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06 有凤试清音 ...

  •   除此之外,猪肉是十五个铜板一斤,鸡肉要十八个铜板,鲜鱼一般买七到八铜一斤。
      至于盐,因为不像后世制盐那么简单,运输也麻烦很多,所以盐还是比较贵重的生活必需品,一斤盐卖到12铜,要知道12铜钱等于十元了,后世两块钱一包,而且都是精制盐,不像现在的盐颗粒大,杂质多。
      越靠近镇上,路上的人也多了些,大部分人都是背着山货到集市出售的,也有些衣着比较好的,可能是村里富户,地主,书生等,则是结着伴,去街上游玩。
      远看林风镇就在不远了,姜春芽也不藏着了,亮出自己背的东西,这是一包中品相的鱼干。
      “大马哥,你看这些鱼干在镇上能不能卖掉?在什么地方可以卖?可以卖多少钱一斤?”
      步飞他自小体弱多病,而且喜欢在家读书,等于是个古代版的宅男,来得集市次数少,这些东西问他完全是一问三不知,所以只好问大马哥。
      大马哥看了一眼,眉头一亮;“鱼干可是好东西,在干货店买到18铜一斤,不过你这鱼干不是盐腌制,最多只能买到15铜。”
      18铜的话五斤就可以卖90铜,15铜的话五斤只能买75铜,15铜可以多买一斤盐了,一斤盐腌制十斤鱼都差不多够了吧。
      可惜自己的鱼都晒得差不多干了,再用盐腌制恐怕也来不及了。
      不过就算能买15铜,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啊,姜仪和步飞对视一眼,喜上眉梢。
      “你们跟着我,我带你们去找地方摆摊。”两人连忙开心的点点头,亦步亦趋的跟在大马哥身边。
      走过几条异常拥挤的街道,这街道说不上干净整洁,但也算挺不错的,古香古色的建筑节次鳞比,各种各样的店铺应有尽有,非常的热闹。
      姜仪打量着这个古代的街道,看到什么都很好奇,总想着和后世的比会有什么区别,或者和影视里的有什么区别。
      步飞似乎怕他走丢,温暖的手掌紧紧拉着她的手。
      走过几条街道,到了处比较空旷的场地,里面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摆开摊位。
      “快点,我们去占个好摊位。”大马哥背着几十斤马蹄走了十公里,居然还精力充沛的,可见是经常背荸荠来镇上卖的,也可见古代人坚韧不拔的性格。
      三人找了一会,才选中相连的两个摊位。
      大马哥安慰道;“那些好的摊位都给离得近的人占了,这两个位虽然偏僻些,不过也没多大关系,进来逛的人一般都会走一遍的。”
      姜仪四处打量;这个场地大概和一个足球场差不多大,地面都用黄泥土墩得结结实实的。离地面二尺高有一块一米长,大半米宽的木板,每块木板距离约一尺,一整排都是同样规格的摊位。
      “这个是林风镇东市,大家都可以拿自家的山货出来售卖,这里的摊位分四级,不足一米长半米宽的是黄字摊位,二铜一天。”
      接着指了指旁边的一排摊位道;“一米半长,半米宽的是玄级摊位,五铜一天。
      又指着对面的摊位道;“二米长两尺宽,左右有木板挡风雨和盖顶的是地级摊位,十二铜一天。”
      “至于天字摊位,有两排二米长二尺宽的木板,四周有挡板和盖顶的,就和小店差不多,喏,就是那种。要30铜一天呢。”
      姜仪循着大马哥的手指望去,在场内除四周围了一圈的,正是那种天字摊位,也全部租出去了。
      场地内地玄黄三种等级的摊位分了五排,地级两排,玄机两排,唯有黄级一排,全部加起来大概有一百多个摊位。
      每个摊位的人此时都在忙碌着,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放在木板上,或者整理商品。商品琳琅满目,水果、糕点、鸡蛋、草药和各种农作物之类的,就像一个巨大的农贸市场。
      “我们东西不多,用黄字摊位就可以了。”
      姜仪和步飞点点头,一起动手,把鱼分成三堆,堆在木板上,很快摆好了摊位。
      刚刚摆好没多久,就有两个男子走过来。
      “交租金!”一个男子看了看摊子里的东西,拿起支笔在一本簿子某个方框打了个勾。
      他身边的一个男子拿出一个牌子,写着【黄·丙丑】挂在木板上。
      “好嘞,”步飞连忙掏出两个铜板。
      两个男子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问;“什么意思你这是,这点就打发我了?”
      步飞耿直的回了句;“不是说2铜租一天吗?”
      大马哥刚刚摆好摊位,见状连忙过来说;“黄哥,李哥,这个是我弟,新来的不懂规矩,这钱你拿去。”一边说着,一边掏出12个铜钱,加上之前步飞给的,一共14铜交给他们。
      “下次机灵点,”两人离去时留下一句话。
      步飞不解的问;“不是说2个铜钱吗?”
      大马哥笑笑;“怪我没说清楚,有十铜是押金,下午卖完你可以拿着这个木牌去退十铜。而多给的两铜是规矩,没办法,人家也要吃饭的嘛。”
      “原来如此,待我们卖了鱼就还给你。”押金可以退的,租金两铜,陋习也就两铜,并不算过分,所以就连步飞这榆木脑袋都看得看,更别说姜仪了。
      “这个不急。”大马哥随意的挥挥手。
      随着人越来越多,这农贸市场热闹起来。穿着各色各样的衣服的男女老少接踵摩肩,有操着客家话、官话、土白话、甚至苗语、瑶语的各种人讨价还价。
      大马哥的生意很不错,这主要是他敢于大声吆喝,而他的马蹄也实在大个,卖相很好,很快就你三斤,他五斤的卖了一半。
      “你们不能怕羞,要喊一下,引起一下客人的注意嘛,这样干坐着可不行。”大马哥好不容易停了一会,便对旁边一斤没卖出的一对小夫妻传授经验。
      “我帮你们喊一嗓子。”他轻咳两声,张口大喊;“买鱼干,涧水野生,自然风干的鱼,肉质鲜美,买点尝尝咯。”
      这一嗓子,果然吸引了三四个人的注意,其中一个看了眼便走了,有两个询问了价钱,只有个老头子看了看,买了只中品的鱼,用大马哥的称挂了下,一斤一,老头丢下17个铜板走了。
      终于开张了,两人颇为高兴,姜仪第一时间还了12铜给大马哥。
      接着一上午,虽然有些人过来看,但很多看了看,或者问了价就走了。
      一上午两人只卖了两斤低品的小鱼干,定价12铜一斤。
      看来这生意不好做啊。
      步飞这家伙见生意如此清淡,便拿出本随身带着的《千家诗》摇头晃脑的在读。
      而大马哥的马蹄卖得剩下几斤了,都是挑剩下的,品相差了些。
      中午姜春芽去卖了六个包子,一人两个吃下,今天受大马哥帮助颇多,才请他吃两个包子,已经很寒酸了。
      中午过后,开始慢慢散墟,人少了些,姜仪些失望,难道要把这些鱼背着来,再背回去?
      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人对沉浸在书海里的步飞说;“你们这些鱼干一起打包12铜一斤卖不卖?”
      “12铜一斤,会不会太少了……”大木头步飞有些犹豫,按照他们事先分好的,二指以上四指以下的属于小鱼干,12铜一斤。巴掌大小的属于中品鱼干,15铜一斤,二斤以上的属于大鱼干,18铜一斤的,现在全部最低价买,似乎有些吃亏。
      姜仪抬头一看,这个老头好像是早上第一个来买的老头。
      此时见这呆子还在犹豫,差点被气得吐血,所以不等他说完,连忙接过话道;“卖卖,我现在就给你装起来。”
      老头满意的点点头,让他旁边的一个仆从递过来一个大竹篮子。
      大马哥见他有生意上门,连忙过来帮忙。
      他先接过篮子称着给老头看了看,然后帮着一起把鱼干小心的放进篮子,称过后一共还有十三斤三两。
      “十三斤三,算十三斤就可以了,12铜一斤,十斤120铜,三斤36铜,一共156铜!”
      终于把这鱼卖掉了,姜仪心中大喜,随口就报了金额出来。
      报完之后,却发现旁边的三四个人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她。
      古代的读书人主攻文学,算术上属于旁门左道,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就不错了。
      唯有生意人会些乘除的运用,但也不是每个人都精通,因为很多小生意人没怎么读过书。
      两位数的乘法,就算是读过书的生意人,也不能这么快,张口就算出来啊。
      在古代,这算等于是高级会计师的存在了吧。
      老头看了看手里拿着书的步飞,然后自己掏出一把小算盘,手指快速的拨弄几下,对着眼前的小女孩点点头,赞许的道;“小丫头挺机灵的,三两不用你少,凑个整数给你160铜吧。”
      姜仪顿时眉开眼笑的道谢;“谢谢谢谢!”东西卖完了,今天可谓是初战告捷。
      老头身后的男子接过篮子,掏出一吊钱,又另外数了60个铜板,交给他们。
      姜仪快速把钱收起来,见两人要走,她忽然跑出摊位,朝老头微微鞠了个躬,对他道;“这位大爷,不知道怎么称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