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四章 ...

  •   一个茶铺。

      一个普普通通的郊野茶铺。

      一个普普通通的茶叶不好喝、菜也不好吃、酒也只是浊酒的郊野茶铺,竟然有这么多江湖中人聚集其中,还高谈阔论、交互品评着最近江湖中发生的最热门的事件。

      好像不合常理。

      当然不合常理。

      要知道即便江湖很大,习武之人再多,也只是站了整个天下普通老百姓人口的千万分之一。

      这千万分之一的人口如果很是平均地撒出去,可能一座城池里都碰不上一个武林中人,所以如果一个地方的江湖中人很多很集中,那必然意味着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不,不是。

      茶铺很普通,茶铺真的只是一间茶叶不好喝、菜也不好吃、酒也只是浊酒的普普通通的郊野茶铺。

      茶铺的老板只是附近村子里的富农,帮手的小二也只是附近村子里的普通村民。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武林中人相聚于此呢?

      因为这间很普通的茶铺唯一不普通的地方就是它坐落的位置——上名家堡的必经之路的道口处。

      名家堡。

      如果当世的传承超过百年的武林世家做个统计,名家堡一定名列其中。

      名家堡传承久远。

      早在魔教第一次南北派系分裂时,名家堡的第一代堡主就以一套出神入化的剑法名震江湖,其后虽然家教森严,可也难保隔段时间不出一两个不肖子孙的,但即便家族难免有内变自生,即便不可能每代子弟都天赋超群,名家堡依然总有剑法超群的弟子纵横江湖,而且只要是名家中人,哪怕偏枝裔,或是普通仆从,也大多都以剑法见长。

      名家剑法,就和唐门暗器一般,都是一种家族标志了。

      要知道在武林中,凡是家族传承的东西,和门派传承便有所不同。

      武林中的名门大派,必然会招收很多弟子,哪怕看门绝学只会传给嫡传弟子,但是那些并非嫡传的普通弟子肯定也会学得不少门中武学,而这些普通弟子肯定也不可能都是六亲死绝的孤儿,必然会有亲人在世,这样一来二去,即便门规再是严苛,一些传承久远的名门大派的普通武学,也必然会流传出去。

      与这些武林宗派不同,武林世家常常就能够很好地保留自家的绝学,甚至做到一丝一毫都不外流,因为武林世家是一个家族,只要做到只外娶不外嫁,或者外嫁女不修习本家武学,加之种种家规束缚,总之,比起名门宗派,保密的难度是要低上不少,成功率是高出很多很多的。

      蜀中唐门传承这么多年,江湖中人哪怕不止一次见证了他们令人胆寒炫目的暗器术,可也没见谁能学了他们独门的暗器手法或是偷得他们家传的暗器铸造术的。

      不过,家族传承的武林世家比之武林宗派也有一样致命弱点——武林宗派之所以广收弟子,是因为习武资质这种东西是个很操蛋玄妙的玩意儿,老子是个习武天才,儿子可能是个纯粹的习武废柴,开门收徒固然会让一部分武学流失,可也能从众多前来拜师的弟子中挑选根骨资质良好的入门墙教导,保证整个门派的弟子的质量。

      家族传承就做不到这一点了,一个家族要多能生,才保证能够生出足够择优而进的子弟人数?

      何况如果要保守家族机密,婚姻嫁娶上又要额外谨慎,家族内部不免就有些表哥娶表妹之类的情形,近亲繁殖出来的孩子智商根骨……上过生物课的人都懂的。

      而且一个家族如果人口多了,就和所有的世家大族一样,必然会面临家族资源分配不均、家族内部斗争激化的问题……可如果不往多了生,一旦子弟人口稀少,不能做到在广大人口基数上择优而进的话,管你家族底蕴再深厚又如何,头领如果是废柴,完蛋也是早晚的事情。

      文也好,武也好,在朝也好,在野也好,反正世家传承都是比较艰难的,所以传承百年以上的世家,真是不多的。

      名家堡传承超过百年了。

      江湖中人都知道,名家子弟剑法了得。

      名家堡走得不是唐家那种“往多了生,往死里管”的路线。

      这么说也许不准确,因为其实名家也许不是不想尝试一下唐门路线,但奈何生孩子这种事情有时也真不是很努力很努力就能生很多很多的,名家堡第一代堡主,就是在江湖中以一手出神入化的剑法闯出名堂打下名家堡基业的那位,他活着时还有兄长、弟弟,他的兄长弟弟还努力地生了不少孩子,名家还是有些旁系弟子的,但是再往下,也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是越生越少,尤其是男孩子,整个名家加起来努力繁衍了这么多年,到了上一代,就剩一个独苗苗了。

      当然,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名家孩子少也不完全是生不出,毕竟江湖就是江湖,武林就是武林。

      名家是武林世家,武林世家是武林世家,是以武立身的世家,所以咯,必然也面临个比武啊、挑战啊、决斗啊之类的事情,既然是比武啊、挑战啊、决斗啊就不可能不死人,也不可能不结仇,必然的也会面临暗杀啊、复仇啊之类的事情,更别提名望好气势盛时,江湖中有个什么特别猖狂的恶人作祟时,还有人来求助帮忙主持在正义之类的,比如铁鞋大盗江湖为恶时,花家风头正盛,便出来联络围剿事宜,然后虽然成功铲除了铁鞋大盗,却赔上了花家七童的眼睛。

      总而言之,名家搞到最后剩一根两根独苗苗的原因,也不仅仅孩子生得少,只能说生得相对少,没那么多,然后又在江湖风波中把没那么多的孩子又因为比武啊、挑战啊、决斗啊、被复仇啊、被暗杀啊、主持正义啊等种种原因,被消耗得更加少了。

      当然从长远的历史的跳脱狭隘的传宗接代的眼光来看问题,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恩,这好像不止一句话,不管了,说哪儿了,哦,对于唐清宇这种从哪儿石头里冒出来的到底姓甚名谁全不知晓,之所以被冠了个唐姓是因为师父捡他的地方叫唐家村,且也没有什么寻找亲生父母、认祖归宗念头的人来讲,只是觉得,人活一辈子,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足够了,把自家那点儿血脉传承看得比天还大了去的,好像家里有个皇位要继承一样,有必要吗?若传下来的是个畜生德行的,丢人现眼,危害人间,那还是早早死绝了少造点儿孽比较好。

      再说了,就是真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万里长城今尤在,何见当年秦始皇啊,世间哪有长胜不衰不败的家族。

      虽然以前满心想着要置产业娶老婆生孩子,其实也只是因为对于成个家很有念想,却不是想着非常要传宗接代,血脉用传不绝之类的事情,哪怕在穿越之前,在还是那个华山派的普普通通的弟子的时候,唐清宇对于这些事情,也是看得很开的。

      到了现在,当然看得更开了。

      他连自己现在到底算是个什么状态——到底算不算是个正常的活人都搞不清楚,还有什么关于成家生子的念头看不开?

      鬼知道他如果真成个家会生出个什么玩意,真是别祸害人家的姑娘为好。

      当然,现在咱们还是在说名家,主要是要说名家的,不是说唐清宇自己,介绍下这个武林世家的建立背景以及发展概况,背景说完了,说说发展概况吧。

      名家的发展概况就是,自从名家死得只剩下上一代堡主独苗苗了后,本来就十分低调的名家堡越发收敛起来,近乎有点儿淡出江湖的味道了,但是江湖就是江湖,哪里是你想淡出就淡出得了的。

      不说你过去风光的时候得罪过的人啊、结过的仇家啊这些,会不会想说趁你病要你命,单说怀璧其罪。

      穷文富武,习武之人都不会太穷,除了有些脑子有问题的打定主意坚持只杀人而不杀人顺便抢劫的,劫富却不肯顺便济自己的贫的,少有特别贫穷的,何况名家积累百年,孩子又少——养孩子花费得少,家教又严——败家子出得少,所以名家是很有钱的。

      而且,名家以剑法传世,名家的弟子即使天赋不佳,可是也比同样天赋不佳还没有名家家传的万分牛掰的剑法修习机缘的人的剑法,好很多倍很多倍的,更别提只要有些天赋的名家弟子,剑法简直和开挂了一样的彪悍,并且有心人还总结出一个规律,就是名家弟子都是少年有成。

      要知道,习武之人不仅仅是要练习外功招式,还要修习内功,大多数的名门弟子,二十岁能小有所成,三十岁能出头就不错了,而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太过年轻之时内力不足,需要累积真气内力,可是可名家弟子个个十五六岁就开始大放异彩——因为名家剑法牛逼到哪怕内力不足,也能干掉对手。

      就是说,名家弟子的蓝条血条哪怕都只有对手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可是他们家的剑法高攻会心都彪悍得不科学,能越级瞬秒。

      不需要积累内功就能速成的剑法。

      这对武林中人来讲,简直比钱还要令人疯狂。

      怀璧其罪。

      因为名家有钱有名家剑法。

      所以哪里容得名家想低调就低调,想退隐就退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