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琴箫一曲醉长安(二)乐师会 ...

  •   凌坐在酒馆里,听到邻桌在那里议论:
      “听说没,燕子楼要举办乐师会。”
      “据说三年不以琴技示人的知音姑娘也要奏演新曲。”
      “你们都没说重点,这次要揭示燕子楼的镇楼之宝。之前从没听说过燕子楼还有这种宝物。”
      “要什么宝物,燕子楼知音献琴,就是最大的宝物了。”
      “最重要的是在七夕夜,据说长安有名的乐师都会去。”
      ……

      七夕夜,燕子楼灯火璀璨,恍如白昼,众宾客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凌坐在二楼的雅间里独酌,观景窗正对着一楼的中央舞台。燕子楼四周环绕,成一圆形建筑,二至四楼的雅间环绕一周,都有一面大窗子对着一楼中央舞台。舞台呈圆形,正上方吊着一口大钟,永远红绸挂彩,高高的吊在阁楼顶部。钟口吊下一条红布,上书【乐师会】,红布离舞台尚有二丈有余。

      琴声入耳,正是那日知音阁所闻音知长安,楼下楼上众宾客静听琴音,偌大的一个燕子楼,只剩下音知长安的曲子,和旁边的配乐。只见知音姑娘端坐于舞台中央,纤纤玉手轻柔拨弄着琴弦,弦动处,琴音起,丝丝绕梁,不绝于耳。浣碧一袭绿纱,随着琴音的起落,翩翩飞舞于知音身旁。袖摆裙飞,宛如仙子舞于中庭;琴绵指柔,恰似婵娟出于月宫。一白一绿,一静一动,一曲一舞,就像在画中一般,看的众宾客如痴如醉。

      曲罢,知音起身,向四周宾客行礼,礼毕,朗声道:知音不才,三年前在此处赢得乐师会魁首,之后老魁首苍将燕子楼诸般事宜交代给我之后,便消失于长安,去天下遍访高山流水、觅知音去了。今值此佳节盛会,希望各位施尽才华,夺得长安乐师魁首之位,成为燕子楼新的主人。

      “怎么比?”
      “如何定输赢?”
      ……
      台下众宾客嘈杂纷扰。

      “燕子楼三年易主。”知音手指向上一指,“今日的题目:用音律打动头顶的这口大钟。”

      “一口破钟,有什么难的。老子大鼓擂响,分分钟震破了它。”乐癫说道。
      知音微微一笑,说道:“乐癫师傅不妨一试。”

      乐癫飞身上台,拿起木槌,龙飞凤舞,将舞台四角的四面竖鼓擂动,霎时间,整个大厅被鼓点震动,众宾客只觉得万马奔腾,就好像处在了战场一般。原来这乐癫本来是军中镭战鼓的,因醉酒误了战事,要被处以军法,行刑军官念在同乡之情,边放走了他。

      鼓声停,钟声不响。

      乐癫擂的大汗淋漓,有些不耐烦了,提起木槌,飞身而上,直取大钟。口里还说道:“钟不撞不响,鼓不擂不动,今日我就用这擂鼓之槌,敲响你这口老钟。”飞至半空,三楼雅座突然跃出一位灰发老者,轻拂一袖,乐癫忽觉一股绵力近身,不能上去,一个翻身,落在舞台上。

      燕子楼的熟客早已认出,那灰发老者就是燕子楼的上一任主人乐师苍。乐师苍看了一眼乐癫,道:“此钟绝非凡品,乃是燕子楼的缔造者,人称乐圣的乐子所留遗物,他生前最爱此钟,只因得罪当朝权贵,被奸人陷害,活活烧死于此钟之下。乐圣之魂尽封于古钟里面,他死前古钟烧的透红,依稀能看见里面盘膝而坐的乐子,乐子死后,乐魂不散,附于古钟之上,留下谶语‘以音律动此钟者,承乐圣之名,得古钟之力,作燕门之主。’”

      苍原本是燕子楼的魁首乐师,乐子的知音好友,得知乐子亡于钟下的消息后,在众人的推举下,以魁首身份主持大局,待局面稳定以后,首创乐师会,选出燕子楼的新主人知音。然后以‘高山流水觅知音’为名,遍访天下,实则去寻访乐魂钟,数月前寻得,便带回燕子楼,和知音商议,重开乐师会。

      知音见此情景,飞身上台,道:“今重开乐师会,当遵从乐魂谶语,以音律动此钟者,做得燕门之主。还请各位乐师高朋,江湖豪杰尽施才华,凭本事取得今年魁首,万不可造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