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62善恶论断 ...

  •   风过涟漪纹縠细。映水垂杨,万缕拖浓翠。
      乐君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心不在焉数着白鹤,小耳边却竖了起来,安静的听着武场中的动静……
      乐君一开始是鄙视叶三的,心里面还是支持百里绎心的,毕竟抢夺这种事,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下是非常容易被谴责的事情。可是乐君看着缓缓而流的溪水,不知道想到些什么。突然间也迷茫了。
      身边突然响起一道温和的声音:“姑娘在想什么。”如此入迷。
      乐君并未注意发声的人是谁,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脱口而出:“你看,白道的道德法则看起来是最公平的,因为它可以保障弱者也与强者有相同的机会获得胜利。”顿了顿,乐君加道:“比如在白道的规则下,获得胜利的明显会是百里绎心。”身边的人安静的听着,乐君隐约觉得空气间多了什么令人舒适的味道,但她全身心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未曾多加注意,她接着道:“可是明显叶三是要强过百里绎心的,一个选拔强者的考试,最后的获胜者却不是考生中最强的人。这样的规则对于强者,是不是不太公平了些?”乐君看着流水的溪面,:“若是强者和弱者都必须在同一起点,按照同样的教条做同样的事……”乐君眉间带上疑惑之色:“那样成为强者还有什么意义呢?”
      那看似公平的规则,其实只是机会公平,并非是实质公平。所以,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呢?
      白云一片远悠悠,似乎对这人间的苦乐,无动于衷。
      身边的人听到乐君这番“逆言逆语”,也不出言指责,反倒是微微一笑,恍若有海纳百川之感,他的声音似乎有安抚人心的作用:“我们常常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他似乎是看了乐君一眼,继续道:“但社会是一个整体,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游戏。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坏的规则会渐渐被淘汰,而好的规则则会被保留下来……”
      乐君看着潺潺流水:“何谓好,又何谓坏呢?”
      身边那人语调平和:“能保障多数人利益的,能保障整体社会利益的,是谓好。”
      乐君不语,她看着眼前的河流,但目光却好像没有落在河面上,我们的道德法则里所认为的好,是真的好么?如果不是,那什么才叫真的好呢?恶又是真的恶么?我们所认知的公平,又是真的公平么?
      乐君不解。
      远处,天光交云影;近处,浊泥融清水。
      那人看着乐君的模样,浅然道:“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的观念产生了,随之而来,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而善意的观念的产生,相对的,势必也会有恶念的出现。公平也是一样,若是没有不公平,又哪来的公平?”
      一念未生谁善恶?
      乐君似乎听进去了,她道:“可是所有的概念与价值皆是由人为设定,每个观念都充满着主观的执着和专断的判断。”乐君看向百里绎心和叶三,喃喃道:“不止过去,不止现在,这些观念的冲突会一直引起无休无止的辩论与纷争吧?”
      善乎,恶乎,善恶何茫然?
      那人反问道:“那姑娘觉得该如何?”
      乐君看向百里绎心气鼓鼓的脸,想了想:“大概,除非,也许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可,遵循的,绝对的,完全统一的善恶划分……”乐君的语气越来越弱,最后小声嘀咕道:“但那怎么可能,除非把每个人都变成机器人……”
      就像是那次乐君和本初一起下山,本初把自己的银子给了一个饿肚子的怀孕妇人,那妇人便说本初是好人,是菩萨转世。可是转眼那妇人为了讨好自己的丈夫,把钱给了自己的丈夫去赌博,丈夫赔光了本初的给钱,还倒贴了不少,赔光了家当。那妇人反倒同丈夫一起来骂本初是祸害,是扫把星,以至于最后过于激动流产了,当然,就连流产,也是本初的错。乐君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同样的行为,就从好成了恶,从菩萨转世成了扫把星……乐君微微思索了一下,自然而然的边转头边问道:“那你觉得该如……”
      ……
      乐君愣了一下,看着前面温和的对着自己绽颜而笑的桐君长老,心呼完蛋,自己竟然在白道圣地对着白道的长老质疑白道的正义性和公平性……空气中的味道依然存在,乐君轻嗅鼻尖,才发觉那股令人舒适的气息原来是淡淡的药材芬芳……
      赛桐君自然看出了乐君见到自己时的慌张,却也不点破,认真的回答着乐君的问题:“约莫是,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吧。”
      乐君猛然发现自己身边坐了个天下第一门派的大长老,不由得慌张起来,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做怎么说才好。这应该很讲究礼仪吧,可是乐君不懂,不懂怎么做才算有礼,毕竟她是个不怎么近人烟的山里人……
      赛桐君也不为难乐君,他浅浅一笑站了起来,对着乐君和声道:“流虹山的确是个选拔强者的门派。”赛桐君微微低了头,看向愣坐着的乐君:“但流虹山对于强者的定义与极乐门是有些不一样的。流虹山的强者,不仅指力气或者力量。”说着,赛桐君抬起手指向自己的心口:“更重要的,是心。”
      说完,赛桐君便笑着离开了乐君身边。
      花红春愈近,鸟鸣日更长。
      乐君看着赛桐君离开,恍恍惚惚记得‘无善无恶’这四个字。乐君忽然想,如果当时本初没有给孕妇银子,那么她的丈夫是不是就不会因为赌博赔光了家当,那孕妇也就不会气的流产了……
      可是,错的真的是本初么?可是,如果真的是一个穷到活不下去的人,那么不施舍银子,是不是也间接的导致了别人的死亡?
      乐君不知道!
      乐君不知道!
      本以为给了别人帮助,会让别人好过一些。可事实是,有时候是这样,有时候却不然。碧海山上从来不会有这些烦恼。碧海山上,本初只会告诉乐君,要帮助所能帮助的人。下到山下,乐君才明白,有时候帮助并非是一件种瓜得瓜的事情。
      啊!乐君看向僵持的叶三和百里绎心。明明一开始,自己只是想着,这猫会判给谁而已啊!
      风闲催花落,花落飘水流,流水惊鱼嬉,鱼嬉诱鹤动。
      乐君抬头,看到鬼鬼祟祟,躲在树后的文彬彬,一抬手准备喊他。谁知他见了,立马竖起食指放在嘴边,比了一个“嘘”的姿势。随即文彬彬对着乐君招招手,示意乐君过来。乐君听话的走了过去。
      文彬彬挤眉弄眼道:“嘿!帮我个忙吧!”
      文彬彬虽然与桐君长老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可乐君和他们相处时却是两种感觉。桐君长老会让人不由得疏离敬重,而与文彬彬一起却完全不会觉得拘束,甚至还会产生身边这个傻子很好欺负的错觉。就像桐君长老的笑,会让人觉得那是出于礼貌,不能冒犯;而文彬彬却会让人觉得亲近,甚至想拿块泥巴糊上去……乐君眼咕噜一转,假装犹豫道:“可以倒是可以,不过我有个问题……”
      文彬彬撅起嘴,摇着手,飞速拒绝道:“不答,与其让我思考是善是恶这种无聊的问题,不如让我想想待会是吃鱼还是吃肉!”
      乐君张着嘴,无言以对。眼前放着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学者,她的确是想要问出自己的不解……只是这人。聪明是聪明,她还没问便知她要问什么了……只是,这真是一个学者该有的性格与态度?
      而且……鱼肉难道就不是肉了么……
      不等乐君拒绝,文彬彬飞速的说道:“快去,帮我看看江小湄在不在练武场……”今天才嫁祸给她,当然不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江小湄面前喽。
      “善恶两都忘,宁论择鱼肉。”一道略带不爽的女声在两人身后响起,乐君回头,却见江湄满脸恶煞的盯着文彬彬,而文彬彬则讪讪的笑着,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似乎是感受到乐君的目光,江湄转回头道:“也可以把鱼肉理解成鱼与熊掌。”江湄神色微暗,解释道:“与其纠结别人的善恶,不如想想对于自己,该舍什么或者取什么?”
      文彬彬出声:“若是,想取之事在大众的眼中是恶呢?”
      江湄轻道一声:“那便是恶吧。”
      鹤动风更闲。
      文彬彬和江湄同时安静了下来,不再出声。乐君一头雾水,江湄说的话语,她听懂了。只是,她与文彬彬的对话之间,乐君又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听懂似得。
      江湄的这番话,真的是解释给自己的听的么?
      乐君忽然想起在二十一世纪时,小时候看电视总喜欢追着大人问,这个是不是坏人,这个是不是好人呀?又或者指着电视里的人问道,谁是坏的,谁是好的呀?
      就说众人皆知的潘金莲,《水浒传》里是狠毒的□□□□,为了与西门庆通奸杀害了自己的丈夫,在读者心中早已经把她归类为坏人,并且十分讨厌她,所以在武松杀死潘金莲后,会让人有大块人心之感。瞧呀,那不要脸的坏女人终于遭报应了。
      可是在《金瓶梅》中,潘金莲九岁死了爹,被自己亲娘卖给了王招宣,十五岁王招宣死了,亲娘将潘金莲争将出来,却不是突然间母性大发,而是继续把潘金莲卖给了六十多岁的张大户,以换取钱财。而潘金莲十八的时候,被张大户收用了。那张大户七十左右的人了,身体不大好,却是怪在了潘金莲的身上,张大户的妻子又凶狠悍妒,将金莲百般苦打,最后把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而就算是嫁给了武大郎,张大户也会跑来要与潘金莲发生关系,武大郎也知道,但因着自己是张大户的行货,也便不敢声言。
      这么一瞧,会发现,潘金莲其实非常可怜,她的命运从头到尾都是捏在别人手中的。包括嫁与武大郎,都非她自愿。
      世间的善恶,是真的那么容易分辨的么?
      其实潘金莲还有一个故事,潘金莲原是一个知州家的千金小姐,因为潘金莲爱慕武植,也就是武大郎,所以潘金莲的父亲经常接济武大郎。后来武大郎科举高中,潘金莲的父亲便将潘金莲许配给了武大郎。后武大郎中年考中进士后,出任山东阳谷县令,潘金莲也是县上名声很好的清官夫人。两人育有四个子女,琴瑟和谐。而潘金莲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最后白头偕老。
      □□与贤妻,差别很大吧?可是第三个故事,才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
      为什么本是贤良淑德的潘金莲最后变成人见人恨的□□呢?那是因为武大郎有个好友叫黄堂,武大郎做官后,黄堂想要投奔武大郎,谋个差事。武大郎知道黄堂好酒色,便不肯提拔黄堂。黄堂遂心生怨怼,村村说唱,乡乡张贴,对武潘二人极尽恶意中伤污辱诋毁之事。这些谣言传进了《水浒传》的作者耳朵里,写进了书里,便成了如今的样子。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大抵不论哪个时代或者哪个时空,都是如此吧。
      也许,我们真的不能对别人直接评价是好是坏,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别人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好像又扯远了,明明乐君,只是想知道,那只猫最后判给了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