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1、托亲带故 ...

  •   纵然有再多的不舍,临近开学,关博萱也不得不把孩子们送回兵工厂。

      这次回厂,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行四人都是大包背在身后,全力拉着大小不一的拖车。

      彦君抹了抹满头的热汗:“姑姑,这些布料不太重,我们要带回去也就算了,干嘛带得带那么多的盐啊,又重又不值钱。”

      8月,在北方已经开始进入秋季,可在南方依然闷热不堪。

      最近一段时间,能够带来降雨的台风没有从这边过境,整片南方大陆就像一个大蒸笼一样,闷热难耐。
      铺设了水泥的地方,聚集了热量,一个鸡蛋打上去直接能变煎蛋。

      柏油路就更麻烦了,文岚亲眼看见一个大叔一脚踩上去,半融化的柏油路面直接把大叔右脚上的鞋子黏住了。那大叔一怒,奋力一踢脚,只听见一声脆响,大脚在空中画过一条完美的弧线,鞋底却留在了柏油路上。大叔气得直飙脏话,单脚跳了大半天,也不敢轻易再踏上那片区域。大叔走后,一个完整的脚印就留在了路面上,旁边掰动鞋底的手印依然历历在目。

      在路上走了二十多分钟后,军用水壶里面的凉白开已经变成了温水。

      猛灌了两口温热的水,压了压喉咙里的躁意,文雅走到彦君前面解开捆绑的绳索:“来,多放两匹到我那边。”

      “不用,姐,真的不用,我拉得动。”彦君一把抓住文雅的手,不想给她们再增加负担。

      “彦君,加把劲,我们再多走两步,走到前面那棵大树底下,我们休息十分钟,然后再一鼓作气直接赶回去。”关博萱把手上的推车拉到路边,然后过来拖着彦君负责那辆装满布料的拖车,两手使劲一起往前拖。

      好不容易拖到大树下,彦君已经精疲力竭,伸着鲜红的舌头,坐在树根上,半点也不想动弹。
      文岚垫着手帕,坐在一块石头上,揉着小腿,哼哼唧唧的,在内心痛哭流涕。

      明明可以一分钟就到达的地方,为了不露馅,非得这么折磨自己。

      在米国养得细皮嫩肉的,久不走山路,即便偷偷垫了厚鞋垫,脚底好像也起血泡了。

      从布堆里抽出水壶,却听见明显的水声晃荡,文岚当下立刻脸一垮:“嗯,我去一下旁边。”
      文岚指了指旁边茂密的草丛,提着水壶往里面走。

      “等我一下,我陪你过去。”文雅追了过来。
      “姐,你也要吗?带了纸巾没有?”

      文雅脸一红:“好啦,知道你讲究。本来怕你害怕蚊虫鼠蚁,想陪你,既然如此,你自己去好了。”

      文岚没说话,小手轻轻一摇,径直往里走。

      “记得用踩一下地面,再往里走。要不,你还是捡根树枝,敲一下草丛吧。”想想还是不放心,文雅站在路边高声喊道。

      “知道了,你先休息一会儿吧。”
      文岚走到大树背后,测了一下视线,偷偷拉开了如意门。

      在食盐和布料的旁边,文岚找到了预存的食用水。

      咕噜咕噜喝个痛快后,文岚再次把水壶装到半满,抓了一把糖果,又出了空间。

      “姐,我见你那边的水壶差不多喝完了,我这还有,你喝我的吧。”文岚把自己的水壶递了过去。

      “不用,我刚已经喝过了,水壶里还留了些给妈妈喝。前面还要再过一座坳,还得走呢,这些水你自己喝吧。”文雅把水壶推了回去,“对了,等去上学的时候,你这水壶就不要带过去了。学校里面的孩子多,什么样的人都有,万一有人起了坏心就麻烦了。彦君,你的也一样,在厂里倒无所谓,出去的时候还是得小心一点。”

      “哦,我知道了。”彦君乖巧地点了点头,手里摸着关博睿从外面出差带回来的红色卡通水壶,心里提高了警惕。

      “好了,东西买回来就是给你们用,该用的时候就用,别总担心这担心那的。文雅,新买的那条鹅黄连衣裙,你穿着好看,以后多拿出来穿。现在不穿,等你再长大一点,就穿不了。”关博萱接过文岚的水壶,一连喝了两口水。

      文雅含着文岚递过去的糖果,面带羞涩地说:“那裙子太贴身了,我穿去学校,总被她们说。那些人总盯着我看,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听到这话,关博萱上下打量了一番大女儿。

      文雅今年年底就要满12岁了,虽然营养有所欠缺也没有怎么打扮,但天生底子好,那股青春少女的气息扑面而来。纵然文雅刻意打扮得其他女孩子一样,穿着宽松的衬衫,可那份少女感怎么也掩盖不住了。

      “我家文雅越长越漂亮了,嗯,马上要变成大人了。”关博萱满脸笑意地掐了一把文雅腰部的衣物,“回头,我给你换一些衣物,大孩子得穿大孩子的衣服了。”

      “妈~”文雅羞得直跺脚。

      文岚吃了她们的说话,偷眼打瞄,开始琢磨能不能买到合适的少女内衣。

      彦君听不懂话里的玄机,依旧舔着新得的棒棒糖,吃得津津有味。

      步履蹒跚地回到兵工厂,关博萱第一时间就被人围了起来。

      60年代初期,国家进入最困难的时候,即便是北京,每个人每年也只发了2.5尺布票。这样算下来,一家三口一年的供给凑起来,可以缝制一条正常体型的裤子。到了62年,经济复苏明显,各类物质增加了供给。可城镇居民和城郊农民依然只有4.8尺的额度,大中学生和儿童增加到了6.8尺,普通工人和干部也只有7.8尺。

      关博萱四人推回来的那一堆布料,在当时的人看来,就如同一座闪闪发光的金矿一样。

      关博萱被围在路中间,旁边的人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听都听不清楚。

      关博萱举高手,双手往下压,示意人们降低声量:“这一批是钟厂长和张书记托人调回来的,稍后我会拿到后勤那边,由他们统一调配。第一批,将作为奖品,奖励给先进工作者。大家放心,我们联系到了一批新布料,晚点会出正式的通知,大家不要急,请听从安排。”

      “关姐,你怎么大老远的,还带了这么多盐会来?”一管如夜莺般动听的声音响起。

      文岚踮起脚尖,也没看出说话的人究竟是谁。

      “哦,这些可不是一般的盐,是加了碘的盐。吃了这种盐,就可以防止大脖子病。”

      “能治大脖子病?那么厉害,哪里有得买?”

      “大家静一静,听我简单说两句。”

      见全场的人安静了下来,关博萱拿出一包盐,指着上面的汉字给大家看:“这是加碘盐,是国家新研发的技术,直接在盐里面增加了碘,以后大家不用吃药片,只需每天在做菜的时候加点这种盐就可以了。这是新出的产品,等产量上来一点,国家就会推广到全国各地,以后大家在供销社就可以直接买到这种盐。”

      旁边一位阿姨凑过来看了白细的盐粒,没发现有什么不同:“小关,你这盐要送去哪里,你家可吃不了这么多呀。”

      关博萱好脾气地解释:“这些大部分都是要送到食堂去的,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够吃到。尤其那些经常干重活的师傅们,刚好可以补充一点碘,减少生病的机会。”

      闻讯赶来的方科长大手一拦,把涌过来看热闹的人挡在外面:“小关,辛苦你了。这些,我让人直接帮你推到厂里去吧。咦,这些小花布,应该是留给你们家的吧。小程,过来把这辆小车里的东西给你关姐送到屋里去,哦,对了,这里有两包盐是你家的,来,一起拿上。”

      “不用那么客气,方大哥,我们自己搬就可以了。”关博萱接过那单独的两包盐,强着要自己搬东西。

      “行了,这点小事,就不要推来推去的。我听说这种小推车现在卖得很好,老赵可嘚瑟了,正缠着生产科要求多调配生产指标呢。你说关工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他出去搬一次东西,就能想出这么多好点子,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

      小程凑趣到:“多亏了关工想出来的这种推车,我们现在搬运东西可省劲了。来,关姐,你把包也放上来,我一起推着走。”

      东西有了去处,看热闹的人自然散去了。

      关博萱推着剩下的一辆小推车,跟小程便走边聊。

      文雅三姊妹,手牵着手,在一旁慢慢地走。

      闲话了一阵,小程忍不住问:“上次,高素琴休假时说起您认识的宝安那边的制衣厂和食品厂都在招人,不知道现在招够了没有,他们有没有说需要什么条件?”

      “怎么,你有人要介绍吗?”关博萱回忆了一下小程家的情况,“你妹妹才15岁,就不准备读书了?”

      “嗯,她成绩一直赶不上去,学习寄宿费也贵,我爸妈的意思说那就干脆找份工作算了。我大姐刚转正,我还是学徒,家里实在没有门路再给她找份工作了。厂里面的工作也优先安排那些困难家属和军烈属,种地的活也不适合她。所以,我本来也打算找关工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送我妹过去宝安上班。”

      “你妹胆子很小,都不怎么愿意跟陌生人说话。她一个人过去,能行吗?”

      此时的人们与后世最大的区别就是,见得人少,交际范围非常有限。
      小程的妹妹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见人就脸红,说话细声细气的,碰到陌生人就不敢开口。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负责打菜的罗姐说她们以前也是这样,后来见得人多了,胆子慢慢就练出来了。当然,如果那边找得人多的话,我阿姨家的大表妹也想一起过去。如果要的人多,我让我爸写信回去老家问问,家里那边肯定很多人想去的。”小程一脸期盼地看着关博萱,希望从她嘴里听到一个好消息。

      “这样也行,你妹妹是个手脚麻利的好孩子。这样吧,我先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回头我再安排。如果人多的话,我把他们请过了这边做一次初步面试。”关博萱不是没有想过在这边找人,只是之前就算是去穗市,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的。

      没想到,到了晚上,过来敲响关博萱家大门的人居然出奇的多。

      “这就是你们说的的确良呀。这颜色真漂亮,我听说这色水洗也不会褪色呢。诶呀,这布料用手摸着真舒服。”舒医生应邀上门,“这是你家亲戚帮你找的,布票我给不了你,这钱我可不能少了你的。”

      “舒姐,我之前一直麻烦你,这块布料和这些糖果就当是我的一点小心意。白天的时候,我也不好把东西送过去,这些我写了名字的,你帮我直接带给他们吧。”关博萱递过来一个袋子,里面分别捆着几个小包,各自写着名字标签。

      “诶呀,我们这交情,用得着这么客气嘛。这样吧,这钱你照收着,我再给你列个单子,你帮忙找找,如果能够凑个七七八八就最好,一件两件的也很棒。”

      一张信签纸摊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医疗器材和药品名单。

      “这些估计不容易,你之前让我帮忙找的那些药,后来都是托人从香港买回来的。”关博萱把那纸折好,放进衣兜里面。

      “我也知道,可是我爸的病越来越严重,单纯的保守治疗已经没有办法控制了。”舒医生抬头就转了个话题,“听说你朋友那边在招工,食品厂和制衣厂都可以按件算工资,还说是多劳多得?你知道二车间的浩哥吧,他工伤致残后现在家里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他大儿子虽然顶职但工作低,家里几个小的要读书负担重。我听他大女儿在跟人打听招工的事,如果可以,你就帮个忙吧。”

      “浩哥的大女儿,那个叫小莲的?她好像才13岁吧,这也太小了。”关博萱轻轻摇了摇头,要帮忙减轻家里的负担是好事,但她也得为那些小孩子的人身安全负责。

      “没,今年6月的时候已经满了14周岁了。因为家里困难,浩哥的妈妈打算让几个孙女都不要读书了,把钱省下来供小孙子读书。小莲不同意,她跟她三妹和四妹约好了,平时做些手工赚学费,她自己去打工赚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小莲她妈妈说起这事就抹眼泪,可她家属工一个月才那么32元,家里还要吃饭,实在供不了那么多孩子了。”舒医生跟他们也熟,但这事没办法一帮再帮的。

      “那我先记下这事,回头有消息,我再跟他们说。”关博萱拿出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下梁红莲的名字。

      送走了舒医生,又来了一个陌生的大姐,也是过来打听招工的事情。

      关博萱在家休息的这一天半的时间,笔记本上就写满了整整三页招工人员信息。

      厂里的职工虽然人数不多,但华国是个人情社会,沾亲带故的困难家庭不少,听说有比较好的工作机会,自然会上了心。

      当然,那诱人的薪资,也吸引这么多人过来资讯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这样,消息越传越远,半个月后,宝安两个厂都达到了满员的状态,比预计的情况好上百倍。

      倒是穗市和新安两地,因为新招的员工以女性为主,不知不觉间,女孩子们渐渐受到了家里的重视,多了许多发展的机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