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英武殿 ...

  •   “主子,奴婢伺候您梳洗吧。”

      一大早冬青听见内殿皇后似乎起身了,急忙绕过屏风进去,却见阿武抱膝坐在床上,眉头紧锁。

      冬青见自家主子没甚反应,又凑近几步。“主子,您想什么呢?可是昨夜里没睡好?”

      阿武兀自思量,却被冬青唤醒。“哦,没什么,睡得挺好。”

      被伺候着净了面,上了妆,回身问道。“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待会给太后请了安,咱就出发。”

      “回主子,都收拾好了。”

      阿武点点头,拈了一小块红豆糕垫垫肚子,便往太后处应卯。

      不出意外,又在太后处遇到了明珠格格。

      太后没多说什么,叮嘱了几句便教他们早些上路。

      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大红朱门,往京城进发。

      阿武和婉儿同坐一辆车,冬青和金锁被赶去跟腊梅连翘挤一辆。两侧十八名侍卫,身后几辆骡车拉着几口大箱子,装着主子们日常用的物什。

      婉儿闲闲看着马车外的风景,回头却见阿武若有所思。

      “阿曌在想什么?”

      阿武正色道。“我在想皇帝看见昨儿我们写的那几首诗,会不会暗地里想害我。”

      “噗。怎么会?”婉儿被阿武丰富的想象逗笑了。“昨儿那几首诗你不是特地嘱咐过我要避讳吗?会有什么事?”

      “皇帝小心眼得很。上次我说他在黄公望的画上写打油诗,他气得把我的胳膊都捏青了。”阿武撇撇嘴道。

      婉儿一惊。“什么?怎么回事?”

      阿武简略地把当日跟皇帝打架的事说了一遍,惹得婉儿哭笑不得。

      “你居然敢跟那皇帝动手。莫不是疯了?”

      阿武瞪她道。“若不是你几次三番激我,我怎么会去找皇帝晦气。”

      婉儿有些理亏,却不甘心道。“分明是你心里积怨已久吧。”

      “总之在宫里太闷了,找点乐子罢了。”被看穿心思的阿武闲闲道。

      婉儿无语凝噎。“那毕竟是皇帝,一个不慎,可能我们都不用愁如何去酆都城了。皇帝还会送我们一程。”

      “这倒不会,最多圈禁起来,任我们自生自灭罢了。”

      看着阿武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婉儿心道,难道这是好事儿不成?

      一路闲聊,临近午时才到外城,一行人稍歇,给马饮了水,喂了草料。主子们在车里用了些糕点热茶,半个时辰之后又重新上路。直到申时,车马才进了乾清门。

      一路颠簸,阿武只觉得身子都要散架了。婉儿也是如此。

      二人也无别话,分别各回各宫,各自歇息。

      阿武到了寝殿换了身衣裳又马不停蹄去看纯妃和四格格。

      一夜忙乱不提。

      第二日,阿武起得迟了些。睁开眼天已大亮了。她倚在床栏上愣愣出神。

      冬青从屏风后面偷瞄了一眼,回身对明珠格格道。“格格,主子起了。”

      婉儿闻言便绕过屏风径直进了内殿。

      阿武瞧见她,不禁道。“昨夜里忘了说,今日不必请安。”

      “天都大亮了,皇后却还在榻上。方才瞧见几个贵人来请安,被冬青姐姐几句话送了出去。”婉儿戏谑道。“越发懒了。”

      阿武撑着头,不甘示弱。“没大没小的格格,敢私闯皇后内殿。”

      婉儿挑挑眉毛。“冬青放我进来的,你只管罚她去。”

      一提起罚字,阿武蓦然想起日前冬青提议要对金锁连翘等一干奴才惩戒的事。

      “金锁可曾说起过我罚了她们三个月的月银?”

      婉儿一愣。“倒是不曾。几时的事?”

      “就是昨日,因你私自出宫,冬青原说按宫规处置,要打她们二十杖。”

      “这么狠?”

      “不是狠,奴才知错犯错,本就要重罚。”

      婉儿有些讪讪。“原是我的不是。回头我找个由头给她们把月银补齐了吧。”

      “这便随你了。不过日后你可不许如此。不然受累的是你的那些宫人。”

      婉儿点点头。又看着她靠在枕上,一副懒怠的样子。“还不起吗?”

      “就起了。你这么早过来是又有什么事求我?”阿武玩笑道。

      婉儿嗔她一眼。“今日该去看纯妃和四丫头的。”

      阿武方才想起这茬。急忙唤人进来伺候梳洗。婉儿见状便避了出去,在正堂喝茶。

      一大早,太医就在纯妃处会诊。阿武到的时候,太医们聚在正堂,争个不休。

      “给皇后娘娘请安。”

      阿武瞧见跪了一地的太医,端庄地走到正中罗汉床上坐下。

      “都起吧。诸位说说,这一大早就诊脉,可有什么进展。”

      打头的王太医起身道。“回皇后娘娘,纯贵妃的病如今只能温养着,微臣与诸位太医商量着,还是延用之前的药方。”

      阿武有些不悦道。“那药吃了几个月,没有半点起色。”

      王太医闻言战战兢兢,一时间不敢说话。一旁的太医院判陆太医面有难色道。“回皇后娘娘,纯贵妃身子太弱,虎狼之药不敢用,万一有个闪失,我等就是一千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

      阿武捻着手中珠串,默不作声。

      一屋子太医把头都缩在了胸腔里,整个正堂安静地落根针都能听见。

      “尔等都是杏林高手,行医行了大半辈子。纯贵妃如今眼看着年关难过,诸位还请多费些心思,不要拘泥守旧,有什么好法子尽管试试吧。再糟糕,又能糟到哪儿去呢?”

      太医们乍闻此言,惊异非常,还道皇后此番前来是兴师问罪,没成想这番掏心掏肺的话,硬是让他们心里燃起了火焰。

      往日里生怕项上人头不保,个个守着古旧方子,口口声声说着温养,半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谁想到如今皇后竟开了金口。真是日头打西边出来了。

      阿武说罢便进内殿探望纯妃。留下一干太医面面相觑,斗志昂扬。

      四格格守在纯妃榻前,侍奉汤药。看到阿武时,眼眶一热,便要掉下泪来。

      阿武见状急忙将她揽进怀里。“好孩子,瞧瞧你,这小脸都瘦了。”一边说着,一边将她交给婉儿。“汤药给我,你好些日子没见明珠,你们姐妹出去说话,我看看你额娘。”

      “是。有劳皇额娘。”

      四格格被婉儿带着走出内殿。

      婉儿瞧见她一脸哀伤,亦是心中不忍,好言劝慰她。四格格到底没忍住,扑进婉儿怀里大哭了一场。

      内殿里,纯妃靠着软枕半躺着。面上血色全无,眼睛浮肿,脸颊凹陷,大有油尽灯枯的征兆。阿武心中震动,亲手喂她喝了汤药。

      “今儿可好些了吗?”

      纯妃勉力笑了笑。“劳皇后惦记了。不过如此罢了。”

      阿武闻言心中难免感伤,但仍捡她高兴的事说。“我来时皇上说了,等回京就下旨赐婚,这婚事就算定下了。”

      “那福康安我亦找人细细打探过,是个好孩子。人聪明,性子又好,能诗善文,跟咱们四丫头能聊得来呢。”

      “太后也说,等过了元日,让钦天监测个好日子。宫里倒也不缺什么,四丫头的喜服上个月就让绣娘开始绣了,往日那些就样式都不要,让她们选些新样子,务必让四丫头漂漂亮亮地出嫁。”

      纯妃听了眼中一亮,整个人有了些许生气。

      “你只管养好你的身子,绣活那些交给你身边的春芝去做,你就等着喝女婿的茶吧。”

      纯妃笑道。“这些年,断断续续,给她绣了几件里衣,还有绣鞋,都让云嬷嬷收着呢。差不多够了。”

      “那就好。”

      阿武又道。“总之时日还长呢,也不着急。等皇上回宫,该把四丫头的封号定下了。按品级是和硕公主,公主府我与皇上商议过,还未定下,这几日就派人去城里看看。及早收拾,赶年关总能置办好的。”

      纯妃频频点头。如今她再无他想,只要女儿能平平安安出嫁,也算了无牵挂。只是皇后事无巨细,样样都说给她听,虽是为了宽慰她,但仍旧感念不已。

      “劳皇后费心了。”

      “四丫头也叫我一声额娘,这些事我该管。只是你身子不好,不然,我可不会把差事都揽在自己身上。”

      纯妃听罢心中宽慰,也不再把谢字挂在嘴边。

      二人絮絮叨叨,说着四丫头和小十二的事,说着往日在宫里那些小心机小秘密。

      瞧着纯妃面上终于不那么死气沉沉,阿武才放下心来,不再惹她劳神。

      婉儿此时也进来给纯妃请安。

      纯妃看到四格格眼眶红红,便知又背着她落泪了,心头一酸。

      阿武见状便领着婉儿告辞。二人出了咸福宫,皆是一叹。

      “四丫头哭了好大一场。可见平日是憋得狠了。”婉儿道。

      阿武闻言道。“教纯妃看见了,少不得也惹她伤心。”

      死亡,人人避之不得,却又避无可避。

      二人心事重重走在宫道上。

      “今日打算做些什么?”阿武开口道。

      “今日想去英武殿。”

      “哦?去那做什么?”

      “听晴儿说哪里有不少藏书,想去看看。”

      “好,我同你一起去。”

      二人召来肩舆,往英武殿行去。怎料走到半路上,腊梅急急脚追过来。

      “给主子请安,给明珠格格请安。”

      阿武蹙眉道。“匆匆忙忙的有什么事?”

      “回主子,顺祥公公在坤宁宫候着,说是有要事回禀。”

      阿武思索一阵。“让他去英武殿。”

      婉儿闻言看向她。阿武向她略一点头。一行人仍是前往英武殿。

      英武殿的理事总管听闻皇后驾到,早早的候在殿外。

      “给皇后娘娘请安。给明珠格格请安。”

      “起吧。”

      英武殿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后有敬思殿,以穿廊相连,东西两座配殿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廊房环之。

      圣祖年间开英武殿书局,设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册典籍之事,以铜版雕刻活字及特制开化纸印刷,字体秀丽工整,纸墨优良,校勘精审,书品甚高。

      宫中所见大部分书册,皆出自英武殿。

      因此殿位于外朝,殿内还有数十位编修官员。阿武和婉儿不好大摇大摆地进去参观,只教理事总管开了其后的敬思殿,凡存而不发之书册皆存于敬思殿。

      二人步入殿中,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十数个高大的梨木书架倚墙而立,整整齐齐的书册摆在架上。

      理事总管双手捧着殿中书册名录奉上,殿内书册分经史子集四大部,珍藏各代珍本善本,足有上万册。

      阿武接过册引。“武总管公务繁忙,不必在这里伺候。”

      理事总管诚惶诚恐道。“不敢不敢,能为皇后娘娘效劳是微臣的荣幸。”

      太监德喜在旁悄悄捅了他一下,使了个眼色。

      理事总管方才会意,又赶紧拜了下去。“微臣不敢打扰皇后娘娘,这就告退。”待出了殿门,抹了抹脑门上的汗。他在英武殿当了七八年的总管,可是头一次近距离见皇后啊。

      回去能跟同僚们显摆一个月。

      阿武和婉儿研究着名录,在殿里随意翻看。

      不多时一个小太监便进来通传。“回禀皇后娘娘,顺祥公公在外求见。”

      “宣。”

      阿武拿着手中书册翻看,并未回头。

      一个年约四十上下的太监走进殿内,冲着阿武拜下去。“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给明珠格格请安。”

      “起吧。”

      顺祥起身,从怀里取出一本账册呈给阿武。

      婉儿在角落书架前手捧着一本书,充耳不闻。

      阿武打开账册草草翻了一遍。“所有东西可都在上面了吗?”

      “回主子,所有东西都等登记在册,奴才们不敢私藏。奴才已派人将东西搬到了桂公公家的院子里,另有五名侍卫看守。”

      “很好。”阿武将账册交给一旁的冬青。“待我细细看过后,再行发落。你着人仔细守着,若少了一件,提头来见。”

      “奴才遵旨。”

      待人出去,阿武方踱到婉儿身边。

      “可是出了什么事?”婉儿好奇道。

      “没什么,不过抓了几只硕鼠而已。”阿武不甚在意道。

      “硕鼠?”

      “还记得长春宫的桂公公吗?”

      “原来如此。他可是盗窃宫中宝物了?”婉儿恍然大悟。自古便有宫人监守自盗,堆积在大内库房里的奇珍异宝,时日久了被人遗忘,不少宫人便趁机偷出去倒卖,中饱私囊。

      “嗯,不止他一个,从他们家中搜出的东西有一二百件。还有不少现银。”阿武点头道。

      “看来已有不少东西被倒卖了。”

      “不错。”

      “抓的好。”

      阿武笑笑不答言,只凝神看着婉儿手上的书,忽而问道。

      “婉儿,你这看的什么书?”

      婉儿闻言登时大囧,急忙把书合上。“没什么,不小心翻到的。”

      阿武瞥她一眼,抢过来打开书册,只见书内画着男子躯体,还有那部分的详写,其中细密的弯弯曲曲的线条似是经络。绘图下面几行满文小字,似是注解。

      阿武细细看过后,才发现这是圣祖时法国传教士翻译西洋人的解剖学合辑。书中详尽描绘了人体各部位之构造,与中医之经脉学有些相似,但直观上又比经脉学更易懂些。

      饶是如此,作为一个传统的古人,阿武仍是被书中各种直白的绘图惊到了。

      “这。。。这未免也太惊世骇俗。”

      “若是太医院用此书做参详,或许大有裨益。”婉儿道。

      阿武摇摇头。“此书若是传出去,那些酸腐文人怕是要跳脚。”

      有伤风化。

      婉儿默然。天下文人的那一支笔,有时候更胜过刀剑。“可若是官府推行,未必不能堵住那些文人的嘴。”

      阿武心中亦有所思。她看着殿中上万册书籍,感慨万千。“或许。不过要费些力气罢了。”

      这些无法流传的书册,蕴含着多少世间真理,却最终无人能够知晓,只能被摆着昂贵的书架上落满尘灰。

      民智难启。愚民却很容易。

      所谓皇权,不过如此。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英武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