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

  •   郑寻行于山中,步伐不疾不徐,步履稳健如山岳,每一步落脚时却比落地的秋毫还要轻。山路本崎岖险峻,他却如履平地,这样陡峭的小路便是走的再熟,也须得着实了得的轻身之功方能走出这般轻松的步子。
      深山幽谷自是清净之地,偶有鸟叫蝉鸣反倒更显幽静。不过对郑寻而言,无论周身环境如何安静,于他此时忧心思虑皆是毫无助益。而能让郑寻在下山路途中依然分神细思的,也唯有先前其师所言“下山历练”一事了。
      自他转身别家后便一直在想,师父令他下山时只道山下有一段与他纠葛极深的缘分待解,不解,恐他道心不满,得道无望。只是,太一啊,山下具体指何地啊?今汉初定时便有七国十三郡,又,仅他所知,北有匈奴、鲜卑,西为西域诸国,西南拒夷数郡,东南临越,辽东外距朝鲜,再加上九州之外所谓的“大九州”——倘若果真存在。这天下之大,除却终南山一隅,余者皆为山下!
      不知当往何地,不知欲寻何人,不知将做何事。郑寻自生于世至今已有十余年,委实是头一次沦落到如此令人茫然无绪的境地,他一路且行且思且想,眼见夕阳渐颓,山路将近,不远处便能看到人家,他便暂且打住满心忧思,打算先去投奔他唯一的好友,现居山下的萧朔。
      却说这萧朔是何许人也?他与郑寻一般年岁,也是在这终南山有师承的,两人的师父更是难得的知交好友。不过郑寻拜师求的是清净自然,修身得道,萧朔学的则是昔日公输墨家的机巧工匠。他二人于道学上皆是难得一见的奇才,少时常常坐而论道,虽所学大有不同,也常各抒己见,争辩不休,但却相互欣赏,彼此引为知己。山上同龄人不少,两人皆只愿以对方为知己挚友。以郑寻之清高自矜,唯能容萧朔一人于己面前侃侃论道;以萧朔之温和谦冲,唯愿与郑寻一人于道一途一争高下。兴之所至,便是争论个一天一夜也不算罕事。
      萧朔与郑寻不同,郑寻是孤儿,举目无亲,形影相吊。萧朔少独,兄弟俱在,家居长安,自其师逝后,便回到了长安。直到月前,萧朔上山拜访前辈,郑寻才知道萧朔已经独自迁居山下,并应萧朔之邀去过他的家里。只是问他原因,他却缄默不语。此时郑寻下山,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现在住在山下的萧朔。
      郑寻先去寻了里正,出示户籍及名刺,请他代为通知萧朔。很快,他就见萧朔远远向他走过来。此时已近哺时,天色渐暗,边际升起零星的星子,夕阳西下,天际霞云绚烂火红。
      萧朔迎着夕阳的余晖慢慢走着,日光下澈,暖暖地照耀着他。郑寻许是旅途劳累,此时他虽尽力睁大眼,不远处熟悉至极的面容在他眼中却略有模糊。他看不到背后的夕阳,但觉此间的光全部集中在萧朔身上。没来由地,他平白生出一股从未有过,也不知因何而来的疲惫,仿佛是漫漫长路中久经跋涉的旅人难得的片刻安稳。
      此心安处,当属何方?
      萧朔素来温文尔雅,此时自不例外,他走至郑寻身前,温和浅笑,问:“君此番下山寻我,所为何事?”
      郑寻回过神,将师父此前所言“解缘修道”一事与萧朔说了,随即笑道:“师尊虽已言明,我却仍毫无头绪,下山后不知当去往何处,想到君近日住在山下,故特来拜访。”
      萧朔略略抿唇一笑,谑道:“君是不知去往何处,还是无处可去?君口中言拜访,实是欲暂宿我家,我所言是否?我一眼便能看破君心中所想,君我之间,君有所欲求,直说便是。”
      两人相交多年,戏语相谑本是常事,郑寻正待反语相讥过去,就见萧朔顿了顿,眼中闪过几分不明的情绪,又含笑点头道:“不过,君遇事能想起我,我心中,甚是欢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