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不过据说最近二房那边吵得不轻,二伯父的外室自从曝光后,因为有手段,又得宠,二房分家出去后直接被二伯父定了个贵妾的名头,说是要不是看在两个已经长成的子女份上,就要抬成平妻,夺了曾氏的管家权,话里话外一副看不起曾氏小门小户的气派。
      谢家知道的时候正吃午膳,听到这一消息后有些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曾氏再怎么小门小户起码也是正经进士之女,大小也算个官女出身。那外室呢?听说是外面楼子里唱曲的清倌人,如何比得上曾氏的身份?
      可是在谢思之的眼里,自己的爱妾长得美,有文采,知情趣,会懂得给他分忧解闷,比扣扣算算小气吧啦的曾氏好出几条街去。
      不过明若已经快二十,在京城也称得上大龄剩女了,就连天赐都十八了,婚事还没找落。曾氏有些着急,四下里求了不少以往关系好的官家夫人。
      可是那些人以往都是看在侯府的面子上才会捧自家的臭脚,现在分出去了,断绝书也传的沸沸扬扬。那些人捡不到好处,自然不会多加关心这位“旧时好友”的儿女,好男儿就这么少,他们自己的女儿还顾不过来呢,哪里还会有心情分给别人?
      之后也有几个穷困的寒门子弟出身的年轻举子和小官之子上门过,想着即便签了断绝书,可是血脉亲情无法断绝,想拐弯抹角的和侯府沾上点关系。但曾氏看不上眼,觉得自家女儿即便现在落魄了,也是流着侯府的血脉的大家小姐。这些人也不是什么才高八斗的才子,家里比如今的自家还要穷,舍不得女儿吃苦的曾氏自然百般不愿。
      不过后来峰回路转,谢慎之手下一个从五品的副将上门提亲,说是以前来侯府报告的时候见过性子火辣果敢的明若,对其一见钟情,觉得是武将妻子的好人选,念念不忘。
      如今见明若因身份原因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这位武将也二十好几了还没娶妻,也没个红颜知己的,明若知道后自己点头同意了,侯府以谢明菲的名义送了几百两银子做添妆,匆匆给两人办了婚事,小夫妻就和和美美的收拾了包袱回边疆去了。
      曾氏舍不得女儿,更不放心儿子的前程,谢二爷是直接吃不得那份苦,所以明知道去了边疆,有侯府的大旗和女婿护着,日子会更好过一点,两人还是没决定跟着一起去,反而继续窝在那小小的院子里,过着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
      至于天赐,那就是曾氏的掌心里的宝,自己未来的一切都指望着儿子呢。曾氏满心想着等儿子以后出息了做上大官了,自己也好风风光光的回侯府炫耀。
      可是天赐不是个读书的料,这次靠着运气,打擦边球似的考了个秀才,吊榜尾的那种,在京城这种人才济济天下最富庶繁华的地方,是连看都不会让人看一眼的。谢二爷受了狐朋狗友的怂恿,难得一次好脸对老妻,要求给儿子定个商家之女,还不是皇商,只是家中家底不错,嫁妆非常丰厚那种。
      曾氏火冒三丈,第一次把谢思之打的一个月没敢出门,几乎破了相。曾氏掐着腰对着妾室房里的丈夫大骂了半个多时辰。凭什么庶子的天勇都能娶个同进士的女儿,自己儿子只能娶个上不得台面的商户女?虽说“同进士,如夫人”,但人家好歹是个官啊!如今也在地方做了个小知县,日子也是有滋有味的。
      一连串的好戏让谢府的人看了个够,也借此提点自家的三个男孩,有妾室有庶子女为祸家之源的道理。谢慎之甚至为此在家规上明令写上:“谢家子,三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
      古人结婚早,老得快,一般十七八的时候孩子都好几个的比比皆是,三十岁的话紧着点都可以准备做公公了,但还不至于到后继无力的地步,正是壮年的好时候。
      所以这条规矩没有遭到家里做婆婆的女人们的反对,反而纷纷拥护,就连那些贵妇知道后也赞赏谢家治家严,重规矩,呃叹自己没有抢到两个已经成年的好女婿,对最后一个的谢天逸自然更是盯得紧紧的。
      赵玲珑也对自己宝贝儿子的终身大事忧心不已,不是她吹,整个京城也找不出第二个比自己儿子更出挑的公子哥。长得好,家世好,有出息,还洁身自好。
      一般世家公子十五岁身边就可以有通房教导人事了,只是谢家没这规矩,赵玲珑妯娌两个也不希望以后给媳妇多培养个对手,影响了家里和谐,也没给儿子安排,却也是不管不问的态度。如果儿子喜欢,或是和身边丫鬟有了感情,只要报了父母,他们也不会阻止就是了。
      好在家里的三个小子都不是耽于美色的,身边的丫鬟都是到了年纪就放了出去,成亲后为避嫌更是只用小厮和妻子服侍。
      但是谢天逸不走寻常路,他没有任由家里给自己的两个丫鬟安排人生,反而鼓励两人寻找自己的幸福。谢天逸细心,见这两个丫鬟和自己的两个书童在长期的监视和相处下有了感情。
      抱着成人之美以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谢天逸在自己的惊鸿阁给两对新人办了喜事,还自掏腰包,给为自己服务多年的芍药姐妹出了一份厚厚的嫁妆,在京城买了两套相邻的小院做婚房。事后,更加放心的让他们跟在自己身边。
      有些人会觉得谢天逸很傻,让最熟悉他家底的丫鬟嫁给掌握他所有暗地里秘密的书童,万一他们要是心里有了什么小九九,谢天逸不就等于把自己置身危险之中?
      可是谢天逸用事实打了吃瓜群众的脸。的确,作为明面书童暗地里是暗卫首领的成文成武来说,一辈子不娶,为自己奉献终身才是一个暗卫最恰当的做法。可是成文成武是孤儿,除了彼此就只有他这个主子。
      为主子奉献忠心,是暗卫最合格的体现,可是他们的感情,却是他们最软弱的软肋,也是一条筹码。说得好像有些不近人情,但谢天逸就是这样想的。
      而且与其让掌握了自己全部财产的芍药姐妹嫁给别人,增加了暴露自己平日财产流向的几率,还不如成人之美。这样既得到了他们进一步的忠心和感激,也降低了自己的曝光率,何乐而不为?
      至于背叛他,谢天逸相信,作为比父母更了解他的这两对小夫妻,是不会有这样想法的,那对他们没好处,不是吗?
      初为人妇的芍药和杜鹃跟着自家丈夫,甜甜蜜蜜的度过了三天的“婚假”,回来工作了。谢天逸现在越发难得有闲暇时光,正躺在躺椅上享受阳光浴。
      太子及冠后娶了太子太傅的嫡长女冯心茹为太子妃,正式进入朝堂,参与政事。
      好在这几年有谢天逸不停地给太子出主意,和大臣之子交好,暗地里网罗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以儒雅知礼却不迂腐的形象获得了朝中不少文武大臣的好感,参政后迅速有了一批自己的心腹,不比参政多年的大皇子和三皇子差什么。
      至于二皇子,皇帝已经放弃治疗了,给二皇子封了个宁亲王的名头,娶了个王妃,撵出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成了最没威胁感的皇子。还是很有一些保持中立的勋贵大臣愿意与之交好的,毕竟不会随时没命,被其他人看成眼中钉。
      “少爷,”芍药轻柔的声音响起,成了亲后的芍药越发漂亮,真正的盛开了一般,旁边正为主子保养宝剑的成文都移不开眼了。
      芍药手里捧着整理好的账本,这几年少爷的生意越做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梧桐居,到后来让属下善经商会说话的做了走商,暗地里收购瓦剌优质的牛羊马匹,返回大康后出售给军队和各地农民。
      不过走商名义是安在一个心腹手下头上,不能记在谢天逸头上,马匹售卖走的也是皇室承认的路子,首先装备的是皇家自己掌握的禁卫军和西郊大营,赚的不多,谢天逸只是起了一个牵线的作用,混个功劳。
      现在还开始在庄子里种田,请了有经验的老农和大夫配置除虫的药物,想法子增加作物产量。甚至还买了各地大批土地,加起来零零总总有个几千亩,盖起奇奇怪怪的“房子”,实验起“反季蔬果”,这两年大获成功,更是赚了不少银子。
      因为“怪房子”能四季种出新鲜的蔬果,数量庞大,不仅能在冬季没有新鲜蔬果食用的时候供应皇宫和京城贵人,普通百姓也能吃上一两回冬季的新鲜蔬菜,大大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满足感。
      再加上靖康侯府在军中的地位,谢慎之毫不客气的每年要从谢天逸这里低价购买大量蔬菜做军中物资,丰富了军中将士的饭桌,更是大大的累计了一笔功劳。
      虽然这笔功劳还要无条件的送给太子和皇帝一份,但是谢天逸成功的获得了皇帝真心视如平等的待遇,也承诺,只要谢天逸考中进士,这些功劳依旧有效,可以让谢天逸率先领先其他同科进士一步。
      不过少爷功劳多了,累的是他们这些干活的人。好在谢天逸手下如今有了不少可靠可信任的属下,拨了一队算账好手给姐妹两人管理,培养他们负责打理各地的账本和经济支出。
      芍药轻柔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少爷,今年各地梧桐居账本送来了,少爷占据六成半,一共获得十三万七千两银子。另外少爷自己的庄子和今年各地大棚开始研究培养菇类作物,也取得不小的成绩,只是花费较大,今年只有三万两不到的收入。
      再加上第三小队今年和瓦剌等附属国暗地里做的交易,今年可以获得近二十万两的收入。这是账册,请少爷过目。”
      谢天逸才懒得看呢,他很信任芍药的办事能力,更何况所有账本都是按照谢天逸的法子来算的,简直一目了然,看不看没什么必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 2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