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八章 南辕北辙(二) ...

  •   五人和平地坐着,小二谄笑着上菜。发菜银鱼羹、三丝鱼卷、碧螺虾仁、鸡油青菜、松鼠桂鱼,一道道菜清爽美味,鲜嫩可口。看在美味佳肴的面上,熹微很快忘却心结,一心期待一顿美餐。可另一个不稳定因素却在蠢蠢欲动。

      “可惜了那包上等牛黄。”

      那人淡淡开口,声音优雅轻扬,带出一丝惋惜。熹微冷不防抬头,正对他出众的俊颜,微蹙的眉宇深情得令人跳漏半拍,若不是那嘴角不经意流露出事不关己的凉薄,她差点就幡然后悔,甚至要为自己砸药而羞愧万分。

      哪壶不开提哪壶。熹微明知他是故意,明知该无视,却仍忍不住动气。她暗自咬牙切齿:林修齐真是无耻的小人,欺负她就如此有趣?当然,彼时她已忘却了自己也曾企图欺负对方,只不过结局是未遂。

      “是啊。哎,臭丫头,你这回真是太不懂事,怎么就浪费了药材呢……”秦三通补上一记冷箭,而后夹起一块鱼卷大快朵颐,全然若无其事。

      熹微无言地看着自己师傅,他的言行看似有意却似无意,令她无法捉摸。算了,老人家从医数十年,惜“材”之心可以理解,就做一回哑巴吧。垂首进行一番自我说服,她提气举箸,守起了“食不言寝不语”的礼仪。

      林修齐见她无意抬杠,心下无趣,便也抬箸用膳。一顿饭就此相安无事。

      午饭过后,五人闲坐饮茶。秦三通了解完行程,有了些倦意,便要回房打盹去。熹微赶紧尾随上楼,甩开了林修齐一行人。惹不起,她好歹躲得起。

      “皖豫一带的蝗灾一发不可收拾,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灾民四散,已经有一大批人向南逃难而来,各地县管控无措,听说徐州都闭城,不准流民进出了。咳,这下可乱了套了!”

      闻言,秦三通和熹微不约而同地向楼下张望。原来,是两个差役模样的客人跟掌柜闲聊外地的消息,他们正抖落外套的尘土,俨然从外而来。当武差的人豪迈惯了,说话粗犷,一时没留心影响了别的客人。林修齐坐在楼下,自然听得更为清晰,不着痕迹地抬眼看向站在楼梯上的一老一少,果见少女神色慌张,他心中玩味几分,便招来店小二一番低语。

      “不知书同……和金戈怎么样了?”熹微急急说道。

      秦三通冷哼一声:“臭丫头,那俩臭小子才走几天,你就时时惦念。你老爹出门都个把月了,怎么不见你这般上心?”

      “那不一样。爹爹一年到头至少出门三四回,他是个大人了会照顾自己;可金戈他们才十五岁,头一回出门就遇上流民……万一那些流民发起狠来……”熹微心急得胡思乱想了起来。

      “胡说八道。”秦三通打断她,“官府的人是放着摆设的吗?有流民他们会控制。”

      “可徐州不是还封城了……”

      “他们没那么快到徐州。”

      看熹微焦急得泫然欲泣,老秦不禁无奈,自己这个徒弟终究年幼,藏不住感情。他怨其不争,动手抚乱她的头发,口中却是安慰:“书同他们好歹还有镖局随从护着,没那么容易出事的。听到没?”

      熹微听话地点头,眼中仍是无措迷茫。

      秦三通拉着她又下得楼来,朝差役走去。店小二却先他们一步对那两人说道:“定远侯世子有请二位。”而后转身迎了秦三通师徒,一同回到了先前用膳的八仙桌。

      “两位免礼。本世子有位朋友正在北上的途中,现在应该快到徐州了。刚听两位说起皖豫的灾情,我对他的安全很是担忧。所以请两位而来,问一下吴地北面的情况。希望两位知无不言,据实以告。”林修齐简要地说完,优雅有礼,亲和相待却不失贵族之华。

      他转身向老秦微笑颔首,看了眼熹微却微微蹙眉。伸出双手,为她理顺微乱的前发,他柔声说道:“知道你想听,好好听着。”

      熹微愣在一旁,眨眼无语。

      尽管认定了林修齐做任何事都必定有其自私的目的,但她也承认单纯为讨好师傅是没必要做到这个地步;尽管她仍固执地将其视作是对秦三通的变相讨好,但内心也的确生出了几分感动。

      对于单纯做听众的人来说,林修齐的言语是如沐春风,可在两个差役听来,这话得掂量着领悟。据实以告是一定要的,否则就是欺瞒显贵,脑袋会有危险;知无不言是一定不能要的,徐州现在的惨况说出来就足以催人泪下,若把沿路一带惨绝人寰混乱不堪的场面悉数说出,显贵听了伤心事小,万一悲愤交加了,他二人的脑袋也会有危险。两人经过计较后陈述的内容,是真实却抹去些悲惨,是灾难却不失人情,保证一无所知的人对灾情有所认知,同时充分照顾到听众的承受能力。整个过程,二人提心吊胆,深怕有点闪失,直到林修齐“打赏”二字悠然出口,他们才真正松了口气,放心感受迎面而来的“春风”。

      “谢谢。”秦三通生性豁达,如今得了帮助,即使是对后辈,也该心怀感谢。他又对着徒弟道:“这回放心了吧。”

      熹微对差役二人的陈述很是受用,一想到书同和金戈平安,即刻破涕为笑,盈盈点头。她亦不忘礼节,向林修齐道谢。

      气氛缓和,秦三通又说起了风凉话:“呵,你都急成这个样子,若是公老爷收到消息,说不定该后悔没把整个镖局派去保护书同那臭小子咯。”

      熹微顿时羞红了脸,她轻推师傅,小声撒娇道:“在外人面前说这些多不好呀。”

      秦三通翻了个白眼,撇嘴不理会,转身问林修齐:“刚你们是不是说下午要上市集,能不能把这丫头带上?她第一次出门,带她见见世面,免得以后像个见识短浅的粗人,到处给我丢人。”

      “师傅?”熹微诧异。

      可秦三通却似含了怒意,冲她说道:“叫你去就去,为师下午不想看见你。”

      “我……”怎么了?她没有再问下去,依师傅的性子,生气时绝不会自己说理由的。

      老秦一甩袖子,大步上了楼。他知道这样是很霸道,可他总不能对徒弟说,自己是因为不喜她看上公书同,看不过眼她没名没分却为那臭小子担惊受怕吧……

      熹微几经琢磨,都猜不透师傅那份心思,因了解他的脾性,也不再追究。她转身笑靥如花,活泼地说道:“我们去哪里?”

      做主的是林修齐,她问的却是李奕。立场明确,林修齐是披着绝世人皮的夜叉,能避则避……虽然他刚帮了自己一把,可夜叉还是夜叉,本质不变,她的态度也不能变节。

      苦了李奕,他尴尬地回首,讪笑地问自己的少主人:“我们去哪里?”

      这个传声筒,做得无丝毫技术含量可言——就连一直如空气般存在的青云都无奈摇头。

      林修齐嘴角噙出一抹浅笑。他端起茶杯,掀盏,轻呷,碧螺春新茶正好,动作不疾不徐,优雅闲适,甚是好看,令看者不觉如痴如醉。

      忽而,他幽幽说道:“等徐娘。”

      七月二十下半日,午前退避的人们业已出动,店面开铺,街市琳琅,民生兴旺。宽阔的路上人来人往。姑苏人出行,许多爱以泛舟代步,河中往来的船只,生意红火,船夫笑得合不拢嘴。姑苏恢复应有的繁华,整个城都活了。这番景象在熹微眼里,很是新奇。

      一个下午,由李奕青云护驾,林修齐带着熹微逛遍姑苏最出名的观前街。三个男子对徐娘其人只字不提,熹微虽然好奇,也不便探人隐私,好在玩得尽兴,不虚此行。

      “赌墅付传闻,叹青史成堆,千古河山棋一局;争墩笑多事,看画梁依旧,半湖烟雨燕双栖。”

      忽闻前方有人扬声吟联,熹微好奇地探寻,只见某一处被几十人围了好几层,根本看不清在干什么。她扬眉揶揄李奕道:“颇有你当日风范啊。”

      “呵呵,”对方咧嘴笑得坦荡,“不才,江湖惯例。”

      “那里也在卖荷灯?呵,那生意可比你强多了。”熹微再接再厉,好不容易见到了李奕面露尴尬,她顿时心生爽快。

      “解棋局。”陌生的声音响起,引得熹微回头,一看竟是抱着剑垫后的青云。习惯了他的沉默,每每他开口总令她感到有那么点儿突兀。

      林修齐笑着提议:“带你去看看吧。”

      四人走到人墙前,正遇上一人扒开人群走出来,口中骂骂咧咧:“什么人啊,收了钱还不给解棋……”

      不时,又有两三人垂头丧气出来。熹微虽一头雾水,却更加好奇了。她仗着个子娇小,钻进人群直挤到第一排,这才见识到洞天之景……其实,实在寒碜得可以——

      一块带着裂缝的木板,上书“观棋不语,请下残局”八个大字;一副旧棋,摆着残局摊在地上,等着人来踩入陷阱;一个老头儿,满脸爬皱,双手笼在袖中,正笑眯眯看向人群,搜寻下一个冤大头:“有兴趣者来玩一把。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高手落棋,若能赢了我,我奉送十文钱,输了,只需交我一半钱。”

      下赢一场棋即得十文钱,对于平民而言,确实是不小的诱惑。正因如此,总会有好投机取巧的人被冲昏头脑,跃跃欲试,对不劳而获的十文钱的贪念,足以麻痹他们失去五文钱的隐忧。

      “我来。”又一个冤大头上钩了。

      老头儿眼放精光,笑得满脸皱成一团,有点儿恐怖却不自知,他好意提醒道:“输了我可不教棋。”

      “不用教,你等着给钱吧。”来人自恃有点象棋功底,无所谓地摆手。

      老头拾起一枚红炮,说道:“我执红。”

      双方落子。熹微皱着眉头仔细旁观。

      红跑平移,黑卒走平,老头儿进红兵,来人进黑将。

      ……

      六步之后,黑方竟占了主动权,那人渐露笑意,一路进攻,黑子时出佳着,势头凌厉,老头的红子却总以正着反守,步步为营,固若金汤。几十步下来,黑子一将一杀,遇红子解杀还杀竟毫无优势。那人额头沁出细密的汗,越走越急,最后竟不顾章法乱来。

      “你……”熹微从旁看得也干着急,刚欲提醒,手臂却被人紧拽了一把。她回头,林修齐三人不知何时已立在身边,林修齐缓缓松手后,李奕竖起手指,指向摊前的木板,又抵唇示意道:“观棋不语,江湖惯例。”

      熹微凑到他面前,小声说道:“七星聚会,这是千古残局,解不了的。”

      谁知李奕竟是喜出望外地看向她,而后亦小声回道:“小丫头懂得倒还不少。”

      熹微惊讶地睁大了眼,又下意识地看向另两人,林修齐但笑不语,一如既往的淡定,青云是万年不变的冷山模样。她恍然大悟,这三个男人早就知道,心中顿感愧悔,自己大惊小怪了,班门弄斧了。师傅说对了,她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丢人丫头。

      “我输了。”冤大头最终妥协,颓丧地开口。棋面车卒大斗车兵,最后车拉车正和,双方并无胜负。无奈规矩一早定下,不能赢过便是输,那人懊悔地掏出五文钱,不甘地离开。

      熹微看着心中不忍,但愿赌服输,既然当初想摊这便宜,就该承受上当后的代价。如今的结局是他自找的,她不愿多言。

      老头儿数了钱,听着铜钱滚进钱袋的叮当声,十分悦耳,忘形地说道:“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胡说!”

      一声娇柔却强势的厉吼将陶醉打得支离破碎,老头赶紧收起钱袋,眯眼搜寻砸场的人,当看到对方是一个初及笄的黄毛丫头,不免松了口气。

      “小姑娘,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的。”他扬眉,一脸得意。

      “乱说的是你。”熹微指着地上的棋盘说道,“这副残局,名为七星聚会。棋图由红黑双方各七子组成,结局时又多以双方合计七子组成,着法深奥精妙,变化多端,但棋式固定,根本无解,即便是高手也赢不了,最多是和棋。你一个江湖骗子,靠这局‘棋局之王’骗钱谋生,也算得有些技术。可却口出狂言说什么世事如棋,逮到几个傻子,就真以为世人都是傻子,任凭你坑蒙拐骗了吗?”

      此言一出,人群一阵骚动。大部分民众只听“骗子”二字就足以义愤填膺,注意到熹微话中重点的,约摸也只有林修齐一行三人。青云眼疾手快,拉着熹微往外退,林修齐和李奕也跟着撤,留下路人们上演向骗子讨公道的闹剧。

      “哈哈,小丫头,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离开骗子多时,李奕仍掩不住兴奋,围着熹微问长问短,“你爹教你读书写字画画下棋,竟连江湖残局也教了给你。你爹学识甚广,他姓甚名谁?我要与他结识。”

      “我爹?”熹微一笑,“路人一个。”

      几日相处下来,她真心觉得这个李奕和传说中的“赤子书生”相去甚远。原本心目中羽扇纶巾,学识渊博,雄姿英发的形象,已被眼前这个一惊一乍,嬉皮笑脸,空有外表脑袋脱线的李奕硬生生抹煞得灰飞烟灭。

      想天下以赤子书生为道标的莘莘学子,若知道心中偶像如今这副模样……情何以堪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八章 南辕北辙(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