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画面 ...

  •   那种智慧,意志力,发光的核心。是一种巨大的画面感。
      青天白日的画面。
      海阔天空。你的脸就是这种画面的写照。越是看,越是舒服,当初他们不就是这样盯着我的吗。
      后来那种狭隘视野下的自我毁灭,我的脸,从额头开始油腻,痤疮,闭塞,眼睛昏暗,身体燥热。何其痛苦啊。

      明星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趋灯焰。嘉卉清泉,何物不可饮啄?而蝇蚋争嗜腥膻。

      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
      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荆棘满野,而望收嘉禾者愚;
      私念满胸,而欲求福应者悖。

      不要那种道德来幻想他人,求全责备。宽恕自己。
      而是以这种道德检讨自身,提升自身。
      而以最堕落的自尊驱动来认知他人,防备他人。联想一切可能性,把所有希望寄托于自身内部。
      每当你对别人有道德要求,就看自己做到了吗。

      人情每见一人,始以为可亲,久而厌生,又以为可恶;非明于理而复体之以情,未有不割席者。
      我们从影视剧里面看,觉得白人的形象,他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实在美好,自己也忘了自己,完全无我地感同身受,于是对白人文化也产生一种向往崇拜的心。但实际上,你别忘了,你是什么人,作为中国人的你,一闯进,那种原先他们自己人互动的美好是不会分享与你的。这样一来,你觉得美好的,转换到你自身也就兴致索然了。
      这种时刻换位思考的反思,是一个人保持平衡与清醒的诀窍。之前我还有些无法转换,大概是没出过国。即使听说过,努力让自己清醒谨慎,但还是不足以让我完全丢弃幻想。
      就像我当初总觉得我对中国可以这样。对外国也可以。事实证明不行。
      我对外国人找不到丝毫动力。出现在他们面前我就感到厌倦。
      总觉得外国人自尊驱动对我这样,中国人也一样。
      我究竟哪里错了。我这样粗暴一概而论,一视同仁,难道不是无知于感情的自然而然,亲疏有别。
      我还不够换位思考。如果当初我转换思考,联想我这种对中国的爱与宽容,一旦到外国可能就失灵了。那么我就会更加谨慎。因为这就是感情的客观规律。
      很多欧美的东西经过中国俗人一解说,一模仿,就变得格外搞笑,滑稽。
      我到欧洲去。一些乌克兰人,德国人特别喜欢弄出一副深沉研究你,凝视你的样子。我突然想到,如果中国俗人解说这场景,该如何搞笑。但在德国人,乌克兰人眼里,他们是觉得自己这样深沉高级的,虽然我看了就恶心,厌烦,但没有表现出来。我当时想的就是我想让自己永远消失在这群人面前,因为我完全不感兴趣。他们却幻想我会爱上他们一样,觉得自己的姿态非常主人。
      这种内在与表象构成反讽的画面,太多人都自动忽略内心感受,只留着面子。

      人情每处一境,始以为甚乐,久而厌生,又以为甚苦;非平其心而复济之以养,未有不思迁者。
      每到一个地方,遇到一些人,好像都是这样。容易这样。不是中国人,不是中国的大地,就不能平心,不能明理体情,但又无法离开,过得很痛苦。
      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任何景点都是,没兴趣。只想待在房间里,哪里也不去。这就是我的状态。那种旅游,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按图索骥,在我是非常疲倦被动的。好像被迫完成一个任务,一点也不悠闲,反而像奔命。
      我记得我之前有一段时间对北欧移民有些迷恋。让大姐与那里人结婚生子,好像可以通过这样升级进化一样。现在想想,还是太幼稚了点。一想到就索然无味,兴似寒灰。
      为什么,突然就没兴致了。我想,大概是对白人的理解加深,对这个世界感情的理解也加深,导致的。以及对我自身要走向何处的理解也加深。于是让之前的那种粉红幻想显得讽刺。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当初我还是不可避免陷入这种视野的局限。
      就像苍蝇扑白纸一样痴傻拘泥,这种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的视角,让我走投无路。这种钻牛角尖的视野,挤破头一样扎进去,羝羊触藩,实在是可悲愚蠢,让人精疲力竭。
      而一开始那种大局观,巨大的画面感,全盘俯瞰的宏伟视野,从高空开阔出去的平常心凝视已经消失无踪,何天不可翱翔,何处不可遨游。
      中国和西方的视野是不同的。我自己太容易愚蠢了。
      意识里一旦出现语言文字的束缚,用这种文字设定驱动自己怎么做,那么我就自己给自己生出障碍,对自己的定位,对他人,都开始失去自由,陷入自欺欺人的套里面。
      当初那个画面,何其巨大,广阔,自由来去。涉及一切人。
      那种位于中华文明中心抵达的开阔画面的殊途同归,一旦进入白人体制内部,竟然丝毫没有共鸣与共识,人人都对你有权高你一等,这才是白人体制内部的默契共识,歧视你,背对你,对你视而不见,甚至围攻毁灭你。
      这就是欧美的视角吗。咄咄逼人,攻击性很强,敌对的双方。把你当做对立面,无视你,蔑视你,不断对你显示自身。这群人这样干劲十足,这样无聊。
      我不想再陷入这种视角,一旦陷入,很难出去。好累。
      我一到欧洲,就被迫进入这种视角的束缚。这群人在我眼里明明一览无余,但偏偏无中生有,搞出很多招式套路,把你拖进去,变成对立面,分高下输赢,争强斗胜,把这看作个性,以此针对你,一定要争胜负,反抗,各种戏剧各种套路,让我厌烦至极,精疲力尽。自尊驱动就是这样束缚他们,他们就是这样深深陷入里面的吧。
      真累。我好累。他们让我疲倦,却自以为个性。我每次都被迫应战,实在太被动也太无聊无趣了。我对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没有丝毫表现欲。只想成为机械的行尸走肉。消失不见。
      还是美国有种开朗坦率的气象啊,欧洲机械智巧太多,让人厌倦。他们却把这个当做什么了不得的智慧与聪明。
      我不想这样。那种平常心的,开阔的视野,才是我的天性。那种中国人的辽阔高远的视野,是非荣辱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自由来去。那是光的性质。没有对立面。只有仁爱。一切人都如此清晰,没什么不同。
      中国人一直以群体里有好人有坏人这种借口麻痹自己,让自己通情达理,宽恕原谅,转移矛盾,所以当我说一个民族怎样怎样以讽刺批判,他们就会立刻补上来一句,也有好人的,也有人不是这样的。或者补上来一句,中国也有这样的,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种侥幸少数人的善,或者一味混淆转移矛盾,以这种视野面对人事物,注定是被动的。
      不要以偏概全,不要一棍子打死一堆人。然后呢,我依然不知道要怎么办。
      我也很容易用这种视野自我安慰,自圆其说。实在是太容易迷惑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文明与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没有你一定要融入我,迎合我,变成我,才能上进,才能进化,升级,成神成圣。每一个文明深处都有天然的独立性,可以自发抵达大道,而不需要依附其他文明。
      平常心基础上互相交流,学习而不干涉不压迫,才是文明之间的正道。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什么都看不清。
      一个人连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在这里也没搞清楚。那么不如回家,一切搞清楚再说吧。因为我压根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我要去一个有这种基本共识的地方。如果连这种共识也没,步步危机,那么我在那里,还有什么意义。
      只是当时我在局中,竟然怎么也放不下,看不透,就是无法以超越性的视角来冷静看待,西方的哲学书籍更加把我误入歧途,离开中国古籍的我真的一片混乱。
      好像自己一旦离开回家,就是退缩、怯懦、失败了,无能为力一样。
      往往如此,身在局中,你就是会犯下这个毛病。你忘了直面承认,你是那你就是,你不喜欢那你就飞翔离去。何其果断啊。这才是真相吧。
      你不需要参与其中证明什么,你不喜欢这里就离开好了。因为你是,你就是。这就是你。不需要介入这里面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当你决定介入其中,该是多么需要谨慎的事啊。
      这个世界如此广阔。唯独我对中国情有独钟,因为中国是我唯一有旧情有动力去负责的,其他地区不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无能为力去负责改变的。他们自有他们自己人,上帝会安排好这一切的。
      感情,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是半点也勉强不来。设定不来的。
      感情是细水长流,长久的相处才能诞生的。感情无坚不摧,是这个世界维系的意义。
      保持冷漠,置身事外,独来独往。无论到哪里都是一个人住。
      到处走,停留在真正珍惜感情,懂得节制自身自尊驱动的群体内部。对于不知珍惜,肆意践踏的,果断离开,不参与其中不与之竞争不去改变。这就是天性吧,自由来去。行止所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想,大概就是因为当我进入一块区域,一堆人时,反而就看不清了,无法抵达超脱的画面,那种物外绝望的心境并且果断超越抵达至善。我失去了那种超然的海阔天空鸢飞鱼跃的画面。反而执着于生存,滞留其中,不得离开。想来想去,除了那条众人走的生存轨迹,我就没有其他路了,而这条总是局限于金钱的生存套路,只会让我进退两难,走投无路。
      你就会身不由己陷入那种漩涡。而你也感到心堵气闷,也不想善罢甘休,好像总也要争气胜利回来才算。
      所以如果你不打算改变他们,真正与他们相处,那么你就别进入。你一定会遇到那种东西的。
      怪我当初没有太聪明,说来说去,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只是我自己,也不值得怪罪了,我想,我已经尽力了,只是迷惑而无解。离开古人书,就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为什么,因为在巨大的画面里,一切都是自尊驱动,一切都是绝望。没有幻想,没有侥幸,没有对立,没有善恶好坏,没有区分。
      只有直面承认的清醒认知。
      这意味着什么,把一切希望完全寄托于自身,彻底超越抵达至善。
      那么所有人又有什么错。这就是大视野,大画面。平常心。你只是平常的活着,就用这种平常心与人交流。世上人大率如此,没什么稀奇的,都是平常的,熟悉的,就是这样。所以平常的活着,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吧。
      那么方向在哪。或许就是哪里也不去。就在家里吧。一直都在。因为我没有方向,只有内向的道。一旦抵达,任何地方都无往不乐。我突然觉得,我是一个没有方向的人。我所有的方向都是在内心深处。也就是说,我哪里也不必去。只要一直待在家里就足够了。
      这就是道德经上所说,不出户而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真的太符合我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都好像觉得难以理解,这样的人是废物吗,什么探索未知,什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种现代价值观,主要来自欧美。看来中国人自有中国人的天命,那是一种非常非常不同的天性。
      欧美确实还是小孩啊。在中国的视野下。他们还是资历浅。
      几乎所有白人,都如此迎合这种狭隘视野。意味着,你的文明,感情,都是低级于他们的,你的尊严是不被认可的。
      在他们体制内部想要捍卫自己的文明尊严,如此艰难,同时也如此轻易———彻底信仰中华文明之光。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我突然想到感情。以欧美的视角,他们对中国是懒得理解的,也缺乏历史感情与动力去理解,感同身受。正如我对于欧洲史,对于波兰人,一直看不进去,只想敷衍过去。
      所以我对欧洲的很多文学哲学,虽然也有涉猎,但其实看得没有很多,很多也都看不下去。毕竟那属于他们的精神食粮,并不是与我同根。我也没必要去收集了,因为这种东西对他们有用,殊途同归是不需要穿一条裤子的。
      那么我那种视野根植于中国,中国能看到欧美的全部,欧美却无法超越他们最高视野的局限抵达中国的境界。
      这里的超越性与被超越性是命定的,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历史感情,并不是说,他们也一定要和中国具备一样的历史记忆与感情,只是他们明显比起中国缺乏足够的历史积蓄,因而也就达不到那种智慧。
      他们的自尊还不足以让他们超越出去,抵达核心大道,还处于对恐惧与羞耻的向外摆脱遮掩与向内纠结探索的夹缝中挣扎、折腾。因而欧美白人无法是无能为力去真正爱异族,包容异族的,但他们可以爱自己人。
      这种来自于中国的智慧,也是不可摧毁窃取的,因为扎根于中国,一切中国人共享这种无形的智慧果实。
      他们看不到你,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这种视野一定是符合他们作为主体民族的自尊圈套的,他们的羞耻恐惧缺乏足够的历史积蓄与智慧能量让他们自内部直面承认并感知到真理从而真正超脱出去,所以他们一直还存在无法解脱的恐惧与羞耻。
      这种无法解脱的恐惧与羞耻在一日,这个世界白人以及白人影响的国家民族就可能遭殃一日。
      我想,在近几百年,白人的恐惧与羞耻大概都无法靠自己去真正解脱的。因为这不是什么看书就可以做到的,因为内部的能量没有积蓄,历史没有到那一步,那么就算存在先人的书籍可以让你超脱,但你也缺乏内部能量与之同步抵达,所以没有用。
      真正的智慧需要你去感受,你感受了,你也就懂了,这种轮回,互换的感受。而我不需要再去体验了,我在中国已经足够了,足够我通达天下抵达大道。欧美的价值观,证明他们依然还在感受的阶段。
      而你对他们一览无余。并且置身事外,不去改变。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为什么我头脑里重新出现嗡嗡声,这难道不是说明,我失去了内在的定力吗,于是业力才可以这样群魔乱舞,不受控制,一不小心我就可能陷入自恋,自我恭维的圈圈。

      自恋的人不知道敬畏自身,敬重自身。这意味着你对自身始终保持未知与畏惧,你不知道自己会如何,你只是遵从身体。但自恋就相当于你占有自身,从别人那里胜出寻找优越不同以自我恭维,那么也就没什么值得敬畏了。
      宠为下,惊。惊世骇俗,标异见奇,自高胜人,惊奇喜异,阴谋怪习,神奇卓异,这些都是在自恋。

      凡人光明博大、浑厚含蓄,是天地之气;温煦和平,是阳春之气;宽纵任物,是长夏之气;严凝敛约、喜刑好杀,是秋之气;沉藏固啬,是冬之气;暴怒,是震雷之气;狂肆,是疾风之气;
      昏惑,是霾雾之气;(我当初那种是昏惑的样子。)
      隐恨留连,是积阴之气;从容温润,是和风甘雨之气;聪明洞达,是青天朗月之气;有所锺者,必有所似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感到那种风雷之气了。雷霆之怒。这其实也是情感啊。真情所化。

      意识里不给自己丝毫设定。意识里空无一物。彻底完全专注于这具身体。
      无论大小事。都如此。那么我将无往不入。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
      一念之慈,和风甘露;
      一念之严,烈日秋霜。
      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人类的本原就是宇宙的本原,也就是人的灵性跟大自然现象是一体的,所以人心就是天心,人体就是天体。人在一念之间的喜悦,就如同大自然有景星庆云的祥瑞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愤怒,就如同大自然界有雷电风雨的暴戾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就如同大自然界有和风甘露的生生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冷酷,就如同大自然界有烈日秋霜的肃杀之气。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天有风霜雨露的变化,不过大自然的变化随时兴起随时幻灭,对于生生不息的广大宇宙毫无阻碍,人的修养假如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同心同体了。

      (对于广大宇宙毫无阻碍,确实喜怒哀乐的畅然表达,是没有什么对错与否的。是自然而然)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
      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

      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眇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所以至人常若无若虚,而盛德多不矜不伐也。
      《菜根谭》

      君子犹水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小人譬油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其实自恋就给我滑腻,油腻,重口味的感觉。我也容易自恋。

      我已经退隐江湖,不问世事了。世上一切风云变幻都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些恩恩怨怨都一笔勾销,都是糊涂账,理不清楚的。我生平最缺乏精打细算的经济头脑。
      波兰人欠我的,我也不去讨债了,我当初去那里,不知道被他们占了多少便宜,受了多少气,这群人不知道累我多少,我都一言不发,只默然承受。
      我把他们留在我回忆里占我便宜的债券全部销毁,他们自由了,我也一样。
      其实我也是心虚的,因为我在意识里回忆起来时不知道辱骂波兰人德国人乌克兰人辱骂几百遍了。
      打他们,凌辱他们,灭绝他们,也灭绝了几百遍了。好累的,冤冤相报何时了。
      至于我对中国人的,我一辈子都在中国,没什么需要分明的,一些人总是喜欢把你对我有恩,我要报答,说得很明白,其实我想,如果你真正有深情,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你也就懒得纠结这层东西,因为这样把恩报挂在嘴边记在心里反而生分,像市侩。
      只会任其自然,熟悉的人之间不会去专门说谢谢。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是以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故曰:"理薄也。"
      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理相夺予,威德是也;实厚者貌薄,父子之礼是也。
      由是观之,礼繁者,实心衰也。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误区,这个误区如此巨大,迷惑了成千上万的人。我也不例外。这种生存陷阱。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这并不重要。
      他们在里面争胜负,纠缠你,想要把你拖入其中。
      但你因为不喜欢,不感兴趣,不争不抢,在里面,时刻感到忧虑还有恐惧,你只在一旁静静凝视,任由他们对你设下陷阱,而后决然展翅离去,毫不留恋。
      鸡鹜争食。黑蚁争穴。
      你展翅高飞。
      这就是你的个性吗?
      他们笑话你,你不参与是因为你赢不过我们吧。
      如果你真那么强,你为什么不是第一。
      如果你真悲悯我们,觉得我们这样堕落,为什么没有能力感化我们。
      如果你真那么厉害,你就算待在这里也没关系,不受影响,何必急着逃离呢。
      你其实争不过比不了吧,害怕了吧,想逃了是不是。
      还装什么高深,个性,天才,掩盖自己的没用、废材,玻璃心。
      这就是巨大误区。你怎么做,只是决然离去,展翅高飞。

      你是从哪里得到的光,抵达的道,让你拥有可以改变他们的力量。
      不是在里面,在你感到恐惧忧虑的区域还有人群里面。
      而是在展翅高飞后海阔天空的快乐,闲适,逍遥,翱翔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里面,在离开后找到同类与同类的交流中,在求知于圣人之道的感知中。

      视野是不同的。你看人的视野是心灵,还是表象。
      在巨大的视野里,每一个人都在画面里,不存在被遗弃的真相。
      这个立足于千古的,无比开阔宏伟的。这样的画面,是海阔天空的。
      是不存在类似自尊驱动的画面,那种人人都争相占据主动,欧美白人的狭隘视野。在白人的狭隘视野里,他们是主人,近现代几百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对这一切合法性的证明。

      ———————

      一个人需要知道生而为人的方向在哪。方向在道。
      在得道。在于无愧无悔。
      真理,永恒的,超然一切的。
      执着于这个方向。知道这个方向。不放弃敷衍这个方向。那么你就知道如何选择了。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兢后,较雌雄于着手。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情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俗是苦,绝俗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

      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既死之后有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处而游象先。

      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刊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绳锯材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努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群信不以彼易此也。

      一纸八行,不遇寒温之句;鱼腹雁足,空有往来之烦。是以嵇康不作,严光口传,豫章掷之水中,陈秦挂之壁上。

      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阅尽寂寞繁华,豪杰心肠灰冷。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老病之势未催,生死之关先破。求之今世,谁堪语此?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人生不好古,象鼎牺樽,变为瓦缶;世道不怜才,凤毛麟角,化作灰尘。

      梦以昨日为前身,可以今夕为来世。

      ——————————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
      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

      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
      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
      ———朱敦儒

      ////////////////////////////////////////////

      有一个巨大的画面。这个画面是我要时时刻刻铭记在脑海里的。
      这个画面里的道路,顺序。
      什么是殊途同归,什么是仁、义。
      这个画面里,道在哪里。
      你要走向何处,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个关于整体的画面。你有种对一切人整体性的感知。
      抛弃一切幻想的画面。
      全球的画面里,我在里面,还有其他一切人。

      什么是羞耻心。大概就是画面感,是一种自我讽刺,反思的心智。
      我觉得老舍很有男子气概。能从他文风里看出。这给人一种不矫情的,冷漠幽默的感觉。
      同理,吴敬梓也是。
      羞耻感,与画面脱离不了。回顾自己的人生,你就会有一种画面。这个画面让你无法作出任何修饰,渲染,掩盖。
      因为都是已经发生的,实践过的。即使你想粉饰,掩盖,不被人发现。但事实就是事实。
      就算能愚弄群众耳目,也欺骗不了鬼神。
      这个画面,没有自恋,只有直面承认。
      让人汗发背沾衣。
      历来都有上位的统治者篡改史书,掩饰罪恶,美化形象。不就是羞耻感吗。不想被人发现,看到。可欺骗了众生,难道能瞒过上天吗。
      神目如电。
      但对于完全无赖的,彻底想死的行尸走肉,你以为贻笑大方,遗臭万年,史书上怎么写,他还会在乎的吗。
      不,他不会。因为他无所谓了。羞耻心是什么他压根就不会管,那好像是很遥远的东西,反正一切都无所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