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关于经典艺术的粗浅思索 ...

  •   昨天和朋友从观众、听者与消费者的角度,简单探讨了一下大概念中的“艺术”这一存在的现状。摘录我的部分个人观点如下:
      经典艺术——音乐剧、戏剧,乃至戏曲、地方民艺等等在内的民族艺术——现当代作品还是太少。缺乏新作品的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剧团们只能反复演出经典,观众的口味在这过程中也反复经过固定,越来越缺少多样性和变化。这是市场需求;而市场和人材供应方面,学习经典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
      这几乎可以说是大众共识,不仅是国内,在国际上也可以称作是全球的社会共识:在我们这个岁数或更年轻一点的人,因为喜欢某种艺术而想要入行,尤其是想要学习那种知名度寥寥、举国上下都不一定有多少人知晓的艺术的,所做所想就是在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不放弃绝症病人、坚持为其治疗,希望这位病人再能多活半年的医生。
      经典艺术已俨然成为了娱艺市场上的大熊猫。我们的社会和管理机构围出了一个保护区,严加看管,让所有的看客都知晓,“噢,这是珍稀动物。”可真正的物种保护只是做到价值被认可是不够的。好比在影视剧里,某个氏族三代单传,血脉就在风里将断未断地飘,它若想真的把自己延续下去应该怎么办?
      当然,经典艺术不可能丢了经典,从前的名戏、名剧都是艺术的根基底蕴,一定要一直演,一定不能丢。但要在未来不断地延续下去,作为人类史上的活着的艺术不断地绵延下去,就不该只围栏里叫人看,必须得跟着时代一起往前走。我谓之“艺术的繁衍”。
      谈起艺术的创新与繁荣,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前几天刚过春节,在某网络拜年视频中看到了以京韵大鼓形式表演的虚拟偶像节目,弹唱的主题是去年点爆全球影院票房的美国大片。又加之,最近的职业歌手竞演比拼节目里,出现了擅长把本族语言说唱融入欧美曲风的藏族年轻组合。这在我看来就是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经典艺术创新的尝试,把经典与现代流行融合在一起。不能让一代一代新的年轻人喜欢,艺术就不能自由地活下去,只能被箍起来,变成让人瞻仰的保护动物。
      对于反对经典艺术进行创新,觉得创新就是亵渎传统的观点,我并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但我仍然要表达我对此类观点的强烈不赞成。我反对觉得经典的创新等于变样。经典在一开始被创作出来的时候,不也和同时代的作品一样是新生儿吗?经典在诞生的最初,必定也是在它所生时代的一次动人心魄的创新!它们中的许多也曾经历过如今市面上那样大红大紫、人尽皆知的潮流,也曾在大街小巷被不同的音色和肢体遍遍传唱、吟诵、如痴如醉地演出,出现在殿堂辉煌或街头寒怆的表演场。经历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时光的大浪淘沙,跨越时代与空间引起数不尽的感动和共鸣,最终才在岁月的冲刷下被无数代的人奉为精品,在诸多艺术品中不灭了。
      由此我们得知,经典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经典的。艺术要活下去,就得和当年经典生下来的时候一样,去写新东西。写很多很多,写成百上千,在这数千作品之中就可能会诞生一部作品,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四大名著”,肖邦、贝多芬与莫扎特,莎士比亚戏剧。
      这才是艺术应该生存下来的方式。而不是怀念过去,否定现在,哀叹未来。
      年轻的艺术创作者要从有学问和人生、艺术经验的老一辈那里学习学问和经验,一面学,一面产生自己的新东西。等这些年轻人老了,就去教育下一代的年轻人如何学经验的同时紧跟时代进行创新。作为创作者的我们、作为欣赏者的人们,永远得喜欢新东西。创作者们悄悄在新东西里面留下老东西的底蕴,给经典新生的活力和趣味,把艺术推广开来、让更多年轻新生的灵魂也像过去的人们那样欣赏,这是我认为的文化发展。事实上,就算是当代的娱乐艺术文化行业,有领袖实力、有影响力的行业推动者也永远都在创新一线勇当桥头堡。他们始终观察着与自己不同的新风格、新艺术和新事物,吸纳能与自己融合的元素,不断尝试在作品上推陈出新,同时也不断地支持着新生代的火苗,期望它们燃成熊熊烈火。
      希望我们的艺术经典能更多、走得更久,生存至永恒鲜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