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移民安置 ...

  •   三个月后,清晨,直隶宣化府。

      天空微明,苍穹高远,起床铃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军服厂空旷的厂房当中。

      女织工王二媳妇听到这个声音,立刻从十六人大通铺上爬起来,穿衣叠被,梳头洗脸,然后冒着清晨微冷的晨风到工厂食堂用餐。

      不多时,可以容纳一千人的食堂已经坐得满满当当,掌勺的女师傅抬着几个大蒸笼上来。早餐是每人两个杂粮蒸饼,一碗红豆汤,半个切开的白煮蛋。

      很简单,但是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食物。

      这间华北织造公司下属军服厂,是中日开战后临时组建起来的。所有织工都是原来吉林省鸭绿江沿岸的居民,清一色的女性。

      鸭绿江一带被朝廷划为战区,王二一家八口人携老扶幼,揣上几十个干窝头,准备出逃的时候,忽然来了几个穿长衫的秀才哥。他们敲锣打鼓地向百姓宣讲朝廷“招募壮丁,转移难民,妥善安置”的政策。

      原来,中日互相宣战后,皇帝的第一道御令,却不是指挥平壤驻军作战的军事命令,而是修筑京沈铁路和鸭绿江沿岸防御工事,以及铺设华北电报线路网的行政命令。

      朝廷向村民们承诺,一个四口之家,只要出十六岁到五十岁之间的成年男子一名,参与鸭绿江堡垒或京沈铁路的修建,朝廷就保管把你们的家小安安稳稳地送到后方,保证他们路上有人指引,到了有人接待,白天有饭吃,晚上有屋住。

      而且做工的人还月月有钱拿,每个月可以写一封书信,由朝廷统一派人送到你们的家人手里。

      村民们都被这优厚的条件震惊了。从古到今,哪回打起仗来不是万人逃命啊?这个时代的流民可不好做。虽然避开了战祸,但是沿途缺衣少食,渴了没水,饿了没粮,病了没药,全靠两条腿走路,死在路上的人多着呢!

      就算到了安全的地方,没有路引也一样进不了城,遇到个仁慈一点的官,还能在城外搭个草棚住住;要是遇到凶一点的官,甚至还会叫衙役驱赶流民。

      如今只要出一个人干活,就可以活了全家老小的性命。况且修筑的鸭绿江防御工事,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园,大伙儿岂有不愿意的?

      王二媳妇还记得那天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吃了顿热热的白面疙瘩汤,第二天公公和当家的就背着包袱去征工点报了名。

      王二媳妇的婆婆和两个孩子当场就被扶上了一辆驴拉的板车,王二媳妇和小姑小叔跟在车子后面走路。一行浩浩汤汤,足有六七千人,他们从吉林省兴京厅出发,一路经过奉天府、新民府、朝阳府,然后在秦皇岛坐上了前往直隶的铁轨车。

      王二媳妇的婆婆年纪大了,很不适应这轰隆轰隆的铁轨车,因此他们一家分到一间舒适宽大的车厢。虽然为了容纳更多的人,车厢里的家具都被撤掉了,但是车顶上还吊着水晶玻璃灯,墙壁上贴着宝蓝色丝绒墙纸,地板是打磨得油光水滑、可以照出人影子来的枫木地板,华丽得叫人瞠目结舌。

      同行的乡亲听说后,羡慕地看着他们,纷纷拿了米粮要跟他们换座位,想要亲自看一看皇上去奉天督战时候坐过的头等车厢。

      王二媳妇的婆婆听说这是皇上坐过的车厢,顿时精神大振,头也不晕了,眼也不花了,耳朵也不嗡嗡直叫了。一家人顺利地到达宣化府的移民安置所,定居下来。

      这一路上不仅顺利得不可思议,还让他们这些乡下人见识了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场面。

      从沈阳到北京,一路上三省十二府,到处都在大兴土木。

      秦皇岛码头上,有牛马大车拉着好多白面袋子似的大口袋,上面全是洋码子。人家说那是英国进口的什么水泥,拉到鸭绿江边用水和沙一拌,浇出来的混凝土连炮/弹都打不穿。

      在铁轨车上,他们看见沿途一路有粗壮的汉子肩膀上扛着一大圈铜线往土里埋,据说那是在铺电报线,埋土里不怕东洋鬼子派间谍来挖。还说管这事儿的还是一位王爷,皇帝的亲兄弟,也整日跟着民工们住在荒郊野地里,昼夜不停地赶工呢。

      在承德府,他们刚下了铁轨车,就看见打着赤膊的工人,抬着一根一根比人还粗的方木条,整整齐齐地码在他们坐过的车厢里。

      王二媳妇的小叔上去搭了把手。搬运的工人告诉他们,那叫枕木,是用来铺铁轨的。你别看它灰扑扑不起眼,那可是拆了颐和园里给慈禧老佛爷献寿的彩棚,现取下来的好木头!

      虽然闹不清啥叫混凝土,为什么要铺铁轨电报线,但这一切显然都是在为打退侵略者做准备。朝廷肯定是有个计谋在的,王二媳妇一家瞬间觉得有了主心骨,一下子踏实了下来。

      这么大一个国家,从京城到他们乡下,到处都忙得热火朝天。从皇帝到农民,人人都在挥洒汗水。劳动是最容易驱散恐惧、让人感到充实的存在。

      在移民安置所里住下来之后,王二媳妇一家也没有闲着。状元公张謇大人亲自来给他们宣讲“战争与生产相结合,以工养战”的策略,鼓励难民们投入到后方的生产中去。

      王二媳妇的小叔喜欢轰隆轰隆的铁轨车,就进了户部组织的粮食运输队,负责在车站里将大量物资打包装车。除了顿顿白米饭、大肉汤,一月还有五百文的工钱可以拿。三个月后,他更是因为干活卖力为人忠厚,加上祖上五代良民,身份可靠,而被调往大连海港,负责给北洋水师的军舰运煤,工钱也涨了一倍。

      王二媳妇纳鞋底的功夫又好又快,就进了军服厂,一个月二百钱。虽然不多,但是青砖厂房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政府还承诺也会向在她们前线做工的男人发放衣物被服。所以王二媳妇每一针都扎得很仔细,她希望自家的男人领到结实的鞋袜,别把脚底板磨破了。

      后来,张謇大人又在军服厂的基础上,筹建了帐篷厂、军粮厂、罐头厂。王二媳妇现在也是一个小小领班,手底下管着十来个织工了呢!

      最让一同从吉林逃难出来的乡亲们长脸的,是王二媳妇的小姑、年仅十五岁的王春桃。

      春桃是老来女,打小儿聪明,跟着镇上测字算命的刘半仙学了一二百个字,会念还会写。这可不得了了!

      管事的一听说她有这个本事,当即提着两斤腊肉、二十个鸡蛋来安置所拜见王家老太太,费尽口舌劝春桃加入什么“护士医疗队”。

      这一下可让春桃见了大世面了——先是跟着宫里的太医学了一个月的煎药熬药,然后又跟着洋鬼子护士学什么按压止血、消毒包扎、正骨止痛。三个月紧急培训结束那天,一辆青鸾凤车停在了临时培训所的门口。

      留守京城、全面主持后方事物的珍妃娘娘亲自接见了她们,并且跟小护士们一一握手交谈,鼓励她们放下世俗性别的偏见,摒弃女人不得抛头露面的陈规陋矩,以救死扶伤、匡扶社稷为己任,承诺在战后创办医院,继续为她们提供工作岗位和各种生活保障,最后还与两百个小护士合影留念。

      那张照片被春桃当宝贝似的收在匣子里、垫在嫁衣的下面。从此中国少了一个农家妹王春桃,多了一个救死扶伤的王护士。

      朝廷给春桃发放每月一两银子的补贴,再加上王二媳妇的丈夫和公公在前线做工,也有工钱寄回来。

      这个以务农为生、常年佃地耕种、在丰年也不过将将吃口饱饭的八口之家,竟然有了一个月吃穿不愁,还有二三两银子净收入的一天!

      这场战争不仅没有让他们流离失所,反而让他们一家过上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王二媳妇简直有种如在梦中的不真实感。

      就连她的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也背井离乡带来的短暂迷茫之后,重新露出了笑容。

      朝廷给没得差事的民工家属们发放每天早晚两顿杂面饼的食物,但是孩子们还可以在早上领到一个白煮蛋,晚上领到一碗骨头汤,安置所的熟牛皮帐篷为他们挡去风雨。

      因为前线需要大量皮革、牛筋、毛线和肉制品,所以朝廷在宣化、承德两地建了几个很大的牧场。现在王二媳妇十一岁的大儿子,每天白天就跟着牧场的管事去放牛,一个月也能得几十百来个钱。九岁的小女儿,就帮着打理军服厂里的菜园,每天浇浇水,种种菜。厂里还办了夜读班,管事会趁着晚上的功夫教孩子们认字、读报、打算盘。

      王二媳妇的婆婆已经七十多岁了,每天就坐在安置所外边的大树底下,跟其他逃难出来的老太太唠唠嗑,偶尔拜拜菩萨念念佛,求老天爷保佑皇上旗开得胜。

      到了晚上,大家做完了工,聚在一起吃了晚饭,就会搬着小板凳出来坐在院子里。朝廷派下来的读报员,会来给她们念报纸、通报前线的战况。

      据说这是皇上的师傅文廷式文大人想出来的点子,叫军民一体,休戚相关。这位大人组织了一支一百多人的记者团奔赴前线,白天在军队里走动采访,写了稿子连夜传回来。

      后方各大城市昼夜不停地排版印刷,保证后方的人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前线信息,增加大家的什么民族认同感。

      渐渐的,连王二媳妇这样大字不识的妇人也知道,日本人打朝鲜是为了借朝鲜为跳板,侵占他们中国的土地,为的是他们东北的粮食、矿产、木材和土地。朝鲜的京城平壤离盛京只有区区六百里,如果真的被日本人得逞,他们吉林乃至整个东三省的人都要沦为亡国奴了!

      孩子们听到报纸上清军战败的消息就会扑在母亲怀里嚎啕大哭,若是听到战胜的消息就会欢欣鼓舞、一蹦三尺高。

      院子里的墙壁上,被人用朱砂和白石灰画成了张日本国旗,孩子们天天拿着石子儿扔它做耍。

      随着战争的进行,一些日军将领的名字也逐渐广为人知。聪明的商家把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明治天皇、大舰队司令伊东佑亨等人的名字刻在陀螺上,卖给孩子们抽着玩,一时之间火爆京城。

      虽然表达不出这个意思,但是所有人都切身地感觉到他们的命运与这个国家融为一体了。

      所以,当珍妃娘娘决定发行国家公债,战时向百姓募捐,战后国家以票面总额的1.2倍偿还之时,虽然听了半天也闹不明白公债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王二媳妇还是咬牙拿出全家两个月的积蓄,换了两张薄薄的债券。

      她不懂战争,不懂金融,但是她喜欢现在的生活,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在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度生活下去。

      长长久久,世世代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