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 ...

  •   从张家吃完寿宴回来,秦溪坐在马车上,又思索起秦家与张家来。

      他原先还以为秦家日子过得不错,又住着大宅子,应该是秦大郎的俸禄高的缘故。可今日看了张家那窄小的宅子,他就不再这么想了。

      秦家只怕之前家底就很厚。

      想起北宋汴京房价之贵堪比现代的帝都,秦家住在皇城边上,占地十几亩的宅子必定不是一个秦公秦大郎凭俸禄就能买得起的。

      马车还没到秦府,清风便见巷子口有一厮儿躲在转弯处正伸长脖子四处张望着。

      清风忙下车走过去,与那厮儿耳语了几下,然后回来对秦溪小声说道,"郎君,您舅舅来了,等了您半日……就回邸馆了。"

      秦溪一愣,没做思考就问道,"邸馆在哪里?"

      清风又说道,"相国寺东。"

      虽然不知道这秦大郎君的舅舅是怎样一个人,但是,既然是舅舅,又来找他,必然是要去见一见的。

      秦溪和清风下了马车,又去大街上租了辆驴车往相国寺驶去。

      秦府有马车,可也只有一辆,还是装逼时才使用,比如说出席什么重要宴会。就是秦大郎平日去上班,要么是骑马要么是坐轿子。而府里女眷出行,则是坐牛车。

      秦溪只想安安静静地熬过这几年,不想因为占用公中资源惹人闲话,破坏他现今的平静生活。

      若是私事的话,还是自己租车好!

      驴车走到半路上,秦溪看向清风,试探道,"也不知舅舅如今身体可好?是胖了还是瘦了?"

      他对秦大郎君这个舅舅真是一点都不了解啊!除了知道姓董以外,其它的真是一概不知。

      清风摇了摇头,"小的也是许久没见过舅官人了,在地方上做官,日子总不会差吧!"

      秦溪一愣,这秦大郎君的舅舅竟也是做官的?

      等到了相国寺东街,清风扶着秦溪下了车,又付了车费,然后朝名为"熙熙楼"的邸馆走去。

      他们刚进去,就有跑堂的伙计笑着迎上来问道,"两位是打尖还是找人?"

      秦溪忍不住笑了,这跑堂的伙计倒是个有眼色的。他们一不风尘仆仆,二没有大包小包的行李,确实不像是来住店或者寄存货物的。

      清风上前说道,"我们找董大官人。"

      伙计忙说道,"董大官人住楼上,请跟小的来。"

      说着就转身往天井走去。

      这邸馆倒是和电视剧里的客栈差不多,楼下是大堂和用餐的地方。

      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一会儿在账本上记着什么,一会儿又扒拉一下算盘。

      天井的四周都是两层高的木楼,均是一间间的客房。北侧有一楼梯通往楼上。楼上走廊的廊沿上挂着一串串红色的灯笼。

      伙计走到东面北边一间房前,敲了敲门,喊道,"董大官人,有人找!"

      屋里先是传来一阵窸窣声,然后是脚踩在木楼板发出的声音,门被打开,一个三十多岁、扎着头巾的男人探头看了看,见到秦溪,就立即问道,"是秦大郎君吗?"

      秦溪点了点头。

      清风给了那伙计几个铜板,伙计欢天喜地地道了谢,下楼去了。

      那扎着头巾的男人立即将他们迎了进去,笑着说道,"主人一直等着大郎君呢!"

      他们才进外间,从里间就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白脸有须、长眉大眼高鼻、身穿灰色冬袍的高瘦男人。

      秦溪还没做出反应,清风就躬身拱手,"拜见董大官人!"

      既然清风都认识,那应该是不会错了。秦溪也躬身拱手,"拜见舅舅!"

      董乘风先是笑着摸了摸胡子,"溪儿有礼了!"

      然后又拉着他的手,左右端详了一会儿,才说道,"才三年不见,竟长这么高了?嗯!个子像舅舅,面相像你母亲。好一个俊俏儿郎!"

      秦溪看了一眼同样俊俏的董舅舅,谦虚道,"承蒙舅舅夸赞!"

      董乘风又拉着秦溪在里间的桌边坐下,塞给他一个汤婆子,问起了他的情况。

      秦溪不了解董舅舅这人,不好如实告知,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说了这一段日子在秦府的生活。

      总之,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宅男的读书生活。

      他倒不担心会被董舅舅识破身份,既然是三年不见,少年人长得快,不仅是身高外貌,性格变了也是正常的。

      听了秦溪要考科举的话,董乘风很是欣慰,"你愿意读书,那是最好不过了。"

      之后,董乘风又说起了他自己的近况。秦溪这才知道,原来这董舅舅竟也是进士出身,如今在苏北扬州江都任知县,这次回京城,是为述职而来。

      等闲事说完,董乘风又考起秦溪的功课来。没有身份危机的秦溪,这时也不再藏拙,对那些问题也是侃侃而谈。

      董乘风本来还担心外甥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读书会很艰难,却没想到,秦溪会有如此深刻透彻的见解。

      于是心中安慰,外甥多肖舅啊!

      秦溪完全不知道董舅舅心中是如何自我贴金的,要是知道了,他肯定要闷头大笑一番。

      先不说这秦大郎君到底会不会读书,就说秦大郎君的祖父二叔四叔,都还是进士呢!秦大郎君会读书,不是更应该像秦家人吗?

      而且,现在会读书的可是他秦溪啊!

      外甥优秀,董乘风高兴归高兴,但还是说道,"我一个同窗在应天府书院执教,你父亲既然不为你筹谋,去不了国子监,去书院也可以。你意下如何?"

      秦溪有些犹豫,他每日里忙于读书写字,还真没想过要去书院。倒不是他过于自信,觉得光凭自己一人在家刻苦读书就能高中。只是他内心里可是个二十六七的成年人,有什么问题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而不是跑到全是十几岁青少年的书院去求学。

      心理年龄有点接受不了啊!

      "一定要去书院吗?士子不是可以"投牒自进",不再需要举荐就能应举吗?"

      而且,北宋的科举又不像明清,士子非得进入学院,取得生员资格,才能一级级往上考。

      可他的想法,董乘风并不认同,"想要科举,闭门造车可不行。你可以先去书院试试,那里可是有许多的大家开坛授课,你去了,必定受益匪浅!"

      秦溪又低头想了想,董舅舅说得也有理,于是顺从道,"此事但凭舅舅做主。"

      外甥如此听话上进,董乘风自然高兴,于是又拉着他说起来了应天府书院。

      原来这应天府书院前身叫南都寝舍,五代时商丘虞城籍学者杨悫创办。名儒戚同文隐居在此执教。曾为南都寝舍学生的应天府富民曹诚捐资三百万金,在戚同文旧址,建寝舍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余卷,并于大中祥符元年二月(此处因情节需要,与历史不符合,早了一年),将所建寝舍和书籍捐献,得官家嘉许,御赐书院匾额“应天府书院”。命戚同文孙奉礼郎戚舜宾主持院事,以曹诚为府助教,之后广招学生。

      因为过了朝廷的明路,又有书院先前的名气在,"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

      戚同文虽为主院,却不怎么管事,相当于现代的名誉校长。真正管事的是助教曹城。

      而董舅舅的同窗曹经则是曹城的同宗堂弟,进士出身,曾任知县,因去岁母亲过世,回应天府丁忧,后应曹城之邀,在书院执教。

      秦溪对两宋历史的了解大多在国家大事、战争等方面,而像书院这些事情记得并不清楚。关于应天府书院,他唯一记得很清楚的事情就是,这里出了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教育家范仲淹,以及《春秋》学大师孙复。

      俩人只聊到酉时三刻,这时天已黑,董乘风又叫了酒菜,舅甥两个边吃边喝边聊,相处十分轻松愉快。

      秦溪感觉这董舅舅还不错,不仅知识渊博,对秦大郎君这个外甥也是十分的喜爱。虽然不是他真正的舅舅,却不妨碍秦溪喜欢这人。

      要走的时候,董乘风又拿了一个小匣子给他,"这些年我一直在地方上,对你疏忽了。如今再说什么自责的话也是于事无补。我远在千里之外,也实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唯有这些黄白之物,希望能帮到你一二。"

      秦溪不接,他两手空空地来看董舅舅,董舅舅不但不嫌弃他,反而处处为他打算,他已惭愧万分,哪敢再收董舅舅的钱财?

      而且,这古代又不像现代,外家可就真是外人了,何况母亲还早已不在了。

      舅舅一家又在外地,来京述职时还记得来看望外甥,秦溪已是十分感动了。

      董乘风收起了笑容,板着脸,教训道,"秦府的事,我一个外人也不好置喙,只希望你自强上进。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可是没有钱财却是万万不能的。"

      这个道理,秦溪也明白,他又不是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清高士子,生活的艰辛他最是知道。他没有收入来源,王氏对他这边确实有所克扣,秦爹也从没补贴过他,到发解试还有十个多月,也不知道能否一次高中,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能傍身的钱财当然是越多越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