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十六
      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华民族复兴突出的一大特征,也是中国的一大亮点,更是一个束缚中华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和界碑。
      李家寨村的社员们,当时在党的有关发展农业,改善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政策指引下,也在走着自己特有的道路。
      李家寨村的秋分快要结束了,寒露即将马上来临。当然,随着气温的慢慢下降,这就预示着这里的人们,要为播种小麦而做准备,为明年能取得更好的收成,而做努力。
      首先在李家寨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使李家寨村的村民很快的就解决了全寨人民的温饱问题。使这里的人们不再为全家的吃饭问题而愁思,而冥思苦想。使在外劳务的人,不再为家里人的生活而焦虑。在家生活的人,不再为出远门的人而挂念。
      人人都要有梦想,个个都要有理念。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是一个无能的民族。那么,没有理念的群体就是一个无法上进的群体。
      我们不但在生活的数量上要有所追求,而且在改善自己的生活的质量上也要有所祈盼。不然,我们就会被旁人看不起,也就会被后代人耻笑。
      到了九十年代初,李家寨村的人们在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开始向产业型和集约型发展。使原来的种植不一的小块走向产业型。使原来的你三分,他五分,逐渐地走向集约型。
      特别是李家寨村的一些家里无有重要劳动力的家庭,或者一些不愿临时在家里的人。他们就和劳动力多余的家庭签订一份合同,把自家的土地承包给人家,或者转让给他人,使他自己从此可以脱身走出土地,以便使自己能到外面去打工。这样,出远门打工的人,就可以带上自己家的家属,或者自己单身远去。一心一意的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这样使自己家原有的土地,不再荒芜或者浪费起来。
      那些在家有劳动力的家庭,他们在种好自己家里土地的同时,又开始承包了旁人家里的土地。这样,使他们自己就能安下心来,一心一意的在家种地,在家提高种地的效益。在深思熟虑的考虑着种地的效益和方法。
      这样,他们首先是要抓住麦田这一料子的庄稼了。
      李建忠他承包了一片包括自家的土地,共计十四亩地。他利用本村麦子增长的优势,他首先买来一台旋耕机,和一台打药机。他又利用他自己的特长,首先是细心地把地旋了数遍,然后使麦种和化肥能顺利而优质地进入土地,保障最高的发芽率。
      到了冬季,全村的村民都开始准备冬灌了。当然李建忠他也在其中,随时准备着冬灌。
      当然,冬灌前人人都要做些准备工作。开始是拉土赌梁子。在赌梁子时,李建忠他第一步是认真检查,看哪里需要土多,那里需要土欠。这些在他的心里要有个数,绝不盲目的去干,心中无底。第二步是开始赌梁,他在赌梁时一定认真仔细,必须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绝不偷懒,绝不煞奸。一铣一铣的在赌,一撅一撅的在挖。真正做到是所赌的梁子万无一失。然后是冬灌,在冬灌时,李建忠他手拿铁锨,脚蹬皮鞋,在认真的浇灌着自己家的土地,在仔细的盯着水流的方向。当然土地经过自己平时的整理,耕地是平坦的,水也是不会乱流的。
      开春之后,由于天气的变化,人们都需要为自己的麦田打药。保持当年丰收。自然,李建忠他也要立即为打灭虫药和灭草药来做一些准备。
      这样,李建忠他在打药时,他使用的是机械化,也就是说用的是他自己家里所制买的打药机。尽管打药机是机械化的,但李建忠他在操作时还是那么地认真仔细,从不疏忽分寸。应该打的什么药,在什么时间打药,李建忠他都记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从来绝不含糊。
      到了芒种时节。也就是说,到了粮食收购季节。
      这时,今年的麦子长势更加喜人。特别是这几年的土地,在农村已实行生产责任制,这年夏季的庄稼更是为李家寨的村民增添了喜色。那真是金灿灿的,仿佛是一片黄地毯,即平整而又辽阔。当然,李建忠他所承包集体的那片土地,和承包旁人的耕地那就更加招人喜欢,更加使人看见后,都不愿意离开了。
      自然,收麦又要开始了。
      当时的收麦它是不向原来那样。那时的村民们首先是抬水泼场,然后是在第二天的早晨,男女劳力们不顾自己的先天劳累,立即推上碌硳,在新泼的场地进行碾场,致使它光滑为止。后来是挥镰收割麦子,接着就把它用人力或者马车运回新场地,进行凉嗮。有时还要担心下雨,把新割掉的麦子,拉回场里,立即把它摞起来,使它免受损失。这样,等选一个比较好的天气,进行碾打,再杨场清麦。直到结束为止,这样做那真是即费时间又损失力气啊。
      可是,现在的收麦是现代化的了。
      一台收割机仿佛一只老虎,它开进一片麦田里,只能听见收割机那突突突声音,麦子就会自动的向自己身后的一个铁箱了流去。不大一会儿,李建忠他的十几亩地就被收的干干净净,所收的麦子也在当时就跟着运回到了家里,并且是算晒算卖,时间还不到一个星期,麦子即晒完了,而且把它也卖完了。这样,从开始收起到结束一共用不到十天时间,那真是即省力气而又不浪费时间。
      夏季种菜是李家寨村的强项。
      它不但使李家寨的人们走出了多年的困境,而且使部分家庭,在为给自己家的孩子婚姻嫁娶问题上解开了疙瘩,又为自己家的住房改变了条件,使多年的土木结构逐步变为钢混结构,更使李家寨村多年的光棍村慢慢地开始脱贫,成家,成为富裕强盛的家园。
      当然,李家寨的这种剧变,它不是“天上落馅饼,地上就能接到的。”那更不是诸葛亮的那妙计,“草船借箭”而不费吹灰之力而形成的。它是需要众人的智慧,自己的结晶而慢慢地找来的。
      李纬他是李家村的种菜能手。他把李家寨北豪岸边的所有地都承包了,地亩大约在三十亩地左右。
      李纬他首先在这片地的中间打一口深井,又通过和电管所的交涉,为这口深井通了专线。这样,使这口深井的水能在不受断电的影响下,能尽量长期性的保持电通水流。李纬他在选品种时,是长期性用的优良品种。有时,尽管每袋哪怕是高上一两块钱,他都愿买这种优质的,而不肯出低价去买那种劣质品种。以防影响当年的出苗率。在当年下种时,他更是仔细甚微,小心翼翼,一点也不马虎。
      菜地里的用水基本上是喷灌。也就是说,是把水袋顺着地势放在地面上,然后开启水泵,使水产生一定的压力。是水顺着水袋的水孔钻出,喷向四方。这样使地面产生一定的湿度。由此,轮番的在地面上开始喷灌。喷灌时不能使地面的湿度太大,不然,它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效果是不太令人高兴和满意的。由此,李纬他就是这样长期的在坚持着,甚至有时还需要家里的人的帮忙。这样,才使他本人能有休息的时间和吃饭的余地。在喷灌期间,有时还会发生水泵出现故障,或者井里缺少水原等现象。这些意外的事故都需要李纬他个人来做一处理,或做一别的想法来解决。
      李纬曾记得他在今年的种菜季节。有一天的一点钟左右,那时的天气是特别的炎热,温度高达三十五度以上。当时天上的太阳好像火盆,始终紧跟在每个人的身后,时时不愿离开,分分不想远去。就在这个人人不愿离开阴凉处,个个不愿见太阳的情况下,李纬他那井里的水泵突然不上水了,地面的水袋接着也开始不喷水了。怎么办呢?李纬他这时心想,如果不及时看看,水泵就会停下来,水袋里的水就再也喷不出水来。那么这片原来就缺墒的土地就会越来越缺,墒势的缺水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这样,看来自己是不得不来看看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它的根子到底何在?
      李纬他顶着火热的阳光,就急忙来到了自己家的井边。他首先是推上闸刀,然后来到井边,接着就爬到井口,再就是细心的听井里的水泵是否在转动。听啊,听啊。听了好大一会儿,发现井下无有任何动静,没有任何响声。这时,他马上就叫来几个好友为自己把水泵从水井里吊了上来,然后再仔细的检验了一遍,确实发现水泵是出了问题。这时,他就立即把水泵带到《镇店修泵处》进行水泵修理。李纬他心想,水泵到何时才能修好为止呢?
      时间过去已经两天了,修泵的人员还是没有捎来取泵的消息呢。那么,李纬他当时的心情是个什么样子啊,自己家里的土地又是如何的在着急等墒情啊。
      到了第三天的中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镇店修泵处》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一个使李纬感到十分高兴地好消息。那就是让他及时取泵来,取一个修好的泵来。
      李纬他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就骑上自己家里的摩托车,顶着烈日的暴晒,飞快的赶到《镇店修泵处》。把自己所修的泵很快地驮回到家里,又急忙叫来几个朋友,为自己把修好的水泵再次溜到井下,接着就掀上了闸刀,使电源接通。李纬他尽管是汗流浃背,但他仍然是在坚持着,忍耐着。不大一会儿,井下的水就很快地上来了。水袋里面也就开始盛起水来,当然,那水袋里会自然也就跟着喷起水来。并且,喷的水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了。自然这种高兴地情景是喜人的,这种场景更是招人喜欢的,特别是那李纬他的心情,那就不用再说了。
      李纬他就是这样在艰辛的劳动,就是这样任劳任怨的在奋斗。
      他不但在顶着烈日而坚持着喷灌,又要长期坚持着为正在长成的蔬菜来打药,使蔬菜能按照科学的要求而成长。
      拔菜的时间和天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口。
      因为,这个时间掌握的不好,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假如你把菜拔的太早了,菜长得就会太低,那么就会出现少分量现象。如果你拔的太迟了,就会出现过高现象,那么,蔬菜就会出现发苔过老现象。那是无有卖主的,当然,全家的一场辛苦就等于白送了,也就是说,一场辛劳等于零。
      拔菜的天气也不是自己随便就能定下来的。
      有时是天气晴和,可是无有商家来订。蔬菜虽好,但却无人来问,你就是费力拔下,也只好等于零。有时的天气是阴雨连绵,大雨倾盆。可是,这时偏偏来了商贩,并且有时来了几位商贩。亟需要菜,亟需要大量的菜。人们不得不冒着倾盆大雨在拔菜,不得不穿着雨衣,拉着带泥的架子车在拔菜。这真是大雨天在劳动,晴和时在享福啊。到了最后,经过大雨的磨练,脚下的劳累,双手的艰辛。人人简直成了一堆烂泥,个个简直变成一堆沙子。这样,李家寨的人们大都变成了一堆无钢筋的砂砾。
      可是,李家寨村人们的心情是兴奋的,李家寨村人们的眼神是喜悦的。李家寨村人们通过这次劳动得来了很多的人民币,李家寨村人们通过这次辛劳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报酬。特别是那李纬家他家就更加高兴和喜庆。
      李家寨村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而提高。住房有了重大的改观,它由原来的土木结构逐步的变为钢混结构。它在李家寨村起着衡量,谁家生活质量高低的第一标尺。它也是这个村寨逐步的走向美观化,现代化。
      李航他家原来的住房从数量上,就不够家里人来用。全家只有五间厢房子,而且,当时还有两位老人在世。这样,除过自己必须有一套房子外,两位老人也必须有一套房子,加之全家再有一个灶房。那么整个全家就一无所有了,就是有时家里来个客人,当时也是无法住下的。因而,客人来了之后,不得不提前回家,以此来减轻这个家庭的住宿负担和累赘。
      可是现在就不同了,不再向从前那样,使客人还没有到家时,就要考虑着晚上怎么回家的事情呢。
      李航家的房屋和李家寨其它家庭房屋基本相同。门房是两层,上次全是房子,真正是灯光辉煌,窗帘紧闭,地板光滑,墙壁粉白。下层左边是客厅,右边是休闲室。客厅里的沙发弹性喜人,茶几上是平滑明亮。粉白的墙壁上还挂着一个经过装帧的刺绣,名字为《八骏图》。在《八骏图》的下面是一个电视柜,电视柜的上面放置着一个电视。这个电视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也是让人羡慕的。电视的旁边还各放置着一个花盆。这样,农村人们的思想开始向城市化倾斜,农村人们的观念开始向城市化观望。
      李航他家不但在住房问题上有了大的改进,而且他还为自己改建了新的灶房,使灶房的墙壁全部贴上瓷片,以免烟熏。他又为灶房添置了电磁炉,太阳能,自来水,和抽烟机等现代化用具。不再过哪种进门烧锅,做饭撹水的苦日子。
      李家寨村的每一户人家,他们都为自己添置了洗澡间。这样,就是有时在外劳动回家,首先也要把自己休整一下,使自己尘土满身进澡堂,舒服干净出澡堂,心舒体畅度日子。
      李家寨村的村民们就是这样的在改善着自己家的住房问题,也就是这样的在提高着自己家里的生活质量问题。
      还有部分李家寨村的青年们,他们的思想不但是在家里建设了自己的新家,而且他们在外还在向城市发展,向城市迈进。有的在县城买房居住,自己打工,有的在省城买房居住,孩子上学。那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李德他在县城买到了一个八十八平方的底层楼房。房屋的面积虽然不大,但里面收拾的干净整洁。房屋是两室一厅,其中一个房间住的是二位老人,另一个房间是供自己两口子和一个孩子使用。这样,他们二人在平时即能照顾老人,到了晚间又能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们二人也能天天按时出工上班。这样有何而不为呢。
      《李家寨村小吃店》在下周的十月一日要开业了。
      这个小吃店的主人是李家寨村的一个青年人,名叫李德。他是去年一个大专院校毕业的,半年来,他一直找不到他自己满意的工作。所有,他今年的下半年,横下一条心,坚持要在省城找份自己即满意而又能干的工作,他经过好长时间的考察,和结合自己的特长,经过慎重的考虑,前几天才决定,在省城的一家步行街租赁一家小吃食店。在这个店里主要卖的是豆腐脑,菜加馍,小笼包子等一些小吃食。以后再根据市场的发展,再继续改进,再不断提高。
      在开店的这一天,城市为了防止污染,又担心火源引起什么意外。因而,人员密集处,坚决杜绝放炮。否则,后果是由自己来承担的。由此,《李家寨村小吃店》只能在自家的门上边挂上红色横幅,横幅的内容是‘祝贺《李家寨村小吃店》今天隆重开业’。
      李德他在开业的这一天的前面,就做好了好多项准备工作。比如,在先天的的晚上,首先是切好各种菜样,是该炒的就把它炒好,该调的就把它调好。然后再把它们统统放在冰箱里,以防变味。然后再到蔬菜批发市场买一些干菜,以备明天不足之用。
      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四,五点钟,他们二人就急忙起床。然后再经过自己刷洗,把自己穿的整整齐齐。就急忙来到了这个饭店,开始做起豆腐脑来,做起带有自己家乡特色的豆腐脑来了。他们做的是那样的仔细,做的又是那样的认真。他们一点也不马虎,一点也不愿马虎。做着,做着。一会儿就是四大缸子,尽管他们头上都在冒汗,但他们的心理是热的,心情是高兴的。因为他们懂得,今天是开业之时,又是开业的头一天。由此,这次小吃食的好坏就决定着这个小饭馆命运,也决定着它在今后的这条街上是否能继续生存,是否能在这里仍旧开业,是否还能保持着今天的旺盛气节。后来,又有一人到馍店去取回一袋子馍。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开门营业了。也就是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六点钟的时间,很快地就来到了小饭店的门前,也来到了他们二人的眼前,手下。
      一些常吃早餐的顾客这时来到这个门下,他们无意间抬起自己那可贵的头,认真地在读横幅的字样,仔细地在考虑着这家新开的小饭店。他们有的当时在想,我今天偿偿这个饭店的滋味吧,特别是这个饭店豆腐脑的味道究竟怎么样?豆腐脑的硬度如何?这样,好多的顾客就停了下来,再经过自己亲口尝试偿试,味道基本上取得了大家的满意和称赞。豆腐脑的硬度也得到了顾客的认可。
      这时,顾客是越来越多。一会儿,吃饭人几乎是把饭厅里的饭桌座位都坐完了。他们真是模棱两可而进,笑容满面而出,并且有的顾客还和老板谈笑,有的顾客还和老板取乐,都盼望着他们能再继续坚持下去。
      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天的早晨来到了,今天所做的四桶豆腐脑全部卖完了。这真是来了个开门红啊。
      这才是《李家寨村小饭店》创进了城市,打进了省城。这真正是值得李家寨人们的羡慕,旁边邻进的青年们的好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