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5、我们与恶的距离 ...
-
人是受文明约束的生物。
果真不假,你无法想象一个如果没有规矩,没有法律,没有制度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我一直认为人是善的,或者说我更奉承人性本善,但现在看来果真是大错特错,人的第一大本性,不是善,应是自私。
“自私”谓“为己”,如果人类没有进化,没有接受文明教育,那么我想人更应当称为“自私的动物”最妥贴。
现在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仁心”,有“智”,可辨是非,恪礼。
但仍有劣性—贪、私,称之“恶”。因接受文明礼教的鞭挞而人性进化,如若礼教不严,制度不厉,人刹那就会转身拾起让自己舒服的贪,私,恶。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永远不知道人性能有多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平日接触到的人都是在规矩之内,在制度之下被束缚着的人,非“真人。”
一个完整的人,定是包涵了他的“恶”的,可这“恶”不能被挖掘出来,每个人身上的恶都色彩浓厚,我们只能达成共识,“去恶存善”,所以我们徜徉的是和谐社会。
对暴力,不恪守制度的犯罪,泛出来的“恶”人人唾弃,所以一部分人是不敢露出“恶”。如果契机合适,今天高喊正义,惩恶扬善的人明日也可能变成了罪犯。
因为“善”人人弘扬,人人认同。
可是“恶”多半是被压抑着的,当这种被压抑的“恶”得到机会释放时,便会变态的一发不和收拾。
在规则制度里恪守“善”的人并非真的“善”。所以你看每个人都衣冠楚楚,或西装革履,或衣裙摇曳。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得体的,和谐的,温暖的笑,怎么看都是诚信有爱,和谐友善的“人”。
可是这些和谐友善的人却做惯了“视而不见”,看惯了“袖手旁观”,时刻谨记“事不关己”的原则。所以我们看到一则又一则你不动我亦不动的场景,即使那呼救的人就近在咫尺。
为什么不动呢?因为没人先动的情况下,最先动的那个人会伤“己”,也就是“私”。
行侠仗义“善”的氛围还未被调动起来,所以人“护己”的本性率先占据主导,因为各种善的行为,助人,恪礼,守则都是在后天被“教”的,人天性有“善”,但极少,所以需不断教导发扬。而“私”则在本性中所占居多,虽一直被教诲弱化,可终是自然天成,难以泯灭。
所以“私”是很难褪掉的,而“私”的存在成就了“恶”。你会发现一个恶人,最主要的核心就是“私”,因为“私”他们会残害人命,为所欲为,作恶多端,他们不会有同情心,因为自私本性掩盖了善。
只有成年人才会有“私“,有“恶”吗?不,你看那些五六岁纯真无暇的小孩子,这时候他们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但还不能判别行为对错。
在没有完全接受规则教化下,她们的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自私”。他们不会管是否触犯规则,是否伤害到他人,行为是否会对社会不利。当然,这些都需要成人的教导,言传身教。
所以那些文明守礼的小孩子都是接受了一定规则的训化的,而那些没有给予正确教导的小孩子,“私”的本性就彰显得很明显了。外界行为表现为极度自私,占有欲强,难以听从言语说服,不能体悟他人感受,常自私冷漠。
是的,没有文明制度的教育下,就连最无攻击性的小孩子本性也会变得如此恶。
如果没有道德制度、文明规章的约束,那么人是不可被称作人的,谓之“兽”尚可。
而人间也就变为了“魔兽世界”。
我远远望去,那些大大小小华服加身的被称作高级文明的人类,在通往文明的大道上走着,却分作几团,我走近了看,发现那竟都是披着人皮的“人”,还有多数爬在地上行走的,或老或少,有男有女,喧闹一团,呜噎咿呀,他们尚未学会说话,却偏要在这文明大道上爬着,佯装成人,却终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