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4愿岁并谢,与友长兮 ...

  •   因为家在村尾,离其他有孩子的人家比较远,尤其是村另外一边的孩子家距离了半个村子。那里有很多年纪大一点的小朋友,家里的房子是红砖或者两层的楼房,因为父母都年轻,有劳动力,日子也过得红火。反观村尾的几家都是紧巴巴的,除了小佳都是瓦房。
      小伙伴们不熟悉,所以都没有在一起玩过。林念英小时候就只能跟邻居前后的小孩子一起玩,她还是年纪最大的。经常大家玩着玩着就,睡着了或者困了。那时候大家都很小,也不记仇什么的,也没有贫富贵贱的分别,觉得大家都差不多的。
      屋前的小伙伴小冰小町两个小姐妹是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的,算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身体不错,就照顾着两个姐妹,但是一家人努力都在还债。
      之前小冰小町的伯父想赚钱就收油菜籽再卖出去,为了多称重,往里面加水。收回来的油菜籽,放一晚后重量会减轻,少卖钱。小冰小町的伯父由于缺乏经验,油菜籽加水加多了,发芽了,然后就折在手里。欠了很多债,小冰小町的爷爷奶奶辛苦劳作帮衬了很多年才还完这些债,缓过一口气。
      小冰小町的爷爷奶奶也极其节俭,在家旁边的水沟旁种了两排芋头,每逢芋头收获的季节,芋头叶子也舍不得扔,都留着做菜吃。如果不能及时吃完,还把芋头杆芋头叶子腌制起来,早上当做咸菜吃馒头。
      当时林念英一直都觉得只有芋头能吃,芋头叶子是不能吃的,尤其是芋头杆咬不动还剥掉皮,拿出里面的芯炒菜吃。当然了小伙伴们都是小孩子,不懂这些生活的艰难,就是每天玩玩吃吃,睡觉觉,不理解大人的节俭。
      那时候零食匮乏,主要是没钱,小时候根本没有零花钱的概念。林念英和小佳小冰他们经常站在村中间的那颗超大的桑树下面看着上面挂着的或青或紫的桑葚流口水,但是大家都爬不上去,地上掉的都烂了,大人们警告说掉地上的桑葚吃了会拉肚子,也不敢捡起来吃。
      那棵树是在村中间的,小雾的姐姐们跟村中间的男孩子一起长大的,只有那些男孩子才爬的上去。林念英当时还没有上幼儿园,小佳小冰更小,他们只能看着那些大孩子,去摘桑果,吃的嘴唇紫黑。也会在秋天摘小冰家刺玫瑰的果子,酸酸甜甜的,颜色偏黑的那些就是熟的,青色的是没有熟的是硬的咬不动,很涩。
      村中间的大孩子也会去摘来吃,她们抢不过。所以每天都去看着有熟的就赶紧摘下来吃,毕竟吃的很少,有一个东西出来可以吃就很多小孩子盯着呢,基本每天都轮流去看熟没熟。
      也会跟大人去地里找茅草根吃,一般在田埂上靠近有水的地方,秋天的茅草根剥去外面枯黄的叶子,留下最里面白白的一截,放在嘴里细细品尝是有一股甜味的,与糖比起来味道极淡,这还是林念英的母亲说起来的,他们小时候就那样吃的,经验是秋天的时候最甜,夏天也有但是没有那么甜。
      本来夏天也有莲蓬可以吃的,莲子嫩嫩的很是清甜。结出莲子不久,里面青色的芯可以直接吃,没有苦味的。长的时间久了,莲子芯就会很苦,林念英一般都把它掰出来,扔掉。大人都说莲子芯好,下火的降燥,确实太苦了,林念英吃不下去。
      摘了莲蓬,就留下一个莲藕杆,莲藕杆是空心的,下雨之后,雨水会通过杆流到水下的莲藕里面去。莲藕就会烂掉一截,等冬天挖藕的时候,莲藕就卖不出好价钱了。林念英家里有一块地中了莲藕,但是极少吃到莲蓬也是这个原因。就为了冬天卖藕能换点钱,也为了来客人或者大舅一家回来莲藕炖排骨,或者给大舅拿去县城里吃。
      秋天掰玉米的时候,偶尔有几根青的玉米杆,有些会有甘蔗的甜味,那时候尚不知道甘蔗是什么味道,只知道是甜的,在玉米杆还是青葱的时候,最下面剥去外皮,里面的瓤是有点甜的,但是要注意那个皮很锋利,小心划破嘴唇,这还是姑奶奶特意从地里挑青色杆,没有那么枯黄拿回来的。
      甘蔗在集市上看到很多,有青皮的也有黑皮的。吃过的都说黑皮的好吃,一根要两三块钱的,林念英家里自然是舍不得买。理由是甘蔗是甜的,吃了咳嗽,很硬咬的费牙,小孩子吃会崩了牙齿的。有次姑奶奶不知道是谁给了她一截,她舍不得吃,拿回来给林念英跟弟弟吃了。确实很硬,很难咬,但是也真是甜啊。在嘴里嚼的没有什么味道了,都舍不得吐出来。
      有时候在县城上学的大表哥也会回来,他总会想到很多有意思的玩法。会做糖稀,只有家里来客人才会点煤炉,平时都是烧柴火的。大表哥回来就会烧煤炉,他会把白糖放在铝制的酒瓶子盖上,放在火上烤然后白糖就慢慢融化变成糖稀,变成另外一种美味,小豆丁们都很稀奇的看着,而且很崇拜争抢着想吃。
      谁在商店买了零食,其他人小朋友看到了都羡慕眼巴巴的看着,那时候家里亲戚或者外面打工的家长会了都很少会卖这些零食,觉得是不实用的,没有那个必要,有饭吃就行了,更不用说家里的父母或者留守的爷爷奶奶。
      虽然如此,但林念英小时候其实有零花钱去村里的商店买方便面吃的,尤其是7毛钱的好劲道,或者吃5毛钱一小包的好当家,让邻居的小伙伴羡慕不已。外公总是有办法在各个箱子的衣服里找到几毛钱,或者去让林念英买包烟顺便买个辣条或者其他小零食。尽管条件清苦,但依然尽所能创造各种条件,尽我所能,尽付予你。
      林念英每次买点什么吃,小伙伴们也不好意思要,就是盯着她吃,她就分一点给其他人吃。算起来,林念英吃零食的次数,居然是最多的。虽然她家里负担最重,收入最少。有时去人家家里玩,大人会拿橘子或者瓜子或者其他自己做的麻花、麻叶给小朋友们吃。会问大家吃不吃,林念英很克制的说吃不吃都可以。
      如果有意怎么样都会给几岁的小朋友吃了,如果无意那就没有下文了。
      她虽然想吃其他人买的零食,但都尽力克制,让自己不去看其他小伙伴吃零食,以此抵御诱惑。外公母亲总是说吃人家最短,拿人家手软。毕竟吃了人家的,下次是需要还的。
      家里没钱,拿不出来了,就在外面少吃也好。大人给小孩子买什么吃的东西,普遍做法就是,让孩子在家里吃,不要拿去外面。这样要不用分给其他小孩子了。只有一颗糖的情况下,学会分享也不现实,本来买的次数就少,一次买的数量也少,分享了就没得吃了。
      所以小朋友们对于零食都显得很斤斤计较,略有点自私。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很难学会分享和交换,自己有点就不错了。
      家里对于孩子的安全还是很重视的,总是不停的叮嘱说不能去池塘边,不能去水沟边,经常讲的是之前有个孩子就不小心走路绊倒了,倒在了下雨的时候水牛踩得印里面,里面有一层水,等家里发现已经晚了,孩子已经窒息了。告诫要远离水,经常去池塘边,水沟边去看有没有小孩子在旁边玩。
      甚至有村里人路过,看到小朋友在水沟池塘附近玩,都会让小朋友去远一点的地方。有些大人还故意跟家长告状的,说小朋友们不听话玩水。这都让小朋友们觉得,一靠近水就会有危险,就要被淹了。
      家里一般外公不怎么去地里,在家喂猪喂牛,都会留意林念英跟弟弟两个人在干什么的。外婆在家更是很在意,做家务的时候要看好几遍,林念英跟弟弟是否安全。
      小冰的爷爷奶奶有时候在家里忙,顾不上她,小冰会来林念英家里玩,一上午爷爷奶奶总是要喊几次,听到小冰的回答才放心。不准让孩子在路边跑来跑去,尤其是林念英小佳小雾,都在村尾就住在路边。路上车来车往的,很危险。也有很多在村里拐卖孩子的,大人也怕。
      每天都会有大人在看着这几个孩子,林念英外公外婆,小佳的奶奶,小冰的爷爷奶奶,总是会留着大人看着。
      那时候家家都会在开春养鸭子养鸡养鹅,有些鹅超凶的,就叨人,尤其是小孩子,有小朋友还被鹅吓哭了,还有啄哭的。那时候最宝贝的是嫩黄的小鸭子,用卷帘圈起来,鸭子就在门前那个圈里活动,小伙伴们都在那里看,还给它喂草吃,看到它吃都惊奇开心的哇哦哇哦的。因为外公是兽医,所以家里的鸡鸭如果不被黄鼠狼抓跑,病死的很少,基本都是会养大的。
      进而大家都在林念英家看这些小动物,给他们拔草吃。他们还会给这些小鸭子起名字,每个人叫自己喜欢的那只鸭子一个名字。记着它的特征,比如脚上有个纹理,或者腿上的羽毛形状不一样,或者翅膀上面羽毛特别好看。喂食的时候,专门投喂自己的那只,还护食,不让其他鸭子鹅过来吃。
      随着这些鸭子鹅,长大了,没那么好看了,不再毛茸茸的,大家的热情就消减了,就去喜欢其他的小动物了。
      小佳小冰都是女孩子,弟弟妹妹们都还没有出生的,大家就经常一起玩或者一起被家人带着哄。对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没有什么概念那时候也没有人提出,也没有幼儿园托儿所这些,基本都是靠老一辈带孩子的。
      学前启蒙更是谈不上,农村的孩子都是比较皮实的,小时候都是玩泥巴的,有饭吃,衣服穿暖就行了,都靠放养的。所以没有老人带就比较麻烦。尤其是隔壁邻居家的小佳,孩子经常在林念英家。都是女孩子性子也是比较温柔的,所以争执很少,也没有打过架闹矛盾。
      唯一的例外是一个布娃娃。那时候小佳有一个唐老鸭的布娃娃,很大估计有1米吧,林念英跟小冰都很喜欢超级眼馋的,但是也知道这种没有实用性的东西家里肯定是不会买的,更不要说布娃娃价格也昂贵,只能看看了,偶尔那个小朋友心情好可以抱一下玩。
      超级羡慕这个娃娃,这种羡慕持续到了长大,一直到现在林念英都很喜欢那种毛茸茸的娃娃,很喜欢很喜欢。报复性消费一样,买了很多在床上堆着,每次逛街总是喜欢逛有娃娃的店,看到毛绒玩具就没有抵抗力,喜欢就买了,毫不克制。遇见了,就没有理智可言。
      不买一个,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