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糖拌西红柿 ...

  •   清晨,田埂两边的砸草上,湿漉漉的全带着水气。隔着一层苎布,仍能感到潮气打湿了裤脚。原本杨氏是不让蒋萱一同来的,但被闺女夹缠不过,只得由着她跟着。天边微微泛着鱼肚白,远处的田野被浓淡不一的雾气蒙着,模模糊糊的看不大分明。蒋萱深深呼吸了口还没灼热起来的空气,感叹着这个尚不知‘霾’是何物的时代。
      “蒋家娘子,又来摘菜呢。”有早起干农活的妇人直了腰冲着杨氏招呼道。
      杨氏也招呼了声便各忙各的去了。话说,她们一没有耕地,二不懂稼穑,到田里摘的哪门子的菜呢,这还多亏了她娘亲的深谋远虑。因为现在又不像前世,居民区上了人气,软环境就跟着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这里一般人家房前屋后拾掇拾掇就够自给自足的了,小区配套的菜市场什么的,完全没有一点生存空间。这就直接导致她们家无处买些时鲜蔬果,幸好虎子娘牵头,把好去城内贩卖菜蔬的李四家介绍给了杨氏,卖谁不是卖呢,李四媳妇儿是个厚道的,说是少了脚力钱,卖给她们的菜蔬不仅便宜不少,而且还随吃随摘呢。杨氏也很通情达理,每次都是估摸着李四家打点好了菜蔬去城里以后才来,这样一来二去的,李四家的就特意留些上好的等杨氏来买。
      一路走来蒋萱发现地里种的作物皆是绿油油的一片,作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小孩,蒋萱只认识那水田里的是稻子,剩下的那些长得高高的好像是玉米吧,不过明代时玉米已经被引进来了吗?蒋萱心里有些含糊,所以不由得质疑自己的判断。
      “嫂嫂忙着呢?”杨氏冲着田间正弯腰松土的妇人喊道。
      妇人闻言抬头,用袖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笑道:“不忙不忙,妹子来了。哟~这是萱姐儿吧,生的跟菩萨跟前的金童玉女似的。等等啊——”说着,李四家的深一脚浅一脚的上了来,打田埂边的竹篓子里掏出个红艳艳的物什。蒋萱一见之下就愣住了,如果她没有看错的话,那妇人手中拿的,不会就是西红柿吧!这个好像也是明末才传到中国来的吧。
      李四家的俯身把果子塞给蒋萱:“来萱姐儿,给你番茄吃。”
      蒋萱谢过,任由杨氏去和李四家的到地头摘菜去了,她把西红柿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半晌,甚至想亲口验证一下,后来想起目前施的大概都是农家肥,顿时彻底丧失了勇气。蒋萱四处望望,见她娘已经跟李四媳妇走远了,寻了陆也钻进了菜地里。小心翼翼的走了须臾,果然发现西红柿的踪影,翻开碧绿的叶子,底下正挂着一颗还泛青的果实呢。蒋萱有了性质,东瞧瞧西看看,不一会,就又让她淘到了一个宝贝——那些冲着天空比着手指的家伙们,是辣椒诶!
      蒋萱:“……”
      如果说一种农作物从引进到试种成功,然后推广普及,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可贵的是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蒋萱掐下一个青椒,拧下辣椒蒂,在鼻子下嗅了嗅。如果现在不是明末的话,看来,这些舶来品出现的密集程度就并非偶然了。
      拎了一篮子时鲜菜蔬回到家,简单吃过朝食,杨氏又马不停蹄的去了王婆婆家,已经提前说好的要买几只母鸡回来,鸡圈已经搭好了,一面倚着土墙,一面靠着篱笆,院子巴掌大的地方也只能安排在那儿了。趁杨氏不在家,蒋萱从炕头的箱子底下翻出了她们家的“小金库”。包袱里沉甸甸的,好像她们家很有钱似的。解开来,几贯铜钱并十余个散着的铜钱,就全摊在了床上。现在一个铜钱就是一文,一千文是一贯,一千文钱也能换成一两银子。还有还有,十文钱等于一分银子,一百文钱又等于一钱银子,十钱银子是一两。这个,杨氏是早就给她扫过盲的。最恐怖的是,八两银子就能兑换一两金子了诶,扒拉扒拉自家家底,嗯,想见识见识金子这种贵金属货币,大概还得有一阵子吧。蒋萱捏起一枚铜钱,记得新帝登基后是要重铸钱币的,但就不知道泱泱大国更换一次货币,需要多长时间了。但愿怎么也能落下几个前朝的铜钱,好让她判断判断自己有没有悲催的穿到了危机四伏的明末时期。好在钱币上是她还能认得的隶书,要是篆体,那就连蒙都没处蒙去了。就见孔方兄上,明晃晃的铸着“大、明、通、宝”的字样,蒋萱撑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翻了个面儿,仍是如出一辙的四个字。以为自己人品太差,好死不死摸出一个私铸的花钱,蒋萱赶忙铺开剩余的铜钱,都是一母同胞、一个磨子里抠出来的。一个铜钱自然证明不了她的人品,但也同时证明不了她现在所处的年代了。沮丧的把家底恢复成原样,看来一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不然她熟悉的那些比如‘洪武’、‘永乐’、‘宣德’、‘万利’、‘崇祯’之类的年号,都哪里去了呢?
      蒋萱拿着绣绷子半天也没动几针,索性把针线等一干物什收进笸箩里,刚要起身送回屋,就见杨氏一手一个鸡笼子回来了。蒋萱前世只在鞋盒子里养过两只毛茸茸的小鸡崽,且没过几天都齐刷刷的英年早逝了。她瞅着几只不大好看的母鸡,好期待明天的收蛋时间,要论新鲜,这可比冰箱强多啦。杨氏把新买的四只母鸡放进了鸡圈,然后拿胰子洗过几遍手,才来寻蒋萱。看闺女正饶有兴味的逗弄着那四只母鸡,她也不阻拦。
      只是笑着道:“萱姐儿饿不饿,娘先予你把那番茄用糖渍了吃如何?”
      蒋萱转身,鸡啄米一样点着头。杨氏真是善解人意,她才觉得嘴里缺点什么滋味呢。
      糖拌西红柿上来,蒋萱见杨氏没有,便“噔噔噔”跑去了灶间,搬过椅子踩在上面,从鸡笼橱里取了个小碗,拿来分了一半给她娘。杨氏无奈,只得由着她。仲夏的黄瓜架子上,翠绿的叶曼郁郁葱葱的,遮挡住了大半的阳光。热还是热的,知了也还不停的在鸣叫着。红艳艳的番茄上,雪白的沙棠迅速的融在渍出来的汁水里。蒋萱把勺子里的番茄送入口中,酸酸甜甜的,嚼一口“嗯~”还是沙瓤的呢。杨氏给蒋萱打扇,吃的便慢了许多,见她的碗空了便要再分过去些。蒋萱急忙把自己的碗勺拿去洗了。
      “娘,这番茄几个钱一斤啊?”蒋萱漫不经心的问。
      杨氏吃完了自己的,也凑过来洗碗:“这番茄本不值什么,不过只在夏时才易得,你若爱吃,往后每日都去李四那里买两个便是了。”
      蒋萱点头:“好,不过娘也要吃。”
      杨氏闻言很知足的笑了:“便依萱姐儿的,都吃,都吃。”
      母女俩相视而笑。
      蒋萱这时才想到:自己又犯傻了吧,如果西红柿属于试种阶段的话,像李四这样的农户绝对不敢如此大面积的种植。反过来想,既然李四感大面积种植,说明市场的需求量还不少,要建立相对平衡的供求双方,这些都需要什么来推进,那就是时间啊时间!OMG——现在到底是公元十几世纪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