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午餐在九洲康厨,体验他们创造性的“中温热链”盒饭。好吃是谈不上的,标准化生产,没有厨师,但营养果腹可以保证。为了不怠慢客人,向巡让厨师单独炒了一些小炒。

      林白染边吃边问了些关于公司的问题,信口问,“我们现在吃的这个,履约成本要多少钱?”

      “小炒不算,就盒饭,饭菜肉汤,大概食材9块,水4分,电3-4毛钱,员工成本现在挺贵,因为规模小,摊不薄。”向巡很利落,信手拈来,账目清清楚楚。

      “打算卖多少钱一份?”

      “深圳的话,16-20元,如果能去北上也一样;新一线稍低一点,15-18元,再往下就再少两块。二线以下不去了,不是价格低了覆盖不了成本,是招标猫腻太多,不够市场化,全是校董的三姑六婆。”

      林白染跑的垃圾债多,知道二三线城市的非市场化程度,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低声跟何一珩说,“没想到你们这样餐饮背景的富二代,每个都这么接地气。”

      “嗯?”何一珩不太爱吃盒饭,每个菜都尝了两口,就开始吃小炒。端着一碗鱼丸汤,吹凉了才舍得抬头,“什么意思?”

      “向总做20以下的盒饭,你做100以下的川菜,没有谁好高骛远要一口气吃成胖子。”

      “那必须的,餐饮是服务业,和卖产品不一样,不是高价就一定挣钱的,因为模型不线性,有大量人力和租金成本;高价餐饮没法成规模,除非打定主意小而美。”何一珩含着半颗鱼丸,口齿仍然清晰。

      “对,”向巡补充,“一珩他们家曾经做过高端化,有个副线吧,叫什么?”

      “心意精选。”何一珩接话。

      “对,在广州,广深这边老饕知道,顶级粤菜馆子。”

      “后来没做下去。”何一珩解释给林白染听,“一天翻半次到一次台,人力租金奇高,不挣钱,于是店面又改造成了心意的普通店面,留下里面几个包间仍然用最贵的菜单,接待客人用。”

      “相比做调味品,”向巡手指在桌上拨弄着杯壁,感叹,“餐饮真是垃圾行业。”

      何一珩丝毫不觉得冒犯,由衷点头,附和,“不能比不能比,放到一起就是抬举了。”

      饭后林白染参观了生产车间,又和技术人员聊了半天,他好像十分感兴趣,向巡也让手下知无不言,不用隐瞒。何一珩跟向巡喝茶叙旧,没参与;等到林白染回来,何一珩已经把乌龙茶泡到了第四泡,邀请他一起加入。

      告别时向巡送了两个大纸箱,拍拍,“自热便当,什么口味都有……菜包肉包是这边生产的,上了条组装线,米饭用了台湾一个厂的熟米饭还原技术,但我觉得口感还差点意思,嚼起来不太像米;其他就是生石灰包嘛,简单。没上市的小东西,你俩吃着玩。”

      下午何一珩去了趟店里,林白染在他家里看九洲康厨的BP材料,边看便觉得有意思。工科生的直觉让他觉得做饭这件事其实是个工程,而远非艺术。

      家常菜可能是人生,米其林黑珍珠是艺术,私房菜是口味,地方名吃是乡情,但快餐、盒饭、营养餐,绝对是工程学。林白染想起自己的一位同学,打算联系一下。

      何一珩走之前给他录了家门的指纹,站在家门口平静无波的说,你过来一下。林白染穿着何一珩的居家服,对录指纹有点抗拒——他不喜欢暴露隐私的活动,作为金融狗,连网络银行账户都没有,实在挨不过移动支付的大趋势,才开了个支付宝,坚持谢绝第二种移动支付方式——在春近遇见何一珩时,甚至不用小程序点单。林白染想得很简单,社交和支付是两个属性,他不在支付里嵌套社交,反过来也不会在社交里安插支付。

      “这是……”

      “你在深圳就住这边呗,位置挺方便的,万一我不在,给你录个开门指纹。”何一珩不虞有他。

      林白染略一迟疑。

      “……嗯,”何一珩观察他,想了想,并不强迫;他把门关上,报了一串数字,“这是开门密码,你用这个也行,我回头发你微信上。什么时候想录,用这个密码登入,自己录也行。”

      “我可以。”林白染把食指按上识别区,让机器扫描自己的指纹。有人愿意展开亲密关系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他不想让何一珩失望。

      何一珩吹了声口哨,愉快地离家。

      林白染把BP和报表拿出来分析——经过向巡的同意,他甚至在流水线上录了像,承诺只是自己使用。琢磨了一个下午,他觉得,自己是不行,但他知道谁行,也知道怎样才行。

      等何一珩回家,林白染仍然在对着电脑写笔记,屏幕上拖着很多繁体字,何一珩凑过去,眼神不好,靠得进了点,“这是什么?”

      “联交所网站。”林白染用笔指了一下,煞有其事,“以前有个央厨公司在香港上过市,又退了,现在基本已经没了。我想知道它为什么失败。”

      “这是招股书?”

      “嗯,聆训材料。”林白染切到excel表格里,指给何一珩看,“一珩,你听过精益么?”

      “……?”

      “精益,你可以看做一种管理方式,也可以看成一种数学思想,或者一类工程学。”

      “工业工程是吗?我看美国好多学校有这个专业,但国内不常见。”

      “有点相似。”林白染点头,“向巡这个模型优化空间非常大,他的问题不是技术或者模式上的问题,是执行落地的效率问题,每个环节差了一点,导致整体销量丢失大,模型没法平衡。如果引入精益生产的思维,有跑通的可能。”

      林白染在纸上写了个名字,王璐。

      “我觉得她也许能行,你问问向巡的意思。”

      晚饭是从春近带回来的冷锅串,一份红油,一份藤椒,何一珩打了两份饭,又带了一些小吃。塑料袋里飘出了小票,林白染捡起来,“这是……你不会去自己店里还付钱吧?”

      “那必须啊。”何一珩笑眯眯,分筷子。

      “自己的店,何必呢?你不上市,没有做销售额的必要。”

      “不是做销售额,主要是以身作则,不想员工养成在店里吃拿卡要的习惯。”何一珩坐下,满脸不在意,轻飘飘的,“何况你怎么知道我不上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呢。”

      林白染囫囵吃了几口牛肉丸,抵住饿,“真上市啊?不是说餐饮是烂模式嘛。”

      “上也未必用春近这个品牌上,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何一珩舀了几口冰粉咽下,天热,食欲不振,先来口冷而甜的。“餐饮是烂模式啊,可我又不拿它当梦想当艺术。我纯粹着呢,我就做快餐模型,不是麦当劳那种低价的,是休闲餐价格的,但出餐模型要完全快餐化。”

      林白染吃着饭,不打击他,食不言寝不语,标准别人家孩子,习惯稳定得一比。吃到大半,放下筷子,沉声道,“我可能真的有帮你做标准化的办法。”

      “精益吗?”

      “嗯,一直以来,这个概念没有引入中餐,就是因为中餐太长尾、太个性,每个厨师都有绝活,对中餐都自信得不得了。这种管理方法很广泛的用于西式快餐,麦当劳肯德基都是精益生产的代表,中餐大厨看不上,但中餐大厨做不大。”

      “就一般的中高档餐食而言,西餐短于食材,长于烹饪手法,中餐反之。”何一珩也挺认真,拨弄了一半无骨凤爪给林白染,自己咬下签上另一半。

      “你眼里中餐有缺点吗?除了非标以外?我以为你是自信心爆炸的餐饮人。”

      “哪儿能,真想传承文化就去接手心意了,我没那么故步自封。胃是偏中国的,喜欢中餐,但中餐各自为战太严重了,门户之见,绝活之争,菜系之别,丢了多少精髓?做不大。我也要看西餐的长处。”

      林白染放下筷子,“你明天和我去上海吧,见见王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