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第十二章

      上辈子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人,叶澜跟着奶奶学了不少菜,其中煲汤和煲仔饭因为之后数年如一日的熟练度加成理所当然的成为她的拿手绝活。

      杜雨诗抱着胳膊蹲在屋檐下,经验的看着在她眼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大作家动作流畅的完成了从清洗到上火的一系列动作,突然对她奶奶经常说的“女孩子要拿的到放得下”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

      叶澜一看杜雨诗的脸色就猜到她在想什么,小姑娘年纪还小什么都摆在脸上是的呢的好猜,而且她自己也经历过这些,忍不住逗她,“是不是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崩塌了?”

      “不是不是,是我原来以为你不会做饭。”杜雨诗连忙摇头,抽抽鼻子,“,没想到姐姐你不仅会做饭,手艺还不错,我闻着味儿就能猜到一定很好吃。”

      “这你都能猜到?”叶澜失笑,当然她手艺确实还不错,吃过的朋友多夸她。

      “我就是知道。”杜雨诗坚持自己的想法,“至少比我妈妈做的饭好吃。”

      叶澜盖上盖子,调小炉子的火让它慢慢煨,煲仔饭就是要慢慢煨出下面的那层锅巴才好吃。

      说实话,程阿姨的手艺叶澜也尝过,虽说不算好吃,但也不差,杜雨诗这么说只能说她是吃惯了杜婆婆的手艺。

      “好了,在等个半小时就差不多了,对了,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煲仔饭?”

      “还能点菜吗?”杜雨诗惊喜。

      “当然可以。”叶澜头也不回的捞出泡了半刻钟的腊肠腊肉切片,“请问杜小姐你是喜欢腊味还是腊味呢?”

      “我喜欢腊肉多一点腊肠少一点的腊味煲仔饭,不知道店家这里有没有?”杜雨诗摇头晃脑的点菜。

      “冇问题啊杜小姐。”叶澜回头轻眨右眼。

      杜雨诗“噗嗤”一声笑出来。

      计算着时间揭开锅盖码入腊味后,叶澜让杜雨诗注意些炉子,自己坐到书桌前慢慢根据大纲填充着骨肉。

      杜雨诗知道叶澜在写作,就连扇炉子的动作都轻了几分。

      一时之间,他们这个院子只留下风扇转动的声音和笔尖滑过纸张发生的“沙沙”声。

      这片安静一直维续到腊味的香味被逼出来,一直沉浸在文字里的叶澜突然被香味惊醒。

      “加个鸡蛋吗?”揭盖观察颜色,叶澜口中问着手里已经摸上了鸡蛋。

      “要。”杜雨诗应得响亮,接着小声的提出自己的要求,“姐姐我想要那种,上海滩里冯程程吃的可以流黄的那种,可以吗?”

      “行啊。”叶澜一口答应了下来,正好她也喜欢吃这种。

      一人一个流黄蛋,再浇上叶澜秘制的酱汁,更不用说香脆可口的锅巴,杜雨诗吃的头也不抬,一人干掉了四分之三。

      看着空空的深底大砂锅,杜雨诗不好意思的打了个嗝,想着这么好吃的煲仔饭什么时候再吃一回就好了。

      就在叶澜他们享受美味的时候,《沪市趣谈》那边已经在紧急召开的会议上定下了《时光微甜》的价格。

      三块九。

      比那边的便宜一点,但又比市面上大批量无新意的爱情小说贵一点,就在这中间的位置,是他们相信大部分读者最能接受的价格。

      很快,排版校稿等也都完成了,报社的印刷厂下午就接到了社里的任务,总编让他们在完成明天的报纸印刷以外抽调人手先行印制几套样书出来。

      印刷厂主任苦着脸接下了这个任务,转过身笑着宣布任务后,又鼓励工人干活,一番话说的极有技巧,很快就吊起了工人的积极性。

      下午下班前朱丽他们齐聚在总编办公室,一眼就看到了总编面前的样书。

      “总编,样书出来了吗?”朱丽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样书的封面。

      见状白总编伸手将自己刚翻过的样书向朱丽面前推去,“印的还不错,不过封面的颜色跟内容不怎么合适。”

      朱丽还没感觉到,但早年负责印刷工作的王主编倒是明白了什么,“太暗沉了,我们这是校园青春小说,讲的是少男少女奋斗的故事,这个颜色应该是明亮的。”

      “对对对,王主编说的有道理。”指腹滑过光滑的封面,书名《时光微甜》四个字被人用圆润的隶书交错的印在封面的右上方,最底下的图片正是少年放学时的热闹场景,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前方两个少年,周围围绕着他们的朋友正在说笑,整个封面充满了青春气息。

      翻来书皮,微黄的内页极大的缓解了原先过于白亮引起的不适感,朱丽疑惑的发现中间还有几页空白。

      像是看见了朱丽的不解,王主编笑着解释道,“这是留着画插画的。”

      “老王啊,你以前负责这一块的,看看有没有什么认识的能接活。”总编也很苦恼,毕竟他们报社成立时间还不到十年,即使有了印刷厂之前也只是负责报社的报纸印刷,有且仅有的外国名著译制并不需要插画来画蛇添足,只有之前在市宣传部学习过的王主编可能会有这方面的人脉。

      王主编听了却很高兴,“行,我之前去我妈家的时候,好像听说过他们那边楼下的象棋盘那边有两个上海电影制片厂退休的老职工,我去找找看。”

      “上海电影制片厂?那肯定行!”听到这个,白总编更高兴了,“老王啊,价钱可以提高一点,但是质量一定要过关,要切合主题。”

      等不及下班,王主编在请示过白总编后急急忙忙推着自行车去了他妈妈家的小区,满头大汗的骑到那里时,小区门口下象棋的人群刚刚散开。

      王主编一一眼就看到了还坐在小马扎上听着高手复盘讲解的穿着汗衫的老头,满头的白发盖不住眼里的求知若渴,正是他要找的人。

      没办法,新手下象棋,顾头不顾尾,好几次都把自家老将送到人家嘴边。

      张老头年初刚退下来,天天在家闲的发慌唉声叹气的,没到一个月就被老伴轰下楼去打发时间去了,之后理所当然的迷上了象棋。

      一个臭棋篓子当然没人愿意陪他耗时间,只能天天围着棋桌转悠看着人家下棋解馋。

      王主编支好车等在旁边,没几分钟就见张老头一手大瓷缸一手小马扎晃悠晃悠的过来了。

      “张工,您好,我是《沪市趣闻》报社的主编,请问您有没有时间,我们想请您帮个忙?”

      一番话说的恭维又不谦卑,张老头听的心里舒坦,没办法,在这帮退了的老头老太心里,他就是个人人嫌弃的臭棋篓子,就算工作能力强受人敬仰又能咋滴,他们又求不着他。

      “先去我家吧。”张老头无可无不可的应下了。

      张主编大喜,在他看来能谈就代表事儿已经成了一半了。

      事情的发展果然跟张主编所想的一模一样,一个报社的主编找到他一个做美工的能干什么?无非是想请他画几幅画而已,张老头当然心里也清楚。

      “啪嗒”一声门关上了,王老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张主编留下的样书和旁边的定金,不觉有些飘飘然,没想到他老张退休后竟也有人花钱请他了,让厂里那帮老伙计知道了还不羡慕死。

      只是画几副贴合内容的插画,就能挣上大半年的工资,划算!

      还在厨房忙乎中午饭的老伴看着张老头摇头晃脑的夹着书要进书房,连忙探出头来,“要吃中饭了,忙什么?”

      “不吃了,你自己吃吧。”等他这画完成了,别说中午饭了,西餐牛排也吃的。”

      叶澜对这一切并不知情,她的注意力最近都在《年少有你》这本新书上,朱丽也知道这个,所以并不会去打扰她,只是在三天后拿着新鲜出炉的样书送到了杜家小院,并且告诉她,这周五市内各大书店就会开售。

      送来的二十本新书叶澜自己留了十本,剩下来的一半签上名给了额杜雨诗和她的小伙伴,还有一半寄回新疆伊宁市,就是不知道他们打开包裹后是什么感想。

      最后一遍通读后叶澜开始细节性的修改,比如语气变换或者是词语修饰,一直都知道叶澜在写新小说的杜雨诗最近没有来找她玩,因为知道自己一定会忍不住偷偷翻看,所以干脆先不登门里,就连新书也是叶澜找杜婆婆转交的。

      重新抄录,编辑,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划上完结,叶澜终于也松了一口气。

      每一篇小说都是她耗尽心血完成的,虽然期间看起来轻松,但是前期的准备也是一个大工程。

      现实不是小说,不是随便写一点东西别人都会惊呼天才然后另眼相看的,叶澜自己以前虽然是全职作家,但那是她在大学时跌了无数个跟头后自己爬起来的,摸爬打滚后好不容易聚集起一小撮忠实读者后,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在动笔之前,叶澜惊讶的发现这是个严肃文学普遍受欢迎度高于通俗文学的时代,就连外国名著书架前的人都比小说前面的多,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古龙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了,就连后世传说引起传颂风暴的琼瑶阿姨的作品都鲜有人问津,摆在畅销书架上的是巴金先生的散文集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在这个时候做一个以写作为谋生手段的人,叶澜下了很大的决心,她不知道自己的文风是否能被这个时候的人们所接受,有没有报社会看都不看就选择退稿的,这些她通通不知道。

      但叶澜从来不认命,好在她也不是很爱写那些无病呻吟,她笔下的女性更加注重自我,也更符合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

      于是,在看到报社的汇款单的时候叶澜知道,她的根,扎下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