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商议 ...

  •   这件事长陵早与舒望议过,舒望自然没有称王称霸的想法,比起在台前与政客周旋,她更愿意隐居幕后,为百姓办事。

      长陵道:“她于农商内政上天赋卓绝,并且勤勉政事,百姓信服也是应当的,唐国需要一位贤明的君主,而不是我这种只会打仗的莽夫。”

      治政才能不如阿舒不丢人,只是两人偶尔商讨政事,长陵跟不上舒望的思路,总免不了怀疑,那个帝皇系统是不是找错了人,明明阿舒比自己更适合治理国家。

      250对此的解释是:长陵就是本时空与它匹配度最高的灵魂,只有长陵能够开启名臣系统,召唤出历史名臣,至于称不称王,只要最后他能够一统天下,并不拘泥名号。

      好在长陵也不是自怨自艾的人,这王位,便由百姓来决定,他和舒望各凭本事。

      桃姬听长陵表明事情原委,颇有些玩味地道:“昔日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如今也有了烦心事了,长陵,你可要当心,这美人乡即是温柔冢,不论是男是女,一味耽于情爱,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她说这话时神色冷漠,似乎意有所指,长陵知道阿姊委屈,并非针对舒望,忍不住道:“阿姊,你跟我走吧。”

      桃姬嫣然一笑,轻轻推了长陵一把,如少时一般亲近,只是眉眼间笼了些许愁绪,再不如当年天真烂漫。

      “我既然走了这条路,便不会回头——好了,阿弟,你此番来殷洛,可有旁人知晓?”

      “我是随刑都商队偷偷潜入的,无人知晓。”

      桃姬肃然道:“周天子已经下了诏书,封你为侯,唐国自此可以朝贡,列席诸侯,如此一来,你私自潜入殷洛,便是死罪。这道诏书虽没什么实质作用,却能让唐国名正言顺地登台言政,你既已到了殷洛,不如亮明身份,以朝贺先王诞辰之名,觐见天子,听闻刑都有一种美酒,连天子都念念不忘,若放在殷洛售卖,所获之利何止百万?”

      长陵点点头,他来殷洛便是为了此事,殷洛贵族如云,正如舒望所说,奢侈品只有在贵族中才卖得出去,他这次带来了瓷器,已经派人寻了内府寺人,以采购祭器的名义将这批瓷器推出去,到时天子祭祀,万众瞩目,就是推广苍云瓷器的最好时机。

      桃姬得知此事,让他不必担忧内府采购之事,如今宫中没有王后,她是众多夫人之中最受宠的,连天子诏书都能拦截下来,何况是个小小的采购单子。

      姐弟俩又说了会话,夜色渐深,也到了温泉行宫侍从回宫的时候了,桃姬恋恋不舍地挽着长陵的手,走出大门,最后看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弟弟一眼。

      “阿弟,”她忽然开口,“去赵王府看看‘你’的父王母后吧。”

      长陵怔忡片刻,不知阿姊为何如此要求,可夜雨飘零,已将两人互相搀扶的衣袖打湿,阿姊放开他的手,毅然转身,融入了沉沉的夜色之中。

      第二日清晨,天子上朝,便得知了唐国赵长陵携车马礼品而来,为贺先王诞辰,并表示对周王室的拥护与忠心,人在城外三十里处驻扎,等待天子召唤,方敢入殷洛。

      “这赵长陵倒是知情识趣,诏书还未送达,他就来了,若诸国都有此心,寡人何至于此!”天子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愠怒,各国不敬周王室,蔑视礼制,如今连朝贡都偷工减料,真是礼崩乐坏,道德泯丧!

      王室旁支的安平君道:“天子一呼,四海莫不臣服响应,只是去年各国莫不受灾,不如唐国有神奇薯种,能亩产千斤,既然这薯种能使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忧,王上不如让赵长陵上贡一些薯种,令后稷于王畿四周种植,或可稍缓王畿灾荒。”

      殷洛贵族多是一方面,出了内城,就大多是贫民了,与诸侯国没什么两样,更因为离天子太近,他们承受的赋税比普通国家的百姓更高,因为天子需要排面,王室又多生子,分封到地方已经不可能了,只能留在殷洛,导致殷洛街头一板砖下去,十有八九砸死的是宗室子弟,他们没有封邑,只能靠内府发放俸禄过活,内府又只能靠征税获得收入,就导致了这种畸形的局面。

      比如安平君,他祖父与当今天子的父亲是兄弟,他的祖父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子,到了他,如果没有点才能,也就是泯然众人,连个普通百姓都不如,幸好他为人勤勉,擅长结交名士,为自己博出了一条路,才获封安平君,能够立足朝堂。

      安平君提出索要唐国的薯种,这也是朝会上大多数人的想法,既然唐国有这种高产作物,又愿意朝贡周王室,那就应该第一时间将薯种奉上,以解决殷洛粮食不足的问题。

      毕竟,他们是真的不想再吃带着麸皮的面粉和谷物了。

      周天子眉头一皱,要他厚着脸去向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讨要东西,岂不是颜面无存?

      于是他敷衍着应了,心中却想着,既然唐国能种,就让唐国百姓去种,何必执着薯种,只要唐国多多纳贡,能供应内府需求就行了,那些庶民小卒,哪里配和他堂堂天子食用同一种粮食?

      赵长陵入城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殷洛,唐国在殷洛已经有了好几个专门的店面,售卖来自唐国的各种货物,又有张成在殷洛城外购买的庄子,早已经买下了大批奴隶,在进行白纸生产的同时,以白纸的高额利润,不断购买周围的土地,已经颇具规模。

      王畿附近的土地最好买,因为那些不事生产的贵族并不会打理田地,而他们的奴隶也没有生产积极性,田地出产明显低于私人田地,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还要额外花费一笔钱养奴隶,显然是不划算的,因此很多落魄贵族出售田地。

      也就是说,在周王不知情的情况下,唐国的生意已经做到了他的眼皮子底下,而且他们心心念念的薯种,在王畿田庄上也有一些,奴隶们刚刚被买到庄子上,就得知他们拥有了自由身,各自的田地出产都是自己的,只要缴纳一部分佃租即可,农闲时他们还可以去庄子上打工,所获得的工钱足够一家人生活,甚至比城里的贵族们生活得更好。

      奴隶们对此守口如瓶,轻易不肯与旁人言说,生怕别人知道了,要同他们抢这个田庄的奴隶名额。

      柏氏提着裙角往寒意犹存的河水深处走去,先前她在芦苇丛里安了一只竹笼,两天没来,不知道有没有收获。

      河水没过了她的胸口,她打了个寒颤,
      本来丰腴的脸颊凹陷下去,两只眼睛挂在空荡荡的眼眶里,双目无神,显然才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冬天。

      长瀛和阿英逃走之后,内府的人对他们看管得愈发严了,再加上唐□□芒渐露,她的儿子赵长陵也成了殷洛百姓口中的风云人物,因为害怕赵长陵抱复,内府的人数次前来威胁,还断了赵王府的粮食炭火,冬日天寒,王后满手冻疮,也接不了洗衣服的活儿了,郑姬病重,终是没能熬过冬天,一命呜呼,只有柏氏,因着些市井的生存智慧,勉强能顾上几个人的吃食,互相支撑着活到了春天。

      几个孩子已经饿了好几天,院里的树皮都被剥光了,长云想让长宥把他抄书的笔墨送出去卖掉,王后却不肯,先前那个带走长瀛的人留下了一个地址,让她们有事便去求助,长宥去看了一次,听说是个卖书的铺子,一看就与刑都有关。

      长瀛没有递信回来,阿英也杳无音信,王后不再允许孩子们提及刑都的一切,长云私下做了决定,让长宥从书局接了抄书的活回来,两人日夜不辍地抄书贴补家用,只是家中老弱病残太多,看病抓药、替郑姬入殓都要许多钱,还是无济于事。

      柏氏眼前有些模糊,青翠的汀兰叶子沿着河岸长了一大片,不知为何,她很想伸手去抓住,脚步一转,踩上了河底卵石的青苔,湍急的河水瞬间将她淹没。

      “有人落水了!快来救人啊!”

      附近田里耕作的农人闻声赶来,看见河里飘荡的黄衣,连忙跳下水,把人捞了起来,人捞得及时,没有呛水。

      是个妇人,面黄肌瘦的,手里攥着一片草叶,怕不是饿昏了头,把草叶当成能吃的东西了。

      说来也巧,这片田地正是张成买的田庄附近,农人就是他买来的奴隶,家中还有余粮,连忙叫孩子回家端了一碗豆糜过来,小心翼翼地喂柏氏吃下,不多时,昏迷的柏氏竟然悠悠醒转,瞪着眼睛问:“还有吗?”

      孩子们哄笑起来,都替这个大娘羞羞。

      柏氏脸皮厚,不当回事,但肚子里有了吃的,力气也慢慢回来,跪在地上朝农人磕了个头,感谢了他的救命之恩,又撑着身子涉水,把竹笼取了上来。

      笼子里有两只瘦小的蟹,柏氏当做珍宝似的放进随身的布包,把笼子放回原处,一路小跑着回城去了。

      在跑回城的路上,她听说,唐国的赵长陵入殷洛觐见天子,呆呆地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忽然想起自己出来太久,王后定然担心了,就赶紧离开了人群。

      她握着湿透的裙角,推开沉重的木门,听见孩子们扑上来的声音,笑着将两只小蟹放在小七手上,对长陵到来的事情只字未提。

      “母后,阿兄,长陵回来了!”长宥激动万分地跑进院子,带来了一群陌生的面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