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
-
水母小注:
豫章:古郡名,今江西省。
桐国:今安徽省桐城县北。
舒鸠:今安徽舒城县。
巢:今安徽巢县东北。
第二十四章吴楚豫章之战
公元前508年,阖闾七年,允常三年。
夏,姬光诱使楚之属国桐叛楚,又听从孙武之计,遣人前往为楚并吞的楚之附庸——桐国之北的小国舒鸠唆使其长势者道:
“若舒鸠诳楚攻吴,则吴将佯装惧楚而代楚伐桐,使楚松懈戒心,借此一举灭楚。”
舒鸠人恨楚,商议后决定听从吴国之言,配合误楚之计编造了吴国军情,上报楚国。
楚一干重臣信以为真,利令智昏,皆劝昭王伐吴。
惟深知子胥的申包胥道,当再观些时日再作定夺,然昭王为群臣所迫,终是于此年秋遣令尹子常率楚军伐吴。
子常之前输了潛、六一战,此番信誓旦旦要将吴军尽灭。姬光命子胥、孙武迎击。
孙武道:“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
子胥采用其明攻暗袭相结合之计,一方面,大张旗鼓地调集水师前往豫章,另一方面则暗中将主力潜伏于巢。
子常率十万大军,战舟万艘,载米六百斛,日行三百余里,凭借处于吴上游的有利地理位置,声势浩大地沿江水而下。
吴仅以五万兵士千艘战舟迎击。吴在地形上处于劣势,芜湖于公元前570年为楚用攻陷,控制了战略要地。
大翼、小翼、楼船、突冒、桥船……两军密密麻麻地占据了江水。
然相抗于两日一夜,孙武假作不济,下令自豫章退军,遂率舟师前往桐国,占据桐国以南的江面。
子常得报,以为吴军胆怯欲以伐桐来讨好楚国,得意忘形,便下令停止追击,驻扎于豫章,静观其变。
然自秋入冬,驻扎时日愈长楚土气便愈低,防御也日渐松懈。
孙武见时机成熟,便率舟师于楚师侧后发动突袭。楚军猝不及防,反应迟缓,被吴军包围了打得落荒而逃,溃不成军,孙武乘胜追击,尽俘其战船,唯子常逃脱。
与此同时,子胥亦发兵攻巢邑。子胥所带之兵,正是经过一年历练的亦兵亦农的军队,所谓强将之下无弱兵,初生牛犊不怕虎。于子胥的指挥下按部就班、步步为营,五日内便攻克巢邑,并俘虏了驻守于巢的楚昭王之兄——楚公子繁。
此战,孙武以其诱敌、骄敌之策大获全胜,楚于豫章及以东的诸邑属国皆为吴国所占,自此,吴国打通了入楚捷径。
姬光得报欣喜不已,使人送去辎重军需与御寒之物并传言道:
“寡人欲因此破楚,不得入郢,二将何功?”
传令者方退,孙武便转身回了主帐。
子胥尾随其入道:
“长卿莫怪!大王也是急于……”
“急于破楚便可出言不逊?我岂是为此等……”
“我知!”子胥绕至他身前:
“我知……”双手扶于他耳侧:
“大王那边交给我……你累了,先歇着吧……”
耳畔,属于他的温暖,于如此寒夜,灼伤人心。
他刚毅轮廓上难得的温柔,却是歉疚多于动情……
这一路辛酸,压得自己苟延残喘……
一世聪明,却注定在这铭了他的一劫中磕磕绊绊、精疲力竭……
子胥吩咐侍从为暖炉添了些炭,随后替他解了裘衣,扶他到榻上。
孙武于水战中为流矢伤了肩,子胥的动作格外轻柔,甚还带了怜惜。
孙武躺下了,合眼静待他离去,却半天没有动静。
直到榻上一沉,孙武猛睁开眼,就见了子胥在他身旁和衣而卧,他道:
“你畏寒……这点炭火,怕是不够的吧……”
军内本是按级别分发暖炉与炭的,但孙武坚持与兵卒无异,将自己的炭分发下去,众将效仿,却也因此夜难成眠,神色憔悴。
其实是不想睡,怕一转眼,这场战役便又结束,便又要回到之前的疏离,再无了并肩的立场……
然此刻又算什么?给一些甜,让自己追着穷竭下去?
孙武猛地支起身:
“行人说笑了……这点寒我还是受得住的!行人请回吧!!”
子胥沉默地仰视着他,微弱的炭火中,眸色幽深:
“你……真要我走?”
孙武一怔,别过头去。
子胥趁机拉下他,裹了衿被搂进怀里:
“长卿啊……你这性子……八年了……都不知改一改……”
孙武被他裹得只露一双眼在外面,他说话时的气息,吐在自己的额角。看不见他的神情,心却已沉沦下去……
罢了……
累了……
若能就此长眠……
也算不枉此生……
翌日晨,子胥遣人回道,当下方与越、楚战,兵疲马乏,国内空虚,攻郢灭楚之机尚不成熟,若轻视,将劳而无功,反为人所制。
姬光得子胥回复,方觉自己急于求成,应再隐忍一段时日,当下便下令班师回国。
大军归来之时,万人相迎,举国同庆。
姬光设宴款待二人,赏赐一番。
遂将吴军三分,交于二人与夫概练兵,自己则只留三千王军听凭调遣,可谓信任至极。
夫概领命于江水练兵。水师不似陆军,在对战时有许多不定因素,须四季练兵,习得能应万变。
夫概此时正立于专司指挥的楼船船首,令大小二翼与突冒、桥船调整阵形。忽来一桥舡,报前方来艘小船。
夫概远望,就见一点渐渐靠近。
这不会是什么民船,自己于此练兵多日,周围渔民都是绕道而行的。
而若是敌船,决不会只区区一叶,最后可能的,还是来勘察军情的敌兵或别有用意的来使……
当那船进了射程范围,夫概命头列船只满弓指之。
终于看清船上之人时,夫概一怔,随即下至桥舡驶向那小舟。
在能听清彼此话语而身后水师不知其言的距离内,夫概道:
“‘义士’所为何事?”
那立于船首的男子,自青铜面具后端详他许久:
“我能助姬光为君,亦能助你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