有被李俶看到的眼泪,才会让我那么难受。有句话可以表达我当时的共情和至今的难以释怀。“双方谈判,一方没有半点转圜余地,毫无诚意沟通,而手中所握骰子却是豹子通杀,再缠斗下去,徒然自取其辱,何必呢,不如投牌放弃,从容投降,不必再给对方增添快感了”(- -樊玲)。靖瑶几乎已经放弃了想得到李俶的那一丝真心。到底是她没得到,还是李俶不敢给?而御花园里最后的目送和行礼,转身离去(这是一组长镜头)才是她真正的放弃,她己经不需要李俶的那一丝真心了。(靖瑶只是把自己的真心收回来,而李俶才是真的弄丢了一份他再也找不回的真心)

      整个故事可以一分为二的看,李俶和珍珠就是童话(所谓的爱情最初的样子),李俶和靖瑶则是现实。他需要靖瑶的能力,这是事实,可剧里,他明明也喜欢的这个人的,我觉的铺垫已经足够了,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说没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俶会靠向她是迟早的事,这叫惺惺相惜,共同的经历实在太多。帝王都很现实的,谁能让他心情舒坦了,说话不用太防备,他自然就会靠向谁。张皇后的计谋也没有多高明,可为什么屡屡得逞,不就是因为李亨的信任。简在帝心不比帝王的宠爱更重要?不过,可以这么想,跟个皇帝要爱情确实有点奢侈。李俶对靖瑶是那种喜欢,欣赏,同道中人,外加有那么些的忌惮。但是根据剧情的发展,靖瑶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让独孤家的军队彻底融入唐军,那这个最大的危机应该可以化解了。没意外的话,不管将来有多少女人入宫(不会真的有人会天真的相信,李俶的后宫不会再有其他人吧,这和喜不喜欢是沒关系的,一定程度上,这也是珍珠没法待的原因),她的地位一定很稳,其实这就已经足够了。我的要求很低的。因为她,始终是李俶在前朝后宫最相信的人(还有可能是唯一可信之人),而最后可以陪伴在他李俶身边的也只有靖瑶。

      现在想想编剧还算仁慈了,没让沈珍珠健健康康的离宫,而是给她一个病逝宫外的结局,要不李俶的人设才真的得炸。没有一种感情可以凌驾在江山社稷之上,做为掌舵人,更是没有肆意妄为的权力。而女主人想坐稳那个位置,从来靠的都不是男主人的宠爱。靖瑶的下药,只不过是帮李俶做选择。第一集,李亨为自保,不得已休妻,让其离宫。中途,杨贵妃死前最后一句话“他呢?怎么不来送送我?”,对比最后一集,李俶亲手将珍珠送离宫中。我真的觉得点题已经很明显了。想当初他们为什么要逼唐玄宗处理杨贵妃,还真是风水轮流转。唐玄宗意味深长的对李俶说让他不要把沈珍珠变成杨贵妃,也许当时的李俶根本没听懂这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真的就那么爱这个人不说,重点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个人在帝王心中的分量,尤其是这个人的身后除了帝王的宠爱并无任何其他的倚仗。而经历了安史之乱,满朝文武都不会再允许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因为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次力挽狂澜的机会。

      终上所述,我一直觉得写珍珠和靖瑶这两条线是两个人写的,只不过是让靖瑶拿着李俶的剧本,把冬珠恋再走了一遍。

      我不知道独孤靖瑶的眼泪有没有落在李俶的心里,可它却落在了我的心里。
      ~~~~~~~~~~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