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思考 ...


  •   在安静的这段时间,张朝风想了一些从前没想过的问题。

      他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很了解家族的事了,族里的人或事与老家书楼里古书上的记载是可以划等号的。但其实他们身上的问题、秘密都比他了解预计得多。
      直到枳实出事,他不明白为什么枳实会在来山上修学完成后返家的途中突然暴毙,朝风向长辈表示愿意下山调查,而族人却一致要求他不要管这件事,强行让他进书楼闭关。在书楼里他开始思考每个人,他们让朝风觉得陌生,即使样貌上并无变化,他重新翻找书楼里的资料,发现一处有意思的记载。

      永乐四年,朱棣下诏,于次年开始营建北京,为迁都做准备。
      有一个叫张音的风水师参与了营建之初的筹划,并向成祖进献一宝物,称此宝“驱邪避灾,汇聚紫气,可做镇殿之宝”。
      此外,他还力谏新都规模应宏伟壮丽,于龙脉之上,宛若龙首。可由于建筑庞大,银钱、人力、材料准备不易,北方蒙古残余贵族势力又总闹幺蛾子,所以原定于次年开始的营建计划直到永乐十五年才全面展开。

      在此期间张音开始卜算一个吉日,但占卜进行的非常不顺利,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阻挡他将那样宝物封存于大殿之下。长年累月的殚精竭虑让他累坏了眼睛,每每夜观星象,都有血水从左眼内流出,渐渐的,流出的血水变成浓稠的黑血。
      后来张音算得那个日期后大病一场,闭关五年。
      永乐十八年,营建工程进行到了尾声,此时的张音几乎双目失明,但他依然坚持,参加了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祭祀。他从祭典回来后不久就向皇帝请辞,说要去民间游历。籍典中关于张音仕途的记载到这里大致结束,后面的篇幅讲了他在民间的经历,云游到蜀地,隐居于此云云,都为略写带过。最后一笔关于他的详细记载,是他卒于永乐二十年。
      这段记载在书楼大量的籍典中十分的不引人注目。但有了疑虑再去翻看缺觉得巧合得很,族人中有一个同名的张音,左目也是瞎的。

      张朝风有许多族人,有族名的除他外还有八人。有了张音的线索,他又翻找了其他族人的姓名,剩下的七人中有六人都有相似的记载,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匠,有的是僧人,有的是商贾,许多的身份都出现了相同的名字。相同名字的人有相似的外貌特征,比如叫张音的是目瞎或视力不好。另有叫张芙溪的,美貌而喜赤足。
      这些人他们都用同一个名字,又或者说他们把名字传给了和自己相似的人。

      按照族规,族名是由各支的神婴继承。神婴挑选的条件很苛刻,通过占卜得到生辰,将符合条件的婴孩集中喂养,测试他们有没有天生的能力。
      每个支族挑选的标准不同,他所在的支族要的是望和听。这种能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但天才往往表现的异常突出。
      这种测验时间长短不定,过程中不停地产生弃子,被放弃的孩子不能继承族名,回到无名氏的身份。所以仅仅外貌相似绝不可能成为神婴。
      有了怀疑,他便将书楼伪装一番,让旁人不要打扰,实则悄悄下山。

      “有下车的旅客请带好个人物品……”火车停在中途的一个老车站,上下车的人流不大,张朝风睁开眼睛。
      车站外沃野千里,群山环绕,在暮色中混混沌沌,独独这个老车站亮着灯火。
      车顶上有鸟在扑腾羽翅,方士给自热锅加料的手微不可查地抖了一下。
      “你一定听见了吧。”方士抬眼看他,戏谑一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