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夜归3 ...

  •   门没有开。
      余氏在屋里说道:“多谢婆婆牵挂。粥让下人送来就是了,何烦婆婆亲自跑一趟!您把粥放门口吧,待会儿我自己取。”
      马母斜眼瞥了一下门边的竹竿,又道:“我听人说,人去世七天之后,魂魄会回到家里来看一看。若是我儿回来,必定先来看你,那时你跟我儿说说,母亲也想他,叫他别忘了跟我见一面。”说着,马母泪如雨下。
      这时,马母面前的门轻轻打开了。
      余氏见马母身后没有人,挽住马母的手道:“婆婆快进来。”
      马母跨进门,眼睛四处看。
      果不其然,一个人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低声叫道:“娘!”
      马母一惊,盛粥的碗从手中滑落,摔在了地上。
      “你……是人是鬼?”马母颤颤巍巍走到那个人影身边,手往那个人身上又摸又捏。
      余氏在旁小声说道:“是人,是人!他怕吓到您,本来不让您进来。您在门口说,要是他回来的话,叫他跟您见一面。他就忍不住了,让我把您扶进来,别让别人看到。”
      马母张开双手,抱住马千秋,哭泣道:“我儿有福气,大难不死!菩萨保佑!佛祖保佑!”
      马千秋道:“是竹子保佑了我。”
      马母问道:“竹子如何保佑得了你?”
      马千秋道:“那个无头尸身不是我的尸身,被带到京城去的头颅也不是我的头颅,是竹子编的头颅。”
      马母又喜又疑,问道:“我听人说,是飞刀高手拿了你项上头颅,难道飞刀高手分不清头颅是真是假吗?”
      马千秋道:“朝中有我们的人。那飞刀高手就是其中一个。我让那个假尸身骑着马回来,是为了让沿途百姓看到,将我被杀的事情传扬开来,让朝廷不看到我的头颅也认定我已经被砍了头。”
      马母激动地点头说道:“那他是我们马家的大恩人,我要上京城去当面感谢他,给他磕头。”
      “娘,您是不是糊涂了?您去感谢他,就是让朝廷知道他跟我是一伙的。”马千秋道。
      马母抹泪道:“对,我是糊涂了。高兴得糊涂了。”
      马千秋道:“娘,我这次回来,是要带你们一起离开这里。要是不离开这里,我迟早会被朝廷的人发现。”
      “我们去哪里?”马母问道。
      “我们一直往南走,走到可以隐藏下来的地方为止。”
      “好,好,好。”马母连连点头。
      马千秋道:“娘,您在门口说那样的话,是不是已经知道我回来了?”
      马母道:“儿啊,我在门口看到了竹竿,就感觉是你回来了。你小时候淘气,喜欢骑着竹竿到处跑,像骑马一样。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竹竿就扔在门边的角落。”说着,马母又哭起来。
      余氏掏出手帕,给马母擦泪,说道:“婆婆别哭,这不是回来了吗?”
      马母问道:“儿啊,你说送到京城去的头颅是假的,我信。可你骑着竹竿能跑两百里地,这是怎么回事?莫非那竹竿成了精不成?若是成了精,怎么我一碰它就炸裂了呢?难道它还认生?”
      马千秋说道:“听说过狐狸成精,没听说过竹子成精,何况是砍下来的竹竿。那不过是儿子弄的一点小戏法。那竹竿是烘干了的,里面装了少量火药,用的时候不得法,就会炸裂,并不是认生。”
      “那你是怎么骑的?屋后的竹子怎么也炸了呢?”马母瞪着眼睛问道。
      马千秋道:“娘,这些事情一时半会说不完,我以后再跟您说。您赶紧先去收拾细软,准备跟我离开这里。您一定要假装没见过我。这事若是被朝廷发觉,皇帝必定震怒。那时候天罗地网,我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救命恩人也会受牵连。后果不堪设想!”
      马千秋本来是不让母亲知道他还活着的。一是怕母亲掩饰不住,泄露消息,牵连救命恩人;二是逃难之路必定艰难辛苦,怕母亲经不住折腾。可是母亲在门口说那番话的时候,他在屋里听得心肝俱裂,于是改了主意。
      马母走后,余氏问马千秋:“你为什么不告诉她竹竿的真相?”
      马千秋道:“若你不是师父的千金,从小就知道真相,我也不会告诉你。”

      马母出门的时候,又瞥了一眼门边的竹竿,顿时走路都蹑手蹑脚了。她感觉那根竹竿是个靠墙睡着了的人,生怕经过的时候惊醒它,让它炸裂了。
      走过之后,她还是忍不住想,一根竹竿怎么可以当马骑?还跑得那么快?马千秋这孩子从小喜欢跟竹子打交道,除了把竹竿当做马,还削竹为剑,常常不是戳伤自己就戳伤别人。手指和脸常常被划破,似乎从没有完好的时候。
      后来他又学做风筝,将竹子削得极薄,比别人的风筝飞得高。最让她惊奇的是,马千秋曾用竹子做过一个小蝗虫,那蝗虫被风一吹就会蹦起来,跟活的一样。害得他父亲一巴掌拍过去,被竹篾扎了手。
      那次他父亲特别生气,将马千秋吊起来打,责怪他不好好读书,尽搞些歪门邪道。从那之后,她就没有见过马千秋玩竹子了。不过她心里清楚,这孩子依旧偷偷地玩。她给马千秋整理床铺收拾衣服的时候,发现床底下衣服上有竹屑,像是被虫蛀坏了一样。他怕父亲发现,将用过的竹片竹篾磨成了粉。她见孩子如此喜欢这个,就没有告诉丈夫。
      后来丈夫英年早逝,她以为孩子会无所顾忌,可是孩子依旧隐藏,就像他父亲还在世一样。
      想到这里,她在心里埋怨早早离开的丈夫。朝廷如此险恶,当初还不如让孩子玩竹子,哪怕当个篾匠或者木匠,都比当官要好。可丈夫在世时天天在嘴上念叨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高什么高呀,这下糟了糕,要背井离乡逃难去了。
      马母回到自己的房里,准备收拾细软,想来想去,不知道该带什么,不该带什么。于是,她坐在床沿,犹豫不定。
      这时候,一个下人走了进来,问余氏喝了粥没有,喝了的话,她去把碗收回来洗。
      马母道:“明天再说吧,你帮我点上灯就去歇息,叫其他人也下房歇息。这几天家里事情多,你们都忙累了。好在事情总算完了,你们好生休息。”
      下人下去后,马母也感觉有些累,靠在床边闭目养神。这几天她是最累的,身心俱疲。
      眯了一会儿,马母忽然听到门口那边有脚步声。
      还没睁眼,她就听到马千秋的声音。
      “娘——”
      马母一阵心慌。这孩子!明明知道自己不能被人发现,怎么还跑到我这边来?
      她吓得立即站了起来,朝门口那边看去。
      马千秋站在门口,远远地看着她。脸上的阴影随着灯光的晃动而跳跃。身后的影子拉得很长,如鬼魅一般。
      “儿啊,你怎么来了?”马母往门口走去。
      马千秋站在那里不说话。
      马母走到房中间,停下了脚步,不可置信地看着门口的马千秋。
      “儿啊,你不是死了吗?不是被人砍掉了脑袋吗?你怎么会来这里?是不是有怨气啊?是不是想娘了啊?”马母张开双手,露出悲戚的表情,继续往门口走。
      “嗯——”门口的马千秋应了一声。
      马母一把抱住他,大哭道:“儿啊,你死得好冤哪!你是想念妻子母亲才回来的,那些奸臣却说你有谋逆之心!你小时候下厨房都不敢杀生,你怎么会谋逆?知儿莫如母,无论别人怎么说你,做母亲的最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哪!”
      马母摸了摸马千秋,生硬无比,翻开衣服一看,原来是一尊木雕,底下有轮子,可以推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