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出征 ...

  •   从皇后的凤仪殿中走出来,外面的寒风迎面而来,凉夕忍不住一个哆嗦,宫内的天气,比宫外还冷上许多。

      太子走在她前头几步,见她没跟上,便停住了脚步,在雪地里等她。

      雨雪化水,红砖地面湿滑,春桃小心地搀扶着凉夕,慢慢的朝太子走去,她身上罩了一件浅青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头上围着绒绒的狐狸毛斗篷帽子,衬得一张小脸红扑扑。

      凉夕走得近了,才发觉太子一直盯着自己看,于是好笑地问道:“我是脸上又有墨点了吗?”

      “忽然觉得好些日子没见你,想多瞧几眼。”

      凉夕听他说得如此直白,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殿下这话若叫周尚仪听见,又有由头说我了。”

      “不同管那老婆子的话,你只管好好做你自己,在我面前不用那么多礼数。”

      凉夕讶然,心中莫名升起一阵腾腾的暖意来,半晌才在他面前曲了曲膝盖,回答道:“是。”

      太子伸手,轻轻拍了一下她的头,笑道:“才说完在我面前不用这么多礼数。”

      雪停了,宫人在宫道打扫,两旁堆了厚厚的积雪,白白的一条,似是蜿蜒绵亘到尽头。

      凉夕和太子走在前面,在长长的宫道里,慢慢走着。春桃和小李子在身后,无声地跟着他们,识趣地隔得远了些。

      太子难得与她聊起皇后的事情来:“李将军在前朝与丞相大人起了些争执,母后担心你贸然进了将军府会有什么事,才着紧了些。”

      他的声音温润如玉,在寒天里仿佛温吞的热水,慢慢的冒着咕嘟咕嘟。

      “嗯,我知道。”

      “回到家中可有些什么趣事?”赵天修不想她卷入这些烦恼的事,略略提过一嘴,便转移了话题。

      凉夕听得他这样一问,想起三姐姐说的话,就拾来与他说了。

      “我不惯荤食,三姐姐说以后苦了你,要陪我吃些无味之物。”

      太子笑得眉目清风,戏谑说道:“这么快就想着我们的以后了?”

      凉夕被他打趣的话逗得面红耳赤,竟不知如何接上他的话。

      还没回到永乐宫,皇上身边的太监急急跑来,顾不住喘气,紧张得额角都出了细汗,上气不接下气得说要皇上要传召太子,马上面圣。

      不知是何事,如此着急。赵天修不敢耽误,应诺一声,就随太监去宣室殿了。

      凉夕站在宫道的尽头,看着他的身影离去,风扬起他的琉色蟒袍,鼓鼓囊囊的飘扬起来,他走得极快,三步两步就随着太监消失在转弯处。

      春桃窃窃笑了起来,说:“七小姐,你别看了,殿下都看不见了。”

      远处屋顶上的琉璃瓦积了落雪,金黄色中点缀着白,在冬日暖阳下微微闪动。再往远处看了看,是一望无垠的蓝,静静流动着白云。

      皇上急召太子而去,是为国事。

      北面匈奴来犯,夺良田,掠平民。李剑提出带兵打仗,皇帝暮年垂老,担心李剑拥兵自重,再获全胜固然好,但若起了异心,对整个朝廷都是祸事。

      太子作为未来继承者,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他必是要跟着李将军,起震慑三军的作用。

      丞相极力拥护太子挂帅出征,皇后无可奈何,一面担心李剑暗下毒手,在千里迢迢之外杀了太子,一面又担心若不让儿子领帅,这天下或许就成了他李剑的了。

      转眼一想,倒也不是坏事,胜仗,是太子功劳,若败仗,便可笼络朝廷文官进言,一概推给李剑。

      北地苦寒,不日即要出征,皇帝一连十日,日日在三清殿内与朝臣议事,眉头紧锁,不敢合眼休息。

      赵天修参与其中,忽然间便与李剑针锋相对起来,李剑说他尚未熟读孙子兵法便妄想带兵打仗,真是可笑。

      赵天修冷笑回他一介莽夫不懂君臣有别,在殿内胡言乱语。

      两人一言一语唇枪舌战,在皇帝与众臣面前互不退让,太子到底年轻,遏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又加上之前废后一事就是李剑极力主张的。种种矛盾堆积在心中爆发,便脱口而出道:“若不是父王在此,我必赐你死罪。”

      言下之意便是,太子登基,第一事即杀功臣,立威严。

      李剑如何会让赵天修顺利登基,权利和欲望都攀到了顶端,他断然不会放手。

      再吵下去怕是要翻天了,皇帝及时出声调停这场争论,说道:“将军出征,府中家眷怕是看顾不过来,就由丞相大人分派些下人到将军府上帮衬着。省得李将军在外牵挂妻儿,无后顾之忧,便可好好打仗,驱赶匈奴。”

      皇帝说了长长一段话之后,又歇了一阵,鹰眼不改锐利,看着李剑,缓缓出声道:“盼着李将军能和太子携手作战,凯旋归来。”

      李剑收到了皇帝的威胁,半晌不语,拱了拱手算是回应。

      如此张狂,皇帝也只得忍隐下来,出征当日,就把李将军的家人接进来宫内,预贺李大将军再次凯旋。

      凉夕得知太子要跟随李将军出征北地,心里隐隐担心起来,春桃不知,只道七小姐是担忧太子的平安,便安慰她说,没事的,李将军武功高强,太子殿下又自幼习武,身强力健的,自然会平平安安归来,七小姐你呀,就安安心心的等着当太子妃吧。

      既是下了旨,便是无法扭转的事,皇后泪眼连连,待儿子下朝,便召他到凤仪殿内好生叮嘱几句,要他好好保护自己,千万提防李剑,若得机会,便是在战场上有了什么意见相左的事,不必听从将军之令。

      赵天修一一应诺下来,关于匈奴来犯,其实他心里也没很大的把握,孙子兵法看得多,真真正正的战场却是没有亲历过,但他也知道,他是储君,只有亲自在沙场上带兵打仗,才能让众臣信服,未来拥护他。

      此去一役,少则半年,多则数载,太子忙得紧要,一直到出征当日,凉夕才在高高的城门上,隔着重重的人影,看到一身铠甲的赵天修,他的脸色是从没有过的坚毅,眼神锐利,随着所有将士高喊着震天的口号。

      他的眼神也隔着层层叠叠的人影看过来,两人相看,寒风猎猎,吹得军旗呼呼地挥动,一层又一层的军旗,一层又一层的将士,都是保家卫国的好男儿。

      凉夕扬起嘴角,努力地笑了笑,定要凯旋而归啊。

      自从出兵北地之后,将军夫人及八岁大的女儿在宫内并不过好,皇后明里暗里的给她们处处使绊子,皇帝忧心前线,并无半点心思顾及后宫,更遑论将军家眷。

      一向温顺柔弱的月妃终于看不下去了,狠狠地责罚了故意怠慢将军夫人的宫人们,因居住地离凉夕较近,整个下午都能听到连绵不断的哀嚎声,还有起落的板子,一直打,打完一批宫人,又换一批宫人。

      把皇后引了过来,接下来,彩棠姑姑把凉夕请过去,要凉夕好生留意着,中宫威严,是如何统领后宫的。

      皇后坐在高贵的椅子上,听完宫人们哭天抢地的陈词,也不待月妃出声,便有了定断,怒斥月妃苛责宫人,当自罚三月,不得出华阳宫半步,将军夫人及大小姐不适宫中规矩,继续留在淳鸢轩,服侍宫人减至两位,无事不得出门

      一言既出,杀鸡儆猴,月妃柔弱着身子,要贴身丫鬟稳稳扶着,才不至于晕倒。

      “月妃妹妹不必如此,皇上在前朝议事,这般娇柔,本宫是看不上的。”

      凉夕在旁默默看着,心底叹息,皇后有意教导的那些雷霆手段,她怕是永远学不会。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后宫里安静了许多,连持宠生娇的玉嫔也停了笙歌,入了夜,宫里便寂静得只听见鸟虫鸣叫,清风轻扬树梢。

      关于前线打仗的消息,久久传回一次,并不顺利,前朝的事宜,凉夕不得知详情,只见皇后越发忧心忡忡起来,免了每日的晨昏定省,皇上的病体加重了许多,皇后除了日夜礼佛便是照顾病榻中的皇上。

      甚至于已经有大臣上了奏折,理当急召太子会朝,国不可一日无君。

      前线吃紧,皇帝狠狠地把奏折砸到那位大臣的脑门上,哆哆嗦嗦的斥道不忠不义。

      于是病得更加厉害了,没法上朝,朝中事议,唯有丞相大人辅助。武将在外打仗,这朝里以是文官的天下,何况那将领中带兵者,乃是未来的国君,丞相的外孙。

      天气渐热,北地那边终于有场大捷传回宫里,将军夫人就住在凉夕宫内的旁边,宫人苛待是常有的事,凉夕有心想要帮忙,春桃阻止,不许她多管闲事,说道不可违逆皇后。

      皇上的病情不见起色,卧榻不起,一封密函不知如何的躲过皇后眼线,小心地送到皇上跟前来。

      入夜,国师求见,穿过层层明黄色的帷幕,国师弯着腰,极小心地屏退众人,在皇上耳边,细细地说些什么。

      寂静无声,连风也停止了,殿内安宁,国师跪在地上,额头的汗,一点点地往下滴,眯了眼睛,他也不敢伸手去擦拭,帷幕长长的垂落到地面,幽幽的一注香气,青烟腾起,忽地,就灭了,暗红的星火一下子暗淡下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