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072 收房妾 ...

  •   老人家都喜欢多子多孙,做人儿媳的也希望能为夫家开枝散叶,吴大嫂在努力了几年都没有结果,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渐渐也放弃了,死心了。
      后来,由婆婆吴大娘做主,把已经长大的小丫鬟让吴大哥收了房。
      这丫鬟肚子也争气,收房一个多月就有了身孕,让两个老人笑的合不拢嘴,就是吴大哥,时隔几年又添丁,嘴边的笑意也一直没落下。
      吴大嫂是真心实意能够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男人,还是心里苦涩面上还要做出一副贤惠的样子,唐诗不得而知。反正从他们进门开始,吴大嫂脸上一直是笑吟吟的,丫鬟挺着大肚子给他们上茶,她还关心的叮嘱丫鬟要注意身体。
      大房正室的气度,大度,完美的体现出来。
      看见吴大嫂与妾侍相处和睦,两老一脸欣慰,对这个儿媳妇更加满意。
      对此唐诗无法苟同,他人与她无关,只要你有本事,你养得起,三妻四妾十二侍婢,都是你自己的事。
      她现在唯一庆幸的是,至少在他们成亲的这两年里,宋词还没有因为她不愿意生孩子而休妻或纳妾。陈氏就算闹腾了一通要给宋词纳妾,只要宋词不点头,她的目的也不会轻易得逞,至少目前不会。至于以后,宋词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了,或者是对她厌倦了,会不会沾染上那些男人的陋习,纳妾养外室,唐诗也很看得开,至少把放出去的感情收回而已,她会把全部的感情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一个心已经不在她身上的男人。
      丫鬟上了茶就退下来,不过并没有退下去歇着,而是去了厨房帮忙。
      因为丫鬟怀孕,无法像往常般照顾一家大小,吴家又买了一个老仆妇,负责做饭,做一些浆洗的粗活。
      宋词他们被留下吃饭,难得一聚的机会,宋词没有推拒。
      十几口人的饭菜,虽然有罗婶帮手,两个人短时间做出来也吃力,丫鬟大着肚子也不敢按吴大嫂说的回屋歇着,转身就进了厨房帮忙。
      哦,对了,吴家还有一个人在家,去年被夫家休离归家的小女儿,吴三娘,因为什么被休不知道,被休后一直在娘家住,没有改嫁。
      吴三娘娇小玲珑,身子略有点丰满,笑起来眼角含情,年纪与唐诗相当,既有几分少女的清朗又带着一股少妇的韵味,这样子的女子是最招人喜欢的。
      曾经有一次在饭桌上听吴大哥说过,他那个小妹夫家底还是不错的,吴三娘十六岁上就成亲了,还挺得夫家喜欢,只是不到三年,就被夫家休离回娘家。至于因为什么被休离,当时吴大哥喝的半醉,也只是随口的一句话,唐诗他们也不是什么好奇之人,没有追问。只是了解到吴三娘成亲快三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坦白说,同为女人,唐诗也无法否认她的风情,只是,她偷瞄宋词的小眼神,让人不喜。
      吴三娘,吴三娘,怪不得当初宋词带回来的荷包上会绣着个三字,原来动手的人就在这里。
      这么一大家子人,都靠吴大哥一个人养,可想而知负担有多重。这样一个重负担的家庭,却还想着纳妾生子,多子多孙,唐诗对此无法理解。
      饭菜挺丰盛,前两日吴大哥刚出去一趟回来,带回来不少好东西,做猎户就有这个好处,家里一般不缺肉,好有些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
      有好吃的怎么能少得了闵大夫,饭菜上桌前,闵大夫从医馆赶了过来,还有佟七佟六,时隔一年,中间经历了县城围困,还有宋词上战场杀敌,几人终能活着再次聚在一起喝酒,都无比庆幸与激动,都喊着今儿要不醉不归。
      男女分开坐了两桌,男人那边久未聚一起,都喝的很高兴。女人这边吃完收了碗筷,坐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候,他们还在喝。
      唐诗他们是歇过响午觉过来的,唐诗有来身孕后现在渴睡,宋词不忍她起的太早,等起来用过早饭,也过去半个上午了,怕那个时候过去装上吴大哥家准备午饭,不好意思,所以响午过后才过来的。没想到,还是没拒绝过吴大哥的热情,半下午的就要留着吃饭,还说要把闵大夫佟六佟七喊上一起,宋词也就没拒绝。
      十一月的天,已经冷下来不少,但也没到烧炭火的时候,虽然宋词早早就嘱咐罗婶备好了炭火在家里,但还没冷到那个地步,所以唐诗在家里还没烧上炭。
      吴家因为有两个多病的老人,还有一个孕妇,早早就在屋里烧起了炭,屋里暖融融的。女桌这边用完饭后,都进了小偏厅,烤火喝茶聊天。
      吃饭前唐诗就是被迎进了这个小偏厅,跟吴大娘和吴大嫂喝茶聊了会,当时没有见到吴三娘,应该是一直在自己房里。这会儿吃过饭,她倒是没有回房去,也跟着她们一起坐下来,抓着把瓜子在那嗑,翘着小指,在别人做来有些粗鄙的嗑瓜子动作,她做起来甚是雅致好看,不亏是在前夫家过过好日子的,被环境熏陶过的就是不一样,是一些市井小民之人无法比的,即便她现在就身处市井。
      唐诗瞥了她一眼,便收回视线,听吴大娘和吴大嫂唠嗑。
      唐诗话不多,多是吴大娘和吴大嫂在说话,聊聊市井传闻,聊聊气候,聊聊儿女的,唐诗偶尔应一声,就如吃饭前一样。
      偏厅放着炭炉,有些热,出门前宋词怕她冷着应给披上的披风早挂在衣架子上了,唐诗还想把身上的厚夹袄脱下呢,怕一会宋词又要念叨,便作罢。
      人都说怀孕就像身上揣着个火炉子,所以孕妇一般都不怕冷,不过一般都是说那些肚子明显大了不少的,唐诗的肚子才两个月呢,入冬后衣裳又穿的多些,还没显怀,不说的话根本没人知道她有了身孕,就比如现在。
      “宋家弟妹,你和宋兄弟成亲也有段时日了吧,打算什么时候要个孩子?”
      聊到了孩子,自然就会唐诗身上来,先前是第一次见面,大家还不熟,也不知道唐诗是什么性子,所以吴大嫂就没好意思问这个。她是从自家男人嘴里知道了宋词和唐诗是还没有生孩子的,再说了,也是藏了点死心,想着向小姑子看了一眼,还是忍不住问了出口。
      这种问题他们也不是第一个问了,在村子里的时候都被问过好几次了,还被说是不下蛋的母鸡,唐诗从来没在意过,他们爱说说去。
      吴大嫂问出口后也担心,既好奇,又怕唐诗会不高兴,有些紧张的看着唐诗。
      嗑瓜子的声音也突兀的停了下来,偏厅里一下子静的有些尴尬,吴大嫂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好岔开话题,没想到唐诗就平淡的开口回答了她的问话。
      “已经怀上了。”
      “怀上啦?那……那真是恭喜了。”
      吴大嫂面上笑着恭喜,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看来小姑子是没希望了。
      唐诗当做没看到,笑笑,说了声谢谢。
      “有了身孕,那得注意咯,饮食方面可不能马虎,有些东西入口,刚才桌上的甲鱼汤没喝吧,那可是会滑胎的。”
      吴大娘是个有经验的老人,而且平日心思都在照顾老伴身上,对被夫家休离回家的小闺女便忽略了,把她交给了大儿媳操心,哪里知道小闺女的心思。听说唐诗有了身孕,首先是关心的问她有没有喝那道甲鱼汤,既是关心她年轻不知晓,也是担心万一出了问题,他们家也推脱不掉责任。
      “谢谢大娘关心,甲鱼汤我没喝。”
      “那就好,那就好,往后你要记得,像甲鱼和山楂这些吃了容易滑胎的东西可不能入口。”
      “知道了大娘。”
      唐诗可不是不知道轻重的,这个孩子是宋词盼了已久的,她一直都很小心,即便回忆起来还有些心如刀割,也把快要沉入灵魂深处的记忆挖了出来,想一想有了身孕那些该注意,那些东西是不能碰的。
      一般这些注意事项都是由婆婆来告知儿媳的,可陈氏这个婆婆,得知她怀孕的那一刻,只是想着推卸把她拽到的责任,过后也没说来看一眼,更别说叮嘱这些了。
      唐诗不知道宋词回老屋那边说了什么,不过他们搬到城里一个月了,老宋家的人还没有过来露面,再要些什么,这么平静,估计当时宋词也说了些重话。
      罗婶有经验,她生过孩子,又是奶娘出身,懂的比一般人还多些。
      罗婶知道唐诗有身孕后,倒是说了不少该注意的方面,唐诗觉得有用的就记下,跟记忆中相驳的就置一边。
      “你不说还看不出来呢,几个月了?”
      “刚两个月。”
      “还没显怀呢,怪不得一点没看出来。怎么样,没怎么闹腾吧?”
      吴大嫂虽然有点替小姑子可惜,但也不是要拆人姻缘的人,见唐诗成亲两年终于怀上了,也替他们高兴,知道她是第一胎,婆婆又不在身边,便以过来人的身份细问着。
      “还好,目前没怎么闹腾,能吃能睡,希望往后都平平顺顺的。”
      唐诗目前除了嗜睡些,能吃能喝,也没有孕吐,除了当时摔倒动了胎气,这一个月以来都很平顺。
      “那可好,不闹腾你也能少受些罪。我当初怀大儿子的时候可是遭老罪了,吃什么吐什么,喝水都吐,整整吐了四个多月,才慢慢能吃些东西,所以老大生出来就有些瘦弱。怀小闺女的时候就轻松多了,吃嘛嘛香,生出来胖乎乎的,生她我可没少受罪。”
      吴大嫂许是想起了当初就是因为生小闺女,胎儿太胖,难产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来。也是难产坏了身子,导致至今五年都无法再怀上,使得公公婆婆要给儿子纳妾,为了给吴家多生几个孙子,她自己生不出来,也只能含泪忍了。没想到把小丫鬟收房后,才一个月就有了身孕,她自己五年却怀不上,更是没有反对的理由了。想到这些不开心的,吴大嫂面上的笑容也冷了些,说到后面就没那么热忱了。
      “那我也得注意饮食了。对了,大侄子学堂几点下学?时辰可不早了。”
      唐诗转开了话题,不想再提起吴大嫂的伤心事。估摸着时辰也不早了,她本就不是话多喜欢聊天的人,今天跟几人能待一起这么久也是极限了。早想着去催催宋词早点回去了,堂屋的几人久未聚一起,肯定喝得正高兴,哪里好开口。
      “哟,还真是,聊着聊着都忘了时辰了,幸好弟妹提醒,要不都错过时辰了,我得去学堂接书儿。”
      吴家以往接送书儿去学堂的是小丫鬟,后来收了房有了身孕,就换成老仆妇,不过一般吴大哥在家的时候他都会亲自接送。今儿吴大哥跟朋友喝着酒,老仆妇也要在厨下随时照应着,添热汤热茶的,也离不开人。吴大嫂只有自己亲自去接了。
      吴大嫂起身撩开门帘,看看外边天色,差不多该去接儿子了。回身想拜托两句婆婆照应家里,毕竟家里有着客人在,她是主家不好丢着客人不招待,而跑出去。可看着婆婆疲惫的脸色,一时也不好开口了。婆婆年纪大了,身子又不好,陪着他们唠嗑这么久也早疲惫了,到了喉咙口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