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公羊山 ...

  •   羊舌姓,据古书《XX录》和《XX姓纂》里说,起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那时晋国有一位晋靖侯。晋靖侯本来是古代帝王的后代,而他的子孙中有一人被封于羊舌邑,于是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了。羊舌姓的重要人物有晋国的羊舌食我,和晋国的羊舌食我,以及晋国的羊舌食我。

      不要误会,我没有结巴,但是我怀疑羊舌食我本人是个结巴。提及羊舍食我,晋国很多人都知道,出名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师父——公羊孺,孔仲尼称为“古之遗直”,至令仍有“天下大贤出公羊”之说。其实这里有个误区。

      公羊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学派,而这个学派历代只收两个弟子,一个女弟子一个男弟子,是谓阴阳调和。虽然公羊派已经传承百年,但门中弟子实际上屈指可数,字面意思就是公羊门生大多作古多年,活着的没几个。羊舌食我这一代照例只有两个弟子,一个就是我阿娘。可惜国破时我阿娘一个想不开,跟我爹一起去了。只留下一个据说没有学到公羊先生三成学问的羊舍食我做掌门,掌门是羊舌食我自封的,师公说公羊是学派又不是江湖门派,不搞上下尊卑那一套,当然这得在他活着的时候。

      师公一死,羊舌食我就将学派从山上搬到了金陵,振振有词:“大隐隐于世,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隐居不在乎形式,越是喧闹的地方越能锻炼人。”围观众人不禁齐齐鼓掌喝彩,纷纷赞叹他的厚颜无耻。师公在世的时候常常表示当年老眼昏花看走了眼,错将鱼目当珍珠。

      据说当年师公与羊舌氏、解氏两家交好,羊舌食我和解荣是好朋友,因两家府中家仆之乱,有违礼法,遭到小人迫害,献宗也就是我爷爷下令灭解、羊舌两家,其后,解家投靠了晋王,结为姻亲,羊舌家四分五裂。因而师公将羊舌食我领上山的时候说,要怪只能怪羊舌家命不好,没多生几个女儿。晋王苏衍是雄踞一方的大势力,献宗奈何不得,难道还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羊舌家,我阿娘深以为然。

      那时我阿娘已经拜入师公门下数年,还没有遇到我阿爹,她的理想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当时天下还未大乱,李家依然是正统皇朝,像羊舌这种身份就是乱臣贼子,阿娘虽然不介意自己的女子身份,但是山中无日月,吴家人怕同门相处,二人暗生情愫,待阿娘的这位小师弟到弱冠之年就将阿娘接下了山。也就是在那一年阿娘遇见了阿爹,从此一入宫门深似海,吴家人悔不当初。

      当年的事师公不愿多提,可我也能推测一二,不过是山里姑娘被京城王孙公子迷晕了眼,忘了一身才学和抱负,二话不说心甘情愿嫁过去当黄脸婆。大弟子不靠谱,幸好还有个二弟子继承衣钵,谁知一看,这些年师公一心扑在棋艺和茶艺上面,被大弟子教养的二弟子已经歪的不能再歪,整日无所事事,遛鸡斗狗,好不快活。

      师公在眼睁睁看着公羊派没落和打破门规再找一位弟子之间,最终忍痛选择了羊舌食我,心想自己还有几年好活,何必折腾。没想到师公自己先打破了公羊门人不能长寿的规律,活到了天寿之年,吴家人、解家人和羊舌家的人先后死绝了师公还在。临终前师公紧紧抓着我的手合不上眼,羊舌善解人意的表示自己一定会把公羊学派发扬光大,师公含泪而逝,我严重怀疑师公最后是被羊舌食我气死的。

      虽然小辈不好说长辈长短,但我实在不能苟同吴家人的想法。羊舌食我弱冠时阿娘二十又三,按世人的说法已经是个老姑娘,大户人家的女儿定亲早,若二人真有心做什么,怕是等我外祖上山,外孙都可以打酱油了。羊舌虽说在我看来脑子不太灵光,但除了爱逛个青楼茶馆也没什么别的坏毛病,不像我阿爹,后宫佳丽三千不说,还成了亡国之君。

      我同羊舌感慨,可见普通人没能力,只坑自家人。掌门没能力,坑的是一个学派。天子没能力,坑的是天下人。君不见天下硝烟起,家家户户尽缟素。这一点,羊舌应该深有体会。羊舌只是翻个白眼表示既然我爷爷是他爹的杀父仇人,那么从某种层面来说,他与我也不共戴天。若不是怕他师姐也就是我阿娘从地下爬出来揍他,他才不管我的死活。所以尽管真小人和伪君子都是世人所深恶痛绝的过街老鼠,但假如有谁让我从二者中必须选一个,羊舌至少卑鄙的光明正大。

      搬到金陵第二日,陈瑶登门拜访。

      陈瑶是羊舌那厮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在晋国收的最后一个学生,没错,在此之前他收的那位学生也是晋国人,还是个皇子,我严重怀疑他是收了苏衍什么好处。师公在时常说,公羊派自“诸子百家”发展至今,靠的公羊门人,至于那什么劳什子《四国谱》,不过是天下人的杜撰,当然这番话在苏衍的礼物源源不断送上山后再未提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李家衣冠成古丘。”金陵,是晋国的都城,正德元年三月,晋王苏衍于金陵称帝。

      相传金陵因前朝开国皇帝在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名,是东南物产丰饶的胜地,原是晋国苏崇的封地。前朝景帝时曾三次南巡,梦见有凤凰集于一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凤去台空,李氏王朝在风雨飘摇中也走到了王朝的尽头。当时与景帝一起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也不过是一抔黄土,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见证着历史。

      金陵就像羊舌的第二个家,对此羊舌的解释是,皇子,顾名思义,皇帝的儿子,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人之一,因此他授课常常不辞辛苦,从公羊山大老远跑到金陵,一年有半载不在山上。陈瑶的身份就不那么特别,《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羊舌说老师是教学生“谋事之才”和“立世之德”的人,身份自然不同,所以陈瑶竟一年四季都同我住在山上读书。

      我认为羊舌此举实在不妥,一来听说他教的那位学生苏祁只是苏衍的第五个儿子,前面除了太子还有好几位皇子,苏衍正值壮年,谁知道后面还会生多少个儿子,所以大概率看就算前面的哥哥死绝了也不一定轮到苏祁承继大统。二来女儿家未必没有大造化,两个徒弟不该厚此薄彼,一个是先生上门一对一服务,一个得经年累月住到老师家里上课,时间长了难免不生怨意。陈府也是金陵的大户人家,万一陈瑶将来冷不丁成了太子妃,皇妃什么的,吹吹枕旁风,羊舌不死也得脱层皮。

      羊舌:“……”师公认为我说的甚是有理,叮嘱羊舌万不可学那眼皮子浅的人,所谓宾至如归的最高境界就是陈瑶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亲切。我们齐齐看着山中这几间破败的茅草屋陷入沉默。

      陈瑶在山上一呆就是五年,我与她亲近不少,只不过有旁人在时,对我依旧冷淡,我也不以为意。陈府老太太原是勇毅侯府的嫡出小姐,昔年勇毅侯出征北燕,立下赫赫战功。陈家原是世家大族,累世公卿,思宗朝时,陈家老太爷的父亲因集贤殿案牵连治罪,被贬到金陵,深受晋王苏衍赏识。陈家老太爷曾拜在勇毅侯门下,“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同侯府嫡女青梅竹马。晋王笑称,“何不结为秦晋之好?”遂亲自做媒,成就一段佳话。

      陈家老太爷极善治军,谙熟兵法,文采武功都很出众。然平靖关一役,腹背受敌,身负重伤,晋王连发数道上谕,都没将其召回,只遣使送回家书一封,“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最终青山埋骨。陈夫人年轻守寡,却发重誓不再嫁人,延请名师指点,用心栽培幼子成才,教以科举中榜,晋王感念陈家老太爷忠勇,将外甥女翌阳郡主许配给其子陈荀为妻。郡主为人谦和恭谨,德容兼备,膝下只得陈瑶一女,视若珍宝。

      郡主身体不好,阿瑶自幼由陈老夫人教养。陈瑶幼时与羊舌食我有一面之缘,留了枚玉佩当信物,故陈老夫人寻上门的时候,老仆以为羊舌从哪里惹的风流债,自作主张将这女娃娃留到山上。羊舌千里迢迢携我从卫国采桑回来,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多了个私生女,再一打听,整个金陵都已经知道陈家小姐拜入公羊门下,只好将错就错,正式行了拜师礼。

      依我看,此事也怨不得那个老仆,那老仆是师公从北燕战场上救回来的伙夫,既聋又哑,山中住了几十年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陈老夫人以为他是公羊门下的哪位高人,见他比划将孩子留下,未敢多言。玉佩确确实实是羊舌做的,做不得假,不然就算师公闭关,羊舌不在,老仆也不敢自己拿主意。

      羊舌知道原委一拍大腿,原来当年适逢苏祁六岁生辰,陈家来贺,翌阳郡主不知怎的动了胎气,还未足月就生下陈瑶,母女均安,众人纷纷道喜。苏祁见状,顺手从自家师父身上摸了枚玉佩做见面礼。等陈家回去才发现上面刻有公羊二字,大喜。越是低调就越显得神秘,公羊学派入世的人不多,所以世人心中都是高山仰止的存在。熟不知低调则是人少的缘故,陈家小姐收到的那枚玉佩一开始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知这世上的事都是阴差阳错,马虎不得。

      此番陈瑶前来,是陈老夫人的意思,请羊舌到府中做客。谁知等到天黑,宁王府传来口信,说是先生有急事去了卫国,家中无人照料,叫我先去陈府住一段日子。我猜想师公死后羊舌已经对老妈子这个角色忍无可忍,没想带这一天来得这么快,难怪搬家的时候一干老仆死活要留在公羊山,想必他们也很清楚这位掌门的德行。

      随行的嬷嬷将我抱上马车,马车很大,陈瑶一直低头看书。到了府上,下人见随行的人多出一个孩子也不以为意,只当是小姐从哪里捡回来的。陈瑶的祖母,见我与阿瑶年纪相仿,留我做个小姐的丫鬟。做丫鬟这主意是我自己出的,毕竟再怎么说我也是个亡国公主,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应该掩人耳目。至于陈瑶,在公羊山已经习惯了我异于常人的行事风格,并不放在心上。

      陈府规矩极严,我们一开始住在陈老夫人的荣庆堂里,我粗手笨脚,老夫人很不喜欢我,但也不难为我,只叫我好生伺候小姐。倒是陈瑶的娘亲,待我极好,时常送些吃食给我,阿瑶人前还是一副清清淡淡的样子。老夫人对她十分严厉,诗书礼仪俱是师从大家,一日不得松懈。起初我也跟着学,后来实在吃不了苦,眼泪汪汪的求了陈瑶几次,陈瑶便由着我去了。

      郡主常常垂泪,心疼陈瑶,却不敢让老夫人知道,幸好荣庆堂多了一个我,缠着陈瑶整日胡闹,她倒也十分宽慰。我很敬佩她,她先是一个母亲,然后才是一个好妻子,好儿媳。

      陈家小姐盛名在外,陈家的下人说起来都与有荣焉。只有我知道,她一开始也不过是一个八岁的孩子。

      羊舌食我自从去了卫国,一开始每月还有满满一页家书,到后来只剩下只言片语,再后来便杳无音信。师公说一个人不主动联系你,要么心中有愧,要么就是他死了。凭我阿娘和我两代人和羊舌的交情,我更希望是后者。

      从此,我便一心一意待在陈府,陈瑶待我极好,我已经渐渐想不起公羊山上的日子。如果一切随人愿,那该多好。可惜人生这般好光景,再无人唤我一声“阿妩”,再无人赔她深宫一生的寂寞。

  •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亡国君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明思宗,这是一个悲情的君主。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一个太监陪同。于是我就在想,如果思宗有一个女儿,能够成为一个平凡人好好活下去,会是什么样子?如果那个被砍伤手臂的公主没有死呢?这是我的最初想法,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如果按我的设定写下去,这会是一个庞大的故事。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一往无前的继续走下去,故事最终会写成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也许很多人物会偏离了最初的设想,也许我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