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浅评《妖雨楼夜谈》3 ...

  •   文名:妖雨楼夜谈
      作者名:妖雨楼
      具体文章请自行搜索LJJ。

      第七夜:明媚哀伤的文笔,值得回味的结局

      很多年不再读那明媚忧伤的文字,因为这样的文字总能让我心头泛起丝丝难受的感觉,然后慢慢在胸腔内盘成拧绳、结成坚硬的铁网,连同翻搅我那脆弱的五脏六腑。

      在很多时候,一个凄美的故事就是在娓娓道来之中骤然完结,读者都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已经真正的结束了。这个故事也是如此,轻柔地絮叨,用上明媚哀伤的文字缓缓讲述完凄婉的故事,中间用上一个小小的手法,埋个包袱又抖落干净,文就这样成了。从手法上来看,其实不错,虽然很简单,但是挺精巧的,的确没有埋没了作者大人的才思。

      只是与我的个人观感来说,就略显沉闷。在文过了大半,看到女子嫁人,原来的莫二公子却不识其容貌,故事就猜到了个大概,又反过去看伏笔,觉得有不是很合适的地方。

      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明如玉的身体其实是先天残疾,那么玉魂出游后回府就发现她气若游丝,又顶了女子的身体。在府里休养的时候,即便有思维上的混乱的原因,先天的残疾带来的不便应该还是比较明显。在这里最好埋设一点伏笔,比如她像家丁探听二公子到底休养的怎样了(因为担心吗,肯定就会通过种种渠道去获得那人的消息),然后她感到很疑惑,为什么别人对她的问题好像故意没听到呢,于是她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坏了女儿家的矜持造成的(因为,玉魂要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从来都只是连通对方的心灵就足够了,就好像她不需要那个哑女说出话来,自己只要通过女子的心灵就能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一样。因为寄居体的转化使得她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现在的身体)。

      二、因为融合了两者的共同记忆,不难理解她用明如玉的身份在叙述这个故事(看了结尾,其实我不觉得是玉魂在里面讲故事,反而更像明如玉本人在讲述。我个人觉得明如玉那时候根本大限没到,但是为了成全一直帮助她的玉魂它的满心爱意,就让出了自己的躯壳变成了游魂,地府又不收她只好先还是在壳子里沉睡起来,然后通过后来接触到了玉佩才寄居到玉佩里面了吧)。只是在处理母亲给明如玉这个部分的时候特别不完美,如果采用幻觉的手法,一个女子交托给了她玉佩又不见了,离开前在明如玉眼前喃喃细语,但是却听不清楚那人再说什么,因为从出现到小时时间上都太过短暂,使得明如玉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当然脖子上挂着的玉好像又说明了什么。因为那时候她还很小,所以她也记不清楚的。

      如果这样做的话,后面的包袱抖落出来也会更贴合一点。

      三、在表现“明如玉”去探夫婿那段,可以更加夸张一点,比如守更的人看见门开了,于是就上去关,她躲在墙角还庆幸那人真粗心没看见自己,其实在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躲藏的地方(处理地含蓄一点吧),而后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来到二公子家的,只是记得自己似乎从来就没有走过那么多路。后来,和二公子一起行走江湖,竟然觉得异常轻松,难道是因为和他呆在一起的原因,心情愉快了,身体就会好上那么多吗?原来他们真的很合适,玉既然能够使自己身体一点点好起来,应该也能祝福二公子吧,这玉似乎是加深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的必要手段。只要给了二公子,她就可以安心回家,然后等他来接她,照顾她的今后。

      这文其实真得很不错。

      第八夜:妖性?!人性?!

      “世事因果轮回,缘生缘灭,无论他心存何念,到底我能闯过那关是缘他相助,此时种下一因,我必然要想法圆了此果。”这一夜看完,这句话便深深映入我的脑海中,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今日因,昨日果”吧。

      不论是基于怎样的用心,在实质意义上,贾真当初的作为对红羽来说就是种了一因——善因,为了求善果,红羽可以助他考功名、娶贤妻、立家业,这些或许会违背既定的命运,但是它无怨无悔。可是后来亲眼见那人慢慢发生变质,甚至是选择亲手毁灭这些得之不易的小幸福,我猜想红羽当时的内心一定是很矛盾的吧。这就好比,原来明明是你赋予了他一切,但是对方却毫无珍惜的丁点意识,慢慢地你也会跟着发生变质,在看他不断作恶的过程中怒其不争,用异常矛盾的心情下定决心去校正这已经错乱了的命运。

      这就不难理解,这样善良的妖怪为什么会在后来变化成死去贾仁的样子出现,通过用这样的方式去点醒那迷失了的人,也用这样的方式化解死者的怨气。因为做错事情种了一因——恶因,就应该遭遇恶果。其实贾真他不是被红羽害死,而是被自己内心的鬼祟、深重的愧疚感压抑致死的。

      作者在交待这个家庭悲剧的时候,虽然只是用了略显简单的“猜忌”一词,就足以说明人性中的脆弱。虽然我爱你,但是我可以不相信你;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怀疑你;正是我爱你,因此我有权处理不洁的你。。。单单只是猜忌,就可以了断至亲至爱的人,这样脆弱的人格确实很可怖。

      我不清楚世界上有没有妖怪,即使有,也不清楚它们究竟具有怎样的妖性,怎样的价值观念。但是我清楚,这个社会上人性并不是完美的。在看完这一夜的故事,我想到一则新闻报道:一个老婆婆跌了跤,好心的小伙子去扶了她一把,然后却被反咬一口。与此形成对比的还是一则新闻报道:一个老人摔倒在地,看到的人都想上去扶起他,还没走到老人的身旁,只听到老人在口里响道‘你们放心,我是自己摔倒的。’
      这说明了什么?人心叵测,人性的阴暗面?社会人格的缺陷?

      我个人觉得这一夜的故事很有味道,在细细品味的时候能够找到能直接感触到的深刻哲理,我也觉得故事不需要很长,只要能够深刻地说明某个浅显的道理就足够了。人总会渐渐长大,然后会养育下一代,这就是人的天性。与其跟孩子重复讲一个没有什么灵魂的干枯枯的大道理,不如将这些包含在精致的故事里面,让他们自己去读,自己去体味,也许还能收到更大一些的感动。

      看到现在,私觉得作者大人的故事很好,讲述的手法也很多样,风格上因为故事的不同略有区别,但是整体效果确实很不错。希望你会继续努力,还能带给我们更多具有内涵的短篇故事。

      第九夜:在细节上成功的伏笔

      这一夜的故事异常欢乐,文笔也很流畅,在短短篇幅里塑造的角色形象不仅丰满而且性格鲜明。当看到那妖王戳破那层“窗户纸”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一阵莫名紧张,在心里暗暗想莫非唐天子真不回来收妖了?难道柳丹青就这样完了?!结果没有让在下失望,也让我看明白一个道理:即使被人设计诬陷,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积极应对和处理这种突发状况。自身感触就先说到这里,下面我将谈谈这一夜带给我最惊艳的一个方面——在细节上成功伏笔。

      这文粗看起来很随性,其实作者大人在安插伏笔上很有自己的一手。好的伏笔,就是要不明显的,能在细节处入手,最后连贯起来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一、浏阳县本没有妖,但是唐天子到了浏阳县第一句却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后来妖怪就慢慢出现了。这是第一个伏笔,和第十个刚好交相辉映。

      二、浏阳县的妖多,浏阳县衙门的妖更多。是唐天子入住衙门后发生的一个改变,这边随是作者刻意的经营,但是整体看来却很舒服,从前后文的连贯来看也很自然。

      三、在柳丹青对妖怪习以为常的时候,认为妖怪都是吓唬人的,唐天子则一脸的严肃反问他:“你以为妖精不吃人吗?”这里能带出下面的情节,抖包袱更是缺不了它。

      四、树妖出现对柳丹青说“那些作乱的小妖,是那道士养的,不妨看看那道人的手腕上有些什么,再留意他晚上都做些什么龌龊勾当。”不管是要他注意观察手腕,还是知会他晚上留心观察,这个都是为了推动后面的情节,让故事发展的更加合理一些。

      五、那字是朱砂写成,可以吸取妖气妖毒,对于妖力高强的妖怪,可以化去些妖力,让常人不易察觉。柳丹青看到这个就会去瞎想,去误解。这个伏笔特别关键,因为前后埋了两点,真实的内在与伪装的表面都靠这个来把握。

      六、柳丹青看到唐天子的手抚上了树妖的脸颊,轻轻的吻了上去。这个既推动了后面的情节发展,在第五点的基础上加深了误解的根由,又为第九点打下厚实的基础。

      七、虽然是唐天子的离开前的动作,“斋戒三天,洗澡更衣,三天以后,我就上路。”但是结合他去而复返的行动,就很好理解了,这是斗妖之前的准备。

      八、那无数的妖精,地上走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都跟着唐天子的离开烟消云散。这里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表现,引发读者思考——莫非这样一个谪仙的人他真的是养妖怪的妖道?

      九、妖树捅破窗户纸时候的那句“要不是那狗道士每日里采我的妖气,本姑奶奶早就天下无敌了。”连接第六点,以及前面种种怪异行径,包袱抖落得异常干净利落。

      十、“我早就看出这里是处极易凝聚妖气的风水宝地,屯有大妖。。。”通过唐天子的话承接了第一点,表述清楚唐天子来到浏阳县的因由。收尾很协调。

      从伏笔到包袱抖落,让我不自觉的想要抱作者大人的大腿,请继续加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