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余仲名青山 ...

  •   大三,抱金砖的时间。因为老人说“女大三,抱金砖”。

      可惜余仲,性别男。男大三,只剩下被金砖砸的份。

      这不,余仲被一块金砖砸头,砸的还很严重。

      这金砖不是别人,是一个爹一个妈的哥哥。

      亲哥却从没见过。

      ****

      大三,当然不是大三岁,而是大学三年级。

      余仲开学,迎来他的大三下学期。

      余仲,现在H大海洋科学专业。H大,是过去的985、211,现在的双一流,国内TOP10高校。但海洋科学专业,是H大最近几年新开设专业。

      余仲,之所以报考这里,是当年高中校长帮助填报志愿的结果。

      那是一个乡镇高中,余仲是那个高中前无古人、至今后无来者,高考成绩第一人。

      得知余仲高考分数,高中校长硬是笑掉一棵大石牙。余仲凭借一己之力,拉升整个高中的形象,成为学校后来招生的头牌——优秀毕业生代表。

      余仲,最大的爱好是学习,从小就喜欢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中考也考上县里最好高中,但好高中需自费。余家没钱,只好选择学费全免、离家近的乡镇高中。

      这个高中,差的还可以,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最好的考试成绩是二本类院校。而余仲,高考分竟然超过了重点分,还超过了不少,可是让乡镇高中耀武扬威了好一会。

      余仲高考成绩出来后,高中校长以极强的责任心,多方走动打听,全面筛选全国高校,几经劝说余家人,最终帮助余仲报考H大海洋科学专业。

      之所以这样选,首先是因为H大是双一流而且名气大,这是校长最看重的点。其次是,海洋科学是新发展专业,入取分数相对较低,报考成功率高。

      这样,余仲能成功走入重点高校,并且是顶尖知名学府。乡镇高中,也因有人考入H大而生源广增。

      余家人不同意余仲远走读书,为能让余仲去H大上学,高中校长说动村书记,联合来劝说余仲家人同意余仲异地求学。

      如果说人生有贵人,高中校长绝对是余仲人生的一大贵人。

      别说大学,余仲上高中,余奶奶已经不同意,她认为余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应该在老家干活、结婚、生子,而不是继续上学,不挣钱还花钱。

      因为奶奶目的很明确,抱养余仲,为的是给她儿子养老送终。

      好在余仲父辈人知理,余仲想读可以继续读。但家里条件在那,要学费供不起,免学费可以。

      上高中时,高中校长为此决定,只要余仲成绩好,免余仲三年高中学费。

      高中期间,余奶奶去世,为余仲大学能异地求学降低主要障碍。

      但余家父辈也希望余仲能在本省求学,本省没有top10高校,但他们分不清那些,只是不想余仲走太远。

      所以报考时,高中校长再次产生了功效,将一个校长的光芒发挥到极致,将一个教书人的口舌发挥到极致。

      首先高中校长特批人民币5000元,奖励余仲高考成绩突出,为学校争光。

      其次更让人感动的是,高中校长还劝动村领导,村委会也奖励余仲人民币5000元。

      高中校长和村书记带着一万元,和余仲家人围席长谈,小到家常里短,大到新闻联播里国家大事,一个没放过,又全面分析余仲上H大会给余家带来的种种好处,最终说动余家人,让余仲异地求学。

      这期间,也要感谢余仲的堂姐,人送外号余大姐,帮忙说服家人。即使是外地,她也支持余仲上学读H大。

      于是,余仲读了H大。那一万元,是余仲大一的学费和生活费。

      要不,估计余仲的大学梦,梦梦而已。

      ***

      即使上大学变成一个梦,余仲也理解余家人。

      余仲是余家抱养来的孩子,他自己也知道,而且是从小就知道。

      余爸爸,名字叫余连海,娶妻不晚,但妻子有严重肺结核和哮喘病,二人在一起生活十多年,没留下任何子女,在余爸爸41岁那年,妻子医治无效去世,留下余爸爸一人和一堆债务。

      余爸爸迫于经济压力,一年多也没再娶妻,或者说想娶也娶不到。

      余爸爸42岁那年,村里一人外出打工回来,说捡到一个男娃,不知道怎么处理。

      村里人劝说,让余爸爸领养,以后也有个养老的人。

      领养一个捡来的孩子,余家人有些担忧,一是孩子父母会不会找上来,养了几年白养;二是男娃,以后还要娶媳妇花钱,不如领养一个女娃收彩礼好。

      但后来,这些疑虑都没了。

      因为村邻是在外省打工,回乡时,在工厂不远的青山脚下捡到的余仲。

      当时,马路边上一个被子包裹的孩子放在那里,村邻站在孩子旁边等了许久,也没人来认领,又着急赶车回老家过年。

      而大冷天,村邻不忍心把孩子继续放在外面,无奈抱起孩子一起回乡。

      回到老家,才发现孩子襁褓里有一封信,得知孩子叫“念仲”,是个超生的孩子,因影响父母工作无法继续抚养,希望好心人领养。

      捡孩子时候头脑一热就抱回来,现在村邻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处理好,并且即使路上很小心,孩子还是高烧了,或者说孩子在外面马路上被抛弃时已经发烧,只是没注意到而已。

      村邻好心的找到村里赤脚医生,帮孩子看病,帮孩子打针退烧。

      余家人得知这些后,疑虑打消一大半,襁褓里那封信让他们确认孩子父母肯定是不会找上来,不会白养。

      至于是男娃不是女娃,也不顾及,男娃还能传宗接代,比女娃嫁给别人好。

      其实,村里也有别人想领养,只是认为是男娃,不如女娃好养,最终放弃。

      所以这个孩子成了余家的孩子。

      但余家这一代人,都是两个字的名字,比如余大伯家大姐叫余俐、大哥叫余伟,余爸爸考虑孩子的原名和余家起名习俗,给孩子起名——余仲。

      仲,刚好也是单立人偏旁,和俐、伟同样偏旁部首,所以余爸爸后来常和人说,这都是天意,要不然名字怎么会都能这么巧合。

      余仲的高烧,一直持续半个月,最终成为肺炎,余爸爸没有放弃余仲,请村里大夫一直给余仲打针吃药。

      后来,余仲病情严重,余爸爸又有病乱投医,找来会卜卦的人,算一算,这孩子是不是不适合他领养,也算算怎么能治好孩子的病。

      算卦先生说余仲名字里含五行中的火,所以一直高烧,起一个能“降温”的小名就好。于是,余爸爸凭借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给孩子起了个凉快点的小名——青山,“青山”听起来就能给人凉快清爽的感觉,而且他也是在青山脚下被捡到的。

      从此,余家人和村里人都称呼余仲为“青山”,甚至有很多村里人,不知道余仲本名,只以为他叫“余青山”。

      也不知是小名起到作用,还是乡村医生的退烧针起到作用,余仲的病慢慢好转,只是落下肺炎的根。

      但一个男人照顾孩子终究不行,余爸爸还没有照顾小孩经验,所以余仲从小生活在余爷爷和余奶奶家里。

      后来,余仲大一点,都是余俐带着一起,或下田干活,或给他做饭吃。

      余仲父亲哥俩个,余爸爸和余大伯。余大伯家一儿一女,女孩余俐最大,余仲称她大姐,大姐热心肠,而且性格开朗泼辣。

      大姐不爱读书,初二时放弃上学,几年后嫁给同村人。她比余仲年龄大了整整二十岁,大姐如母。余仲高中时,学费免掉,但很多生活费用都是大姐补给。

      余大伯家还有一男孩,余伟,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养育两个孩子,生活自己自足。

      余大伯和余爷爷均因糖尿病去世,所以余家老一辈人,只剩下余伯母和余爸爸。

      余伯母和余大姐一起生活。

      余爸爸自己生活,他主要经济来源是三亩山地和一亩水田,山地能种玉米和豆类,水田种水稻。

      本来,余仲不知道“妈妈”是谁,但余仲每年都会给他从未见过面的,因肺结核而失去生命的余妈妈上坟。

      余仲自己也不知道,给素未谋面、毫无血缘关系的余妈妈上坟是孝顺,还是有什么别的因素在。他从小刚学会走路,已被余爸爸带着给“妈妈”上坟,这些年已变成习惯。

      余家人没有对余仲隐瞒身份,或者说也无法隐瞒。因为村邻的异样的眼光,或者说背后的指指点点,从余仲记事开始,始终存在。

      太多秉持正义的村民会对余仲说:“你以后要记得,对你爸爸好”,“你要孝顺你爸爸”,“你爸爸还让你读书,你得记得回报你爸爸。”

      往往这时,余仲都点头或者沉默应对。

      所以,余仲从懂事就知道,余爸爸没有义务来养他小,而他有义务来养余爸爸老;

      余仲也知道,余爸爸养他,为的是“养儿防老”,余奶奶活着的时候从不隐瞒这个目的;

      至于,有义务养他的父母,余仲也知道。

      那个年代,“超生”会丢工作,而他的父母是因为影响工作,抛弃了他。

      余仲心理清楚,他是被抛弃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被谁抛弃。小学初中高中,同学们都知道这事,只有到了大学,余仲迫不得已的时候,会选择解释说,他妈妈生他时候难产去世,所以他和爸爸一起生活。

      小学时候,都是余大姐不顾形象维护余仲。

      有同学骂余仲:“没人要的孩子”、“被抛弃的东西”,被余大姐听到,她一个二十多岁已经成家的人,竟然能气势汹汹的和小学生杠起来,她会声音夸张的、连珠炮似的质问:

      “什么叫没人要?青山是我们余家的孩子,怎么就没人要了?你是东西,你是什么东西?你妈就这样教你的么?你学习打多少分,青山能考第一,你能么?你有什么脸面这样说别人?”
      ....
      类似的反驳,余大姐要一直骂到气顺为止。

      而余仲开始时候会和同学反抗,后来逐渐沉默。但余大姐的话让他知道,他的学习成绩让大姐骄傲,也因此,余仲越来越爱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在他心理,学习成绩是对大姐的一种回报。

      余大姐也会教育余仲以后骂回去,或者告诉她,或者找老师,但似乎余仲越来越软弱。

      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反驳,而且那些骂人的同学,往往都和老师沾亲带故,或者是家里极其宠溺的孩子,他招惹不起这些人,也不想给大姐添烦恼。

      余仲只是越来越沉浸在书本里,越来越沉默独行。

      后来,随着余仲年级越来越高,接受教育越来越多,身边说这些的同学越来越少,现在大学异地,更是没人知道,没人谈论这些。

      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呆和尚般生活,也很难被同学理解。

      青春期的热血青年,竟然沉默寡言,虽为人和善,是个好好先生,却和任何人都保持距离。

      再者,热血青年,不喜欢接近女人,也不接近男人,这是什么生物体?

      这种孤体别怪同学们,生物老师也无法解释。

      男女通吃,他们能懂;男女通不吃,他们没法懂。

      但,所有同学都承认,余仲同学是个好同学,好人。

  •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身边故事改写而来,很多时候写着写着泪水就流了出来。我要给那些不善言辞、或者本身喜欢沉默的人带来力量,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人情练达,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孤独的,也许很多时候我们还找不到战胜生活的方法,也许很多时候我们感觉无法和周边融入,但这样的我们同样会有一番美丽的人生。
    余仲,沉默不是他装酷,而是环境造就人的性格,在指指点点、家人都不全为他着想的环境下长大,能指望他有多开朗?沉默是余仲的保护色,寡言是余仲生活所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