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公主云冈礼佛,国王真情倾诉 ...

  •   窟中石佛甚多,成排的石洞依山而凿,历经数百年,几代能工巧匠之手,方能成为四方供奉之灵。公主也不是见佛就拜,只是到了大佛前,双手合十而已。只有到了最大的佛像前面,命珍珠上香,俯首叩拜,神态颇为虔诚。祷告已毕,正要起身,看见东宛王也跪在身旁,合掌闭目,口中念念有词。公主不忍打扰,便退在外面等候。稍时国王出来,公主笑问:“陛下为民祈福,想必佛也听到您的诚心了?”
      国王嘴角一翘:“殿下谬赞了。我只不过是给佛唱了一支洛阳小曲罢了。”
      公主听了,和珍珠对视一笑,不置可否。三人走到卫队停驻之处,公主正要上车回城,国王劝阻道:“殿下身边的卫士大都第一次来此,不妨让他们也进去看看,瞻仰我佛神采。我们就在此稍等一下,也不枉了殿下疼军爱民之心。”公主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自己先笑了,“还是陛下考虑的周全。”令珍珠传令将士,不拘何人,均可到窟中一观,半个时辰后在此会合。又对珍珠说:“你跟着我走马观花,也没看明白,再去看看吧,在佛前多上几柱香,也是你的诚心。”珍珠答应去了。这边东宛王也传下令来。两国军士,热热闹闹地进佛窟去了,与其说是礼佛,倒不如说是观景来了。只有珍珠和喜来乐两人,虔诚跪拜。
      东宛王陪着公主在外散步,只见公主今日穿戴,与昨日大不相同:发髻高挽,簪珠环翠,八宝风衣,熠熠生辉;金丝长裙,紧随莲步;大红羽纱斗篷,上绣凤穿牡丹,微风拂来,似要飞舞而出——
      东宛王看了,不无羡慕地对公主说:“中原服饰,果然名不虚传。无论常服、礼服,都是这样美!”公主微微一笑,也不答言。这样一位顾盼神飞、光彩照人的公主,穿什么不好看!两人又走了一会儿,问:“方才陛下说,会唱洛阳小曲儿?”
      “想听吗?”
      公主倒吸了一口气,白了国王一眼。国王哈哈大笑,看了看远近无人,便自顾自吟起来:“纤纤合素手,对佛陈三愿:一愿父母平安,再愿郎君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公主听了,半晌不语,一滴泪紧随着腮边,滚落下来。国王本欲逗公主开心,却见她反倒落泪,一时也心疼不已,待要哄她,却听她说:“没事,我就是想哭。”说完,再也忍不住,痛哭失声。原来国王刚才吟的小曲,正是她当年在白马寺许下的愿。当年还有驸马在旁陪伴,如今已经是阴阳相隔,自己在婚姻事上多不顺心,越想越伤心,哭个不住。幸好军士们离的远,都不曾听见。这边可难坏了东宛国王,劝也劝不住,扶也不敢扶,只得背对着石窟,借披风挡住众人视线,拉着她的手,轻言安慰。
      公主哭了一会儿,觉得心里好多了,抽出手来,擦了擦泪,问那国王:“看得出来有泪痕吗?”国王仔细看了看,“没事,恰似雨打梨花分外娇!”
      公主见他说起诗文来,自己不好多言。国王轻轻握住她的手,定睛看着她,公主迎上他的目光,也默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国王见公主平静了,不无心疼地说:“以后,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有我为你扛着。不要独自伤心,也不要独自落泪,把一切都交给我,我会一直保护你,让你开心,让你快乐,好吗?”
      公主低头不语,暗自思忖。自打第一次见到东宛国王,就觉得他就是那个能让自己心动的男人,之后的几次见面,更加相信他的文韬武略,绝非虚传,待欲芳心暗许,又恐像余光地那样,空欢喜。正在左右为难,两国军士都已陆续回转。公主轻声道:“扶我回去。”国王无奈,只好陪她回城。
      回来路上,公主见车外绿色连绵,仔细一看,原来是路旁胡杨林,郁郁葱葱,来的路上,竟未发觉。珍珠也说:“来的时候太急了,这么好的树,竟不知道。”(笔者注:不知道胡杨林冬天是不是落叶,暂且这么说吧)
      “是啊,”公主看着紧随车行的东宛国王,嘴里却说:“不知道现在发现,算不算晚。”
      “怎么会晚呢,您看这天色还早呢!”珍珠不知公主另有所指,只顾看车外风景。昨天忙了大半天,准备宴席,今日出来,心情也十分舒畅,想起婉英在宫没来,觉得可惜,问公主:“婉英真的要嫁到东宛啊?”
      公主扭头看了看她,“你们昨天聊了半夜,还不知道?”
      “不是,我是想,那太子怎么办啊?”
      公主苦笑一声,“我哪知道,人跟人的缘分,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
      “嗯,”珍珠点点头,“也是,不过太子是真的喜欢婉英,就是他也挺——”
      还未说完,早被公主一点额头,呵呵笑着闭了嘴。
      不说公主一行回城之后如何返京,吉祥王子随从。那日苏与婉英在东宛举行婚礼后。同方铁应一同回洛阳,安住在新建的东宛左贤王府。东宛国重新安排国内政务和兵务首领大臣。康平公主回来以后,已经是隆冬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都忙着扫房子收拾屋子里。公主府内也是大加清扫。公主看了看,又到西院正房,小杨正和几个家丁要摘下画像,清扫屋顶。公主要过来驸马的画像仔细看了,亲自卷好,装入画套中,吩咐小杨:“你亲自到汴梁柴家村,把这幅画像交给柴火兄弟,告诉他,驸马因军功葬入皇家陪陵,就让这幅画,挂在家祠堂,供后人瞻仰吧。”
      小杨答应去了。剩下的几个人接着打扫,公主又要过来自己的画像,回房去,犹豫着要烧了,珍珠在一旁看着奇怪,想劝,也不敢说,只见公主叹口气,苦笑着摇摇头,把画压到箱底了。
      第二天贴了门神,就要过年了。
      皇后体恤女儿,怕她孤单,接过宫来吃年夜饭。待到回府,已是快子时时分,街上行人都回自己家去了,隐隐传来哪家的欢声笑语,透过哪家的守岁灯光。公主坐在车里,只觉得困,却又睡不着,闭着眼,听着马蹄声,和车轮压过积雪,吱吱作响。
      到了门口,珍珠领着家人接着,冷不丁身后啪的一响,原来子时到了,全城鞭炮隆隆,连绵不断。珍珠也忙叫家人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在院子里的椿树下放。府里的丫鬟家丁都跑出来向公主贺喜新春。
      公主笑着答应了,取出红包一一分给大家。对珍珠说累了,让他们玩,自己回房歇会儿。
      躺在床上,刚要睡着,珍珠过来敲门,说有人拜年来了。公主正在纳闷,怎么天还没亮,就有人来了。打起精神出来,见门外廊下站着一人,斗篷遮面,身形魁梧。待那人摘下斗篷,对着灯光一看,不禁一怔,当着众人的面,只好笑着说:“陛下一向可好?这个年拜的早了点儿,天还未亮呢!“
      珍珠一听公主称陛下,才知道来人原来是东宛国王,连忙去沏茶。公主借着灯光,看他风尘仆仆,就让到客厅暖阁中坐下,问他什么时候来的,来了几个人。东宛国王坐在暖洋洋的屋子里,略有些倦意,说:“刚到,本想去觐见皇帝陛下,不想皇宫下钥了,路上正好碰见你的车驾,就让随从先去贤王府送信,我跟着过来了。”
      公主略一思索,问:“见我父皇有什么急事吗?我能带你去。”
      东宛王不无感激地回道:“元旦奉旨参拜,还有点儿私事,却也不急,天亮再见也是一样的。”
      公主点了点头,见珍珠端茶进来,想起东宛王深夜进城,定然饥肠辘辘,便命她去煮碗饺子过来。又笑着对国王说:“你来的巧,一年到头,京城只有今天夜里不关城门,我这府里,也只有今天才有现成的饺子。倒让你尝了鲜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珍珠端了两碗饺子进来,笑着对公主说:“我到厨房,张妈正在下呢,就先要了过来。只怕公主也饿了,一块儿吃点儿吧。”
      公主见两碗一般多,笑了笑,“我吃不了这么多,你往那碗里匀匀。”
      珍珠调皮地一笑,“好不容易过个年,您也让我歇歇,自个儿干吧!”说着端着托盘出去了。
      ……
      情倾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