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众生 ...

  •   众神曾行于世。彼时,阴阳流转,四时循序,万物欣荣。神见之,莫不赞叹欣喜。
      忽有一日,天裂而降火雨,地陷而涌秽泉,万物深受其害,奔走哀嚎却不得解脱。日久,万物凋敝,世间生机十不存一。诸神遂不忍,于是炼神石以补天,化神壤以填地,又立建木使天地远,世间方得清宁。经此一劫,众生中渐有开灵智者,见神如此,便化原身而仿诸神之形貌,后又时常祭祀于诸神,以求诸神护持。
      劫后,众神返神国,世间偶见神踪。
      世间灵智者渐多,自称为人。初时,人皆互相扶助,虽危,却不绝于世。后,人口渐足,便有群体部落之分,再后,部落所得渐多,强者盈,弱者缺,遂有多寡之念,渐有私产之分。是时,祭神者众,祭礼繁杂不同,部落间亦攻伐不休。百二十年后,人王出,东征汤阳,西讨庚辰,南攻离商,北伐玄池,历三十又二年,终定鼎天下,立王庭于建木下。后人王携百官,定祭礼,制规矩,天下共遵之。
      诸神闻此,遂遣神临世,问询于人王。
      那神问人王:“何故祭我等?”
      人王答:“愿诸神护佑,我等奉牛羊百谷为祭礼。”
      那神沉思良久,对人王道:“你等既已祭祀诸神,便与你等立约,望共遵之。”
      人王答:“愿。”
      那神便道:“不可借神名行恶事,不可因己之私欲求于诸神座前。可?”
      人王答:“可。”
      那神道:“以神名行于世间者,唯有德者,善者,仁者,智者。可?”
      人王答:“可。”
      那神道:“妄扰世间之神皆为伪神,你等不可祭祀之。可?”
      人王答:“可。”
      那神道:“若你等无祭,不可再求于诸神座前。可?”
      人王闭目沉思良久,答:“可。”
      那神抚掌而笑,道:“大善,今与你定约于此,愿天地证之。”话毕,天降花雨,地涌金莲。又有七彩光芒由天而降,化为东山山崖,崖壁刻有人神立约之事,后八方云动,汇于山巅之上,化作白玉石坛,那神观石坛已立,遂作别人王,回转神国。
      人王出东山,传命天下。又建太常院,设祭酒,总管天下祭祀,以期祭神之事不绝于人间。后人王另有诸多政令颁行天下,按下不表。
      立约后七十年,人王感天年将至,遂祭祀于东山山巅,时天地异象不断,事毕,人王登云而上高天,大笑而去……
      人王登天显圣,天下皆惊,众生以为异。后人王子孙有登建木而上者,得修行之法,人间王庭始不绝于世,其间太常院亦祭祀不绝。
      千二百年后,众生间有大智慧大毅力者,师法天地,谓之得道。其人朝至汤阳餐霞露,暮栖南山听松涛,乘云气,悠游于四海,无挂无碍,死生无变,众生谓之得道真仙。
      自仙出,修行者渐多,而人间王庭力渐不逮,王命渐受阻于京畿,后有欲裂土称王者,天降雷霆灭之。自此,再无宵小图谋国之重器。多年后,祭者渐寡,百十年后除太常院外,再难见祭者,亦难见祭祀之事。后又有修行者贪恋世间繁华富贵,称臣于王庭,人主迫于大势,分封天下。自此,人间王庭式微,再无兴盛之望。
      自人主分封天下,诸侯兴衰不定。八百年后,只余一城、一山、一水又八国。城为王庭,人主所居。山为东山,祭酒所处。水谓大泽,水族所属。八国为青木、汤阳、重明、离商、庚辰、参辛、玄池、墨星,列布四方。当时是,诸侯皆欲挟王以令天下,故谋者合纵连横,诸国征战不止。如此百二十年,边民朝暮可换大王旗,天下民生疲敝久矣。
      后于建德三年,离商国主网罗天下修行者,建离商军。三年后,执天下牛耳。自此,兵者皆为修行者。
      三百年后,每有战事,诸国军士出行,宛如流星。更有将帅者,煌煌如大日。两军交战,初时,移山填海,山河变色。战酣处,星辰失仪,日月动荡。更有将者一怒,天地破碎,星坠如雨,流血漂橹,伏尸万里。呜呼哀哉,生灵涂炭已不足道也。
      幽明十八年,重明国经历代国主励精图治,国力昌盛。上有雄主,下有良臣,更有精兵良将。又远交近攻、厉兵秣马,大有吞并天下之雄心。诸国皆恐,故青木国主遣能臣游说诸国,终成举世伐南之势。
      当是时,重明内有水患,外有强敌环伺。重明国主携群臣欲御敌于国门之外。故有青霞关百明骑战死不退,烈城满城妇孺登台守城。终,守关三十二骑至战死未挪一寸,烈城城破时三十万人无一苟活。重明大将烈阳闻后目眦欲裂,誓不斩尽敌首终不还家……
      幽明二十一年,伐南诸军难以为继,溃于青霞关下,重明国终未失一寸之地……
      此战之后,有方士告与重明国主,言:若人王亲颁退位诏令,聚众生血碎人王印,引九幽地火融天地鼎,则天罚不显,国主可得天下大位矣。言毕,重明国主亲拜其为国师。诸臣听闻,阻之。言此法有违天和,恐伤国寿,后怒斥方士祸乱苍生。重明国主大怒,斩三十人于朝堂之上……
      幽明二十二年冬,重明国主屯重兵于王庭外,绝往来客商行人。天下诸国虽怒重明国主之行,却未有敢言者。太常院祭酒欲救之,重明国主遣国师困其于东山不得出。当时是,王城内已有冻馁之患。人王无法,遂遣使携人王印、天地鼎交予重明国主。重明国主得之,使后自绝于朝堂之上。
      幽明二十三年春,春祭。人王登东山白玉坛,昭告天地,并传退位诏令于天下。春祭后,人王道:“苍生之祸不远矣。”后引九天之火,自焚于白玉坛上。太子伏跪于坛下,痛哭流涕,春祭后不知所踪。
      幽明二十四年,重明国主令国师坑杀罪俘百万,得众生血,使人王印浸于其中,八十一天后,印碎。后令国师引九幽地火,熔天地鼎四十九天,鼎融。
      幽明二十五年春,重明国主称王,果无天罚加身。后遣使令诸国称臣,诸国国主皆言:“重明无道,不可为王。”重明国主大怒,遣诸将攻伐七国,余七国皆聚全国之力抗之。时众生亡者甚多,阴风怒号,游魂四荡,宛若鬼蜮。
      诸国都城将破之际,重明国国师引众生因果化为业火,又令重明国主身陷其中,重明国主哀嚎三日而亡。再后,重明国国师直面八十万军士于重明国青鸾殿,诸臣子怒斥国师不仁不义之举,国师捧其妻灵位立于陛前,笑道:“吾妻因国主而亡,今大仇终得报矣。”后面容整肃,对群臣曰:“吾无意苟活于世,众生且为吾及吾之发妻殉葬!”
      语毕,引人王碎印定四维八方,使天地鼎熔铸之物上通九天、下勾九地,又驱众生血伐建木。顷刻间,巍巍高山化为飞灰砾石,涛涛大河不见水踪。天幕四裂,地脉离散,天地将合欲使万物皆归于寂灭。诸仙闻之,或登天以身补天痕,或入地以身续地脉,天地暂稳而诸仙绝。太常院祭酒观天地,传信八国国主,言因众生亡者甚多,怨气直冲河汉,故天地百年后必归于虚无,人力不可阻也。为今之计唯有诸神可护佑苍生……
      三日后,诸主聚于东山白玉坛下,太常院祭酒设香案于坛上,携众人叩首跪拜。三叩三拜后诸神无一回应。祭酒及众人痛哭流涕,再叩首,一叩鬓发白,二叩银发飘,三叩肤成褶,四叩形如槁木,五叩垂垂老矣喘息四起……九叩之后,诸人皆化灰灰。唯留烟气袅袅,染血白玉。半晌,幽幽一叹平地起,神王应道:“如尔等所愿。”
      神王携诸神临于世,唯见天火肆虐,黄泉奔涌,又有幽灵冤魂之属,或懵懂游荡,或凄厉哀嚎,世间再无万物欣荣之态。后一千年间,神王遣诸神定山川河岳,正日月星辰,又聚生者,敛游魂。时观天地破碎,遂分而化之,成万千世界漂浮于虚空。诸神取神血浇灌万千世界,分日月星辰置于天幕之上,终全造化。再散生灵于万千世界休养生息……
      千年后,诸神皆力竭,游魂仍无凭依之地,神王叹道:“造化因果,天命终不可违。”遂诸神皆碎神躯散神魂,神王引造化之火,以神躯为薪,以神魂为材,虚空为炉,铸魂魄归墟之地。后,神王引万界魂魄入此,亡者终得解脱。
      百年后,神王见诸事已毕,立于虚空,观万界形貌。半晌,道:“尔等好自为之。”语毕,投身琉璃界。自此,琉璃界飘渺不知所处,界内浩荡不知所终。若有游魂,刹那可入琉璃界,得享安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众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