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拿破仑 ...

  •   今天天气十分不错。
      不,应该说是特别好才对。

      是个适合从头开始的日子,也是个适合重新开店的日子,埃内斯特·李·穆勒心想。

      他左手拎着昨晚带回家加工的榛子碎,右手摸出钥匙锁上了门。位于公寓顶层七楼的7A在电梯的正对面,用力关上老式电梯折叠拉门的声音有些大,睡不着的夜晚,总能听见晚归的人拉动电梯门咯吱咯吱的噪音。
      埃内斯特决定不骑车,而是走到三个街区外的店面。
      路上还可以去怀特太太的花店取一束花。
      要白色的大波斯菊,高低错落的满满一大捧。插在店门口的陶罐里,就像妈妈一直做的那样。

      清晨六点的纽约天还没亮透,路灯也还没有熄灭。
      对面底楼的煤气灯却已经亮起来了,怀特太太是个勤劳的意大利女人,高高盘起的深棕色头发,黑色的明亮眼睛,丰满的胸脯,大印花的中袖长裙。举手投足间都是西西里阳光的味道。
      每天她的花店都是附近最早开门的。诺荷区许多咖啡馆、书店、面包房的店主们都会在早上特意从这里路过,取走一束带着露水的鲜花。

      “玛格丽特,两束大波斯菊,包在一起。”埃内斯特拉开白色的栅栏门,向店里探头。
      就像他小时候常做的那样。
      女人转过身,惊讶地张圆了嘴:“哦天呐!埃尔!你回来了!”
      她扔下手里的花剪,把身后已经高过她一头多的大男孩拥进怀里,给了他两个响亮的面颊吻,和一个如母亲般的温暖拥抱。
      “好久不见呀,玛格丽特。我回来了,一会儿去开店。”被亲昵地称呼小名的年轻男人笑着回拥看着他长大的年长女士,“还是这里最适合我,我要回到纽约定居了。再把爸爸妈妈的店重新开起来。”
      “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女人放开他,“那我可不能耽误你。”她利落的从旁边浸着各色花束的大木桶里挑出最大的两束大波斯菊,用报纸和牛皮纸紧紧包好,塞进埃内斯特的怀里。
      “欢迎回家,甜心!”玛格丽特挑眉,按下埃内斯特准备掏出钱夹的手,“噢,不,我可不会收你的钱,下午休息的时候我去找你喝茶。”
      他被利落地赶出了门。

      埃内斯特花了十分钟走到店面门口。
      原木包边的橱窗和大门映出了他的影子。
      他抬头看着曾属于父母的甜品店招牌,Anna Und Karl,铁艺花体的店名在粉刷成铁灰色的墙面上被爬山虎包围,十分显眼,金属透出被风雨打磨过后的圆润光泽。

      我回来了,他想。

      一个星期前他决定从达勒姆离开回到纽约的时候,心里满是不甘、不知所措、愤怒与绝望。
      尽管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决定。
      但被迫作出的抉择却让人如鲠在喉,无法下咽。
      命运,他想。
      黄金的骰子被递入拉刻西斯的手中,女神闭着眼睛掷出的数字便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波折。
      埃内斯特人生的前二十四年顺风顺水,期待从不曾被辜负,努力从不曾被埋没。
      他就读博士的第一年冬天,双亲在前往达勒姆与他共度圣诞的路上出了车祸,父亲抢救无效,母亲也在病榻上缠绵将近一年后,拔掉了自己的呼吸机,选择去追寻自己最爱的人。就如埋下的种子本该长成参天的大树,在秋季收获丰硕的果实,却在丰收的前夜被拦腰折断。

      一年的时间,他变卖了家里几乎所有的资产来支付医疗费用,只留下了一间小小的公寓和这家灌注父母亲全副心血的小小甜品店。

      他曾追求的人生结束了。
      随着一声急刹车。

      他想过,他会成为去温暖别人的那种人,所以在大学一开始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得选择了心理学。六年过去,热忱未消。
      心理医生,拯救迷茫的心灵于幽暗深谷,如黄昏的灯火,如黎明的晨光。
      但是现在,他大概没有去温暖别人的力量了。
      怨怼。不甘。为什么是我?

      不卖掉甜品店,就无力支付每年高达五万美金的高昂学费。
      一周前,他做出了抉择,从杜克大学心理学PhD退学。

      埃内斯特回到了纽约。
      那一晚,大雨倾盆,站在小小甜品店面前的他突然平静下来,怨怼全消。
      他抬头看落下的雨滴,脸庞上不知是雨还是泪。

      -------------------
      埃内斯特把陶罐洗净,添满水,大波斯菊纤薄却丰润的花朵从陶罐橙红色的罐口溢出来,像云彩一样。
      把花摆在店门的看板门口,把外套脱掉,系上围裙。
      他站在了料理台旁。

      诺荷是个波西米亚风十足的精致街区。曼哈顿的人们喜欢这里风格十足却又别具匠心的小店。复古的建筑,新潮的人群。
      埃内斯特的妈妈安娜,一手精彩绝伦、独一无二的酥皮手艺让小店声名远扬其实也并不意外。从曼哈顿下城到中城,东村到西村,热爱法式甜品的人们只要尝过她的拿破仑(Mille-Feuille),就忘不掉那好滋味。

      拿破仑,在三重千层酥皮间叠加的新鲜奶油,雪白的糖霜,甜蜜的果酱和爽口的水果制成的绝妙甜点。草莓、蓝莓、覆盆子,榛子、杏仁、巧克力。最传统的卡仕达酱与轻盈的打发的鲜奶油。有多少家店,就有多少种搭配。这种被法国人称作“不能与陌生人分享”的美味,是埃内斯特需要在早上新鲜准备的为本日出售制作的主打甜品。
      酥皮的层数要越多越好,面团擀开,涂抹黄油,折叠,静置再涂抹黄油,反复六次。昨晚面团就已经准备好,现在放入烤箱。
      卡仕达则是用低筋面粉、香草粉、蛋黄和砂糖在牛奶中搅拌均匀,再小火熬制而成。
      烤好放凉的两大块酥皮用陶瓷刀切成分别分成三等分,一层层均匀抹上卡仕达酱,每隔一公分摆上蓝莓,最后淋上白巧克力的淋面,用黑巧克力做出拉花。
      每一等分均匀切成长方形的小切块,就大功告成。
      大理石的料理台面上均匀摆着三十六块犹如艺术品的精致甜品,被他一一摆上蛋糕纸,放入托盘,最后挪进店面最中央的玻璃保鲜柜里。

      埃内斯特并不贪心,他今天做的种类不多,早上需要准备的只有拿破仑,榛子欧培拉,和黄油吐司。昨晚已经做好了小曲奇、法棍、手掌面包、经典的法式柠檬挞、和冷藏一夜食用最佳的焦糖布丁。
      很快所有的甜品被依次处理好,他插上咖啡机的电源。
      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上午10点到了。

      他走出半封闭的料理空间,把门边悬挂的小木牌翻了个面。
      CLOSE变成了OPEN。

      -----------------
      华盛顿广场大半都被纽约大学的建筑包围着,街灯灯杆上绛紫底色印着白色火炬的NYU小旗子围着公园四周的街道转了一圈,又从西四街向诺荷区延伸。
      格林威治和诺荷的交界处的街道,既年轻,又温柔,不失大都市气质,又充满了大大隐于市的神秘感。
      这一片从不缺少好奇心十足的年轻人。很多纽大艺术和表演学院的学生常常来这里探索新店。隔壁库伯联盟的学生也常常背着画板出没。

      Anna Und Karl是开在拉斐特街街角的一家小甜品店。
      店主人是一对看着就感情好极了的夫妇,尽管上了年纪,男女主人还是每天穿着同色的衬衫,围着半身围裙,笑着迎接每一位推开店门的客人。

      但是这家店已经关门一年半了。

      彼得·帕克也听说过这家店,他自从两个月前入学纽约大学起,就被课上同组一起做课题的朱莉推荐了无数遍。朱莉是个不喝下午茶会死的伦敦人,大三油画系的她自从三年前来到纽约就逛遍了校园四周围所有大大小小、不同风格的甜品店与咖啡馆。
      然后拜倒在Anna Und Karl的好手艺和女主人的温柔笑容下,加入每天固定为店主夫妇上贡钱包的行列。

      不喜欢自然科学的朱莉,硬生生拖到大三才勉强选修了心理学的初级课。文艺气息十足的逛街狂人在课上遇见了腼腆又书呆子气的彼得,反而意外成为了聊得来的好朋友。
      星期四上午下课,彼得不出意外的又被朱莉拉着往拉斐特街去。他们玩笑一般的把这个叫做周四甜品店巡礼,尽管距离上一次见到店门上OPEN的牌子已经是一年多以前,朱莉还是死性不改地坚持着每周查看一次。
      至于为什么彼得·帕克也加入了她?
      万一开门了呢?
      那不就能吃到纽约城最好吃的拿破仑了嘛!
      听说他们家的歌剧院和焦糖海盐蛋糕也是一绝!
      面包也好吃啊!

      每次彼得都想,要是晚上回家的时候能带几块回去给梅姨尝尝就太棒了,她很喜欢这一类法式的点心,一定会很开心的。

      于是当两个人走过拐角,看见亮起了灯,大敞着店门的甜品店时,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拿破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