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此前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和朋友看了同一部电视剧,这才有了这个记录。(插曲“为你成全”分明就是她的写照)
      此文记录我对独孤靖瑶的看法,内心的天平是怎么倾斜的。

      靖瑶的人设没有改变,她一直都是那个杀伐果决的将军。她最初的出现是在安禄山和独孤家的联盟上,因为他们要叛唐。她没有反对这个行为,因为她觉得当时的玄宗皇帝宠幸奸臣杨国忠,以至民怨沸腾,所以,反,可以。于她独孤家而言谁坐那个位置都一样。两军结盟,姻亲是最牢固的方式。所以,她会和安庆绪联姻。可她不愿意,自然会想办法解除这个她无法接受的婚姻。独孤靖瑶用保住沈珍珠的命换来了安庆绪对这个婚姻的解除。可惜,事与愿违,最终他们俩兵戎相见。那么独孤靖瑶用沈珍珠代嫁过分吗?在当时的情景下,独孤靖瑶很确定无论如何安庆绪是不会伤害沈珍珠性命的,如果换一个人,那可就不一定了。至于沈珍珠本人是否愿意,说实话,她可以不考虑的。或者她觉得沈珍珠也没得选,因为能从安禄山手上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未曾想过安庆绪会想屠杀独孤家的主帅。她第一时间救了沈珍珠,同样是没有任何犹豫,因为安庆绪的反叛是她意料之外的。而后,她立即收拾兵马,成立屠安山寨,对抗安禄山,其实这个时候,她还只是想报仇。保护一方百姓,这只是她身为城主的责任。

      这样的生活方式,一直持续到她遇见了李俶。那个令她一眼万年的人。可惜,没能有后续,她错过了那个早早知道令她心动的这个人居然就是李俶这一重要信息。如果早知道了,那么挥剑断情丝还是有可能发生在爱情的萌芽状态。然而,再见时,小萌芽已经长成小树苗并扎根心里。她一直很有理智,所以才会对李俶说出不想乘人之危,因为她想要的李俶给不了。然而,比赛射鸟,只是为了找个借口让李俶离开,可惜,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在毫无提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同一只鸟,李俶说他们心有灵犀,真的没有说错。对独孤靖瑶而言,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心灵碰触,没有意外的话,这恐怕是她第一次和喜欢的人选择了同样的东西,那种内心的触动,是不可言明的。她还是拒绝了李俶的要求,只因她很清楚她抗拒不了李俶对她的致命吸引力。沈珍珠拿出了麒麟令,她没得退了。这才有了你确定要让靖瑶到你夫君的身边,这句几乎是认命的说辞。她喜欢李俶,所以她会选择在不伤害李俶利益的前提下去尽可能的接近他,这无可厚非。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婚恋观去要求当时的她,毕竟,李俶是皇长孙。而你想地位稳固,姻亲是必不可少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彼时的李俶在独孤靖瑶心里是自带光环的,一个匡扶正义并以天下为己任的皇长孙。这是一个她喜欢的人,并且她也有能力让他走得更顺畅。而她初入唐军,面对的就是别的将军对她能力的质疑,一个女人,怎么可能会领兵?是啊,正如她所言,因为之前一直呆在独孤家,根本没有意识到男女有别,也感觉不到别人对她的偏见。李俶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她,可要知道的是,如果想在军中获得尊重与认可,那只有靠绝对的实力才可能赢得。很明显她做到了,去看看其他将领与她的交流,尤其是郭子仪。既然我拥有相应的实力能让自己喜欢的人走得更顺畅些,为什么不争取一下呢?这可是在唐朝,而且至从她选择加入唐军,就己基本没了退路。而且,就算她对李俶沒意思,随着她的军功,皇家不可能没有打算,而各位有能力争储的皇子,他们身边的幕僚,也会不断的提醒这个事实。这才有了后面靖瑶对李俶各种挑明的表白。同样的,独孤靖瑶也是一个李俶没有遇到过的女人,一个能力出众,杀戮果决的将军,他们的各种交锋,李俶很确定独孤靖瑶对他的真心实意,而且还是一个没有被喜欢冲昏头脑的女人,她在喜欢之余依然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为一个将军的责任。于独孤靖瑶而言,江山美人是她的内心的逻辑。如果说李俶对她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的动心,真的有人相信吗?如若真的不曾在意不曾放在心上,那么行动上是不会给人任何遐思的。李俶和独孤靖瑶相处的气氛,骗不了人。同时,他们对事情的见解确实是心有灵犀,一个凡事都能和你想到一块去的人,一个你说一,她就能领会到二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好感。同性之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知己,那么异性之间呢?总之,这点微妙的化学反应是骗不了人的。他们彼此之间,真的很了解对方。这才有了,李泌明明白白的对李俶说出独孤靖瑶的重要性。而张皇后想下药,逼独孤靖瑶嫁给李係,此时,李俶才会发现,他是真的有可能会失去独孤靖瑶,而他并不想失去(也不能失去)。这才有了李俶正大光明的把独孤靖瑶抱回广平王府。其实,就是他已经做出了选择。以他的能力想悄无声息的解决这个事并不会太难,可他不仅没让这个事悄悄解决,反而第二天,流言传遍整个长安城,坐实了这个事。没有推手,有人信吗?

      我个人是相当喜欢喜欢这个桥段的,我们先回顾一下前期提要。李俶有军功,本应授封楚王,可是,皇室的大家长,李亨完全没有掩饰过对沈珍珠的不喜,只是碍于李俶他也只能去接受,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试想一下,一个公司的大领导对某部门员工的不喜会带来什么,这个应该不用多说了。因为他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流露出来那一丝的不喜,已经足够,更何况,李亨还是一个皇帝,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先是楚王授封受阻,李俶的兵权被夺,李郯又已死,李俶的小金库又丢了,没钱你怎么养私兵。桩桩件件接踵而至。李俶为了救李郯被他爹简直快往死里打,那一声声的“爹”,何尝不是敲在你我心里。可打动他爹了吗?天子一怒,伏尸百万。面对李郯最终的离世,他酗酒逃避现实。靖瑶来看他,她说的话刺耳吗?可这就是解决困境的方法。珍珠的话沒用吗?有的,可那是安慰的作用。而独孤靖瑶第四次的表白,内容就是她顶不住来自皇室的压力了,于是直接告诉李俶,张皇后可能已经知晓为什么独孤家可以盘踞云南的根本,那就是独孤家有自己的金库。这对于军队而言,意味着什么,李俶和独孤靖瑶心知肚明。这期间还夹杂着独孤靖瑶去见沈珍珠,直接把那层面纱给揭了,李唐皇室就是介意而且还是很介意沈珍珠身上所谓的污点。实话实说,珍珠从庙里回到李俶身边的这事,以这个方式和她回来后又给宗室女求情这个行为,对当时的李亨而言,是非同寻常的挑衅。不是说她不该求请,而是方法,时机,没有一样是对的。他们太急燥了。而皇室不是没记忆的,但是碍于李俶,他们忍了,只是,代价也很明显,无论李俶有多少军功,他都不会得到晋升。李亨也是最后一次对李俶言明了,之所以没有晋升,就是因为他不肯接受别的女人。皇室可以接受沈珍珠的存在,但是,绝对不会让她成为王妃,更甚至会是未来的太子妃,亦或是皇后。这就是来自皇室宗亲的压力。独孤靖瑶只是把这个残酷的事实告诉沈珍珠,一个李俶极力想隐瞒,但是尽人皆知的事。以沈珍珠的聪慧她不可能不知道,但她也只能配合李俶的互相欺骗,只因为都不想伤害对方。他们没做错什么,只是,世道如此。且看后续,娶了靖瑶后授封楚王,和离之后授封太子,这就是皇室的态度(这真的不要太明显)。与此同时沈珍珠也听到了李俶和李泌的谈话,权衡利弊,还有得选吗?可是,把靖瑶娶进门,这个事,还真的不能由他李俶自己开口。他也开不了口,毕竟他在沈珍珠面前一直都是以她的天一样的存在,万事都挡在她身前。所以,这个开口的人,也只能是沈珍珠。

      而张皇后的下药,给了李俶一个机会,一个他拒绝不了,也不能拒绝的机会。在客栈里,他听到了李係和靖瑶的对话,面对一个对自己有着绝对的情谊,一个自己不讨厌,甚至还很欣赏的女人,他会做什么选择呢?而亲自抱回去就是他的选择。第二天早上,才是高手过招的现场。一夜昏睡醒来的独孤靖瑶,发现自己居然在广平王府,很奇怪吧,以李俶之前拒绝她的方式,怎么可能会把她带回王府,难道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首先是丫鬟的简单陈述,广平王和李係在客栈大打出手,兄弟阋于墙,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把独孤靖瑶抱进广平王府,而这个事情整个长安城人人皆知。接着,李俶进来了,告诉她‘是他,李俶担心她的安危,只好把她抱进王府’。此时,这是李俶唯一一次背对着阳光并且几乎全程面容模糊不清的出现在屏幕上。这是李俶伸过来的橄榄枝,借口我找好了,那么,独孤靖瑶你的选择呢?接着,是沈珍珠的到来,这才有了独孤靖瑶唯一一次在沈珍珠面前的示弱。为什么广平王夫妇会分开来看望独孤靖瑶,还需要理由吗?随后,李俶告诉沈珍珠,皇帝召见,珍珠表示她也想一同前去请安。很好,一切按步就绪,由沈珍珠开口要求李俶迎娶独孤靖瑶,已成定局。至于李俶在皇帝面前的表现,我只能说有两种可能,1,李俶很会演戏。2,导演和编剧没有告诉演员,其实,李俶是同意的,可需要演员演出李俶的震惊和不知情。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可能性。

      不管怎样,这婚结了,新娘子是十分乐意的。大家合作愉快。以独孤靖瑶的家世,再加上她先叛唐后叛安,最后还是选择大唐,那么等待她的,只能是嫁给一个大唐的皇子。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将门中人?谁敢娶她,真当皇室是摆设吗?只因为,不可能再放她这样的势力离开朝廷的掌控。既然迟早都要走联姻这条路,至少她还能选择一下投靠那个皇子,为谁效忠,那为什么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同时,也确实需要她帮助的,顺便争取一下对婚姻应有的憧憬。我其实真的不想去懂新婚之夜,李俶的做法。怎么,还要强调自己是被迫的那个吗?去军营回来后,明显的改变是什么?为什么之前都没有?很简单,他以前只是殿下,只是个兵马大元帅,可现在他是孤独家的男主人,这个身份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姻亲带来的利益。所以,才会有他送宝剑,投其所好,他知道该怎么安抚靖瑶。然而,一颗糖,一盆冷水,他真的用得很好。最小的投资,最大的利益。注意了,只要没有珍珠在场,李俶的智商一直在线。他和靖瑶的配合是很默契的。靖瑶真的很懂他的心思,而且还是那种闻弦知雅意的。靖瑶的一句“那就不要让史思明回”,李俶秒懂,于是有了刺杀行动。为何刺客身上会有广平王府的令牌,靖瑶立即给予解释。看明白了吗?他俩的思维模式在同一纬度上。靖瑶没有会错意,他确实是若即若离。“一个男人,不可能旁的都精明,唯独女色上犯糊涂。精明的人,任何事都不会糊涂”(1)因此,有时他会不敢直视靖瑶,其实很多时候,他的计谋在靖瑶眼中是透明的。家里的那点秀恩爱还只是小菜一碟,李俶心知肚明靖瑶不会因此离开他。然而,真正的危机还真是素瓷的刺杀。这是李俶的理智控制不住情感,并且第一次这么明显的让靖瑶感受到了,更别说后面的事。总之,当李俶面对珍珠时,他会无原则的退后。李俶是,美人江山。他的行为和唐玄宗一样,而此时的沈珍珠和彼时的杨贵妃又有什么区别呢。中间还有一段,李俶跑去找靖瑶,注意,他是有着急的行为,然而,很不幸的是他正好听到了珍珠去找靖瑶赔罪。而谈话的内容,很好,理智又崩了。一句“是我做的决定,我向你赔罪”,“不用,受不起”。这,是靖瑶的态度。我估计他是想找靖瑶解释这事依然有后续,可惜没能说。同时,有可能他也认为靖瑶只是吃醋了,似乎他以为靖瑶没有注意到事情的严重性,可这怎么可能呢。这才有了独孤靖瑶的那一句,都是你逼我的。晚上靖瑶带着茶去见李俶,他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李俶很清楚独孤靖瑶真正生气的是什么。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争风吃醋,或许真的有,但是更重要的是,李俶改变了他的原则底线。当他提出给靖瑶找了个云南的厨子后,靖瑶的神情没有一丝动容,眼神透露出的依然是失望,是李俶的因私废公。于是有了,“你不喜欢,我不说就是”。李俶觉得这个是家事,不是国事,而家事是需要妥协的。可此时的靖瑶也不知道李俶对这个事还是有后续的做法。他处理素瓷这事,他选择的是找到她的儿子,然后除了她的儿子以解决后患,这也表明了,其实,李俶是认同独孤靖瑶的做法,但是,当他面对沈珍珠时,面对她祈求的面容,尽管他明明知道不可以放过,可他依然会选择轻轻放下,哪怕事后再弥补。如果这个时候,李俶也能直接对靖瑶说出这个事依然有后续,那么,独孤靖瑶会不会就挡下这杯茶。我不知道,但,当时的李俶真的很有昏君的潜质。

      李俶答应过唐玄宗不会让沈珍珠变成杨贵妃,那就是不可以让情感控制理智。可结果呢,爱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样的他没有做到。当李俶喝下那杯茶,独孤靖瑶的头是撇开的,只因李俶真的信她会翻过这事,这个他因私废公的事。所以,靖瑶真的没有会错意。靖瑶很清楚,李俶不可能主动离开沈珍珠,那么,只有让沈珍珠自己离开。为什么一定要走?独孤靖瑶的逻辑,江山美人。一个要争皇位的人,一个要平定叛军的人,是没有资格让情感控制理智的。李俶和沈珍珠和离时说的话,难道都是气话吗?我觉得是真心话,这也他们第一次直面这些。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矛盾。李俶一直在江山美人还是美人江山上摇摆。独孤靖瑶最后对沈珍珠说的话还真是她的心里话,李俶不是不可以爱人,但是,他不能把那个人放在江山之上。李俶的行为不仅让她伤心,可更多的是让她失望。因此,她认为,她才是能成就李俶大业的那个人。只因,独孤靖瑶的逻辑就是如此,先江山后美人。但是,和离时,依然让她感受到了李俶的痛楚,这才有了她的那句,她这一生从不苟且,光明磊落,可唯独下药这事,李俶的反应让她迷茫了,她不知道她的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说实话,李泌也一样是江山美人。整部戏,真的只有李俶在江山美人还是美人江山中徘徊。但是,李俶其他的谋士,包括喜欢他的独孤靖瑶,他们的选择一直都是江山美人。我就纳闷了,没有了江山,你怎么保美人。早在沈珍珠第一次在广平王府流产时,李俶就应该发现了,他的王府根本不在他的掌控之中。如果他早点看清这个事实,肃清内院,说不定就不会把沈珍珠给弄丢了,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无奈。这里也不得不说,家里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女主人是多大的弊端。如此齐家,你还怎么平天下。

      日子总归要继续,天下未平,收复河山。然而沈珍珠对李俶的影响,居然可以动摇军心,这不要太明显了。尤其是在要攻打邺城的时候,李俶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独孤靖瑶脸上分明透露的是,“殿下,这么冠冕堂皇的话,你自己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要知道,你是在平叛,没打下来之前,对方只有一个叛军的身份,打下来之后才是你的子民。做为一军统帅,在尽可能减少自己手下的士兵的伤亡,并取得胜利,这才是统帅的责任。在战场上,独孤靖瑶真的救了李俶很多次。终于,李俶通过他兄弟知道了下毒的事。对了,这里必须说一下叶户。早在叶户帮大唐平叛时,就发生过不守规矩的事,可李俶依然放过了,没有加以惩戒,为什么?因为叶户是沈珍珠的义弟并且让她从庙里回到了李俶的身边。李俶在很早以前,面对珍珠的事,他会修改各种原则。我也很纳闷,李俶明明可以不去纵容叶户的,至少当时的叶户还是可以加以约束的。李俶这种不太明智的事,真的是多了。不觉得奇怪吗?李俶知道独孤靖瑶给他下毒,为什么没有恨她,而只是不可置信,为什么会是靖瑶,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她。李俶和独孤靖瑶绝对是在战场上可以背靠背的那种信任。同样的李俶也知道,靖瑶不会害他,更不会无缘无故的做这个事。李俶很清楚,其根本原因就是他让情感控制了理智。然而,当他面对靖瑶,简直是异常的清醒,有一幕,也是在高明月(珍珠)出现后,他与靖瑶发生了一次相对激烈的争吵,李俶脱口而出的“带着你独孤家的军队离开。”话音刚落,靖瑶面露惊愕,李俶愣在当下。是了,他真正介意的事情居然一直是这个。当初因为有了靖瑶的助力,他确实拿回了朝庭给的一切。可他怎么不想一想,靖瑶是奉他李俶为主的,奉他为主。以前可能还担心李俶的判断力,现在还有必要吗?这是一个心魔。对比当初靖瑶居然还逼珍珠发誓,我只能表示这可能真的很无用了。

      当他们三人面对面时,独孤靖瑶己经很平静的,“都知道了。”这是一句陈述语气的话语。李俶表示“如果想要我的命就拿去,不管怎样,你不应该威胁珍珠”,“你明明知道,我到底是为什么”,还是陈述的语气。此时的场面一度寂静。说真的,这三个人的会面,沈珍珠和他俩想的,或者说的,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李俶沉默的潜台词难道不是他自己也意识到了珍珠对他的影响,但不应该用这个方法。擦掉从眼眶中滚落的那滴眼泪,率先转过头的靖瑶选择的是,先解决何灵依这个事,先解决公事。何灵依死前的话,对独孤靖瑶而言简直就是在问为什么要执着的替李俶做江山美人的选择,他又不会感激你。很好,独孤靖瑶放弃了,反正,现在江山已经基本给他打下了,李俶的权势地位也是绝对优于众皇子,他皇太子的地位,固若金汤。李俶,不需要她了,不需要她的才能,也不需要她的深情。在这场拉锯战中,她确实输得体无完肤。所以,她释然了,也能坦然的对沈珍珠说出,如果是她先遇到的殿下,她自信不会输给沈珍珠。可惜,爱情,没有如果,爱情是有先来后到的。这个时候的她,依然觉得,江山美人的选择没有错。最终,她离开了,面对她的离开没有回头,李俶欲言又止,想伸出去的手,至少李俶对独孤靖瑶也不是全然无情的吧。想想当时屏幕出现的画面,全是回忆他俩私下的点点滴滴,哪里来的战场上的场景。至于有没有意外靖瑶居然会真的或者舍得离开他身边的这事,我就当他不意外了,也当他舍得了。他俩可是私下都沒见过,靖瑶只要求和珍珠谈话,也许她也认为没有必要和李俶说了,一句正式的道别都没有,几乎直接就放弃了。靖瑶成全李俶的选择。要知道她是着有绝对优势的,李俶其实还真的动不了她,不仅动不了,于情于理还必须把她放在高位上。我就纳闷了,这两个人真的就不能共处吗?身为太子,根本不可能只有一个妃子这种事好不好,而且还是一个皇室并不太认同的成员。重点是这根本就不是家事,这,是国事。

      我真希望到这里就结束了,就这样一别两宽,余生各自欢喜。然而,一年而已,张皇后只能兵行险招,意图谋害皇太子。同时,沈珍珠知道自己命不久已,想找回独孤靖瑶去陪伴李俶。她是怎么知道李俶想要独孤靖瑶的陪伴?或者她只是猜的。好吧这不重要,就当李俶也不希望看到独孤靖瑶吧。沈珍珠找到独孤靖瑶告诉她自己命不久已,以后李俶的身边不会再有沈珍珠的存在。可靖瑶并没有同意,她只是选择在不远处默默的观注着李俶(或许她还有一丝丝的期盼李俶会主动来见她)然而,话音刚落珍珠又被张皇后给抓了。独孤靖瑶身受重伤。李俶质问李辅国,为何自作主张,李辅国则表示,这不沈娘娘也没事。是啊,沈珍珠没事,只是独孤靖瑶受重伤。算了,反正李俶也不在意。林致给独孤靖瑶看病,李俶前来探望。林致敏锐的感觉到了李俶对独孤靖瑶的不一般。他先看向了靖瑶,接着询问“她怎么样了”,我就当普通关心了,毕竟他俩也一起共处了两年,香火情总是有的吧。林致先简述了靖瑶的病情,接着“可珍珠....”还没说完,李俶“珍珠为何在这时候去找要靖瑶?”,林致紧张了,李俶看在眼里,却没有逼问。林致表示"眼下珍珠下落最为重要。”这才有了林致转述靖瑶的判断,是张皇后所为,就是为了牵制李俶。李俶只犹豫了一下就信了。连林致都知道张皇后想下手这事,不用说了一定是珍珠有提过,可以想像林致也一样知道珍珠当初和离一事,做为事件的主谋者,为何李俶依然如此对靖瑶?一丝关怀中透露着浓浓的信任。他信任靖瑶的判断。这才有了她看向李俶,又看向了独孤靖瑶。潜意识的关心,在意和信任是藏不住的。他又为什么要藏。再则,为何这时候李俶居然在关注靖瑶的伤势之后,更关注的似乎是为什么珍珠会去见靖瑶,而不是珍珠的下落。要知道在林致传述判断前,李俶还不知道珍珠可能被张皇后抓住了。难道不是因为当年靖瑶的离开于他而言也是一个意外吗?毕竟靖瑶是在和珍珠谈话后对他不告而别的,以之前靖瑶对他的情谊,实在是很难让他相信(或预期)靖瑶会离开。

      时隔一年,终于到了他俩见面了的时候。李俶站在屏风后面,停留,这也是他唯二的背对阳光,这次,他(全程面目清明)但面露忐忑的,慢慢地走近,和那次在广平王府相见不同(那次几乎看不清他说话的表情,可语气,真那么有点儿高高在上,而同样的背景和角度,珍珠是清晰的),与昏迷时直接进入房间更是完全不同。可靖瑶拒绝了他的靠近,并告诉他,因为花了很大的勇气才把他留在身后,现在见他就需要更大的勇气。“你不想见我(还是朕?)”,这应该是,靖瑶第一次拒绝李俶的靠近,而他的表情不是没有意外的。这一句“那就遂你”,非常符合李俶面对她时一贯如此的态度,永远都是靖瑶给他找台阶。如果不是靖瑶主动提及珍珠,李俶会不会自此转身离去?哪还会在寒暄之后顺势询问为何珍珠会去找她。只能是靖瑶猜到了他此行的目的。(他转身离开的这个镜头是慢动作的,在靖瑶挣扎着开口唤他时,还给了个脚步停留的特写,拍他时画面各种朦胧,可镜头一转到靖瑶这边,异常清晰)是的,他赢了。从此靖瑶再也没有离开他的机会或能力,会被他牢牢的拽在手里。见她一面也许是有关心,也有可能是顺便的,更有可能是来确定一些事。我就当完全没有关心了。其实无论靖瑶给他什么解释,他都会信的,可靖瑶却反问他难道和珍珠(或林致)说的不一样吗?还要从她口中证实。李俶更相信靖瑶。而这,也是为什么靖瑶不能离开的原因,她的余生只能陪伴在李俶身边,而她也会慢慢地去学习那些独孤家从没教过的。从今以后,也不会再有独孤家的存在。(真真应了那句话,既然生前不能安枕,死后何必同穴)

      最终,御花园里,不期而遇。靖瑶转身想避而不见,李俶明明也可以避开。要知道,此时的李俶已经知晓靖瑶不想见他。然而,他依然出声唤住了她。这也是第一次,李俶主动弯腰伸出手挡住了她的行礼。‘寒暄’了一句“林致说,你应卧床休息”,面对他略带关心的话语,靖瑶正视了李俶,不再逃避(此时的抬眼,颤抖的睫毛,最终的正视是有个慢镜头的,她真的除了下药那件事,再无其它的任何隐瞒,除了江山,万事以他为先)并告诉他,沈珍珠将不久于世。望着小跑离去的李俶,(做为皇帝,这是一个相当失仪态的行为,可从这也可知道珍珠于李俶的影响力有多大。)弯腰行礼转身离去的独孤靖瑶,也许这个时候,她才觉得,江山美人,是错的。李俶只有在沈珍珠面前他可以做她一个人的冬郎,只做沈珍珠一个人的冬郎。没有帝王的责任,没有其他的枷锁,有的只是心理上难得的平静。从前,独孤靖瑶称呼李俶为殿下,陛下,以后,也只会是陛下。哪怕没有沈珍珠,其实,有与没有也不重要了。独孤靖瑶一直喜欢的都是那个运筹帷幄心系天下的广平王。至于最后,沈珍珠要求李俶善待靖瑶,我一点也不关心后续。因为,如果李俶需要,靖瑶会好好扮演一个后妃的角色。至于李俶和靖瑶之间是否还能有一二分的情谊,谁知道呢?是啊,李俶说过,他不会对珍珠用手段,只是他把这些手段全都用到靖瑶身上了。他所有的情真意切,真心实意确实是全给了珍珠,可是为什么他每一步选择的结果都是在把珍珠往悬崖边上推。大臣们不会真的无聊到去阻止一个皇帝晚上去哪吧。天下,是皇室的天下,可它也是士大夫的。家天下,不是说着玩的。

      对比一下李俶对崔彩屏和靖瑶的态度,是不是应了这句老话“娶名门大户之女,人家带着大笔的嫁妆,带着族人的人脉嫁过来,他还想要怎样就怎样,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我竟不知。”(2)世事无常,这种事真的会有的。他对崔彩屏尚且能花心思去应付,因为他知道崔彩屏行事会昏头,可是靖瑶不同,他连哄都不需要。只因互相之间,许是太了解。靖瑶花心思和方式追求李俶过分吗?对比一下当初李俶追求珍珠的方式,问题来了,请问有区别吗?有的,只是性别互换了而已。靖瑶算计李俶娶她(靖瑶真的算计了吗?到底是谁算计谁?亦或是互相算计?)可是,当初李俶娶珍珠不也是算计吗?只是,他正好娶到了那个他喜欢的。而靖瑶不也是正好嫁了她喜欢的吗?其实,从靖瑶说出“那怕为妾室时。”这就不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了。面对皇室的压力,她己经提前向李俶投诚,因为她不能去赌,皇室把她嫁给别人的机率。李俶没有对珍珠使手段,事事挡在她身前,可靖瑶不也沒对李俶使过手段,不也是事事挡在他身前吗?现在,还要纠结她当初的下药吗?至少,她可是在确定有解药的前提下给李俶下药,而目的,连李俶本人都不追究了。李俶对靖瑶的做法过分吗?并沒有,他的做法太正常了。

      人,本来就有偏爱。晚一步,就是错过一生。不忿吗?没必要,每个人都只是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罢了,人生本就如此。

      只是,如果有来生,真心希望靖瑶不要再遇见李俶。

      写完了,记录一下,我心中的天平是怎么倾向独孤靖瑶的。到底意难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