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05 摇摆声 ...

  •   宋添富搁下锄头,梁氏已经端了洗手水过来,洗了手,接过梁氏递过来的布巾檫手,才往上房自家屋里走去。
      四岁的芳丽也按照梁氏的要求过来洗水,在宋添富洗过的水盆里,小手只是放水里晃了一下,沾湿了就拿起来,在衣襟上擦了两下,就追在爹娘后面跑回房。
      宋家上房五间,除去中间的堂屋,东西四间屋,两个老的住一间,二房两口子加两个闺女四口住一间,大房夫妻俩和四个子女六口人占两间。所以,轮到下面两个小儿子,每个儿子就只分到了西厢一间泥坯房,小是肯定的,两间才顶上房一间宽敞。好在顶上盖的是瓦片,不像大门廊檐顶上铺盖的还是芦苇秆子和稻草,雨水一多,就得勤检修,要不就会外面大雨屋里下小雨。
      唐诗搬了个板凳,坐在屋门口外,端着碗热水小口小口喝着,看着二房一如往日般演练着他们所谓的讲究,看着小陈氏伺候着两个老的洗完脚,端洗脚水出来直接泼在院子里,再招呼小儿小女回屋洗脚,然后再看着二房三房烧水洗刷完。这个时候,天已经黑透,院子里只剩下她一人。
      整个家里没有一点光亮,农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连油灯都舍不得点,更别说现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谁不是勒紧裤腰带在过日子,都等着庄稼种下去,夏天收上来粮食,就能松泛些。
      媳妇每天夜食后都会这样,喜欢搬个板凳坐在屋门前,静静发呆,也不说话,像是透过这个农家小院看着远方,上前喊她也是愣愣的不理人。
      趁着入黑前宋词已经把晾晒的衣裳收回屋里,还去井里挑了担水回来。他们连水缸都没买,平时用水就是两个水桶挑回来,用完再去挑。
      三房也和他们一样,直接水桶当水缸,但老三是个呆不住的性子,没农活的时候,白日里经常出去东家窜西家窜,有时候桶里水用完了,找不到人挑,瘦小的何氏只好挑起两个木桶,半桶半桶的往回挑。有时候被小孩绊住了,就从唐诗这里借用,没还过就是了。也不盼着他们还,让宋词多挑一趟就是。
      这会厨屋里的大锅空下来了,其他人都已经洗漱完,就剩四房两人了。宋词作为么儿,让着三个哥哥是应当的,孝道大过天,别说父母,即便是兄嫂,作为家里最小的,也得敬着。
      唐诗自从分家时因为一套桌椅,被陈氏拿着老宋头的烟斗敲了一个大包,从醒来后就更是对上房特别是老两口更是敬而远之了。想要她孝顺可以,但要给她最起码的尊重,要是只想要索取,却不把她当人看,对不起,对他们,她会敬着,远着,绝对不会围上去,上赶着找虐。
      说起来,作为新嫁妇,除了嫁过来第二天给全家做了顿朝食外,后来在厨屋里,她都是打打下手,本身真没给这家人做过一顿饭菜。后来醒过来,已经分了家,小家里就两口人,饭食比一大家子人好应付多了。即便食材贫乏,来来回回就那几样拿来饱腹,也让从不会亏待自个的唐诗做得可口。
      倒是便宜了宋词,对媳妇除了让她受伤的愧疚外,就是被她的饭菜收买了胃,信服她,才会拿仅有的二亩水田让她折腾,媳妇说可行,那应该就错不了。
      宋词烧热了水,给媳妇提回屋里,到盆里兑好凉水,喊媳妇进来洗漱,然后掩上门出来,坐在先前媳妇坐的板凳上,看着天边半圆的月亮出神。
      屋里唐诗摸黑用布巾沾水擦洗着身子,条件有限,无法淋漓尽致的洗一次澡,只能这样将就了,总好过不洗,等着身上发霉好些。这里的人都这样过了这么些年了,她又有什么可矫情的,入乡随俗,总能找到更好的活法。
      唐诗洗完,唤宋词进来把水端出去倒了,他也打了一盆,简单擦洗一遍。
      等到两人收拾妥当躺在床上时,隔着一道薄薄泥砖墙的隔壁,已经开始了夜间活动,嘎吱嘎吱的床板摇摆声,压抑的低喘声和嘤咛,传承着恒古不变的节奏。
      唐诗听着隔壁的动静面不改色,宋词却听得面有尬色,黑暗中微有些黑的面孔泛起一丝红,掩藏在夜色里。
      唐诗也有些累了,干了一天活,腰伤也没好利索,躺下就不想动弹了。
      “媳妇,腰还疼不疼?要不再给你按按?”
      黑暗中,隔壁的动静还未停歇,宋词侧脸看着睡在身旁的唐诗,打破了两人间的沉静,黑夜只能看到对方模糊脸庞,看不到脸上的表情,他放肆的看着。
      担心干一天活媳妇的腰又疼了,开口问道,之前媳妇实在疼得狠了,也是让他给按按就舒服多了。
      “嗯。”
      有免费的按摩,不按白不按,唐诗翻过身,趴着背朝上,稍息腰侧就多了一只大手,轻轻按捏着,手心温度透过薄薄的亵衣传到她腰上。心里不是不烫贴的,在这父权夫权为天的朝代,一个男子能做到这些,不容易了,更不容易的,不是三天热度,要是三五个月,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几十年后,还能保留下些许,就极罕见了。
      唐诗今夜入睡极快,在宋词手心的温度下,在隔壁的催眠曲中,竟然隔壁未停歇她就已经坠入了梦乡。这在以往,是极少见的,每晚都是等身旁的宋词睡去,久久无法入眠。看来今天干点活累点倒是好事。
      第二天起来,洗漱完,在小铁锅下烧了两把火,把昨晚剩锅里的一点凉白开烧温和,盛出来两个半碗,唐诗和宋词一人半碗喝了下去,对于碗里水面上飘着的几丝油渍,唐诗已经可以做到视而不见。
      用昨晚的剩饭煮了粥,加了把磨得细细的苞米面,既浓稠又有苞米的甜香,颜色嫩黄嫩黄的,再把咸菜疙瘩切丝,加地皮菜,炒了碗菜搭配,敞开肚皮了一人能喝下去两三碗。
      农家人习惯了一日两餐,多数时候是一餐稀一餐干,只有农忙时候才会吃三餐,或者两餐都换成干的,肚子里有粮,才能有力气干活。
      唐诗不管什么农忙农闲的,一日三餐依旧,不管吃得好孬,稀的也好,干饭也好,三餐不能少。所以,几家人,虽然一个院子里住着,除了晚上那一餐,上午两餐都是跟其他三房错开的。
      宋词吃过早饭就去了地里,那一亩旱地种了苞米和黄豆,开荒地不管种了几年都比不上肥力好的熟地,地里的草长得比庄稼还快,十天半月的必须除一遍,要是懒些人家,等草长好了再拔,庄稼都被吃瘦了。
      就这点地,他一个人就绰绰有余,唐诗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勤快人,能偷懒的时候,没必要上赶着干活。况且,她在家里也不是没活干,刷过碗筷锅碗瓢盆,去河里洗完衣服回来,再把屋里收拾一遍,半个上午已经过去了。
      唐诗实在没事干了,又搬了个板凳坐屋前,看着大房和二房的几个小萝卜头玩耍,小鹿和芳兰在地上画格子跳房子,几个小的在一遍捣乱,就属大房的二儿子添寿闹腾,这是只皮猴子,上蹿下跳的,难得在家呆得住。
      大房长孙宋添福已经10岁,7岁开蒙,这几年一直在镇上私塾就读,村里同去镇上私塾的小子有好些家。
      这几年年景好,只要过得去的人家,都会把小子送去私塾待两年,不求考上什么功名,只要认得几个字,往后即便在镇上铺子里当个学徒都比不认字的人有前途。
      就像大房长子宋明开,幼时上过两三年私塾,本被宋老头和陈氏给予厚望,打算一家人吃糠咽菜也要把他供出来,想让长子去考个功名的,最后私塾里的秀才却认为他不是这块料,再读下去也只是能多明理而已。当年陈氏实在不甘心,最后闹腾到了私塾里,秀才面前,气得堂堂秀才公,最后不得不撂下了狠话,说自个学识有限,以不足以交到宋家长子,劝其送到阜县县城另找学堂。加上当时底下三个小的都已经出生,都张嘴等着吃饭,才不甘愿的接受了现实。
      二房梁氏今天没有出门,宅基地那边已经忙活的差不多,老二一个人去能收拾过来了,所以带着大闺女芳兰在屋里做针线,差不多时辰了出来把上午饭做出来,让两个闺女在院子里玩耍,自个出门去喊老二回来吃饭。因为,今儿她又把裙子穿上了,两个闺女也打扮的闺秀般,头上两个揪揪,还绑着朵自个用碎步做的绢花,小裙子,绣花布鞋。虽然现在芳兰拎着裙摆在跳房子,芳丽直接坐在地上和添寿抢石子,身上的衫裙洗的有些发白,上衣补丁处巧出心思的绣了两朵小花修饰,面上看起来还是大房的小鹿小喜打扮的齐整。
      相对于对大儿子的看中,小陈氏对两个闺女基本上就是放养了,反正饿不着冻不着,能帮着干活,不会多在穿着打扮上多花心思的,看看现在他们的显然睡了一晚上起来没有散开重新梳过头发,还有裤子膝盖处打着的补丁红配绿就知道。
      所以有些时候,梁氏的假仙在某些方面还是会胜出的。
      这个时候,出去忙活了一圈的小陈氏回来了,进屋搁下手里东西就叫唤小鹿去淘米做饭,小鹿应声进了厨屋后,剩下芳兰自己也玩不了了,领着妹妹芳丽出去迎他们爹娘去了,刚才还闹哄哄的院子,就剩下挖土拌泥玩的添寿和小喜。
      “四弟妹,昨天的地衣有多捡的吗?昨晚尝过你做的地衣,没想到这东西还怪好吃的,今天去地里给苞米除草,就想着捡些回来炒着吃,没想到都是些干干瘪瘪的,还净是泥土草屑,那里还能吃哟,我看你昨天捡回来的就甭好,有多捡的匀给大嫂些。”
      “还有些,我给大嫂拿去。”
      不过地上捡来的,既然开口了,唐诗也不小气,转身回屋就把罐子搬了出来,递给小陈氏。小陈氏更大气,接过陶罐,直接走到厨屋外水缸边,陶罐倒提,一气把罐里的地皮菜倒了出来,菜篮子里装铺了厚厚一层底。
      昨晚吃过地皮菜的小喜也认出来了,摇晃着从地上爬起来跑过去,伸手进菜篮子里就要抓来吃。
      “要吃,好吃,娘,小喜吃。”
      “不能吃,娘炒熟了才能吃。小喜,跟哥哥玩去。这地衣真好,既大片又肥厚,还收拾得倍干净,直接就能下锅了。”
      唐诗眼睛也亮了,佩服的。捡回来的,他们可吃了不到一半,大半都在罐里了呢,哗啦就给她全倒出来了,一点不剩。
      当然好了,不说雨停后已经晒了一天阳光,水分被蒸发了不少,就是他们旱地都是分到最好的,都是养熟了肥力大的官道旁的坡地,草皮植被少,长出来的地衣自然跟不上她昨天在荒草覆盖的山坡捡来的好,当时春雨除歇,从草堆里扒拉出来时还说水灵水灵的。
      小喜抓不到吃的,也不愿意放弃吃东西的机会,就在小陈氏屁股后面跟进跟出的,看着小陈氏端盆洗菜,洗洗切切的,就含着手指在旁边看着。就连添寿也忍不住跟着跑过来,一个劲问小陈氏做什么好吃的,也学着妹妹蹲在洗菜盆旁边看。
      唐诗也看到了,小陈氏是参照着她昨天的做法来的,怪不得刚才回来手里看见拿着把野蒜苗,也洗了块野山姜刮皮,切碎。见她直接把切碎的野蒜野山姜放到篮子里地皮菜上面,还用手拨拉拨拉,唐诗就忍不住眼皮上翻,不知道先把姜蒜用油煸香了,香气才能出来?
      看看手里光溜的罐子,还是算了,每个人的做法不一样,强制改变他人习惯可耻,是不可取的。还是把罐子刷干净,倒置控干水,把饭桌上的两个半咸菜疙瘩放回去。
      小陈氏在厨屋里炒地皮菜的时候,二房的一家四口也回来了,半个闺秀的梁氏站在老二旁边,怎么看怎么不搭,像是点错鸳鸯,牵错姻缘,强凑在一块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