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殷氏 ...

  •   离开地府时,敖丙并未走来路,而是在十殿阎王之一秦广王的陪同下信步来到奈何桥畔。

      远远的,他已经闻到一股腥风恶臭,紧接着便是孤魂野鬼不绝于耳的号泣声。

      只见阴风阵阵,血浪涛涛,不时有身戴枷锁的恶鬼从河水里窜出,躲开守桥的牛头马面,一把拽走桥上等待喝孟婆汤轮回的鬼魂。而涎水肆流的铜蛇铁狗则趁机围扑上去,与恶鬼一同将那些可怜人撕咬干净。

      敖丙不禁叹息一声,喃喃自语道:“如来佛祖号称大乘佛法可度亡脱苦,也不知是真是假。地藏王菩萨曾立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今黄泉路上不也仍旧是这般凄苦景象?”

      他摇了摇头,环顾间忽见一抹香魂倩影踟蹰于桥头,一会儿前行,一会儿又被吓得后退,始终下不了投胎的决心。

      秦广王循着敖丙的目光看去,解释道:“那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的爱女,自尽而亡,至今不曾投胎。”

      敖丙问道:“既是宰相爱女,为何会自尽而亡?”

      秦广王道:“这也是天意弄人,殷氏当年待嫁闺中,抛绣球砸中了状元郎陈光蕊,两人郎才女貌,也算得良配。谁知后来陈光蕊携娇妻赶往洪州赴任时,竟惨遭水贼杀害。好在他命不该绝,魂魄被洪江龙王所救,只可惜怀有身孕的殷氏却被水贼欺占,长达整整十八年之久。”

      敖丙神色不变,只是望着殷氏的目光中带了一丝怜悯:“她便是因此自尽的吗?”

      秦广王左右看了看,低声道:“三太子可知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是谁?”

      敖丙心念一动:“你是说……”

      秦广王道:“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当年正是投胎到殷氏腹中,这殷氏为了孩子忍辱负重,一朝分娩后又怕水贼会痛下毒手,于是写下血书,同孩子一起抛至江上。后来这孩子被僧人收养,取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年满十八岁后进京认亲,得唐王发兵六万剿灭水贼,救出母亲殷氏。又有龙王闻讯送陈光蕊还阳,一家人这才得以团聚。”

      敖丙道:“殷氏好不容易与丈夫、儿子团聚,为何又自尽了?”

      秦广王道:“玄奘毕竟不是凡夫俗子,虽然认了双亲,可是仍然不愿还俗,还在寺中修行。陈光蕊有岳丈扶持,又得了唐王器重,一路高迁,风光得意。只这殷氏始终忘不了那十八年受辱的日子,郁郁寡欢,最后终是亲手了结自己的性命,一缕香魂随风散,至今不得往生。”

      见河中恶鬼蠢蠢欲动,瞄准了殷氏想要拖下奈何桥,敖丙说道:“既然洪江龙王都能扣下亡魂,另其还阳,那我东海龙宫想要收留一位妇人的亡魂,应当也不是难事。”

      秦广王讪笑道:“这……”

      敖丙道:“殷氏怀胎十月生下金蝉子转世,又费尽心思使其脱离魔窟,难道不算大功一件?如今陈光蕊福、禄、寿俱全,殷氏却只得残魂一缕,岂非厚此薄彼?金蝉子受佛祖之命传大乘佛法,若是到头来连亲生母亲也救不得,又如何普度众生?”

      秦广王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挥了挥手,同意让敖丙带走殷氏。

      敖丙微微一笑,现出头顶庆云,一边口诵经文,一边徐步向殷氏走去。

      超度之事,他并不常做,然而此时随着他一步步接近,原本怒号的奈何桥水竟然瞬间开出朵朵青莲,淹没浑浊的水面。那些满面愁苦的鬼魂听闻仙音,也慢慢露出安详平静的神情,列成一队由鬼差领向轮回六道。

      殷氏怔怔地伫立在原地,直到敖丙来到她跟前,才如梦初醒,蓦地捂住心口。她觉得自己从未这样轻松过,那些十八年来萦绕在心头的阴云似乎眨眼间就被吹得烟消云散,再也不能来侵扰她。

      她鼻尖一酸,两行清泪瞬间顺着脸颊滑落。她赶忙垂下头,柔柔地道了个万福,向敖丙称谢。

      敖丙道:“我乃东海龙三太子,今日愿效法洪江龙王,救夫人还阳,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殷氏茫然道:“当年洪江龙王是受了我夫君的恩情,这才救他还阳。我与仙君不曾有旧,仙君何故救我?”

      敖丙道:“令郎玄奘法师来日将远赴西天求取佛法三藏,我受命与他共度九九八十一难,关系自然非比寻常。今日经阎王之口,得知夫人生平遭遇,心下不忍,故来救之。”

      殷氏毕竟慈母心肠,当即问道:“我儿要赴西天取经?西天路远,他如何能去?”

      敖丙道:“正是路远,才须我从旁护持。”

      殷氏不禁又向敖丙道谢。

      敖丙道:“我原先不知,眼下得见夫人,才明白九九八十一难早在玄奘法师投胎至夫人腹中时,就已经降临。夫人所受之苦,是因玄奘的劫难,是因人心的险恶,夫人本身何错之有,何苦了结自己的性命,徘徊于奈何桥上?不如随我还阳,再去见一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殷宰相夫妇,以及不久后便要跋涉千山万水的玄奘法师。”

      殷氏黯然道:“可是阳间又哪里还有我的立身之地呢?”

      敖丙见她仍旧有所顾忌,便说道:“听闻尊夫还阳前,真魂曾于龙宫做了都领。我瞧夫人乃是宰相千金,知书达理,谈吐不俗,不如也去我龙宫做一位女官,待玄奘法师取经回来,修得正果,夫人也能一同得道。”

      殷氏忙道:“女官……这如何使得?”

      敖丙笑了笑,安抚道:“夫人莫要自谦,夫人的气度、心性、聪慧都令在下佩服,正好我有一位不成器的堂弟,他同家里父兄起了嫌隙,终日只晓得赖在亲戚府中,夫人若是愿意,也可代我照料于他。”

      殷氏禁不住敖丙的劝说,加上确实思念双亲与儿子,便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却说唐王还阳后,果然兴建相国寺,又张榜招僧,准备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地府一众幽魂。

      朝堂上,众臣一致举荐玄奘法师,唐王得知玄奘乃是殷宰相外孙,陈大学士之子,心中更是欣喜,下令于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皇亲国戚并文武大臣,一道前往水陆大会拈香听讲。

      泾河龙宫内,龙王夫妇及鼍洁、敖烈都已经习惯了殷氏这抹真魂的存在,王后甚至每天都领着龙女来找殷氏一起玩叶子戏,也不知道是何时学的。

      不过殷氏始终记着敖丙的话,只略略同王后玩上一两盏茶的工夫,就去盯着敖烈读书了。

      王后见状乐不可支,把自家不学无术的小儿子也一道丢过去同外甥作伴,害得两兄弟终日叫苦不迭。

      眼看九月初三将近,敖丙询问殷氏可要去水陆大会见一见玄奘法师。

      不等殷氏回答,敖烈和鼍洁就先一步跳起来,叫道:“要去!要去!陈夫人,你行行好,就往凡间走一遭,我们再受不得这头悬梁、锥刺股的滋味了!”

      敖丙道:“你们何时头悬梁、锥刺股了,我如何不知?”

      敖烈顾左右而言他:“三堂哥,你带陈夫人去水陆大会,会不会一转眼她就被超度往生了?”

      敖丙道:“这就要看夫人自己了。”

      殷氏摇了摇头:“我要亲眼看着我儿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而且我既然答应了仙君做龙宫女官,便不会半途而废。”

      王后提议道:“不若咱们一家也化作人形,结伴进长安城瞧瞧热闹。”

      龙王自无不可,敖烈和鼍洁也兴冲冲地应了下来。

      九月初三,两位龙三太子并着泾河龙王一家三口,还有打着伞的殷氏真魂,一道出现在了长安城内。

      前些日子,殷氏已在敖丙的陪同下见了父母,于是这日也不耽搁,而是趁水陆大会还没开始,直奔化生寺。

      此时天刚蒙蒙亮,寺内的一千二百名僧人却已经忙碌起来,只有陈玄奘默默望着佛祖金身出神。

      自他记事以来,每晚都会做梦。有时梦到自己坐在满堂菩萨罗汉之间听佛祖讲经,有时又梦到自己变成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最后丧生于妖魔之口。

      这样的梦做到如今,已有近三十载。只是不知何故,近几日他竟是梦到了自己的生母。

      那是一个可怜的女人,自出嫁后便厄运连连,好不容易逃离罗网,还没享几天福,就自尽而亡了。至于生父陈光蕊,听闻已有续娶的打算。

      他叹了口气,拈香朝佛祖拜上一拜,正要出去升座讲经,就见大殿外站了一名撑着伞的年轻道人。

      陈玄奘有些疑惑,但还是上前见礼。

      敖丙见陈玄奘目不斜视,便知道如今的金蝉子转世不过是肉体凡胎,根本瞧不见失去肉身的殷氏。

      然而殷氏显然并没计较那么多,她进不了佛殿,便是进化生寺也多亏了敖丙。她拭去眼泪,望着儿子一步步从跟前离开,嘴角露出一丝浅浅的满足的笑容。

      “仙君,以后我儿还请您多加照拂。”殷氏说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报答仙君的恩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殷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