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求佛 ...

  •   这是我喜欢那个男孩子的第七年夏天,我决定放弃了。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让我也想起了许多故事。感慨随之而来,梦境由此而生。雨季湿哒哒地滴着水,梦想生出了小朵小朵的蘑菇。我藏在这逼仄的昂贵的出租屋里,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我已经记不得上一次说话是多久以前,我大概快要变成一个哑巴。
      我小时候认识一个奶奶,她很美,人特别清雅高冷,她茹素,念佛,听闻已有三十年之久。
      奶奶于去年冬去世,肺癌。死前将头发剪得极短,戴着一顶暗红色的帽子,淡蓝色的对襟盘扣布衫。她躺在床上,脸色灰白,生机全无。我是回家后的第三天才去看她的,她看见我,在姑姑的帮忙下欢喜得坐了起来。她笑起来真好看,声音也很温柔。她说:“听说你来了,却不见人,是不是怕我?”我忙说不是,心里也有些难受。
      我其实不怕她,我挺喜欢她的。小时候最喜欢呆在她家。这位奶奶的父亲是个大夫,她也跟着认了了不少草药。他们家院子里各种各样的花啊草的,看起来格外美。在我心里,她一直是一个神秘的美人。我身边的人中,她知道的最多,她好像懂得很多道理,知道许多故事,也因此格外忧伤,美丽。
      我最初的审美便来自于她。她在我形象中永远穿着淡蓝小碎花的对襟盘扣上衣,黑布裤子,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她安静得过分,仿佛没有一丝烟火气。她们家的房前屋后,一年四季都开着不同的花,好多我都叫不上名字来。我映像最深的,是她每年都会采很多很多红色的花,收起来不知道做什么用。后来我知道,那是凤仙花,也叫指甲花。那时候我特别疑惑,一个吃斋念佛的人,要这花来干什么呢?并且我从未见过她打扮,她永远清丽,素雅,甚至于有些寡淡。慢慢地,慢慢地,我大概开始懂了。“女为悦己者容”并非只是一句俗话。她的安静和素雅,大概是无可奈何的对抗吧!
      渐渐长大,知道她是在生了最后一个孩子后在月子里就开始吃素的了。原因大抵也不过就那么一个,男人。
      传言并非空穴来风,甚至于了解后才知道这周边的大人小孩仿佛都知晓。
      爷爷大概是有了外遇,在他们还那么年轻的时候。奶奶那么心高气傲的一个人,怎么能容忍呢?然后那个年代的爱情,大概并不是说分开就能分开的吧!她所做的,不过就是在生下一个男孩以后,单方面决定放弃这个男人。听说一开始并没有人理解,甚至觉得她自己闹闹就过去了。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么几十年,她就这样过来了。
      她喜欢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不论多早,不论多晚,我路过她家门前,总能看着她。这总是给我一种她仿佛没日没夜地一直在那里坐着一样的错觉。她坐在椅子上,睁着眼睛,望着天,端端正正,苍凉寂寞,让人看了就觉得难受。
      我现在很大一部分性格,其实受她影响居多。小时候父母忙,我长长和她在一起,一坐就是一整天,也可能一整天都不会说话。她有时候会自言自语,有时候会讲她与娘家姐妹的故事,但大多时候是沉默。
      她说她小时候,有年冬天和小姐妹们在熬糖。家里的大人进山采药没回来,几个小姑娘大半夜的躲在灶房里嬉笑打骂。后来听见门窗响,以为有人来,扒开门缝偷瞧,魂都差点吓没了!一头狼蹲在那里,锋利的爪子把门扑得摇摇晃晃,绿眼睛在夜里格外吓人。几个小姑娘每人抱着一根木棍蹲在灶前,迷迷糊糊就到了天亮。家里大人回来一看,几个人在灶台前横七竖八的蜷缩着,火早灭了,糖也熬糊了,锅也漏了。我不知道这故事孰真孰假,可这是她讲得最多的一个故事,每次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她都温柔地笑着,脸上洋溢着欢喜,眼睛也不似往日呆板,灵动秀美。每次我都在想,她真的很像书里温文尔雅的大家闺秀。她从不和人大声说话,也不横眉竖眼,温声细语,言谈雅致。她大概是我生平第一次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究竟是何种模样。
      而她最常讲的,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她有三女一子。她说,她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新婚不久,爷爷是护林员,常年不在家。那时候他们分家出来,新盖的房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围有两家邻居皆隔得不近,平日里也属于往来。有一晚她将要睡时,听得后窗有响动,思忖过后,知道大概是来了贼。她说,那时多害怕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她说那晚她点着灯,在炉边做了一夜。后来这个习惯好像就留下来了,她常常不点灯,在黑夜里枯坐,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过了这些年。
      我见过爷爷传闻中的那个外遇对象。她没有一点让人觉得讨喜的地方。她嗓门很大,说起话来十里八村都能听到。人也爱笑,和谁都能攀扯,还特别八卦,最重要的是,她大字不识,也不漂亮,还是有妇之夫。
      我有一段时间极度讨厌这两个人,为奶奶不忿。有些事情,只要肯留心,总也会有蛛丝马迹。其实一开始我并不相信,我觉得奶奶那样好的人,谁娶着了还不得谢天谢地,和和美美地过日子。毕竟在那样贫穷落后的地方,这样一个姑娘,简直就像是不容亵渎的神仙姐姐,她本该欢天喜地,恩爱幸福。慢慢地在我的有意了解下,我渐渐明白,男人这种生物,大抵永远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吧!听闻他当年是奶奶父亲的学徒,两人也算是情投意合才缔结良缘,可是,人心难测。
      他始终是辜负了她的。不论后来他究竟有没有意识到,大抵是意识到的。毕竟奶奶走那天,他亲自把的脉,他颤抖着搭完脉,细细地替她掩好被子一言不发踉踉跄跄地走出去的时候,我想他大概是后悔了的。
      可是,事到如今,还能怎么样呢?她不会原谅他的。就像很多年前,有一天放学回家听说他吞了许多安眠药差点没抢救回来,那时候所有人都在劝她,指责她。那样的时候她都没有原谅,何况现在,她终于要解脱了。
      其实我衷心地祝愿她,下辈子,别再遇见这样一个人了。她这一生,未曾得意过,未曾恣意韶华就画地为牢,心如止水了半生,委屈了半生,足够了。她那样好一个人,吃斋念佛修了一世,最后却生生疼成那样才走,怎么也够了。
      前几天我回去,看见她家房前屋后种满了蒲公英,绿油油的一片,里面偶尔夹杂着几朵小黄花。我有些惊讶,后来才知道,这是她临死前漫山遍野找回来种上的。原因是什么,已经无从探知。就当是别人说的那样,那是她给自己备的药吧!
      她不原谅他,困了自己一生。与其说是两个人互相折磨,其实最绝望的人,是她。她最后还算安详,就算那段时间她已经疼得有些神志不清,可是最后也依旧慈眉善目,清丽雅致。我想她应该是放下了。
      这茂盛的蒲公英,风一吹就开始漂泊,孤独永远无法停留。
      愿她的来生,红红火火,鲜亮明媚,恣意张扬。然后种上满院子的凤仙花,画最好看的妆,遇见始终如一的情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